(优选)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1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较好,独立阅读知识方面掌握得不太好。一部分学生拿到题之后不认真审题,不知道怎么去解答。好多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拓展性的练习更是无从下手。
二、复习内容
本册八个单元28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随课生字词,7次习作训练和7个回顾拓展,及语文小知识。
三、复习总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后《生字表(一)》中的200个生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150个生字。
2、初步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增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4、复习掌握、积累本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和“日积月累”中的词语,能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部分词语还能在书面语言表达中运用。
5、了解和掌握一些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品味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复习掌握句子的一些基本知识,能修改一些常见的病句和按要求进行一些句式的变换。
7、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8、复习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学习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9、熟读28篇课文,特别是14篇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懂得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体会与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表达方法方面的特点。
10、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课文片段。
1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12、复习《回顾·拓展》中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内容,巩固语言积累,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3、复习整理本学期的课外阅读的收获,背诵课标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注意积累一些常见常用的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和名人名言。
14、能初步把握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15、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6、复习写写实的文章和写想象的文章,复习修改习作。
17、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复习重点、难点:
本复习计划,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了不同的重点难点。
优生、中等生:
重点:在基本掌握识字写字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进行阅读和作文训练。(采取小组合作,在字词句段的听写、默写基本达到优秀后分步进行,早达到早进行)
难点:在阅读、作文训练中,贯穿各单元训练点及以前所学阅读训练要求,提高阅读能力。
后进生:
重点: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抓好字词句的听写、背诵、默写,(要求每次听写或默写成绩都在合格以上),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阅读、作文的训练,早达到早进行。
难点:阅读中以对句段篇的理解,及学习训练点的巩固为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解题的应变能力,最终提高阅读能力。
五、复习方法:
一分类性复习:分为:听写训练、基本知识、积聚运用、阅读、写作等五局部。
1、听写训练、基本知识穿插在每节课中举行温习。
2、积聚运用总结出题型重在平常的操练。
3、阅读局部的分类要领许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格式上分。
4、作文的分类可能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遵命题的式样来分。
二在举行总复习的经过中,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门生的角度看,我们要额外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进步合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温习中,词、句、段的明白是重点。在作文温习中,怎样把话写通畅,把事故的因由、经历、结束写明晰是重点。从门生学习的格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议自己必要明白的题目,是探究学习的要害。
2、讲练连合。在整个温习阶段,教授引导、概括以操练为主,在一堂课上门生应该有口头的操练,又有笔头的操练。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2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较好,独立阅读知识方面掌握得不太好,一部分学生拿到题之后不认真审题,不知道怎么去解答。好多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拓展性的练习更是无从下手。本班的优生有蒋海楠、王甜等6名同学,占全班学生的20%。他们平时勤快、学好,遇到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早着手,《学习之友》也是在预习了课文之后就自觉独立完成,对拓展练习的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审题认真,答案准确。中间生占18名,占全班学生的45%。这部分学生男同学较多,其实一个个也挺聪明,就是懒惰、浮躁,而不肯用心地去记忆,所在该背的该积累的知识掌握不好,而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有时写一段文字,就出现好几个错别字。差生有6人,占全班学生的16.7%。他们分别是李瑞、姚帅、吴万成、姚佳万、高翔。其余的4名学生认真努力的话还可以赶上去,但李瑞这个学生认识不了几个字,导致读课文时结结巴巴。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不认识,拼音不会拼。在答时遇到第一大题看拼音写词语时,有时一个词语都写不出来。
但对于动脑筋的题他还可以得上几分,因为在文字里面找答案,他还可以“照猫画虎”。
二、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
(2)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3)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
2、字。
(1)掌握本册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3)按要求写字;(4)选字填空;(5)改正错别字;(6)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7)按要求查字典等。
3、词语。
(1)正确地读出写出学过的词,并注意积累词语。
(2)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4、句子。
