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呼啸山庄读后感

呼啸山庄读后感

时间:2021-01-14 13:59: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呼啸山庄读后感13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呼啸山庄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呼啸山庄读后感13篇

呼啸山庄读后感1

  黑色的风灌满了整个山丘,暗色的雨击打着脆弱的土地,吞噬了一切光明与美好,吱呀作响的木质地板,空空荡荡的房间,希斯克利夫独掌烛台,眼神游移于窗外无边无垠的黑暗,黯然绝望空洞,似一只无底的黑洞,忘记了守望的理由……看《呼啸山庄》,始终是很压抑的,那个山庄,那些遥远的爱恨情仇,犹如一阵阴云在我心头不时下着苦雨。

  看了书,也看了电影,虽然电影没有书中那样细腻深刻的传情与控诉,但很真实,特别是那种独特的眼神,一经触碰就似乎扎进了心里永远挥之不去。那是由于疯狂的爱的侵蚀,却更是由于受了爱的背叛而生恨的绵绵无期的折磨而造成的,总是生活在回忆的爱里,却用复仇来面对现实,从此这恨再无绝期。

  “我爱他脚下的土地,他头上的天空,我爱他碰过的一切东西,他说的每一句话,我爱他所有的表情,他的一举一动,爱他的整个人,爱他的一切。”

  这段话是当凯瑟琳.肖恩被丁太太问及为什么要答应埃德加.林敦的求婚时的表白,这看似感人的誓言却蕴含着所有罪恶的源泉,凯瑟琳无法克服的虚荣心使她自己得到了报应也害得身边无数的无辜者倍受煎熬。这便是她可怜可恨之处了。

  “我活着的目的,就是他。即使别的一切全部消亡了,只要他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而要是别的一切都留下来,只要他给毁灭了,那整个世界就成了一个极其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再像是他的一部分了。我对林敦的爱,就像林中的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叶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会使叶子发生变化。而我对希刺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它虽然给你的欢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

  这是凯瑟琳对丁恩太太说她对希思克利夫的爱时的表述,这一次我们可以相信她的话,这的确是她的真实想法,但为了物质上的虚荣她放弃了背叛了,那么她就只能在自己编织的苦网中挣扎着死去,在死之前,希刺克利夫悲愤的责备她:“你为什么欺骗你自己的心呢……你害死了你自己。……悲惨,耻辱和死亡,以及上帝或撒旦所能给的一切打击和痛苦都不能分开我们,而你,却出于你自己的心意,这样做了。”又说:“我爱害了我的人―――可是害了你的人呢?我又怎么能够爱他?”这就导致了他的悲剧的发生,只怪他的痴情与执着,他爱错了人,他开始承担自己的失误所带来的代价,又把它转嫁到别人头上,他是可怜的,也是可恨的。命运弄人,他为了他的爱情经历了人生百难,换来的只是孤独的灵魂和在那旷野上一口无人会去祭奠的苦坟而已。

  只有荒野,田庄,嶙峋的石,在旷野上飞奔的爱,扑朔迷离的眷恋,交杂无续的恨。《呼啸山庄》,是那埋葬爱与恨的地方。

呼啸山庄读后感2

  有不计其数的人把《呼啸山庄》说成是复杂的心理悬疑小说或是探索人性和伦理的著作,而在我看来,《呼啸山庄》说的就是终归是一场爱和爱的呼啸。

  年少轻狂的希斯克利夫与同样年少轻狂的凯瑟琳相爱,却在复杂的世俗背景下被迫分离。凯瑟琳的爱情苦果让希斯克利夫的情感世界崩裂,从此他尽余生之力实施一场灾难性的复仇,这场复仇之火几乎燃尽了一切温情、希冀和生命,而作为最后的赢家,希斯克利夫对也无法逃脱他死于爱的梦靥。

  欧美文学界称《呼啸山庄》是一部“人间情爱的宏伟史诗。”的确,凯瑟琳说“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悲苦就是希斯克利夫的悲苦,我活着的目的就是他。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我就是希斯克利夫!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作为我自身存在在我心中!”希斯克利夫则说“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我的未来了:死亡和地狱。失去了她,活着也在地狱里。”凯瑟琳在希斯克利夫沸腾的灵魂里看到自己的倒影,而希斯克利夫把凯瑟琳的爱视为生命。这种灵魂交叠的爱,光辉而壮烈。我们不能说这是最美好的爱情,但至少,它是最纯粹的,并且饱含着力量,正是这力量在背叛面前掀起疾风骤雨似的报复,毁灭生命同时升腾爱情。因此在我看来,书中所谓的仇恨、狂放、扭曲、残暴以及一切有悖于人伦道德的手段,都源于他们之间那场因为刻骨铭心所以山呼海啸的爱情。

