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毕业论文>农业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农业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时间:2020-06-06 09:41:38 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农业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精选5篇)

  难忘的大学生活将要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问题来了,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业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业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

  [1]蔡荣,王学渊. 农业合作社的集体行动困境: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 农业经济问题,2013,04:69-75+111-112.

  [2]秦愚. 中国农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化发展道路的反思[J]. 农业经济问题,2013,06:19-29+110.

  [3]黄祖辉.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8-9.

  [4]邓宏图,王巍,韩婷. 转型期农业合作社的现实与逻辑:来自山东寿光的经验观察[J]. 中国农村经济,2014,07:27-38.

  [5]谭银清,王钊,陈益芳. 西方农业合作社演化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化的启示[J]. 现代经济探讨,2015,05:74-78.

  [6]刘颖娴. 当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困境与发展方向——“2012国际合作社年:农业合作社的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国际研讨会综述[J]. 中国农村经济,2013,03:89-96.

  [7]秦愚. 农业合作社的资本问题——基于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15,07:60-72+111.

  [8]本报记者 高伟山. 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的时代诉求[N]. 许昌日报,2012-10-12003.

  [9]刘宇 王雷. 农业合作社对提高粮食产量至关重要[N]. 中国改革报,2012-10-19003.

  [10]本报记者 何红卫 通讯员 余爱民 胡小芳. 农业合作社的“华丰样板”[N]. 农民日报,2013-10-28001.

  [11]应瑞瑶,何军. 中国农业合作社立法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2,07:2-7.

  [12]应瑞瑶. 合作社的异化与异化的合作社——兼论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定位[J]. 江海学刊,2002,06:69-75.

  [13]扶玉枝. 农业合作社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2.

  [14]常青,张建华. 丹麦与中国农业合作社之比较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1,02:25-31+110.

  [15]刘洁,祁春节. 我国农业合作社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及完善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02:192-195.

  [16]雷兴虎,刘观来. 激励机制视野下我国农业合作社治理结构之立法完善[J]. 法学评论,2011,06:100-108.

  [17]应瑞瑶. 论农业合作社的演进趋势与现代合作社的制度内核[J]. 南京社会科学,2004,01:13-18.

  [18]米新丽. 美国农业合作社法初探[J]. 江西社会科学,2004,03:139-141.

  [19]潘建国. 美国农业合作社面面观(上)[J]. 中国合作经济,2004,10:55-58.

  [20]雷兴虎,刘水林. 农业合作社的法律问题探讨[J]. 中国法学,2004,05:90-98.

  [21]黄胜忠. 农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述评[J]. 商业研究,2009,03:175-179.

  [22]周波,万小兵,朱朝晖,唐卫青,万洁. 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探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68-72.

  [23]郑丹. 国外农业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及启示[J]. 农业科技管理,2009,02:55-59.

  [24]黄胜忠. 农业合作社的环境适应性分析[J]. 开放时代,2009,04:27-35.

  [25]刘勇. 西方农业合作社理论文献综述[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54-63.

  [26]李先德,孙致陆. 法国农业合作社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02:32-40+52.

  [27]秦愚. 组织成本视角下的农业合作社基本制度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4,08:45-56+111.

  [28]林坚,马彦丽. 农业合作社和投资者所有企业的边界——基于交易费用和组织成本角度的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6,03:16-20+79.农业经济参考文献

  [29]蔡润英. 农业合作社定义及其法律地位探析[J]. 企业经济,2006,03:158-160.

  [30]柴效武,叶益东. “农业合作社+农户”——农村制度变迁过程中组织模式的抉择[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98-107.

  [31]丁俊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4.

  [32]徐小平. 中国现代农业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

  [33]逄玉静,任大鹏. 欧美农业合作社的演进及其对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启示[J]. 经济问题,2005,12:46-48.

  [34]米新丽. 论农业合作社的法律性质[J]. 法学论坛,2005,01:59-64.

  [35]. 法国农业合作社及对我国的启示[J]. 农村经营管理,2005,04:43-46.

  农业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

  1.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D],丙北大学,2003

  2.白蕴芳.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丙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9(1):47-50

  3.包宗顺,章寿荣,徐元明.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估与推进战略一兼评江苏农业现代化进程.江海学刊,2002,(3):66-72.

  4.曹俊杰.我国东部地区几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J].现代经济探讨,2009,(1):59-63.

  5.曹俊杰.发展现代农业国际经验与中国模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坛,2004,4:7-11.

  6.曹续生,任宏飞.系统谋划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J].中国农垦,2010(4):53-55.

  7.陈世雄,雷海章,査金祥.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 1):92-95

  .8.陈小萍.广西现代农业建设:模式、问题、对策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7,23(9):78-81.

  9.陈晓华.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M].农业经济问题,2009(10).

  10.陈争平.新世纪农业现代化新路径探讨[J].科学与现代化,2012(3):34-38.

  11.储昭斌.基于比较优势视角的安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和对策m.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154-158.