(1)懂得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由两个部分组成,能运用常用词和关键词造句。(2)背诵指定和自己喜欢的内容;(3)按要求摘录词句(或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4)按课文内容或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填空;(5)默写;(6)补足词语;(7)词语搭配;(8)会修改病句;(9)能辨别比喻、排比等修辞的作用,能缩写句子,扩写句子。语言感悟:(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2)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5)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6)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7)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5、标点符号。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6、口语交际。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进行一至二次的口语交际训练。
7、习作。复习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复习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
三、复习目标
1、主动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学会的160个生字,会认的7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132个词语,做到书写公整、规范,不写错别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主动复习本册课文和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对阅读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训练,进一步掌握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3、能主动积极地与别人进行交际,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讨论交流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
4、主动参与习作训练,弥补平时习作的不足,能写出内容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5、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以达到课内外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复习重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五、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书信及常见的应用文。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六、复习措施
1、突出三个特色:一是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2、二是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向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3、三是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七、奋斗目标
争取保持上学期期末成绩不倒退。
八、复习方法
归类复习法、练习法、讲解法相结合。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3
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三、复习措施:
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想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4
一、复习时间:
19和20周
分三个阶段:
1.语文基础知识单项复习;
2.以阅读训练为主;
3.习作指导与训练。
二、复习理念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
3.复习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入。
三、复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
1.生字词:掌握本册要求学会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
2.词语:理解常用的词语并学习运用。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和成语,正确认读,正确书写,大致了解意思。
3.多音字:结合课文的朗读,读准多音字。
4.句子: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根据要求写句子。
5.读读背背: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词。熟记积累运用中要求读读背背的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词。
(二)阅读
1.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能读懂程度适合的文章。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
4.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5.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6.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7.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8.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法。
9.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三)习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
3.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书写规范、整洁。
5.40分钟不少于400字。
6.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四、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
1.各单元的字词掌握与运用。
2.各种句型的运用与变换。
3.重点段落、古诗句、名言警句等的背诵默写。
4.阅读训练中,阅读方法的习得。
5.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等不同类型,进行审题、选材等作文技巧指导。
难点:
1.重点文章,课内古诗,单元主题的拓展与延伸;搜集、整理作者的其他作品,同一内容不同诗人的其他作品等。
2.标点符号的运用。
3.选择比较典型的语段作为例子进行重点训练,并概括归纳相关阅读规律、技巧。
4.作文方面,教会学生审题的方法,谋篇布局的知识,筛选符合题意并具有典型性的内容。
五、复习措施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从课文入手,鼓励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2.采取“一帮一”方式,帮助后进生能有所提高。
3.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助做好词语听写、课文背诵的工作。
4.以教科书为依据,并适当向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为经、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六、复习内容安排
分类复习
(一)识字、写字的复习。
1.时间:2课时
2.形式:专题复习和训练评讲相结合
3.内容:复习200个字,基本上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复习巩固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听写检测。
(1)听写。(2)看拼音写字词。
(3)按要求字。(4)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组词。
(5)查字典填空。(6)选择正确字义。
(7)加偏旁组成新的字。(8)把字正确、端正、匀称地写在方格中。
(二)阅读、积累的'复习。
1.时间:4课时
2.形式: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评讲。