  《呼啸山庄》是一部漩涡似的小说。在《呼啸山庄》里,作者以全部的心血铸造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就是一个典型的漩涡中的矛盾结合体。希斯克利夫在漩涡里挣扎于生命和爱情,而我们,每一个读书的人,在这个漩涡里挣扎于对主人公的无限的热爱和仇恨。

  《呼啸山庄》不是一部令人窒息的惨剧。在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残酷爱情的余味中保存了新生的希冀,那就是山庄的后代、哈里顿与小凯瑟琳的爱情,它幸存于复仇的火焰里并且健康茁壮、生气勃勃。我想这爱情的幼苗,是作者赐予读者的最后的美好想象,让我们在无尽的忧愤和挣扎里停下脚步,再次嗅到生命与爱的清香。

  或许《呼啸山庄》要教给我们的有很多,譬如坚守尊严的崇高、信奉理性的高贵、恪守心灵的自由等等。然而当我们合上书之后,真正为之动容的不是这些哲思,而是故事本身以及它所引出的绵绵遗恨。

  除了那些人生教训,《呼啸山庄》给我们的更多是一种感觉,那就是在你合上书低头沉吟的那一刻,或许你会在一瞬间突然觉得,那种撩人的璀璨的山呼海啸的爱正在书中所写的那种盛放着石楠的荒原上,萌生着、铺陈着、燃烧着、呼啸着,滚滚而来……

呼啸山庄读后感3

  我用了一个星期多的时间看完了《呼啸山庄》。我合上书,不禁惊叹,这个久居深山,几乎从不和外界接触的未婚女子怎么能写出爱的如此深刻,恨的如此入骨的小说呢?这个一生都活在不幸的世界中,孤独凄凉,没有笑声,没有朋友的女子,怎么能写成这样一部富有独创性和超前性的伟大作品呢?其实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部极其富有内涵的奇书,已经可以让我们领悟到很多很多人生的真谛了!尽管埃米莉只在这世上度过了简短的三十个春秋,可这是不平凡的。她从未踏出过出生的那个庄镇,但是她的天空比任何人都要广阔,深邃。

  作为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无愧于这个姓氏。她的诗作是浩瀚的蔚蓝色,给人以勇气和力量,的小说《呼啸山庄》是纯洁的白色,安静祥和,而又会迸发出不一样的激情,走向狂热与躁动,就好似白色的那一个极端,但是两种颜色都是那么的干净单纯。

  《呼啸山庄》里的爱情是那么特别,与至今一来的任何一部小说中塑造的爱情都不一样。这种“埃米莉”式的爱情是那么的真挚,坦率,从来没有半分的扭捏与娇柔做作。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真正的来自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从人的本性中散发出来的。交织在这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赤裸裸,没有半分的禁锢,也从未想到过禁锢。这是人间最真实的情欲写照,埃米莉从未给它套上过那种所谓“文学的外衣”。埃米莉塑造的主人公们,爱的是那么的坚强,超脱出一切,哪怕是生与死的距离。爱之深,痛之切。希斯克里夫的仇恨也是那样的强烈、真实与强大。

  这种复仇欲望,强大到可以摧毁他周围的一切。复仇之火,烧毁了两个家族的纠葛。凯瑟琳死时,他是那么的痛苦。凯瑟琳带走了他的爱,也带走了他的一切。尽管他还活着,却和死亡无异。他即使是得到了那么多,却还是不足以填补他的失去,他心灵的创伤。因为凯瑟琳死了,他的生活失去了意义。当他如幽灵般在日夜的呼唤着他的爱人的时候,他却也是再也得不到了。他折磨着他人的时候,也无时无刻不把自己伤的体无完肤。他的仇报了,他得到了那么多人的财产,然而他却失去了支持自己生存的最后一根支柱,所以,就在这一刻,他死了。

  在希斯克里夫以及这一辈的主人公心里,爱永远比恨浓,情感永远凌驾与理智之上,所以,他们很容易疯狂,但是却让人尊敬。他们的下一辈——那种理智胜于情感的爱,较之他们,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逊色的多。埃米莉那种超前的写作手法,加上这奇妙的文学思维,难怪会被别人将这部旷世奇书誉为“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

呼啸山庄读后感4

  黑色风灌满了整个山丘,暗色雨击打着脆弱土地,吞噬了一切光明与美好,吱呀作响木质地板,空空荡荡房间,希斯克利夫独掌烛台,眼神游移于窗外无边无垠黑暗,黯然绝望空洞,似一只无底黑洞,忘记了守望理由……看《呼啸山庄》,始终是很压抑,那个山庄,那些遥远爱恨情仇,犹如一阵阴云在我心头不时下着苦雨。