  12.戴蓬军.法国农业现代化法及其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1998,(1):60-61,44-47.

  13.邓汉慧,邓镟.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7,28(9): 106-109

  14.邓启明.基于循环经济的浙江现代农业研究:高效生态农业的机理、模式选择与政府管理[D].浙江大学,2007.

  15.丁汝俊.大推进战略: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甘肃理论学刊,2011(1):107-109.

  16.董希德.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探[J].山西农经,2009(5):33-35.

  17.杜林.院北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9月,18— 20

  18.杜彦坤.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绩效及政策环境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1(3):53-56.

  19.范志仁.加快福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福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践分析[C].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层论坛交流材料,南京,2006:201-208.

  20.冯继康.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7,3:73-78

  21.冯云.黑河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研究[J].黑河学刊,2009(11),Vol. 147(8): 20-21.

  22.盖会全,李其才,李屮新,苏树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行机制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99-101.

  23.甘强.借鉴国外经验,发展现代农业[J].江苏农村经济,2006,2:26-29.

  24.高林英,王秀峰.论农业的多功能性评价指标初探[J].理论前沿,2008,(23):27-28.

  25.高亚莉,韩凤斧.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路径选择m.经济研究参考,2012(64):14-20.

  26.高云,矫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454-16457.

  27.高云,詹慧龙,陈伟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竞争力理论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3(1):136-139.

  28.顾焕章,张超超.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M].中国农业_技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29.郭冰阳.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DEA评价[J].统计‘信息论坛,2006,21⑵:30-32.

  30.郭强,陈东梅.四川现代农业进程研究[J],安徽农业,学,2010,38(11):5960-5962

  3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资料汇编2008-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査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4.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和就业年鉴2008-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5.韩俊.中国农业现代化六大路径[J].上海农村经济,2012(11):4-8.

  36.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农业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7.何幕.国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模式及启示[J].经济纵横,2008,(11):57-64.

  38.洪艳.现代农业集群式发展研究一以湖南为例[D]中南农业大学,2009

  39.黄凯南.现代演化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40.黄锡富,胡宝清.广西岩溶石漠化地区农业发展_式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08,(2):128-B2.

  农业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3

  [1] 高焕文,李洪文,陈君达 . 可持续机械化旱作农业研究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17(1):57-62.

  [2]高焕文,李问盈,李洪文.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3):1-4.

  [3] 杨昆仑,杨守军,辛秀琛 .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中磷有效性的影响 [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82-13783.

  [4]马伟 崔蕙霞.机械化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150):24-27.

  [5] 周德义.王子佳宋平平.带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收获机割台设计 [J]. 农机化研究.2013,2(2):77-80.

  [6]任延昭.玉米秸秆在卧式切茎割台中运动规律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理工大学,2012.

  [7]蒋金琳.免耕播种机播种带玉米根茬处理装置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4,20(2):129-131.

  [8]李其昀,贾晓东.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 农机化研究, 2006(11):074.

  [9]蒋金琳,高焕文.免耕播种机玉米根茬处理装置破茬性能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07,38(9):63-66.

  [10]邹岚,卓杰强等.我国玉米收获机发展前景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8.(4).

  [11] 杨富营,余泳昌等 .4YW-2 型玉米收获机的性能改进与试验分析 [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2):114-118.

  [12]郝付平,陈志.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研究现状及思考[J].农机化研究,2007,(10):206-208.

  [13]高焕文,李洪文等.保护性耕作的.发展[J].农业机械学报,2008,39,(9):43-48.

  [14] 刘欣,曹磊,崔向冬等 . 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及机具研究 [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3(3):57-58.

  [15]朱燕青.加工多线大导程丝杠的分线方法[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2006(02):60-61.

  [16] 宋甲宗,冯刚,黄越峰 . 螺旋卸船机多头螺旋垂直提升的研究 [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5.35(2):192-197.

  [17]竺开华,陈文钦.余摆线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J].应用与研究.1975.

  [18] 奥紫锋 . 利用计算机探讨余摆线在农机中应用时最佳参数选择 [J]. 农业机械学报.1985.9(3):78-86.

  [19]桑金和.CAXA 仿真动画在离合器上的应用[J].金属加工.2010(7):75-76.

  [20]姜芳等.CAXA 制造工程师 2008 基础教程与应用[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0:57-74.

  [21]刘向东,于泳红,苏晓光.CAXA2013 机械设计基础及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9.

  [22]宫涛,李其昀,李亚娉等 .玉米切茬还田装置切断根茬影响因素试验 [J].农业机械学报,2013,44(S2):37-40.

  [23] 魏元振,李其昀,曹树红等 . 玉米植株受切运动规律试验分析 [J].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Z1):116-19,145.

  [24]李其昀,任延昭,张道林等.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挂接件标准化问题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5):30-33.

  [25]任延昭,李其昀,宫涛等.玉米茎秆在立式切碎装置中切后运动规律的试验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3(1):164-168.