3.内容:背诵喜欢的部分,把喜欢的语句写下来;重点复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复习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
(三)复习作文。
复习过程:作文是学生最头疼的一项内容,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
以书上的作文为主,课外补充写、写事、写活动的作文。
1.重温自己所写过的作文内容,然后进行再次修改、加工,形成第二稿。(包括说明文、读后感)
2.学生互批互议,交流修改意见,再度修改,正式成文。
3.拓宽学生的视野,再进行一些写人、抒情、写景等内容的作文练习。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5
指导思想:
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习的兴趣,尊重学生,主动权要交给学生。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五年级有学生21人。大部分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较好,独立阅读知识方面掌握得不太好。一部分学生拿到题之后不认真审题,不知道怎么去解答。好多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拓展性的练习更是无从下手。
二、复习内容
本册六个单元30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随课生字词,6次习作训练和6个回顾拓展,及语文小知识。
三、复习总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后《生字表(一)》中的174个生字,排在课后的横条里,会写《生字表(二)》中的210个生字,排在课后的方格里。
2、初步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增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4、复习掌握、积累本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和“日积月累”中的词语,能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部分词语还能在书面语言表达中运用。
5、了解和掌握一些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品味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复习掌握句子的一些基本知识,能修改一些常见的病句和按要求进行一些句式的变换。
7、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8、复习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学习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9、熟读30篇课文,特别是18篇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懂得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体会与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表达方法方面的特点。
10、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课文片段。
1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12、复习《回顾·拓展》中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内容,巩固语言积累,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3、复习整理本学期的课外阅读的收获,背诵课标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注意积累一些常见常用的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和名人名言。
14、能初步把握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15、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6、复习写写实的文章和写想象的文章,复习修改习作。
17、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6
本学期五年级语文上册课程已经全部结束,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知识段学生掌握的很牢固,有的知识段学生掌握的较差。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很好,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差,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为在今后一段时间时间内,查漏补缺,牢固的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使全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特制订期末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目标:
11通过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五年级的应该掌握的字、词、句、篇的知识,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务实“双基”、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素养。
通过复习提高后进生的成绩,查缺补漏,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优异的成绩。
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形成解题能力,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复习使学生积淀文化,热爱语文,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二、复习设想:
(一)分两轮复习:
1、以单元为系列的进行横向复习。其目的主要就是把一个单元所涉猎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不丢掉知识点。
2、以字、词、句、篇为系列的纵向复习,其目的主要就是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更全面地获取知识。
(二)进行段段清,每复习一个单元进行一次验收。进行分析查缺补漏。
三、复习时间、内容、方法的安排:
(一)各单元复习内容:
1、字:
(1)叫准读错的字音:(2)查字典的方法:(3)大写字母的运用:(4)多音字辨析:(5)字义的理解运用:(6)听写(以词出现,包括成语)(7)形进字组词:(8)改错字。(词语、句子中的)
2、词:
(1)重点词语的意思(不脱离语言环境)(2)一词多义(3)词的.感情色彩(4)词的分类(5)近义词(6)反义词(7)修饰词填空(8)成语的学习。(包扩理解、记忆、运用)。
3、句子:
(1)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2)复句:并列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选择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取舍关系。
(3)修改病句:
词语重复、前后矛盾、搭配不当、次序颠倒、缺少成分、用词不当、介词结构不当、关联词语不当。
(4)句子的转换(被字句、把字句、反问句、陈述句、双重否定句等。
4、阅读:
1、课内语段:抓重点课文的重点语段,了解文章的中心,进行阅读的训练:注重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
2、课外语段:(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答题方法。形成阅读能力)
3、作文:以书上的作文为主,勤练笔。
三、时间安排:
17周第一板块到第六版块
18周第七版块到最后
19周综合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7
一、读拼音,写词语,再按字母表顺序把汉字重新排列。(6分)
dàn shēng( ) jǐn shèn( )
qí zhì( ) xié shāng( )
jǔ jué(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8分)