  看了书,也看了电影,虽然电影没有书中那样细腻深刻传情与控诉,但很真实,特别是那种独特眼神,一经触碰就似乎扎进了心里永远挥之不去。那是由于疯狂爱侵蚀,却更是由于受了爱背叛而生恨绵绵无期折磨而造成,总是生活在回忆爱里,却用复仇来面对现实,从此这恨再无绝期。

  “我爱他脚下土地,他头上天空,我爱他碰过一切东西,他说每一句话,我爱他所有表情,他一举一动,爱他整个人,爱他一切。”

  这段话是当凯瑟琳。肖恩被丁太太问及为什么要答应埃德加。林敦求婚时表白,这看似感人誓言却蕴含着所有罪恶源泉,凯瑟琳无法克服虚荣心使她自己得到了报应也害得身边无数无辜者倍受煎熬。这便是她可怜可恨之处了。

  “我活着最大目,就是他。即使别一切全部消亡了,只要他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而要是别一切都留下来,只要他给毁灭了,那整个世界就成了一个极其陌生地方,我就不再像是他一部分了。我对林敦爱,就像林中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叶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会使叶子发生变化。而我对希刺克利夫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岩石,它虽然给你欢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

  这是凯瑟琳对丁恩太太说她对希思克利夫爱时表述,这一次我们可以相信她话,这确是她真实想法,但为了物质上虚荣她放弃了背叛了,那么她就只能在自己编织苦网中挣扎着死去,在死之前,希刺克利夫悲愤责备她:“你为什么欺骗你自己心呢……你害死了你自己。……悲惨,耻辱和死亡,以及上帝或撒旦所能给一切打击和痛苦都不能分开我们,而你,却出于你自己心意,这样做了。”又说:“我爱害了我人―――可是害了你人呢?我又怎么能够爱他?”这就导致了他悲剧发生,只怪他痴情与执着,他爱错了人,他开始承担自己失误所带来代价,又把它转嫁到别人头上,他是可怜,也是可恨。命运弄人,他为了他爱情经历了人生百难,换来只是孤独灵魂和在那旷野上一口无人会去祭奠苦坟而已。

  只有荒野,田庄,嶙峋石,在旷野上飞奔爱,扑朔迷离眷恋,交杂无续恨。《呼啸山庄》,是那埋葬爱与恨地方。

呼啸山庄读后感5

  黑云笼罩着空旷的原野,扭曲的树林盘旋生长,古老而孤独的山庄充斥着死亡的黑色,压迫感阵阵袭来。远处两个小黑点跑动着、跳跃着,渐渐长大,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在广阔的天地间伴随着相互的爱恋一起长大;画面骤然切换,旺旺的炉火,柔和的灯光,橙黄色的温暖裹的人全身暖融融的。在画眉山庄,凯瑟琳遇上了埃德加,于是,在文雅与粗鲁、富有与贫穷的碰撞中,凯瑟琳的选择拍散了希斯克利夫的幻想,小小的水花下隐藏着巨大的暗流,仇恨的大浪即将拍到每个人身上。

  凯瑟琳是一朵野玫瑰,她生长在田野,与荆棘为伴,热烈奔放。却贪图温室的享受,被采摘进花瓶,即使施加再多的养料,也逃不过慢慢凋零的命运。她为着自己的无知和虚荣,背叛了自己的爱情,亲手将希斯克利夫推向痛苦的深渊,也将埃德加带入仇恨的漩涡。爱情还是面包,这是个问题。年少的我们总是憧憬美好而坚定的爱情,却又在长大后义无反顾地扑向面包,可悲又无奈。凯瑟琳是悲剧的,她与希斯克利夫是灵魂与灵魂的相爱。在外环境的压制打击下,这爱热烈又痛苦。她嫁入画眉山庄,就像是鸟儿进了笼子,吃喝不愁的新鲜感过后就是因压抑产生的暴躁易怒。她为希斯克里夫的离开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看着他变成复仇的魔鬼却无力改变所有人的命运,只能怀着深深的爱和悔被死亡埋葬。( )

  希斯克利夫是田野上的荆棘。他热烈的爱着自己的野玫瑰,保护她,仰慕她,最后却失去了她。他咒骂摘走她的人,向那人喷射愤怒的毒刺,壮大自己的势力,阻绊他们前进的脚步,让他们毁灭。人性从他离开呼啸山庄的那一刻就消失殆尽,毒蛇紧紧的将他的内心缠绕。他狞笑着伸出魔爪,将一个个无辜的魔爪抓入坟墓。林顿在他的冷漠中惊恐的死去,哈里顿在他的安排下长成了粗俗无知的的农夫,凯瑟琳在他的恶毒里变得傲慢偏激。他是可怜的,失去爱人的痛是吞心噬骨的,更何况失去的是灵魂的伴侣,是精神层面上的另一个自我。他有是可恨的,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他怎么能因为自己的仇恨就剥夺他人的幸福呢?而且,耻辱是辛德雷给他的,痛苦是凯瑟琳留下的无辜的林顿兄妹和可怜的下一代却要为他们买单,这,公平吗?

