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考复习计划范文汇总7篇
中考复习计划 篇1
中考复习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如何规划复习阶段的学习,合理有效地制定复习计划,是考生近一阶段的重点,为此,石家庄市第一中学初三年级的教师们给同学们建议:中考复习一定要有计划,以避免前松后紧。
在中考的复习中一定要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考生对复习要有起码的安排和目标的制定,这关系到考生能否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收获。这个计划要大小结合,既要有分阶段的整体计划,又要有很具体的每天计划。建议考生每天晚上临睡前想好第二天的复习内容,越具体越好,例如要解决英语中的`哪一个知识点,如何解决,这样就可以避免盲目复习导致的劳而无功。
制定复习计划要顾及阶段性和针对性。一般情况下,在临考的前两周应把全部知识过完,利用剩下的这两周将重点放在查漏缺补上。复习计划上的针对性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一个针对性是以课本为主,狠抓双基。
基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复习阶段就不能只满足会背诵会证明,而应当通过分析、研究后,挖掘出知识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串联,整理归纳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基本技能是应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复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仔细研究书中的例题和精心演算习题(当然也包括教师提供的典型例题),它们是具体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充分体现了对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我们与中考接轨。做题切记不能泛泛地重演一遍,而是要通过做题探究转化的过程,总结出转化用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然后归纳出一般解题规律。复习时也要多做一些历年的中考试题,才能悟出中考强调的解题思路。有利于我们的准备与中考方向保持一致。
二、要有针对性,抓实效性,即抓住自己在复习中认识到的问题不放,直到解决出成果,尽量做到在考前少留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复习时通过平日的练题、测试,找出自己的病根,找出产生病根的原因,再认真加以反复练习(有针对性地练习)。抓实效性还要在复习中狠抓重点知识、重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因为这些内容往往起到龙头的作用,抓住了前后左右的知识可牵动一片。
中考复习计划 篇2
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完成。初三年级毕业班总中考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中考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结合本届初三年级数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中考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中考复习(3月10号——4月10号)
第一轮中考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中考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中考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第一轮中考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矗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2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中考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溃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愧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中考复习效率。课堂中考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辣的方法。
(7)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
(8)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中考复习(4月11号——5月10号)
第二轮中考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中考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中考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中考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中考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中考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中考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第二轮中考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中考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中考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中考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中考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中考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中考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中考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8)注重资源共享。
三、第三轮中考复习(5月11号——6月10号) 第三轮中考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中考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历届中考真题》、《中考模拟试题》。
