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高中周记合集7篇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我们一定都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历,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周记了。怎样写好周记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周记7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周记 篇1
终于放假了,我拖着行李箱,背着书包,在喧闹中和同学租车回家,正好碰上我们村赶集,走在回家的路上,喧哗的市场不免有些烦人,我独自走着,仿佛与世隔绝,皮囊沉重,步伐沉重,仿佛心情也变的沉重起来。
终于回到家,温馨的家。爸爸连忙走出来,接过我的行李,笑着问候;妈妈见到我回来,扑的一声从床上跳下来,脱下我的书包,问这问那,让我上床暖和。最后问到我的成绩,我低下头来,没有回答,妈妈的脸色仿佛变得沉重了,目光朝向窗外,沉思了一会儿,没事儿,下次继续努力。她放下身子,倚到枕头上,目光呆滞,再也没有说些甚么。过了一会儿,只是爸爸喊我吃饭,妈妈却没有吃,身体转向窗户,注视了好久,好久······
阳历20xx年1月22日,阴历20xx年12月29,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一个辞旧迎新,普天同乐,全新的日子—春节。
这一天,原本喜欢赖床的我,也早早收拾好一切,开始这新的特殊的一天,吃过简单的早饭,爸爸妈妈便匆匆忙忙的准备,洗盘子,劈柴火,贴对子,供财神,忙到不可开交。我和弟弟也为这一天的美好给爸妈打下手,淘淘米,摘摘菜,扫扫地,烧烧火,打打水,擦擦桌子之类的.,虽累犹乐,一家人沉浸在这累并且幸福的喜悦中。家里大体上收拾好了,妈妈让我到奶奶家帮帮忙,走在胡同里,映入眼帘的只有那炫红丰郁的年味不觉阵阵飘来,这才是年,辞旧迎新的节日。
来到奶奶家,爷爷正在贴对联,黑色的门把红红的对联衬得格外喜庆,条条金龙在其上调皮的跳动,活跃,可爱,生气,显得特有魅力,家中更是被对子装饰的喜庆,欢腾,富有中国特色的红。
中国年—红,中国年—对联,中国年—喜庆!
高中周记 篇2
炎炎烈日下,站着一群年轻人,那就是我们——满怀信心、斗志昂扬、充满自信的杭四新生。
虽然现在已经渐进秋季,但夏日的炎热却丝毫不减,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了军训的旅程。第一次在团结拼搏中接受了烈日骄阳的淬炼。
昨天的.训练,我们内心充满了好奇和激动,靠着一份新鲜和坚持终于度过了这艰难的一天。辛苦必不可少,因为这是军训,这是青春,这就是我昨天最真实的感受。但我也在艰难的坚持中,看到了同学们是充满爱心的,我们的老师也时刻关心着我们,教官虽然看上去严肃但也在时时刻刻为我们考虑,想着怎么让我们进步。是的,家长在QQ群里看着我们,教官在举手投足间训练着我们,班主任在微笑中期盼着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进步!
这几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班主任他对我们的关心,他总是面带微笑,用手机给我们拍下一张张照片,为我们写下一回忆的日记。他的成熟与稳重,让我们感到安心。他友善而慈祥的面容,让我们感到亲切。一天军训结束,在教室里,他又给我们看了他这一天用文字和照片记录的点点滴滴,抒发了他内心的感受,也做出了深远的思考,我相信在座的没有一个人不被他的言语和行动所感动。
所以,虽然这几天我们班遇到了很多困难,倒下的同学也不少,但每一个同学都能重新站起来,主动回到我们这些同伴之中,我觉得这种坚持非常可贵。尽管我们的军训很短,但我们未来的人生之路很长。困难无数,但我始终相信,同学们会把军训的心得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把错误减少到最低,一班的未来必定是光芒万丈。
高中周记 篇3
这几天一直期待着春晚会有什么节目。终于迎来了除夕,谜底将在这天晚上揭晓。
首先,“家庭”这一主题在此次春晚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栏目组将表演节目的嘉宾的一家子都请到了现场,一起过年,弥补了往年嘉宾由于表演节目而无法回家的缺憾。观众区圆桌的设计也衬托着这一主题,示意着家庭团团圆圆。
不知不觉抬头一看,节目开始已有两个小时了,而我却依旧沉浸其中。回头一想感觉有所不对,我怎么会这么投入。原来今年春晚又一大亮点便是:从头到尾部植入广告等,从头到尾一气呵成。这个亮点也许会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吧。
往年看春晚,期待赵本山的小品仿佛成为了一种惯例。而今年从头到尾也没看见本山大叔的出现,对此很多人表示遗憾,而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他也该退出了。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赵本山这个前浪不走,那么厚浪涌向前的机会变少了,那么“一代更比一代强”也无从体现。他离开了春晚这个舞台,使更多新人得以展示自己,这或许是个明智的选择。