  好在结尾给人以希望。正如书中所说:身后是红彤彤的正在西坠的落日,眼前是温柔皎洁正在冉冉上升的一轮明月——一个正在渐渐褪色,另一个正渐渐明亮。是的,死亡终将埋葬仇恨,爱也会重新浮现。

  当旷野的风停止呼啸,一切都将烟消云散,留给我们读者的,只是对于隐藏在仇恨背后那份深深的爱恋的感动与惆怅……

呼啸山庄读后感6

  我看的这个版本的标编者做了一篇很长很长的序,三十几页。我看书之前很喜欢认真地看序到底说了什么。因为我一直觉得如果序做得好书的内容页不会差到哪去。于是认真地看了,可是我不喜欢剧透啊剧透啊,编者几乎在序里就把整个故事讲了。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克利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

  由于编者的观念先入为主,所以我一进入文章就开始找希克利到底坏在哪里。头三章他只是一个脾气古怪的老人。文章用的是插叙和倒叙的写法,所以在第四章开始,希克利就是一个坏小子了。《呼啸山庄》出版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遭到评论届的猛烈谴责,一直不被世人所理解,是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可是我实在对希克利这样的坏蛋恨不起来。相反的,从我一开始看他从一个孤儿来到一个陌生的家庭,在所谓的兄弟姐妹的蔑视和欺辱下长大,(当然,他长出了一个扭曲的人格)和相爱的人遥遥相望而不能在一起,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可怜到尘埃里去的人。他其实永远都没有摆脱码头小混混的身份,他永远都在追寻得不到的东西。

  其实希克利就像人们心中的野兽,之所以不认同他是因为你知道别人也不会认同你,希克利只是把这头野兽放出来了,恨的淋漓尽致。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及创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 Eset Maugham,1874—1965)⑾,在一九四八年应美国“大西洋”杂志请求向读者介绍世界文学十部最佳小说时,他选了英国小说四部,其中之一便是《呼啸山庄》,他在长文中最后写道:“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呼啸山庄》使我想起埃尔·格里科⑿的那些伟大的绘画中的一幅,在那幅画上是一片乌云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声隆隆拖长了的憔悴的人影东歪西倒,被一种不是属于尘世间的情绪弄得恍恍惚惚,他们屏息着。铅色的天空掠过一道闪电,给这一情景加上最后一笔,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

  在本书初次出版近半个世纪之后,人们才发现,艾米丽远远走在人们前面。原因在于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呼啸山庄读后感7

  我用了一个星期多的时间看完了《呼啸山庄》。我合上书,不禁惊叹,这个久居深山,几乎从不和外界接触的未婚女子怎么能写出爱的如此深刻,恨的如此入骨的小说呢?这个一生都活在不幸的世界中,孤独凄凉,没有笑声,没有朋友的女子,怎么能写成这样一部富有独创性和超前性的伟大作品呢?其实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部极其富有内涵的奇书,已经可以让我们领悟到很多很多人生的真谛了!尽管埃米莉只在这世上度过了简短的三十个春秋,可这是不平凡的。她从未踏出过出生的那个庄镇,但是她的天空比任何人都要广阔,深邃。作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无愧于这个姓氏。她的诗作是浩瀚的蔚蓝色,给人以勇气和力量,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是纯洁的白色,安静祥和,而又会迸发出不一样的激情,走向狂热与躁动,就好似白色的.那一个极端,但是两种颜色都是那么的干净单纯。