扑( )迷( ) 乐不( )( )
鬼( )狼( ) 张( )李( )
囫囵( )( ) ( )首挺( )
意( )( )长 欢呼( )( )
三、照样子,为动物找到它们的家。(5分)
例:鸡(笼) 龙( ) 虎( )
兔( ) 马( ) 猪( )
四、在括号里填上本学期的课文题目,使之成为一段通顺的话。(3分)
今年春节,我得到了 ,吃上了妈妈给我包的 ,我多么开心呀!吃团圆饭时,爷爷想起了老家,他说他最难忘的是 ,因为芦苇给了他欢乐的童年。
五、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听了海力布的故事,谁能不深受感动呢? (改为陈述句、感叹句)
2.老师,您是春雨, ;老师,您是明灯, 。(把句子补充完整)
3.认真学习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修改病句)
六、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1.对对子。(2分)
开始对结束正如元日对( )
信任对朋友正如( )对敌人
2.体会标点的重要。(4分)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接到信后,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来停顿,结果一个哭一个笑。
读后笑了,是因为这么读:
读后哭了,是因为这么读:
3.听懂话外之音。(2分)
邻居说:“你家小华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觉了,还听见她在弹琴。”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七、填空。(10分)
1.本学期学过的课文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因为
;我最佩服的人物是 ,因为
。
2.本学期我学过的课文中,我最喜欢的一处景致是 ,我能背出描写它的`一句佳句: 。
3.使我受到启发的课文是《 》,我受到的启发是 。
4.我感受最深的一句名人名言是 说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8
一、背诵、默写内容:
1 《走遍天下书为侣》 第10页 第7自然段
2 《古诗词三首》 第21页 全文、书下注释、译文
3 《梅花魂》 第26页 第13自然段 描写梅花品格的语句
4 《钓鱼的启示》 第60页 第10自然段父亲告诫我的话
5 《落花生》 第66页 第10、12、13自然段
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第103页 最后一自然段
7 《圆明园的毁灭》 第115—116页 第3、4自然段
8 《狼牙山五壮士》 第119—121 第6—9自然段
9 《七律·长征》 第136页 全文、书下注释、译文
10 《开国大典》 第140页 第七自然段
二背熟、默熟,记忆积累
(一)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关于爱读书的名言警句)第18页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 (陈 寿)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中尽人皆知的名句,点明了阅读积累与写作倾吐间的关系。 (杜 甫)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汉代刘向的名句。是对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 (刘 向)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无读书迟。意思是在少年时不知道发愤苦读,等老了再想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 (颜真卿)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谓,叫做。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读心诵,才能有所得。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 (朱 熹)
第二单元(关于思乡的名言警句)第37页
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2、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 甫)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 戴)
4、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袁 枚)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 纶)
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 著)
第三单元 第55页
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
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
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
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第四单元 (关于生活启示的名言警句) 第74页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3、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4、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五单元:无
第六单元(关于亲情的名言警句) 第112页
1、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陈子昂)
2、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 宽)
3、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第七单元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 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第八单元 第154页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二)关于名言修养的名言警句
1、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
2、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该做些什么。
三、五上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窃读记》作者:林海音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匆匆赶到书店,藏于大人中间或借着雨天匆忙而贪婪地读书,到了晚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中心思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2、《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英国作家,尤安·艾肯
主要内容:面对孤寂漫长的旅程,作者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带一本书上路,书如友,书似家,反复读一本书,如与老朋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感受,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百读不厌。
中心思想: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3、《泊船瓜洲》(写景抒情)作者:宋,王安石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4、《秋思》(叙事抒情)作者:唐,张籍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5、《长相思》(写景、叙事融为一体)作者:清,纳兰性德
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6、《梅花魂》作者:陈慧瑛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回忆外祖父教“我”唐诗宋词,读到思乡诗时,总会落泪;外祖父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痛哭;外祖父因“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在“我”回国前,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外祖父又到船上送“我”梅花手绢这几件事。