我发现我们平常老百姓上台的机会增多了,春晚已不是明星的舞台,百姓上春晚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山东农民歌手朱之文。他是一位地道的山东农民,他的朴实、突出的才能使得春晚发现了这一新星。我作为山东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春晚我最喜欢的便是那变幻多姿的升降舞台。他的每一次变换都带给人们一种新奇和惊喜,这种设计、这种技术,处处体现了中国是一个创新大国。
这个春晚带来的改变真是太多了,这正启示我们: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赶上社会日益发展的.脚步,才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
春晚伴随着我们成长,回头看看走过的路,那真是一天比一天进步,一天比一天宽阔,一天比一天坚定小河流水
我家门前曾流淌过一条清晰透彻的小河,那也曾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妈妈没及时给我洗衣服而和她大吵了一架。事后我独自一人跑到小河上的石拱桥上。
石拱桥横跨在河的两岸。小河的川流不息和桥的雄伟壮阔立即使我的心情变得平静了许多,感到无比的舒适。
我坐在桥上,感受着它的默默无闻——它一直毫无怨言地为过桥的人提供着服务。我凝视着河水,河中的小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游动,那一刻,我多想逃脱父母、逃离这个社会,化身为一条毫无牵挂、毫无顾虑的小鱼。
小鱼游远,留下一片宁静的河面。一阵微风吹过,吹清了我的思绪:这件事是我做错了。妈妈就好像那座石拱桥,默默无闻地为我付出一切;她也像那一片流动的河水,而我就像水中的鱼,河水为了鱼儿的生存一直流动,换取新的、洁净的水来供给鱼儿的生存。
我顿时为之前与妈妈吵架的行为而感到惭愧。妈妈并不欠我什么,我为什么还这么苛刻呢?
门前的小河成为我思考人生的好地方。
还有那几年,我和弟弟闲得无聊时,就到门前的小河去比赛网鱼。我们各自拿几块碎馒头干,然后比赛谁捞的鱼多。
弟弟精灵得很,总是到鱼聚集的多的地方去。然后眼睛盯着吃食的鱼,下手迅速、准确。因此他总是捞的比我的多。比完之后我们便把小鱼放生。从这享受比赛和爱护动物的乐趣。
这时门前的小河便成为我们收集童年的好去处。
而如今事隔几年,门前的小河也变了摸样,变得不再美好。河面上不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是被很多垃圾所掩盖。河中也不再有快活的小鱼,河水不再清晰,不再洁净。小河也变得越来越窄,仿佛向人们诉说它的劳累。它要休息了。
我遗失了曾经的美好。
高中周记 篇4
低头,不仅仅是一种动作。低头,是一种态度,一种思想,一种智慧。
——题记
什么是低头?屈服吗?懦弱吗?任人宰割吗?错了,有的时候,暂时的低头就决定成功还是失败。
翻开历史的长卷,无数英雄豪杰的事迹划过我的眼角。“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那是谁?夕日风华正茂的他,现在却是一个敌国的阶下囚。每一天,他都承受受着非人的待遇。谁会想到,当年那个皇族公子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他曾想过反抗,但是,他知道,没用,那只有死路一条。不知是哪一天,他终于逃了出来,死里逃生的他没有忘记当年那些屈辱,现在的他,至少还有生命。几年之后,他创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辉煌,也留下了“卧薪尝胆”的传奇佳话。他就是越王勾践。
当年的勾践,面对那样的屈辱,选择了暂时的低头。才保留了生命,才讨回了祖国的大好山河。
又是谁?面对刽子手锋利的屠刀,留下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言壮语,当然,最后等待他的还是死亡。他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当年的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可是,他的死,死的太不值,还没有发挥自身的才华,就成了刀下亡魂,实在令人叹惋。
合上历史之卷,我不禁想到,低头,是一种大气,是一种深谋远虑。面对不可克服的困难,横冲直撞的结果往往是头破血流。但是如果你选择了暂时的低头,找准他的弱点,提升自己的力量,再给他致命一击,这样不是很好么?“小不忍则乱大 谋”,同学们,我们的学习不也是如此吗?因为遇到一个难题,而影响整张试卷的发挥,这样值得么?所以,低头,使我们战胜困难的方法。学会了低头,就等于为成功加了一块垫脚石。
高中周记 篇5
每当我看见妈妈把可口的饭菜端上餐桌时,口水就直流三千尺,我可真想体验一下做饭的感觉啊!于是,我自告奋勇的对妈妈说:“妈妈,这天让我来做饭吧!”妈妈用疑惑的神情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说:“你能行吗?”“我肯定行!”我拍了拍胸脯,自信的说,妈妈这才点了点头,默许了!
