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调查报告>学生调查报告

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0-10-31 10:36:35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必备】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编五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编五篇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由于大学扩招引起大学生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创业形式实现就业,这部分大学生具有高知识高学历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经验,所以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大学生创业主要有哪些优势和弊端

  优势

  1、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2、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而目前最有前途的事业就是开办高科技企业。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大学生创业从一开始就必定会走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领域,“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一些风险投资家往往就因为看中了大学生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而愿意对其创业计划进行资助。

  3、现代大学生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

  4、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

  弊端

  1、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2、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

  3、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这样的事以前在国外确实有过,但在今天这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你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4、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必要特质

  大学生要想有创业能力,必须把握核心能力的如下特征:

  (1)价值优越性

  核心能力应当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

  (2)异质性

  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

  (3)不可仿制性

  核心能力是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深深地印上了该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其它企业难以复制。

  (4)不可交易性

  核心能力与企业相伴而生,虽然可为人们感受到,但却无法像其它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

  (5)难以替代性

  和其它企业资源相比,核心能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相对较小。没有核心能力的创业不过是昙花一现。

  创业途径

  途径一:大学课堂、大学图书馆与大学社团

  创业者通过课堂学习能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大学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大学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

  途径二:媒体资讯

  一是纸质媒体,人才类、经济类媒体是首要选择。例如比较专业的《XXXXXX报》、《XXXXXX报道》、《XXXXXX》

  二是网络媒体,管理类、人才类、专业创业类网站是必要选择。例如《XXXXXX网》、《XXXX网》、《XXXX网》等。此外,从各地创业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信息中心、知名的民营企业的网站等都可以学到创业知识。

  途径三:与商界人士广泛交流

  商业活动无处不在。你可以在你生活的周围,找有创业经验的亲朋好友交流。在他们那里,你将得到最直接的创业技巧与经验,更多的时候这比看书本的收获更多。()你甚至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拜访你崇拜的商界人士,或咨询与你的创业项目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团体,你的谦逊总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途径四:曲线创业

  先就业、再创业是时下很多学生的选择。毕业后,由于自己各方面阅历和经验都不够,能够到实体单位锻炼几年,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再创业也不迟。

  先就业再创业的学生跳槽后,所从事的创业项目通常也是在过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触的。而在准备创业的过程中,你可以利用与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来自市场的创业知识。

  途径五:创业实践

  真正的创业实践开始于创业意识萌发之时。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是学习创业知识的最好途径。

  间接的创业实践学习主要可借助学校举办的某些课程的角色性、情景性模拟参与来完成。例如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工业设计大赛等,对知名企业家成长经历、知名企业经营案例开展系统研究等也属间接学习范畴。

  直接的创业实践学习主要可通过课余、假期在外的兼职打工、试办公司、试申请专利、试办著作权登记、试办商标申请等事项来完成;也可通过举办创意项目活动、创建电子商务网站、谋划书刊出版事宜等多种方式来完成。

  途径六:校园代理

  大学生由于经验、能力、资本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直接创业存在很大困难,既不现实成功率也很低,而校园代理对经验、资金等方面一般没有太高要求,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代理校园畅销产品,积累市场经验、锻炼创业能力,做校园代理没有成败之分,对于大学生来说多多益善,如果做得较好,还可以积累一定的资金,总之,通过校园代理可以为毕业后的创业之路准备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总之,创业知识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视野之中,只要善于学习,总能找到施展才华的途径,但在信息泛滥的社会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是很重要的。善于学习和总结永远是赢者的座右铭。

  大学生创业者要认真分析自己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这些风险中哪些是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可控制的,哪些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哪些是致命的或不可管理的。一旦这些风险出现,你应该如何应对和化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明白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最大的损失可能有多少,自己是否有能力承担并渡过难关。大学生创业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一:项目选择太盲目

  大学生创业时如果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做决定,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

  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

  风险二:缺乏创业技能

  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眼高手低,当创业计划转变为实际操作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创业无异于纸上谈兵。一方面,大学生应去企业打工或实习,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风险三: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在创业初期会一直伴随在创业者的左右。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创办企业是创业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企业创办起来后,就必须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的日常运作。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如果连续几个月入不敷出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企业的现金流中断,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威胁。相当多的企业会在创办初期因资金紧缺而严重影响业务的拓展,甚至错失商机而不得不关门大吉。

  另外如果没有广阔的融资渠道,创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谈。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为生力军的大学生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于衡水市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积极的态度,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影响,其中学校对于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大学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xx)10(a)-0221-02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时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改革,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传统文化趋于弱化。作为青少年主体的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认知度不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的挑战。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们必须改变态度,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