中心思想: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7、《鲸》(常识性说明文)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8、《新型玻璃》
主要内容: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9、《钓鱼的启示》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有两小时,父亲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乐意,但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师,深深体会到了: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事物,如:金钱、地位、荣誉…
10、《落花生》(叙事散文,借物喻人)作者:许地山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谈论花生好处的事。
做人的道理:要学习花生内在秀美,不求虚名,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奉献;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1、《地震中的父与子》作者:美国作家马克·汉林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述了1994年,美国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危险,不顾劝阻,经过38小时的艰难挖掘,终于救出了他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中心思想:歌颂伟大的父爱和深厚的父子之情。
1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诗,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有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母亲的爱是:积极的鼓励。 父亲的爱是:警告和提醒
13《圆明园的毁灭》
主要内容: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怨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4《狼牙山五壮士》
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后,英勇跳崖。
中心思想: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五壮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引上绝路;峰顶歼敌;跳下悬崖。
15《七律·长征》作者:
主要内容: 本课是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中心思想: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6《开国大典》
主要内容:课文记述了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中心思想: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大会开始前会场的情况,典礼主体部分(奏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9
一、指导思想
结合本册教材相关知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及一学期的教与学的具体情况,系统复习,查漏补缺,提优补差,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成绩,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
1、整体情况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做题、细心审题,遵循题意去做题,大部分学生可以独立阅读。个别学生审题欠仔细、不能整体上把握短文内容、不能兼顾题目要求,极个别学生因此影响了做题速度。
2、重点关注和辅导对象
杨晨宏(习作和速度)、崔利卓(浮躁)、
刘博文(书写、基础知识)、梁宸(书写、字词)、
焦家成(书写、基础知识)、李秋实(习作)、
崔颢元(阅读理解、速度)、贾雨璇(审题、基础知识)、
孟若霓(给汉字注音)
三、整体复习内容与方法
1、基础知识板块―课文中要求背诵的段落、古诗词(趣味语文―“推敲”的来历)、日积月累
复习方法―基础知识的复习以课文为中心向外辐射,熟读每篇课文,做题的时候能想到那篇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2、阅读―课内、课外阅读
(1)阅读练习
方法指导:用心读短文,心到眼到,部分题目的答案就在文中。
两个意识:整体意识(主要内容,写的谁、几件事、事情经过)、主题意识(读文收获或启发、人物品质等)
(2)阅读常抓不懈,不仅是阅读习题的练习,包括课外书的阅读,形成阅读、积累积累、问题的自觉(拿不准的字词查字典、文章主要内容、主题等)意识。
3、口语交际与习作―读后感、梗概的写法指导(教材中)
活动:浓浓的乡情、辩论会(开卷是否有益)、演讲(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复习方法―每节课前抽查一名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以第七单元“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和第八单元“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或课外书”为主来交流,五分钟的师生、生生交流。
读书的故事和体会、访谈录、辩论会
4、习作内容:生活中的启示、说明文、想象文(二十年后回故乡)
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课外书,写读后感或梗概
复习方法(1)片段练习―开头、结尾,一件事,一个细节,一个场面等。
(2)课堂训练审题,准确把握题眼。
四、复习重点、难点
1、改写句子:
把人物说的话转述为第三人称
陈述句改反问句(1)后边的标点―问号
(2)用“难道”还是“怎能”
2、说明方法的准确判断(举例子、假设法)
3、习作
(1)细节描写、精彩段落有所欠缺
(2)读后感―感想少,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和所读文章的主题或人物精神不一致。
五、复习策略
1、字词:以每天听写的形式,抓重点、易错点,听写后老师抽查批改,针对特别共性的问题课堂指导。
2、课堂复习与家庭练习相结合,家庭练习重点为读课文、针对课堂复习或试卷练习掌握薄弱环节的.再次巩固与提高。
3、课堂抽背与默写、小检测,学生间循环批改,老师分层次抽改。
4、练习中指导、强化学生答题技巧和不空题、认真审题、整体准确把握题意、认真书写等做题习惯。
5、口头练说与笔头练写相结合
六、复习进度与内容
1月18日(星期四)
第三单元教材重点
第八单元习题《黄冈》的评讲
二三单元“日积月累”的小检测、订正
课内阅读练习《长相思》《走遍天下书为侣》《钓鱼的启示》
1月19日(星期五)
第四单元教材重点
二三单元易错词语的检测、订正
课内阅读练习错题评讲、方法指点
综合检测卷(二)《黄冈》
习作专项练习:读课外书后写读后感
1月22日(星期一)
第五单元《有趣的汉字》
课外阅读练习《傻傻的春天》《蜗牛的秘密》
整册教材双音节词语、易错汉字词语
课堂小检测:第四单元“日积月累”
1月23日(星期二)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部分、课后练习2小检测
第五单元《我爱你,汉字》
模拟测试―“16―17学年上期期末试卷”
1月24日(星期三)
第六单元教材重点
第六单元日积月累小检测
专项练习―改写句子
1月25日(星期四)
第七单元教材重点
第七单元日积月累小检测
“16―17学年上期期末试卷”重点评讲、个别指导
1月26日(星期五)
模拟测试
专项练习―说明文、习作
1月29日(星期一)
模拟测试卷重点评讲、个别指导
考前辅导―考场注意事项、做题技巧等,鼓励为主
(备注:第一、二、八单元在之前已复习过,边学习新课边复习)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10
课时目标:
a)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或方位顺序写纪实作文。
b)能合理想象写出有创新的作文。
c)能运用正确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d)能主动阅读欣赏他人优秀作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8次作文内容。