  [26]黄亚群.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学习指导[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8:8-21.

  [27]刘德金,肖承和.农业试验设计与分析[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00-533.

  [28]金益.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0,159-185.

  [29]刘小虎.spss 12.0 for windows 在农业试验统计中的应用[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6. 90-94.

  [30]王颉.试验设计与 spss 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0.168-180.

  [31]庄致,冯运义.SPSS 统计分析实验指导[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4.123-127.

  [32]汪冬华.多元统计分析与 SPSS 应用[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0.57-79.

  [33]肖信.origin 8.0 实用教程-科技作图与数据分析[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2.68-82.

  [34]方安平.Origin8.0 实用指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146-192.

  [35]于成龙,郝欣,沈清.Origin8.0 应用实例详解[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5-70.

  [36]ATCHISON. J. E,HETTENHAUS .J .R. Innovative methods for corn stover collecting,handlingstoring and transporting.NREL/SR-510-33893:2004.4.

  [37]梁俊英. 粮食流通工程设计手册[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66-467.

  [38]Executive Summary “National Crop Residue Mangement Survey”,Conserv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Center,1995.

  [39]Hanna,H.Mark,Kohl,Kris D,et al.Machine losses from conventional versus narrow row cornharvester[J].Applied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2008,18(4):405-409.

  [40]Akrtiidis,C.B.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stalks in rel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cutting blade[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1974,19(1):1-12.

  农业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4

  [1]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浙发改规划(2012〕209号,2012.

  [2]李苏.关于农业标准化问题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04) : 12-14.

  [3]张洪程.农业标准化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杨汉明.论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J].中州学刊,2001(4) :46-50.

  [5]孙晓康.现代农业标准化[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3.

  [6]阎寿根.标准化:农业和名牌战略的基础[J].中国农村经济,2000(9):24-26.

  [7]张灵光.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R].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网站,2002.

  [8]刘兵.农业标准化及其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科学,2007(6) :21-23.

  [9]王林枫,谭学智.从“永胡”和“嵩胡”的兴衰谈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J].大众标准化,2008(3) :51-53.

  [10]章家恩,陈建军,骆世明.我国农业标准化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 (3) : 157-159.

  [11]陈红金,何乐琴.浙江省农业标准化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07 (4) :368-371.

  [12]金仁耀,汪刚.浙江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11(2) :231-235.

  [13]虞轶俊,白玲,王健,吴声敢,杨桂玲.浙江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实践和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 (5) :30-33.

  [14]骆浩文.广东省农业标准化研究与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

  [15]周洁红,刘清宇.基于合作社主体的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研究一来自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 (6) :88-97.

  [16]曾建民.发迖国家农业标准化发展及其效果评价[J].农村经济,2003(9) :45-47.

  [17]杭州市农业概况.杭州市政府站一杭州农村经济情况一杭州市农业概况.

  [18]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共杭州市委[2013]3号文件.

  [19]赵敏.杭州市实施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探讨[J].杭州农业科技,2012(增刊):7-11.

  [20]杨敏.杭州农业发展现状和转型升级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 (11): 705—708.

  [21]朱时建,潘贤春,杨欢欢.杭州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问题研究.杭州农业科技信息网一杭州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问题研究.

  [22]王小刚.战略绩效管理最佳实践:实战案例解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23]Zahara Merican.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gencies in assessing HACCP—theMalaysian procedure. Food Control,2000(11):371-372.

  [24]陈晓丹.我国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5.

  [25]管志刚.常州市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发展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农业大学’ 2007. 12.

  [26]郭学考.成都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农业大学,2012. 6.

  [27]熊明华浙江省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对策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 4.

  [28]林兰泸州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11. 5.

  农业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5

  [1]樊锡聪.加快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的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311-312.

  [2]贺警钟、牟筱玲.论农业高等教育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0,(4)35-36.

  [3]邓振营.农业高等教育与现代农业发展关系思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9)86-87.

  [4]董成森.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8)8-9.

  [5]张令宏.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88-289.

  [6]朱明芬.杭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估与提升对策研究[J].杭州科技,2007(5),45—47.

  [7]徐鹤群.浅议影响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开发与装备,2013(12)67.

  [8]徐荃子.西部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9]余春友.我国基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316—317.

  [10]马志强、朱永跃.美、日等发达国家科技评估的实践对我国科技评估管理的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7(12)122—123.

  [11]苏国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河南,河南农业大学,2011,(6)1-44.

  [12]冯永晔.河北省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状况及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5,(6)1-72.

  [13]肖黎.眉山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2013,(5)1-58.

  [14]徐晶.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05,(5)1-85.

  [15]王冰.浅谈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的论证评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8)37-38.

  [16]朱明芬.杭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估与提升对策研究[J].杭州科技,2007(5),45—47.

  [17]钟蔚.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评估体系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国中冶科学院,2001.

  [18]许毅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19]高志勇.福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研究[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12.

  [20]满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