  1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包含了诸子百家思想、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中国戏剧、建筑、传统中医、民间工艺、民风民俗、古玩器物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强其民族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的,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大学生从各方面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认识,同时能更深刻地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伟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使得大学生真正以中华民族为荣,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的优秀思想和美好品德。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修身齐家平天下”,非常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以和为贵”的思想,注重与他人关系的平衡和协调;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不耻下问”,对于学习的态度非常积极向上…传统文化所提倡的种种思想,都督促着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

  2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分析

  本课题对衡水市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认知水平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兴趣不高,不能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关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题,61.5%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27.8%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只是有点兴趣,还有几乎10%的学生不感兴趣。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只有52.1%的学生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应该选择性继承,其中大部分是精华,也有糟粕;22.1%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不应该继承;8.5%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中利大于弊,应该放弃继承。以上的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兴趣不是很高,同时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认识不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51.6%的学生持不乐观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的未来很迷茫。

  第二,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不高,了解程度差,传承传统文化的情况差。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方面,问卷中只选取了一般情况下人们应该有所了解的某些方面。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只有39.8%的学生能全部记住,58.2%的学生只能记住一部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的三大思想,只有13.8%的学生知道并能够区分三者观点,59.1%的学生只是大致了解,不能完整描述。中国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只有12.5%的学生都看过,并读过多次,27.5%的学生多次看过其中一两部,48.8%的学生只看过其中一两部,还有同学基本没看过。关于中国三大国粹,只有24.6%的学生知道,61.1%的学生知道一部分,还有14.3%的学生完全不知道。关于古代诗词曲赋,17.2%的学生能背下很多,31.8%的学生表示能背下一些,还有39.5%的学生能背的很少。关于某一门传统艺术,只有9.6%的学生选择了精通,64.3%的学生选择掌握过一点点,26.1%的学生表示没接触过。所有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全面,且了解不深刻,仅限于表面的一点点,还有很多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根本不了解。

  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情况不尽如人意,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第一,长期以来社会政府对于传统文化重视度不够。虽然近年来,国家开始对儒家文化、对传统节日慢慢重视起来,但是重视程度仍旧不够。在此之前,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低。同时,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不够,开展的活动较少,宣传影响力度小,社会没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大方向上为大学生树立风向标,对于大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较为忽视。

  第二,学校对于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够。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方面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较少的学校单独设置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去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除了课程设置外,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也较少。文科以及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或许了解的相对多些,理科类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学校在教学组织、课外活动等方面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发扬做的不够。

  第三,外来文化对于中国的冲击。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加剧,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外来文化在不断地传入中国。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冲击。人们越发接受外来的新鲜事物,从而忽视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尤其大学生这个群体,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近年来,美剧、日剧、韩剧、泰剧等电视剧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很大。这在问卷中也有所体现,38.7%的学生认为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大影响,45.1%的学生认为有一些影响,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持肯定态度的。 第四,学生自身及家庭的因素。学生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慢慢消退,所起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的影响如何这一题上,25.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的各个方面有着绝对影响;53.8%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大,但较以往有所减弱;12.9%的学生认为影响较小,基本褪色。所以大学生没有在传统文化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很多学生所在的家庭在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也没有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重视传统文化的家庭相对来说较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更关注的是孩子的专业成绩。问卷中也显示只有23.9%的学生通过家庭影响来了解传统文化,所以家庭在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上没有起到充分的作用。

  3 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以及途径

  要想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改变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第一,社会及政府营造传统文化传播的`良好环境。政府应出台更多鼓励传统文化发展的政策。在问卷中,可以看出49.6%的大学生通过电视电影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40.2%的学生通过书籍资料来了解传统文化。社会上多鼓励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或是电影的发行,同时要保证高质量的节目使得学生接受更多更准确的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同时书籍方面,正规整个出版市场,抵制盗版低质量的书籍,确保学生能读到正版的相关书籍,在书香中学习和领悟传统文化。政府可以利用多个契机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多走进大学校园进行相关的活动。

  第二,学校从各方面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问卷显示46.1%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可见学校教育在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1)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的创新。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活动,如果将传统文化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方方面面,与教学内容有着众多显性或者隐性的联系。每个专业的教师应仔细思考自己的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尽量将所教内容相关联的中国传统文化一起传授给学生。同时这种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结合,将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新方式,可能会容易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促使其对传统文化进行更多主动的了解和学习。