1、学生翻阅习作,整理归纳。
2、交流整理学生认为困难的'作文类型。
二、指导写读后感和活动的文章。
1、再此阅读《开国大典》《难忘的一课》
2、阅读欣赏班机同学的优秀作文,交流写作方法,谈听后收获。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习作。
三、全班欣赏课外优秀习作。
四、修改习作。
1、讲授正确修改符号。
2、运用正确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3、背诵自己满意的习作。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11
一、按拼音填汉字:(5分)
kǒnɡ pà xī hǎn suǒ wèi bǔ rǔ bǔ lāo
( ) ( ) ( ) ( ) ( )
cāo zònɡ wā jué yōnɡ bào diàn tánɡ dàn shēn
( ) ( ) ( ) ( ) ( )
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5分)
( ) ( ) ( ) ( ) ( )
处 凉 龟 挑 卷
( ) ( ) ( ) ( ) ( )
三、给下列形近组词:(10分)
搂( ) 版( ) 慎( ) 莱( ) 瑶( )
缕( ) 板( ) 惧( ) 菜( ) 摇( )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流( )溢( ) 呕( )沥( ) ( )书( )画 ( )望( )助
颇( )盛( ) 古( )今( ) ( )象( )千 ( )灵( )巧
( )魂( )魄 聊( )于( ) 舍( )取( ) 夜( )继( )
五、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5分)
1、读书破万卷, 。 2、 ,人在天涯鬓已斑。
3、世上无难事, 。 4、滴水能把石穿透, 。 5、小葱拌豆腐—— 。
六、给句子中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怪:A感到奇怪 B 责备;怨 C很;非常
1、让它荒着怪可惜的,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
2、请你不要怪他,这一切都是我的错。( )
3、.这种花只在夜间开放,真是怪事。( )
七、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分)
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
2、它身长可达30米左右,体重约70吨。( )
3、鲸的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八、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3分)
1、他们的口号惊天动地。( )
(2)他们的英雄壮举怎能不让人钦佩呢?( )
(3)夜空中,星星快乐地眨着眼睛。( )
九、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老师问明明:“我的板书,你能抄下来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极了,真庆幸没有把它拔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梅花魂》一文 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表明他
的强烈感情。
2、“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段话运用了 、 等说明方法。
3、《开国大典》记叙了 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 的心情。
4、读了《新型玻璃》,我知道博物馆、银行等存放重要文件或珍贵物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 ;高层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外部门窗可以采用 ;为了使室内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给窗子装上 和 。
十一、默写古诗《秋思》并解释前两句的意思。(6分)
前两句的意思是:
十二、阅读:(16分)
(一)课内阅读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1分)
3、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1分)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2分)
5、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二)课外阅读:
等待
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桑树。父亲告诉我和弟弟,才长出的桑葚不能吃,
要等成熟了,变成紫色了,就好吃了。
我们天天在树下转悠,盼着桑葚早点成熟。可那绿色的桑葚总是那样,
总不能变紫。我们担心,倘若一夜之间变紫了,给小鸟偷吃了怎么办呢?
于是便聪明的决定,每天品尝,看熟不熟。我们总又觉得另一个可能会熟一点,每次品尝总是一个又一个。
终于有一天,桑葚真的变紫了,很甜很甜了,我们争先恐后地跑去向父亲报喜。父亲来了,看着树尖上残留的星星点点的紫色桑葚,直摇头:“你们哪,就不能等它成熟!”
吃了很多苦涩,成熟了,反而没有了。这使我明白一个道理:人生许多事,须等待不能猴急;否则,得到的便可能是苦涩。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2分)
2、对文中的“我们每天品尝桑葚”的决定,我们说是“聪明的决定”,你是怎样理解的?我们平常学习中有没有这种情况,简要说说。(2分)
3、谈一下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2分)
十三、作文:
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中选择一件,写下来。要写出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字数:350字以上。(20分)
我们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卷能够帮助你更好的准备接下来的期末考试。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12
本学期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28篇课文、7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及相应的综合性学习的复习。这次复习,将紧扣本册教材的学习展开,着重帮助学生对本学期的语文学习作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全面达成本学期的学习目标。
一、期末复习总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后《生字表(一)》中的200个生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150个生字。到本学期至,要求课内累计识字2600个,会写2000个汉字。
2、初步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增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4、复习掌握、积累本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和“日积月累”中的.词语,能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部分词语还能在书面语言表达中运用。
5、了解和掌握一些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品味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复习掌握句子的一些基本知识,能修改一些常见的病句和按要求进行一些句式的变换。
7、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8、复习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学习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9、熟读28篇课文,特别是14篇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懂得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体会与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表达方法方面的特点。
10、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课文片段。