  《呼啸山庄》里的爱情是那么特别,与至今一来的任何一部小说中塑造的爱情都不一样。这种“埃米莉”式的爱情是那么的真挚,坦率,从来没有半分的扭捏与娇柔做作。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真正的来自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从人的本性中散发出来的。交织在这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赤的主人公们,爱的是那么的坚强,超脱出一切,哪怕是生与死的距离。爱之深,痛之切。希斯克里夫的仇恨也是那样的强烈、真实与强大。这种复仇欲望,强大到可以摧毁他周围的一切。复仇之火,烧毁了两个家族的纠葛。凯瑟琳死时,他是那么的痛苦。凯瑟琳带走了裸裸,没有半分的禁锢,也从未想到过禁锢。这是人间最真实的情欲写照,埃米莉从未给它套上过那种所谓“文学的外衣”。埃米莉塑造他的爱,也带走了他的一切。尽管他还活着,却和死亡无异。他即使是得到了那么多,却还是不足以填补他的失去,他心灵的创伤。因为凯瑟琳死了,他的生活失去了意义。当他如幽灵般在日夜的呼唤着他的爱人的时候,他却也是再也得不到了。他折磨着他人的时候,也无时无刻不把自己伤的体无完肤。他的仇报了,他得到了那么多人的财产,然而他却失去了支持自己生存的最后一根支柱,所以,就在这一刻,他死了。

  在希斯克里夫以及这一辈的主人公心里,爱永远比恨浓,情感永远凌驾与理智之上,所以,他们很容易疯狂,但是却让人尊敬。他们的下一辈——那种理智胜于情感的爱,较之他们,显得是多么的苍白无力,逊色的多。埃米莉那种超前的写作手法,加上这奇妙的文学思维,难怪会被别人将这部旷世奇书誉为“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

呼啸山庄读后感8

  爱与恨永远是相互对立的,但有时候他们又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它们之中一个是人性最美好、最令人憧憬的事物,一个是人性中最扭曲、最堕落的产物,但是,有一点我们永远都相信,那就是,爱比恨长久!

  《呼啸山庄》讲述的就是一个爱与恨较量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希斯克厉夫,是一个由爱生恨、并因此对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展开疯狂报复的人,这种报复给两户人家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然而,看似永远无法根除的恨意,最后却在年轻一代的爱情中烟消云散了……故事的结局虽然圆满,但全书却给人一种很压抑、很黑暗的基调和感觉,恨充斥着故事的每一段落,特别是对男主角希斯克厉夫的刻画最为丰满和生动。作者对希斯克厉夫的外貌没有什么作详细的描写,但对于性格的刻画却格外的生动传神。无论从外景到人物、从语言到心理……通过对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行为直观而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希斯克厉夫对于报复他人的快感,把一个活生生的被恨和报复主宰了的人物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被扭曲的爱抓住了的奴隶——是的,希斯克厉夫就像一个奴隶,被扭曲失意的爱情奴隶,被恨控制了的奴隶,正是由于爱和理性的丧失,引发了他为心上人之死而展开的一系列复仇行动。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在为让爱的人生活得更好而奋斗,但是在爱的人离开后,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有的人只是悲痛,悲痛过后成为更加善良的人;而有的人则是悲痛产生愤恨,变得更加暴躁、心狠手辣……正是这种不同的反应,导致了他们最终各自走上了各不相同的道路,也造就了他们各不相同的性格。但是,无论他们活着的时候做过什么,无论他们之间有过什么样的纠缠瓜葛,无论恨与爱,他们的结局却不免都变成一捧黄土,跟随着死去的人一起安静的长眠于地下,成为文章最后的三个墓碑,变成活着的人永远的回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给自己留下更美好、更善良的回忆?为什么还是在自己痛苦时给他人心理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所以,尽管书中到处充满着绝望的迷雾,但作者还是在字里行间不时能透出几丝光明,正是那若隐若现的光亮让我们感受到爱的萌芽,终于,在经历了恨的长期冰冻之后,爱慢慢苏醒过来。书的名字叫《呼啸山庄》,这也显示了作者的颇具深意:《呼啸山庄》的呼啸是什么呢?很显然,是希斯克厉夫狂风骤雨般的复仇!而山庄正如饱经风霜的爱,尽管经受怎样的狂风骤雨也永不倒塌,永远在人类的情感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亘古永存!而这,就是作者想到传达给人们的东西:恨只会一时,爱却会天长地久!

  《呼啸山庄》讲述了一个爱恨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温暖的道理:恨也许会冻结人性,但是人性终会在爱的暖流中得到解放、温暖人生、温暖世界。

呼啸山庄读后感9

亲爱的迪恩太太:

  您的身体可还好?上一年的冬天太过寒冷,希望没给您带来什么困扰。那时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以及那片长满石楠的荒原,一定是白茫茫一片,只剩下绰绰的轮廓,我想象着这些建筑在黑夜、寒风中的影像,就像在它们之中发生的故事,那些人与事,都沉默着、寂静着,忧愁地沉思着。

  春天到了,沉睡的吉默顿从黑暗中苏醒,荒原上的植物都生长起来。迪恩太太,我想您应该去看看,在那青草的斜坡上,在那温和宽广的天幕下,三块墓碑安静地立着,长眠者安谧宁静地沉睡,柔软的吹来的风,吟唱着那些爱与恨哀歌。