第三轮中考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两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题一般需要4节课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10)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11)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12)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www..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实践证明,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13)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14)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最大。
中考复习计划 篇3
一年一度的中考寄托着数千考生希望,更牵动着各位同仁的心,为了提高政治学科的中考成绩,现将我校初三政治复习计划和复习策略与各位老师交流,有不妥指出欢迎大家能指正。
一、复习计划
我校在三月中旬上完新课,民族政策常识在新课上完时就及时结合《学习之友》的习题进行了复习。三月16日开始总复习,我们的计划是
三月16日到三月22日复习七年级相关知识并完成《学习之友》第1页到第9页的习题,
三月23日到四月12日完成八年级下册相关知识的复习并完成《学习之友》第10页到第20页的习题,
四月13日到五月3日进行初三政治教材的第一轮复习并完成《学习之友》21页到48页的习题,
五月4日到五月10日圈点和评讲时事政治,
五月11日到五月31日第二轮复习,强化练习,
六月1日到六月21日第三轮复习,狠抓重点和考点。
二、复习方法
我把考试比喻为盖房子,盖房子需要建筑材料、技术,当然还必须要具备设计蓝图的才能。知识积累的过程就是准备建筑材料,答题方法的训练就是技术,答案的组织就是图纸的设计。
1、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为考试做充足的准备,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本知识的准备是起点,更是源泉。尽管每年考试的知识点都有变化,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在开始复习时首先要再一次回头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对照它反思自己在授课时有哪些疏漏,及时查漏补缺。如果对课标把握不准可以认真阅读课标解读,至少要把《学习之友》上提到的课标好好解读,(关于课标解读在网上可以下载)反反复复地琢磨课标才能有的放矢,在这个基础地上我们要耐心回顾课本,逐字逐句地研读,去粗取精,给学生勾画重点、考点,让学生准备好“盖房子”的材料,为了尽可能熟悉课本我坚持让学生每节课课前朗读课文,讲解习题随时翻书,印证知识,尽量在每道习题旁边注明答案在书上的页码等等,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学生尽量熟悉课本。这些工作都是在日常教学和第一轮复习时必须做的。
在第二轮复习开始后,就要在基础知识上强调重点知识和考点,此时学生朗读的课文是老师指定的内容,而不是按页朗读,在紧抓课本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知识的解读和积累,基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练习巩固,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让学生在运用中内化知识是必须的。
2、答题技巧的训练常抓不懈。“盖房子”的技术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习惯从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答题方法的训练,第一次作业我会详细讲明白答题要求,书写格式,根据题型讲解答题要领,以及这样做的必要性,要求学生笔记在书上,头一个月的作业会特别认真地批改,从错别字到书写格式,从答案编号排序到准确程度,怎样才会更好等,在一个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不断强调,每次考试试卷都严格按照要求批阅,通过对作业、试卷的评讲,鼓励做得好的学生,随时纠正有欠缺的学生,到了中考复习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习惯,当然,也有中途接班的情况,只要持之以恒,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不难,在养成了好习惯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技巧,每种题型都有自身独特的解答技巧,老师平时要注意钻研、积累,所谓熟能生巧。答题方法最基本的原则是审题要认真、准确,迅速地找出关键词,由此确定考题与教材知识的链接点,并把相关知识按与考题远近排列,再细读题目进行取舍,然后组织好答案进行书写。
3、胸有成竹才能做出完美的解答。“好房子”首先取决于好的蓝图设计,为了克服学生盲目抄书,堆砌课本知识,就要教给学生组织答案的技能。我在平时做练习时都是让学生先发言,让他们自己通过审题找出相关知识,在发言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问题症结,在修正中锻炼他们组织答案的.能力,有时学生拿到一个题目可能会茫然无措,此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本目录的提示联想知识点,实在没有头绪时我才会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当然,最终我都会把答案公布给学生,也鼓励学生通过看答案研究答案的设计思路。
4、通过做题、考试把知识、能力、技巧落到实处,否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纸上谈兵。再好的理论脱离实际也是无用的,我复习使用的练习题主要是《学习之友》,上面的练习题我会无一例外第给学生过一遍,包括考试并不涉及的题型,因为知识是相通的。另外会辅助一些自己找来的练习题、模拟考试题,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取舍、补充,讲解习题从不重复已经讲过的题目,同时特别注意同类题目、同一个知识点的集中和积累,在集中与积累中比较、鉴别,在找出差别的过程中提高答题能力。
5、关于时事政治我每年都是集中评点,再分散在模拟考试中力求让学生见多识广,尽量做到考试中不翻书就解决问题,以求节省时间。
6、模拟考试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实战经验。月考比较简单,主要考察基本知识和重点知识的再现、运用和答题方法、技能的运用,复习阶段的模拟考试我们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次难度会相对大一些,目的是警示学生,开卷考试不能掉以轻心,第二次和第三次的难度也都会比中考大一点,毕业考试绝大部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只有个别拔高题,最后一次模拟最接近中考的难度,甚至略低于中考难度,有意识地降低难度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信心。
中考复习计划 篇4
新的学期开始了,初三课程已基本结束,初三的教学工作即将转入中考复习阶段。做好本阶段工作是事关中考成败的关键,是事关落实教育局培优工程计划的关键,更是事关我校生死存亡的关键。为此我们有必在对初三复习工作做出合理的安排和部署,做好复习过程的监管和督促工作,力争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达线人数能达60人,优生有所突显。
一、做好周密的复习计划
1.学科教研组以新课标为依据,做好复习内容,复习时段,复习重点与难点的安排。
2.每个代课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自己所代学科的优劣情况做好复习措施,计划等安排。