1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12、复习《回顾·拓展》中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内容,巩固语言积累,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3、复习整理本学期的课外阅读的收获,背诵课标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注意积累一些常见常用的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和名人名言。
14、能初步把握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15、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6、复习写写实的文章和写想象的文章,复习修改习作。
17、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二、复习时间:
19周21月3日到22周1月21日上课时间共14天
三、复习进度安排:
19周复习第一单元完成《龙头试卷》期末A卷
复习第二单元校对《龙头试卷》期末A卷完成《龙头试卷》期末B卷
复习第三单元校对《龙头试卷》期末B卷
20周复习第四单元完成《每》综合一
复习第五单元校对《每》综合一完成《每》综合二
复习第六单元校对《每》综合二
复习第七单元完成专项训练(一)
复习第八单元完成《课堂作业本》期末总复习
21周句子的复习校对《课堂作业本》期末总复习,
课内外阅读积累的复习,完成专项训练(二)
查字典、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的复习,校对专项训练(一)完成专项训练(三)
口语交际和作文的复习校对专项训练(二)完成专项训练(四)
做期末评价,校对专项训练(三)(四)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13
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知识要点
多音字
挑 折 差
重点识记
1、早在2700多年以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利用烽火传递消息了。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有烽火、人报信、漂流瓶;现代人传递信息的方法有邮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
2、研究报告分问题的提出、调查的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四部分。
3、晋代陆凯的诗《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天涯若比邻”一句出自唐代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六单元(走近毛泽东)知识要点
重点词语 磅礴、典礼、汇集、爆发、诞生、庄严、电钮、瞻仰、领袖、胸膛、
万水千山、四面八方、夜以继日、端端正正、大公无私
易错字音
páng bó wēi í qíng shuài chóu chú gā lá
磅 礴 逶 迤 高 擎 率 领 踌 躇 旮 旯
b ī chuī tiá zhu chōng ǐng tì
簸 箕 炊事员 笤 帚 憧 憬 警 惕
形近字
崖(悬崖) 副(副食) 诞(诞生) 钮(电钮) 瞻(瞻仰)
涯(天涯) 幅(篇幅) 挺(挺拔) 纽(纽扣) 檐(屋檐)
课文重点
1、《长征》全诗要求会默写,会解释。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五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复习重点(鲁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复习重点(鲁教版)。作者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全诗的中心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写山的句子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写水的句子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全诗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开国大典》一课第七自然段要求熟练背诵。全文按会前、会中、会后的顺序安排课文材料,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毛泽东对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是否遗体归葬的抉择,表现了毛泽东的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4、会背、会默写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5、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从集体利益出发,没有私心。
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一、重点词语
宇宙 脊梁 小艇 船艄 船舱 皮垫 保姆 祷告 哗笑 停泊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纵横交叉 手忙脚乱 熟视无睹 彬彬有礼
冲锋陷阵 翩翩起舞 摇头晃脑 繁花似锦 含情脉脉 大饱眼福 目不暇接
二、分辨字音
削(xiā)铅笔 剥削(xūe) 削(xuē)价 经济(ì)济(ǐ)南人才济济(ingi) 同舟共济(ì) 拧(nǐng)螺丝 拧(níng)耳朵 拧(níng)衣服 越说越拧(nìng)
东莞(guǎn) 莞(wǎn)尔一笑 重(zhng)要 重(chóng)新
炽(chì)热 天穹(qióng) 绽(zhàn)开 粗犷(guǎng) 硕(shu) 大
渗(shèn)透 殷(īn)切希望 殷(ān)红
三、比一比,再组词
锦(什锦)暇(空暇)挺(挺立)稍(稍微)载(载重)钢(钢铁)沛(充沛)
绵(连绵)瑕 (无瑕) 艇(小艇)梢(树梢)栽(栽树)刚(刚才)柿(柿子)
棉(棉花)遐(遐想)蜓(蜻蜓)艄(船艄)裁(裁剪)纲(纲要)
五、课文内容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耐人寻味的。”“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颇”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寻味”
2、26课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3、《梦想的`力量》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着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14
复习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词语,并能正确默写。
3.能用“尤其”、“启示”、“滴水穿石”造句。
4.照样子填空:“为了……我们可以……”
5.巩固练习4中的题目,复习省略号的几种用法。
6.复习例文《和书籍交朋友》,会写板报稿。
复习重点:
1.认读生字词语,并能正确默写。
2.照样子写词语、写句子。
3.会用“尤其”、“启示”、“滴水穿石”造句。
4.掌握省略号的几种用法。
5.复习例文《和书籍交朋友》,会写板报稿。
复习时间:
二教时
复习过程:
一、生字词语
1.认读生字词语。
2.听写词语。
申请铭记效率情况持之以恒
青睐码头锻炼兴趣炉火纯青
二、照样子分别写几个词语。
1.绿油油:
2.飘飘悠悠:
3.学习学习:
4.热气腾腾:
5.翩翩起舞:
三、句
1.照样子写句子。
①复习练习4第3题。②做练习册第55页第四题。
2.造句。
①尤其——
②启示——
③滴水穿石——
3.照样子填空。
为了提高读书效率,我们可以订一个读书计划。
开阔眼界,
四、省略号的用法.
1.复习练习4第4题。
2.教师强调省略号的几种用法:①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②表示说话时语气的断断续续。
3.完成练习册第56页第六题。
六、。写一板报稿
1.填空:板报稿的标题要(),幅要(),语言要(),还要写上作者的`名字。
2.说写一板报稿。(见学生各自的)
第四单元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enqingmingjixiaoluqingkuangchizhiyiheng
()()()()()
qinglaimatouduanlianxingquluhuochunqing
()()()()()
二、照样子分别写几个词语。
1.绿油油:
2.飘飘悠悠:
3.学习学习:
4.热气腾腾:
5.翩翩起舞:
三、把句子写具体。
1.看了《火烧圆明园》,爷爷说:“落后就要挨打呀!”