  您以一个管家的身份向新来的洛克伍德先生讲述这个故事,我也在一旁默默听着。这不过是一个关于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往事恩肖家族和林顿家族因为这个往事而羁绊了两代人,凯瑟琳恩肖与希斯克利夫,是小姐与家仆,是敌人又是情人,一切的根源,就是从他们之间引发。然而凯瑟琳有她的夫,埃德加林顿,希斯克利夫亦有他的妻,伊莎贝拉林顿,凯瑟琳之于希斯克利夫,是蜜饯,是毒药,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在凯瑟琳因愤悲交加而病死后,希斯克利夫成了一个彻底的复仇者,他将自身的不幸强加到别人身上,为了复仇,不惜利用自己的亲生儿子,只会让宿敌埃德加遭受痛苦,因而造成埃德加之女小凯茜与小希斯克利夫之间婚姻的不幸,同时也毁了小哈顿的人生,只因为他的父亲曾是暴戾地对待过自己。

  但是,迪恩太太,我并不怨恨希斯克利夫,我对他只有深深的怜悯与痛惜。他在凯瑟琳生前曾粗暴地对待她,冷漠地回绝她的热情,却在她死后的十八年里没有一刻地不思念她,渴求她的灵魂回来纠缠他,所到之处全是她的身影,所见之人全是她的样貌,他复仇,不过是纠缠和她有关的人和事,希斯克利夫是粗鲁、凶狠、残暴的,但他真实地爱着凯瑟琳,他曾午夜梦回:“我梦见我躺在那个长眠的人身边,也终于长眠在那儿了,我的心停止了跳动,我的脸和她的凝冻在一起。”

  他们的恋情,与荒原上盛开紫花的石楠共生,浑然天成,粗矿奔放。凯瑟琳曾说过:“我爱他(指希斯克利夫)并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他们同为荒原之子,他们野性十足,保持了原始的人性与感情,他们因封建礼制和世俗的羁绊未能在一起,但他们的灵魂是相依的,共同遨游在荒原之上。

  迪恩太太,你看那墓碑之下,灵魂在安息。

  祝,

  健康。

呼啸山庄读后感10

  旷野,西风,远处的城镇,折的杂草,崎岖的地形,苍凉的日落,避世的生活,艰辛的奔波,寂寞的岁月,艾米莉勃朗特的一切,没有荣耀,至少在她生的日子里,梦想夭折,饱尝世事无常,造化弄人。这位才华横溢而早逝的女子绝不会想到,她死后,自己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会被后人誉为“最奇特的小说”且成为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绝色异彩的一粒宝石,直至今日,仍以其奇丽动人的光彩使无数读者为之折服,深深惊叹于它非凡的艺术魅力。

  在读的过程我一向在想究竟凯西是不是爱埃德加的,如果不爱,那么书中明确有说凯西是爱他的;如果是爱,那么她却是那么强烈而深刻地爱着希刺克厉夫,又如何能同时爱别人。在对她的话反复研读中,我明白了她是喜欢埃德加的,正如我也喜欢埃德加一样,因为埃德加英俊、有钱、年轻、活跃。这种喜欢是普遍的,是任何人都可能给予的。唉,不要去想了。

  梦魇。噩梦,没有城市,工业,时尚。只是荒野,田庄,嶙峋的石,在旷野上飞奔的爱,扑朔迷离的眷恋,交杂无续的恨。希刺克利夫与凯瑟琳欧肖的感情足以用“痴”来形容。阳光,甜蜜,欢笑不是他们感情的主要,而阴郁仇恨误解怨愤交织混杂成为他们爱的主色调,造就他们近乎疯狂的爱。凯瑟琳说:希刺克利夫就是我,我就是他……这种爱不被旁人理解,理解,和允许,他们于是在不断的斗争,与周遭的一切斗,可现实折磨他们,刁难他们,希刺克利夫被当作下人,没有地位,背景,修养的野孩子,流浪儿的低贱出生使他被剥夺了享受优裕生活的权利,被粗鲁的打骂,侮辱。他也放弃了曾有过的成为一个体面绅士的憧憬;而凯瑟琳是大小姐身份,理应嫁给像林淳那样的少爷,他们从小产生的完美感情也因此蒙上一层无法忽略的阴影。

