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时间:2021-01-07 00:41:4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活在别处》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1

  从小被控制欲极强的母亲抚养的诗人雅罗米尔,渴望成熟来挣脱母亲病态的爱(这母亲其实还不错,有点文艺还追求唯美,可惜没人爱);青春期时又渴望爱情成天意淫,幻想出一个勇敢战斗的男子汉形象克萨维尔企图与自己意念合二为一;后来恋爱占有欲极强还脑残举报自己女朋友的哥哥导致人身陷囹圄;大学参与社会主义运动付诸于诗歌最终被自己的软弱打败卑微地死亡。

  这个极度敏感脆弱的巨婴真让人想扇死他。不过也可能是时代所造就,在斯大林主义控制的50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政治迫害、恐怖蔓延,企图用诗歌来斗争的人是纯洁的,但也是无用的。

  作者昆德拉批评的是诗歌这种自我陶醉的表达形式,但是生活不就是他所说的虚无又迷茫的东西,那还有什么值得批评的?只能在忍受痛苦,爱和衰老里走向死亡。“只要我们活着,就是在自我欺骗”,这还是挺靠谱的`,得骗自己追求点高雅的、有意义的角色,骗自己比骗别人更难,你得坚信啊。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喜欢读书,在暑假炎炎的日子,我坐在凉爽的空调房里,细细的品读着《红色羊齿草的故乡》,书上一个小男孩抱着两只棕色的小狗,看到这幅画面我已经被它深深的迷住了,这到底讲的是什么呢?我翻开了第一页。

  这本书是由美国的威尔逊·罗尔斯写的,穷孩子比利十岁时就患上了恋狗情结,整天都想要两只小猎犬,可爸爸妈妈没有钱只能爱莫能助,于是,比利学会了自己赚钱完成自己的心愿,为了赚钱他不顾一切,他用铁丝做成铁网捕捉小鱼小虾和自己种蔬菜来卖给钓鱼人,他还在黑莓丛里穿梭,手脚都磨出了血泡,把果子卖给了爷爷,就这样比利的钱一天比一天多,终于,两年后他存够了钱,读到这里我又感动又佩服,小小的年纪居然有这么顽强的毅力,我一定要学习他的精神,男孩比利得到了两只小猎犬,一只叫老丹一只叫小安,比利与它们形影不离,老丹和小安还为比利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和一个金杯,然而在一次捕捉浣熊的狩猎中,忠诚的老丹和小安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小主人。

  读到最后一页我深有感悟,老丹和小安的忠诚令人敬佩,所以说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希望大家能爱护动物。同时,我也很钦佩比利的精神,为了自己的心愿,不畏困难,坚持奋斗,直到完成心愿为止,我们也应该要有比利一样的精神。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相关文章:

1.生活的艺术读后感

2.走向生活读后感

3.《我们生活的年代》读后感

4.《笨狼的学校生活》读后感

5.《心理学和生活》读后感

6.《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7.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读后感

8.《健康生活新开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