看了《火烧圆明园》,爷爷说:
“落后就要挨打呀!”
2.姑妈说:“对岸就是我们的祖国。”
姑妈说:“对岸就是我们的祖国。”
3.张老师说:“你发烧了,休息一会儿吧?”
张老师说:“你发烧了,休息一会儿吧?”
四、造句。
1.尤其——
2.启示——
3.滴水穿石——
五、写出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1.桂林的山姿态奇特,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
骆驼……
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2.小冬边划着水,边喘着粗气对大伙儿嚷着:“我……我总
算……会……会游泳了!”
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六、。
1.填空:板报稿的标题要(),幅要(),语言要()。
2。学写一板报稿。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15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较好,独立阅读知识方面掌握得不太好,一部分学生拿到题之后不认真审题,不知道怎么去解答。好多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拓展性的练习更是无从下手。本班的优生占全班学生的25%。他们平时勤快、学好,遇到课后要求背诵的课文早着手,对阅读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审题认真,答案准确。中间生占全班学生的60%。这部分学生男同学较多,其实一个个也挺聪明,就是懒惰、浮躁,而不肯用心地去记忆,该背的该积累的知识掌握不好,而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有时写一段文字,就出现好几个错别字。差生占全班学生的15%,基础知识较差,课文内容不熟悉,审题不清,阅读能力欠佳,作文表达不清,语句不通顺。
二、复习内容
1、汉语拼音。
(1)能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
(2)熟练掌握看拼音写汉字、词语和句子。
(3)掌握汉语拼音中声调及其变化。
2、字。
(1)掌握本册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2)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3)按要求写字;(4)选字填空;(5)改正错别字;(6)选择带点字的正确字义;(7)按要求查字典等。
3、词语。
(1)正确地读出写出学过的词,并注意积累词语。
(2)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辨析近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会词语搭配、选词填空等各种词语训练。
4、句子。
(1)懂得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由两个部分组成,能运用常用词和关键词造句。(2)背诵指定和自己喜欢的内容;(3)按要求摘录词句(或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4)按课文内容或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填空;(5)默写;(6)补足词语;(7)词语搭配;(8)会修改病句;(9)能辨别比喻、排比等修辞的作用,能缩写句子,扩写句子。语言感悟:(1)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2)按要求找出相关的词句、回答问题;(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领悟句子的表达特点;(5)理解、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6)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7)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5、标点符号。
能正确使用常用的九种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6、口语交际。
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进行一至二次的口语交际训练。
7、习作。复习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的文章,能表达真情实感;复习写想象作文,能把想象的内容写具体。
三、复习目标
1、主动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学会的;能正确读写精读课后词语,做到书写公整、规范,不写错别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主动复习本册课文和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对阅读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训练,进一步掌握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3、能主动积极地与别人进行交际,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讨论交流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
4、主动参与习作训练,弥补平时习作的不足,能写出内容具体、有一定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5、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以达到课内外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复习重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多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五、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初步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书信及常见的应用文。
3、综合运用,补缺补漏。
六、复习措施
1、突出三个特色:一是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2、二是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向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3、三是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七、复习方法
归类复习法、练习法、讲解法相结合。
八、复习时间:12月29日—元月10日
九、具体安排:
时间内容方式作业
12.29第一、二单元集体复习听写一、二单元的生词及读读背背,复习一、二单元的练习册和测验卷。
12.30第三、四单元集体复习听写三、四单元的生词及读读背背,复习三、四单元的练习册和测验卷。
20xx.元.4第五、六单元集体复习听写五、六单元的生词及读读背背,复习五、六单元的练习册和测验卷。
元.5第七单元集体复习听写第七单元的生词及读读背背,复习第七单元的练习册。
元.6进行有关生字、词语、句子方面的复习集体复习有关生字、词语、句子方面的归类练习。
元.7阅读、习作方面的复习集体复习有关阅读、习作方面的归类练习。
元8—元.10模拟测试、讲评测试、讲评练习册期末自我测评(包括习作)。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05-19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经典)07-07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经典)07-09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荐)05-19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热门)07-08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集合】07-07
(精)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07-07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必备)07-08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精选)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