二、分阶段复习,理清脉络,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成绩配套
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到中考只有100来天的时间,如何把三年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抓好阶段复习,安排很有必要,我们计划分三个阶段来复习。
第一阶段:3月15日——4月30日 系统复习
1.理清脉络,系统掌握必要的知识要点。
2.以初三知识掌握为重点,辅以初一、二知识和内容,去枝叶留主杆,做到凝炼,领悟升发。
3.以教材为依据,以新课标为基准,确定重难点,梳理知识点、训练点,精选母题,改造母题,精讲精练,分类复习,提高效能。
4.归类指导,严把检查关,做到节节清,单元练,及时批改、及时评。
第二阶段:5月1日——5月30日
查漏补缺,综合训练,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1.以20xx年各省市中考试题为模板,研究试题考查方式,考查知识点,考查能力点,自编自选,自印试卷进行综合训练,每周不少于1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分层优化,力争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教师要深入题海、学生要走出题海,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3.注重知识迁移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做好基本题,改造基本题,抓住易错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点,做到以课本为中心向各个方向辐射扩展,也能从发一、散点聚焦中心。
第三阶段:6月1日——中考 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
1.加强应考实战演习,按中考时间科目、内容、自编、收集有质量的考题进行4次模拟训练。
2.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答题技巧,答题心理和书写,特别是答题机读卡的填涂技能。
3.强化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写作技能。
三、分析学情,抓学生成绩配套,促进优生培养工作
我校现有初三学生人数116人,学校中考达线人数计划在到60人,要想完成这一任务,无论师生,还是领导都要出大力流大汗,特别要从分析学情入手,抓好学生七科成绩的配套工作,我们计划补习班27人全部抓,应届班各班抓前20人,各班拉出名单分发给代课教师,对学生各科成绩优劣情况逐一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帮扶。
1.针对学生实际分别谈心,帮学生树立成绩奋斗目标,让学生立《学习纪律军令状》。
2.好、中学生结对学生帮扶。
3.教师抽课余时间面对面辅导。
4.强科让弱科,给学生宽松的时间补缺。
5.自习课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民展。
6.检查落实学生作业要到位,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7.信心比黄金更贵重。千方百计鼓足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四、督促教师备好复习课,上好复习课,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1.随时检查教师的备课本,考查教师课堂教学的准备情况,了解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训练容量和训练题选择是否典型、有代表性。
2.深入课堂教学,听课评课,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3.开展初三年级复习课互听互评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五、组织好县局三次练兵考试,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1.提前公布考试时间、考查范围。
2.每次考试成绩进行全校排名,出榜公布前40名成绩与名次。
3.奖励优生和学生成绩、学习态度进步大的`学生。
4.做好试卷分析和学情分析,拨正复习方向。
5.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答题卡填涂训练,力争做到熟练、细心、不出差错。
六、管好用好复习资料,做到精选精用
1.初三复习资料统一由学校与初三教师经筛选后确定,发放教师手中后,由教师选择合适题型,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
2.复习资料征订由学科教研组集体研究决定,不得任何领导随意征订。
3.学校计划征订一套高质量,对中考有指导作用的试题,教研室三套练兵题外,再征订五套左右的模拟题。
4.鼓励教师以教研组自编训练题5套,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典型性、创新性。
5.开展征集优秀试题竞赛活动,要求每个教师至少收集编写三十道题,平均每月十道。教导处整理登记,然后下发给各学科使用。试题要求新颖、典型,有创新性,联系生活实际,形式多样,符合近年中考要求。
七、做好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和体育测试准备
1.要求理化生教师进行初中阶段实验操作训练,对所有实验要求再做一次学生亲手操作。
2.要求每一个实验学生都能熟练地写出实验报告单。
3.学校要配合实验教师的工作,配置必备的药品和实验器材,全力支持教师的工作。
4.上好体育课,抓好课间操和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体测项目训练,班主任与体育教师相互配合,认真组织训练。
八、做好三次练兵考试总结分析,开好两次初三学生中考冲刺动员鼓劲会。
1.3月17日下午召开第一次迎中考大战苦干90天誓师会。
(1)分析全县中考形势和我校目前存在的问题。
(2)提出90天的工作学习规划和要求。
(3)学生代表誓词。
2.第二次练兵考试结束召开表彰会和冲刺动员会。
3.注意对三次练兵考试的试题分析与教情、学情分析,及时民现问题、及时解决。
4.建立学生纠错台帐,通过作业训练,试卷考查,把学生共性或个性问题作好记录,作为教师辅导的重点。
九、关注新课标,学习新课标,掌握新课标,提升对新课标的认识。
研究近三年以来我省中考试题的出题思路、知识考查要点考查形式,把准考脉,切中要害,提高复习效率。
1.要求每位代课教师再次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标,掌握新课标,依课标要求安排复习内容。
2.领导深入繁体第一线,检查新课标落实情况,发现问题逐一解决。
总之,今年中考要取得好成绩不是容易的事,特别是优生优生培养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但是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决不辜负上级领导和老百姓对我们殷切期望,坚持不懈地、尽职尽责,组织好初三复习工作,争取中考取得好成绩。
中考复习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而20xx年中考离我们越来越近,分析20xx年的中考试题,展望20xx年中考试题,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可知:在注重对“双基”考查的同时,将会更突出地体现新课改的思想理念:也就是更注重对考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对信息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总之,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操作技能掌握的重要性,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践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运用知识。