  艾米莉特意营造出诡异的梦魇般的夸张氛围。有些情节似乎带有非现实世界的蹊跷神秘。灵魂,呓语,幻象,噩梦使故事有了传奇色彩,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最深的迷恋,最痴的执著,最痛苦的挣扎。风雨,暴雪,黑夜,自然的野性与人物激荡的情怀相得映彰,荒凉的旷野深远多变,阴郁悲怆,突显了人物性格,展现来自人性的深沉之爱,让主人公像大自然一样野性无常深邃无边的爱深入人心,强烈的撼动着人的灵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使作品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这样,《呼啸山庄》才使她一举成名并享誉世界文坛。

呼啸山庄读后感11

  有不计其数人把《呼啸山庄》说成是复杂心理悬疑小说或是探索人性和伦理著作,而在我看来,《呼啸山庄》说就是终归是一场爱和爱呼啸。

  年少轻狂希斯克利夫与同样年少轻狂凯瑟琳相爱,却在复杂世俗背景下被迫分离。凯瑟琳爱情苦果让希斯克利夫情感世界崩裂,从此他尽余生之力实施一场灾难性复仇,这场复仇之火几乎燃尽了一切温情、希冀和生命,而作为最后赢家,希斯克利夫对也无法逃脱他死于爱梦靥。

  欧美文学界称《呼啸山庄》是一部“人间情爱宏伟史诗。”确,凯瑟琳说“在这个世界上,我最大悲苦就是希斯克利夫悲苦,我活着最大目就是他。我对希斯克利夫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岩石,我就是希斯克利夫!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作为我自身存在在我心中!”希斯克利夫则说“两个词就可以概括我未来了:死亡和地狱。失去了她,活着也在地狱里。”凯瑟琳在希斯克利夫沸腾灵魂里看到自己倒影,而希斯克利夫把凯瑟琳爱视为生命。这种灵魂交叠爱,光辉而壮烈。我们不能说这是最美好爱情,但至少,它是最纯粹,并且饱含着力量,正是这力量在背叛面前掀起疾风骤雨似报复,毁灭生命同时升腾爱情。因此在我看来,书中所谓仇恨、狂放、扭曲、残暴以及一切有悖于人伦道德手段,都源于他们之间那场因为刻骨铭心所以山呼海啸爱情。

  《呼啸山庄》是一部漩涡似小说。在《呼啸山庄》里,作者以全部心血铸造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就是一个典型漩涡中矛盾结合体。希斯克利夫在漩涡里挣扎于生命和爱情,而我们,每一个读书人,在这个漩涡里挣扎于对主人公无限热爱和仇恨。

  《呼啸山庄》不是一部令人窒息惨剧。在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残酷爱情余味中保存了新生希冀,那就是山庄后代、哈里顿与小凯瑟琳爱情,它幸存于复仇火焰里并且健康茁壮、生气勃勃。我想这爱情幼苗,是作者赐予读者最后美好想象,让我们在无尽忧愤和挣扎里停下脚步,再次嗅到生命与爱清香。

  或许《呼啸山庄》要教给我们有很多,譬如坚守尊严崇高、信奉理性高贵、恪守心灵自由等等。然而当我们合上书之后,真正为之动容不是这些哲思,而是故事本身以及它所引出绵绵遗恨。

  除了那些人生教训,《呼啸山庄》给我们更多是一种感觉,那就是在你合上书低头沉吟那一刻,或许你会在一瞬间突然觉得,那种撩人璀璨山呼海啸爱正在书中所写那种盛放着石楠荒原上,萌生着、铺陈着、燃烧着、呼啸着,滚滚而来……

呼啸山庄读后感12

  燃烧的火焰之美。

  他是完全的悲剧角色。出身不可选择,地位卑下,真挚的爱情被剥夺,他唯一能做的只有报复,残酷地对待剥夺他爱情的任何人,残忍地伤害许多无辜的人,甚至连凯瑟琳,他都不选择原谅,还有凯瑟琳的孩子,都成为可怜希斯克厉夫复仇的工具。

  如果爱,让人的内心怀有浓烈的狠,使她因这恨而对所爱的人说出以下的话:“你为了使自己开心,而把我折磨到死,我心甘情愿;只是允许我以同样的方式让我自己开心,而且也跟你同样尽力避开侮辱。你铲平了我的宫殿,就不要树立一个茅草屋,而且满意地欣赏你的善举。以为你把这草屋作为一个家给了我。”

  我突然怀疑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也开始怀疑希斯克厉夫到底是不是爱着凯瑟琳。在他生命里,凯瑟琳是唯一关心他、安慰他、鼓励他、并渴望改变他恶劣状况的人。在他心中,凯瑟琳是唯一的,是他的全部,是他一切的源泉:快乐和甜蜜,苦痛和伤悲,是他的生命,是他的一切。这种爱,已经超越了爱的意义。