首先,我想了想这天该吃什么,有了,这天就吃西红柿炒蛋和土豆丝!我从柜子里拿出了西红柿,放在盆子里用自来水洗干净,就开始切了。刚开始,我还很耐心盗窃者,可到了之后,我切得西红柿一块薄,一块厚,一块打,一块小,于是,我又重新切了起来,这回。切得好多了。然后,我架上锅,拧开炉子,往锅里倒了点油,又拿了几个鸡蛋,往锅沿一磕,嫩黄的蛋心立刻就从里面流了出来,我赶紧拿了个碗接住,再用筷子搅拌均匀,倒进锅里,用铲子翻炒几下,等成形了,就用铲子弄成一小块一小块,紧紧之后把西红柿液倒进锅里,用铲子来回翻炒,等闻到一股香味时,西红柿炒蛋就就烧好了!
接下来,就该炒土豆了,我拿来几个土豆,用小刀削了皮,再把土豆放到砧板上,右手拿菜刀,左手按住土豆,把土豆切成一条条丝。然后把油烧开,把土豆丝倒进锅里,用铲子炒几下,放进一点盐,继续翻炒几下,一盘热乎乎的土豆丝出锅了。
我把两盘香喷喷的`菜端上了桌子,吃着自己炒的菜,心里甜滋滋的。
高中周记 篇6
童年像一曲悠扬动听的音乐,平缓前进的旋律中,总要参入一些高潮才能完美动人,那高潮就是——勇敢。我记得,那是勇敢的尝试。从前的我,虽说成绩也不会差,但是在课堂上并不出彩,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隐形人”,总是静静地听别人回答、为那精彩的回答拍起无力的手。其实,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并不是不会,而是不敢举手。每当老师说“怎么才这么点人举手” 同时把目光投向我时,我的`脸就总是烧起来,并把头埋得低低的,生怕被人看见。我真的很想举手,让同学们用那赞赏的目光看着我,并舞动那双手……“这首诗……说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老师问。可是,班上鸦雀无声,看来他们都不会回答。恰好,我之前在网上阅读过这首诗,也知道一些。我该不该举手呢……我害怕那个场面,我害怕他们一起把目光往我这儿投,可是,要想让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就必须举手!这时,我慢慢地把手举起来,老师欣喜地望着我,并叫道:“陈弘旎,你来回答!” 同学们诧异地看着我,我的脸又燃烧起来,而且烧得厉害。“这……这首诗是描写……呃……描写……”“没关系,大声说出来,说错也没关系!”有了老师的鼓励,我也比较有信心了,豁出去了!“这首诗是描写秋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很好,请坐!” 顿时,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原来,举手并不是很困难,只要你勇于尝试,就一定会成功。
高中周记 篇7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人开始他坎坷不平的仕途,开始他极具魅力充满个性的人生。
但繁华的长安城把空间留给锦衣玉食的权贵,却没有给才华横溢的诗人留下足够张扬个性的舞台。应召入宫,虽有玉盘珍馐、贵妃研墨的待遇,但终难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局面。天纵奇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只好“赐金还乡”,只有去梦游那势拔五岳的天姥山。谢公遗迹,绝顶仙宴,排遣着诗人的郁闷,张扬着诗人的个性。
李白是天生的。璀璨绚烂的五千年只有一个大唐。空前绝后的大唐只有一个李白。他越是格格不入时局,越显现出他的不凡个性。人间的琼楼玉宇留不住这位旷世奇才,或许只有自然的奇伟瑰怪才配是李白人生舞台的背景,才是他浪漫的归宿。
而他也确实留恋着山的雄浑,水的灵动。诗人用他不羁的双脚走遍半个中国,游过“寂寞”的天柱山,览过气势恢宏的庐山。但他最依恋的恐怕就是那滚滚东流的黄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到此处,李贺的鬼才已算不什么。杜甫的沉郁顿挫也会变得开朗明快。每一行诗,每一个字都透着他天才的个性,篇章因染上个性的气质变得动魄惊心,收得一种鬼斧神工之效。
较之于地上的山水,那碧天里的明月与金樽里的杜康则更受这位奇才的青睐。月与酒,酒与月,是他诗歌的主旋律,反反复复,几乎他的所有诗作中都出现这两个字。但相同的两个字,在诗人生花的妙笔之下,却被赋予不同的气质,不同的韵味。细细咀嚼,意味深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人一生都是个性化的,就是死也不例外。不像李贺那样过早夭折,也不像杜甫那样病死孤舟。他是醉死的。我想诗人并不觉得自己死,因为他至始至终都守着他的至爱——酒与月。他以最浪漫的方式离开人世。在人间绽放最后一朵个性之花。
仿若他的个性是由天操纵的.,否则他不可能一生都坚守着他的个性。不管怎样,他的个性的的确确成就他,无论是当时逍遥浪漫,还是后世的铺天盛誉。个性的魅力让他把大唐的诗歌推向极至,推向后人无法企及的巅峰。
掩卷长思,耳边响起的是那句千古的绝唱: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生命之花绽放得如此鲜艳。
【高中周记】相关文章:
高中的周记12-20
高中周记08-13
高中的周记10-18
高中的开学周记04-22
语文周记高中09-07
寒假周记高中02-07
高中周记模板09-14
高中寒假周记01-06
高中开学周记11-28
高中优秀周记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