二、奋斗目标
中考在即,四年的奋斗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通过对20xx年信息技术中考试题的分析,按照信息技术考试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并对实际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加以重点辅导,力争在20xx年的信息技术中考中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具体计划
根据信息技术考试大纲特制定计划:
第一周~第二周:1、有关信息技术的概念(1节)
2、windows的窗口操作(1节)
3、单元测验(1节)
4、测验反馈(针对性训练)(1节)
第三周~第四周:1、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有关操作(1节)
2、单元测验(1节)
3、测验反馈(针对性训练)(1节)
第四周~第五周:1、浏览器的基本操作(1节)
2、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1节)
3、针对性训练(1节)
第六周~第七周:综合练习、测验
第八周:信息技术模考
中考复习计划 篇6
要进行有计划中考复习,以避免前松后紧。如何规划复习阶段的学习,合理有效地制定复习计划,以下是给考生的一些建议:
一定要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考生对复习要有起码的安排和目标的制定,这关系到考生能否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收获。这个计划要大小结合,既要有分阶段的整体计划,又要有很具体的'每天计划。建议考生每天晚上临睡前想好第二天的复习内容,越具体越好,例如要解决英语中的哪一个知识点,如何解决,这样就可以避免盲目复习导致的劳而无功。
制定复习计划要顾及阶段性和针对性。一般情况下,在临考的前两周应把全部知识过完,利用剩下的这两周将重点放在查漏缺补上。复习计划上的针对性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要有针对性,抓实效性,即抓住自己在复习中认识到的问题不放,直到解决出成果,尽量做到在考前少留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复习时通过平日的练题、测试,找出自己的病根,找出产生病根的原因,再认真加以反复练习(有针对性地练习)。抓实效性还要在复习中狠抓重点知识、重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因为这些内容往往起到龙头的作用,抓住了前后左右的知识可牵动一片。
二、一个针对性是以课本为主,狠抓双基。
基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复习阶段就不能只满足会背诵会证明,而应当通过分析、研究后,挖掘出知识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串联,整理归纳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基本技能是应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复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仔细研究书中的例题和精心演算习题(当然也包括教师提供的典型例题),它们是具体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充分体现了对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我们与中考接轨。做题切记不能泛泛地重演一遍,而是要通过做题探究转化的过程,总结出转化用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然后归纳出一般解题规律。复习时也要多做一些历年的中考试题,才能悟出中考强调的解题思路。有利于我们的准备与中考方向保持一致。
中考复习计划 篇7
在中考的复习中一定要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考生对复习要有起码的安排和目标的制定,这关系到考生能否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收获。这个计划要“大”“小”结合,既要有分阶段的整体计划,又要有很具体的每天计划。建议考生每天晚上临睡前想好第二天的复习内容,越具体越好,例如要解决英语中的哪一个知识点,如何解决,这样就可以避免盲目复习导致的劳而无功。
制定复习计划要顾及阶段性和针对性。一般情况下,在临考的前两周应把全部知识过完,利用剩下的这两周将重点放在查漏缺补上。复习计划上的针对性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一个针对性是以课本为主,狠抓“双基”。
基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复习阶段就不能只满足会背诵会证明,而应当通过分析、研究后,挖掘出知识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串联,整理归纳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基本技能是应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复习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仔细研究书中的例题和精心演算习题(当然也包括教师提供的典型例题),它们是具体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充分体现了对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我们与中考“接轨”。做题切记不能泛泛地重演一遍,而是要通过做题探究转化的过程,总结出转化用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然后归纳出一般解题规律。复习时也要多做一些历年的中考试题,才能悟出中考强调的.解题思路。有利于我们的准备与中考方向保持一致。
二、要有针对性,抓“实效性”,即抓住自己在复习中认识到的问题不放,直到解决出成果,尽量做到在考前少留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复习时通过平日的练题、测试,找出自己的“病根”,找出产生“病根”的原因,再认真加以反复练习(有针对性地练习)。抓“实效性”还要在复习中狠抓重点知识、重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因为这些内容往往起到“龙头”的作用,抓住了前后左右的知识可牵动一片。
【中考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中考复习计划11-17
中考复习计划10-15
中考复习计划01-12
中考复习计划12-20
中考复习计划11-25
中考的复习计划12-08
中考英语复习计划02-20
中考生复习计划09-23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09-13
中考迎考复习计划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