  迎娶伊莎贝拉,完全是出于发泻积聚在内心许久的恨与怨。希斯克厉夫的恨,弄得什么都化不开,正像他的爱,唯一让人情不自禁的感动、深陷,并原谅。

  凯瑟琳临终的一段,希斯克厉夫的悲伤感人至深: “啊!你说过,不管我的痛苦!我只要做一个祷告,我要重复地说,只要我的舌头不僵硬。凯瑟琳,只要在我还活着的时候,愿你也不得安息!你说我害了你,那么,缠着我吧!被害的人是缠着他的凶手的。我相信,我知道,鬼魂是在人世间漫游的。那就永远跟着我采取任何方式把我逼疯吧!只要别把我撇在这个深渊里,这儿我找不到你!啊,上帝!真是没法说呀!没有我的生命,我不能活下去!没有我的灵魂,我不能活下去啊!”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沉醉在爱情的悲痛中。大段大段精彩的描写,疯狂地迷执的带着恨意的爱情,深入骨髓的疼痛、无法选择的不幸,执着与复仇的坚韧、生离死别的悲伤。我不知道,爱,到底是种什么情感?对于相爱的人,应该如何去抓住他,如何把握?对于所爱之人,如何给予,如何付出,如何牺牲?

  希斯克厉夫爱之深刻、爱之疼痛,但到底他懂不懂得爱?还是仅仅他一个人,是他的个性使然?还是所有的人面临这一切都会做如此的选择:任何仇恨将一切撕毁,任凭灵魂死去,徒留一副残骸,直至生命的力量消磨耗尽。那这样的爱情,拥有与放弃还有什么用?即使凯瑟琳活着,他又能给她什么样的幸福?

  爱情,只会把人丢进欲望的深渊!相爱时温柔,分手时宽容,试问,几人能做到?

呼啸山庄读后感13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和复仇的故事,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收养的弃儿希斯克利夫和恩肖的女儿凯瑟琳相爱了,但是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层层阻挠,最终劳燕分飞,凯瑟琳嫁给了画眉山庄阔少爷埃德加,而希斯克利夫为了报复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内心痛苦的凯瑟琳在生产中死去,但是她的死并没有浇灭希斯克利夫对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复仇的欲望,最终在他的迫害之下,凯瑟琳的哥哥亨得利,爱人埃德加以及伊莎贝拉都相继死去,他还强迫埃德加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敦,在他儿子死后,他顺利地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所有产业都收入自己名下。虽然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得逞了,但是他始终无法从对死去的凯瑟琳的恋情中解脱出来,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

  不可否认的是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始终都深爱着对方,但是在这份痴恋当中都迷失了自我。凯瑟琳因为虚荣嫁给了埃德加,而希斯克利夫在认为自己的感情遭到背叛之后则开始了无休止的疯狂的报复。他们之间的爱情既是整部小说最动情的地方,又是所有悲剧的源头。唯利是图而又现实的社会使得凯瑟琳的爱变得不纯粹,她虽然到死都认为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和希斯克利夫一样的不安分,倔强和狂野,最终却受了物质文明的蛊惑,自认为明智地嫁给了一个她不了解也根本就不爱的埃德加,她的“明智之举”最终造成了三个人一生的不幸。艾米丽在塑造凯瑟琳这个人物的时候,赋予了她很多的同情,但是同时还有鞭笞,无奈。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最为恰当了。

  希斯克利夫是与现实社会对比最为鲜明的一个。他本来就是一个被现实抛弃的人,是老恩肖把他带回现实,并且用自己的爱保护着他让他得以生存,但是希斯克利夫始终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他有着自己的生存准则,有着狂热而又深沉的爱恨,爱的激烈,爱的刻骨,爱的纯粹。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和凯瑟琳永远简单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当他的愿望破灭的时候,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凯瑟琳,守护自己的爱情。他希望用复仇的方式来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也正是这种欲望,让他在迷失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说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整部小说的内容,我想用这句话“他们所有人都在错误的时代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最终造成了悲剧的一生,每一个人都在悔恨中死去,还差点让不幸殃及到下一代。但是即使结果已经不可逆转,我们还是应该为他们感到安慰,在做出错误选择之后,他们都反抗过,为了自由和幸福而争取过,他们的生命有如那野外的向阳花,那么热烈地绽放过……

【呼啸山庄读后感13篇】相关文章:

1.《呼啸山庄》读后感

2.呼啸山庄读后感

3.《呼啸山庄》的读后感

4.呼啸山庄的读后感

5.《呼啸山庄》读后感(15篇)

6.《呼啸山庄》读后感12篇

7.《呼啸山庄》读后感15篇

8.《呼啸山庄》读后感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