  (2)学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随着社会以及政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可以系统地向学生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以及各种表现,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再是星星点点,不再是各种片段,而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学校根据各专业的需要和培养目标,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尤其对于理科类的学生可以作为必修课,来弥补其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不管在专业课教学中,还是在单独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要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理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外来文化的关系。

  (3)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课堂上传授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多组织各种相关的课外活动。除学校组织的活动外,各学院可以根据自己学院的特点组织更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学校还可以经常邀请专家来校进行相关的讲座,满足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需求。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园文化,将教室、宿舍、宣传栏、电子屏幕等充分利用,为学生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第三,学生自身要加强民族意识,树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

  (1)学生要培养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主动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学生要对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重要纽带。学生要纠正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去主动发扬,主动承担传承的重任。

  (2)学生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在各种外国文化不断进入中国后,很多大学生盲目地崇尚外国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近年来韩剧、美剧、泰剧、日剧大量引进了中国市场,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很大,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早已过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将外来文化作为自己最爱的文化。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去看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理智的心态去对待外来文化,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民族文化区发扬光大,而不是以外来文化为荣。

  第四,社会、家庭、学校应该互相协调,共同致力于大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家庭因素在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鼓励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行为。社会及政府要重视对家庭、社区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增强家庭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帮助父母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从而在生活中再次影响孩子。同样,学校也可以利用与家长的交流机会,加强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影响下,学生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需要大学生去继承和发扬,在社会、家庭、学校的支持下,大学生要主动担负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晓朴.加强高校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xx,9(2):20-22.

  [2] 王冠,司雁龙.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J].文学界(理论版),20xx(11):241-242.

  [3] 陈晓芸.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综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54(1):113-116.

  [4] 何家义.论传统文化自觉与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xx(3):18-20.

  [5] 覃萍.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困境[J].梧州学院学报,20xx(4):74-77.

  [6] 魏媛媛,杜瑞平.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汇总的现状及价值实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xx(5):75-77.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中国人的形象,所以,我们决定针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号召大家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调查的50人中,有36人习惯优秀,在他们之中,我们对其中的8人进行了采访,他们认为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就标志着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他们追求的不仅是优秀的学习成绩,而且道德修养的高尚。

  文明礼仪习惯一般的有85人,所占比例较高,我们与其中的13人进行了交谈,通过与他们的谈话。我们发现他们普遍有一个误解。他们认为这些行为都是虚假的,不必太注重,差不多就可以了。所以并不注重文明礼仪习惯,因此说话做事很随便。

  文明礼仪习惯差的中学生仅有29人,所占比例最少。我们从中抽出了人采访。这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意识培养的习惯。由于知识方面的欠缺,他们跟本就不懂怎们做才对。对于文明礼仪习惯这个问题,则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更有甚者对自己的做法不以为耻,而反此为荣,觉得自己很酷。

  三、建议

  (一)给学校的建议

  1、增加对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教育的次数。

  2、召开“讲文明懂礼仪”主题班会。

  3、向团支部建议,在广播时多宣传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知识。

  4、班主任老师严格要求学生。

  5、举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评出模范班级。

  (二)给家长的建议

  1、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

  2、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不良的行为及时制止,给孩子做个榜样。

  3、千万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任由其发展。

  (三)给学生的建议

  1、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培养来年更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2、使用文明用语,对任何人恭敬有礼。

  3、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

  4、一定要端正对文明礼仪习惯的态度。

  四、总结与收获

  经过此次社会调查,我们得知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表现一般的学生最多,优秀的人数居中,表现差的人数较少。所以,我们给大家提出了意见。此外,我们还提高了写作水平、社会实践能力。虽然我们在调查中遇到了困难,但是我们仍然克服了。所以我们变的坚强了,也懂得了团结合作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条件。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人近千万,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为55.2%,高中生为70.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的书籍。

  2、询问老师和家长,了解近视的主要原因。

  3、询问同学,并做好调查报告。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表格)

  姓名是否近视近视的原因

  严凯琳 近视 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梁幸蔚 近视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骆骏岷 近视 长时间的坐在电脑、电视前

  丘子浩 近视 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四、结论

  (1)近视的主要原因

  1、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长时间的坐在电脑、电视前

  4、看电视距离太近

  5、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2)提出建议

  鉴于以上几点不良隐患,我想在这里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1、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2、不要在光线太弱的地方看书,不要一边走一边看书,不要躺下看书。

  3、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4、不要看太多的电脑和电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加之现今的在校大学生自身意识的提高,独立性的增强,为了早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他们作为一个新的“打工群体”在社会中的角色日益明显。为了更好的对大学生打工现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做了此次调查,希望能给想打工,或正在打工的同学带来点帮助。

  一、调研方法说明

  (1)、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的形式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五个二级学院进行调查。

  (2)、问卷说明:本次问卷设计了13道题目,分单项,多项,及问答题。我们把问卷设计的简单明了,易于反映被调查者的真实情况。

  二、调研对象简介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全校的五个二级学院,对不同院系的大一、大二、大三,学生都做了的调查,其中大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被调查者不多。但都以对大学生打工这一现象的认识与了解为出发点,都取的了一定的效果。

  三、数据统计表

  问卷发放情况:共向全校五个二级学院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

  年级 性别 学院名称 大一 大二 大三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人文学院 6 5 7 4 2 0

  信息工程学院 6 6 5 2 0 0

  外国语学院 6 7 4 3 0 0

  建筑学院 7 3 5 2 0 1

  商学院 5 5 5 3 1 1

  四、统计结果分析及描述(表格+分析+结论)

  (一) 男生:调查中,大一33人,大二23人,大三3人。

  观点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没有打过工 24 12 1

  打算打工的 29 19 2

  (二) 女生:大一26人,大二13人,大三2人。

  年级观点 大一 大二 大三

  没有打过工 20 7 0

  打算打工的 21 8 1

  分析:在上面两个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在校大一生无论男女,打过工的很少。而在大学期间打工打算的同学却不少。这说明了在校的大一学生,对早日接触社会的愿望比较迫切,对他们来说,在大学期间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实现一定的自我价值,锻炼自己的能力,学到一些在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也有一些同学不赞成打工的观点。他们认为把时间花在的学习上,在大学期间多拿点证书,会比打工更有意义。大二的学生对于打工的态度相对而言没有大一的学生那么积极。或许是经历了一年的磨练,心理成熟了许多。但仍可以看出大二的学生打过工的比例远比大一的大。这说明大二的同学在大一的时候打过工的人数不少。由于大三的同学这段时间忙于找工作,及其他事情。被调查的人数有限,无法做进一步的分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门大多认可大学生打工这一现状况。

  (三)、全院:男女共100份.

  选项题号 A B C D E F G 其他

  1 32 68

  2 70 30

  3 2 64 24 10

  4 35 32 14 19 13 13

  5 34 2 10 42 1

  6 34 22 50 2 24 4

  7 25 37 17 35

  8 3 69 28

  9 54 36 10

  10 51 12 13 1 7 11 21

  11 5 64 31

  分析:

  (1).在校大学生没有打过工的同学占大部分.而打过工的同学却很少,这说明现今大学生打工市场仍有巨大潜力.大学生作为另一类社会劳动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该题中认为打工利大于弊的占70%,而认为弊大于利的仅占30%.这说明,当今大学生对打工的态度基本一致,大都会认可和接受,大学生打工这一现象.但由于种种观念或思维上的差异,不赞成打工的同学也不少.

  (3).该题中选择A项,积累社会经验,接触社会,为以后工作打基础的人数最多.这充分说明大学生们打工的目的大都十分明确,都用一种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当然选择挣钱,补贴学费,为减轻家庭负担的同学也不少.这可以看出,大学生门独力意识的增强,懂的为家里分忧.这是值的肯定的.

  (4)该题大多数学生都以家教为自己的首选。可见同学们都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经历一回做老师的滋味。当然选择服务员的也不少,但大多为女生。男生除了家教则更愿意选择派送,促销。

  (5)此题以选择周末,和假期的为最多,占了95%。可见大学生们的打工目的是明确的,不会以逃课或者其他影响学业为代价来打工,这一点是非常正确的。

  (6)此题选项大都平分秋色,各种选项都差不多。这说明了同学们打工,各有各的差异。但总的却没有太多的变化。都是被调查者真实的反映。

  (7)此题中选择工作性质和发展空间的最多。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们打工,不是为了打工而打工。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以一种着实远见的态度,正确的来对待打工。

  (8)此题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B,认为不太容易,选择C的也不少。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们虽然没有多少社会经验,但每个人对这个社会的认识还是相当清楚的,知道现实竞争的激烈和残酷。

  (9)该题中选择有打算打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2%,说不清楚的占17%。从这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在大学期间想找一份工作的意思是非常明确的。大学生打工的现象,一定时期里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大学生打工市场的潜力巨大。

  (10)本题选项多,但有一个选项选的人是最普遍的。A个人发展前途,机遇。其次是对工作环境的要求,相对而言都比较高。这从一定侧面可以反映出,大学生们都了一份远见,都用发展的,前进的观点对待工作。加上自身意识,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他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信息工程学院:大一共13分。男7份,女6份。大二共7份。男5份,女2份。

  年级性别观点人数 大一 大二 大三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赞同/否定打工观点 5/2 5/1 4/1 2/0

  有过/没有打工经历 2/5 1/5 3/2 1/1

  容易/不易找好工作 0/7 1/5 1/4 0/2

  打算/不想打工的 6/1 4/2 3/2 2/0

  分析:信息工程学院的大一男女生,对打工的观点都比较赞同,但打过工的却很少,而且认为即使自己找到一份工作,但大多不会另自己很满意。对于日后是否有打工的打算,大一的学生们则非常积极。在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他们多准备在大学期间打几次工。而大二的学生虽然想打工的也大有人在,但总体上没有大一学生那么积极。这或许和大二一年来的课程,心态,经历等方面有关。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大二打过工的同学比大一的多,这也是一个显著的问题。这说明,大二的学生在大一的时候打工的人数比较多。

  (五)人文学院:大一共11份。男6份,女5份。大二共7份。男4份,女3份。大三共2份。男2份,女0份。

  年级性别观点人数 大一 大二 大三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赞同/否定 打工观点 6/1 4/1 3/1 3/0 2/0

  有过/没有打工经历 2/4 1/4 3/1 2/1 2/0

  容易/不易找好工作 2/4 2/3 2/2 1/2

  打算/不想打工的 6/1 4/1 4/0 1/2 2/0

  分析:人文学院的学生中,大多对大学生打工持肯定态度,并且无论大一、大二、大三,对于大学期间打工的态度都十分明确。特别是新闻类的学生,对接触社会都有一定迫切的愿望。都想早日走进社会,感受社会。其中大二的学生,打过工的和打算打工的人数,在整个学院中,是所占的比例最大。他们都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自己多积累点社会经验,为早日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六)建筑学院:大一共12份。男9份,女3份。大二共7份。男5份,女2份。大三共1份,男0份,女1份。

  年级性别观点人数 大一 大二 大三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赞同/否定 打工观点 7/2 2/1 4/1 1/1 1/0

  有过/没有打工经历 3/6 1/2 1/3 1/1 1/0

  容易/不易找好工作 0/7 1/5 1/4 0/2 0/1

  打算/不想打工的 6/1 4/2 3/2 2/0 1/0

  分析:建筑学院的学生,男生的比例大与女生。但在统计的过程中,我们仍可以明确的看出,建筑学院大一大二男生打工的积极性比较高。而女生,对于打工的利于弊,她们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见解。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她们大多也愿意投身大学生打工的热潮中。

  (七)商学院:大一共10份。男5份,女5份。大二共8份。男5份,女3份。大三共2份,男1份,女2份。

  年级性别观点人数 大一 大二 大三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赞同/否定打工观点 5/2 5/1 4/1 2/0 1/0 1/0

  有过/没有打工经历 4/3 3/2 3/2 1/1 1/0 1/0

  容易/不易找好工作 0/7 1/5 1/4 0/2 1/0 1/0

  打算/不想打工的 6/1 4/2 3/2 2/0 1/0 1/0

  分析:商学院的学生对于打工现象大都普遍认可,在五个二级学院中,有一点非常明确,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已经打过工的,在全校是最多的。这和他们的意识形态,个人性格,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影响。

  (八)外国语学院:大一共13份,男6份,女7份。大二7份,男2份,女5份。

  年级性别观点人数 大一 大二 大三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赞同/否定打工观点 5/1 6/1 1/1 4/1

  有过/没有打工经历 1/5 2/4 1/1 1/4

  容易/不易找好工作 3/3 2/4 0/2 2/3

  打算/不想打工的 6/0 6/1 2/0 3/2

  分析:在这次调查中,外国语学院大一学生的比例最大,大二的相对要少。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当中,打过工的人数,相对其他的几个二级学院要少的多。而想打工的人数却不少

【【必备】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编五篇】相关文章:

1.【必备】学生调查报告模板汇编6篇

2.【必备】学生调查报告汇编7篇

3.【必备】学生调查报告汇编10篇

4.【必备】学生调查报告汇编九篇

5.【必备】学生调查报告汇编8篇

6.【必备】学生调查报告汇编9篇

7.【必备】学生调查报告模板10篇

8.【必备】学生调查报告模板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