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读后感

《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读后感

时间:2020-08-28 23:24:4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读后感

  在网上很少看到广东语文教师的著作,好不容易看到这一本,立刻买了,货到了也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被这本书吸引力,被书中优美而知性的语言吸引,被书中较为系统的理论架构而吸引,更被书中扎实的文献参考和丰富的信息量所吸引,一口气读完,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好书。在语文教学领域,算是又了有一个“山头”,还是岭南派。

  《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单这个书名没有多少新意,有不少人提过其中的一个概念,但把三者放在一起而且还能一以贯之,这就需要深厚的哲学素养和高超的理论搭建能力了。其实,这些年有不少语文概念或语文主张被提出,什么“生命语文”“大语文”“新语文”“语文味语文”“文化语文”“诗意语文”“幸福语文”“学科语文”“语言语文”“本色语文”等等,一套一套的,跟各大卫视一样,你弄一个我就弄另一个,比如你弄“娱乐中国”,我就弄“幸福中国”;你弄“幸福中国”,我就弄“梦想中国”;你弄“梦想中国”,我就弄“活力中国”;你弄“活力中国”,我就弄“文化中国”;你弄“文化中国”,我弄“中国蓝”……看着创新,其实节目大同小异而已。所以单独提“生命语文”的主张,我倒觉得不是很妥,有为概念而概念、为标新而标新的嫌疑。但如果用什么“大语文”“语文味”“学科语文”来命名,又觉着稍显空泛,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后来想想,是不是任何对语文内涵命名的企图都是一种徒劳,这是不是就是语文的魅力所在?

  虽然作者把本书还是分成三个维度来写,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但其主张还是“生命语文”,认为这是语文的内核。在作者的某篇教后记里,有一段有关自己“生命语文”主张的论述,值得分析讨论。

  “生命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赋予学生以丰富的感性体验、精准的理性认知、美好的知性素养,这是一个以生命为轴心的三维空间。不同的文体文本,学生从中收获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但同样都对生命有益:有些文本偏重于感性经验的获得,可锻炼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有些文本偏重与理性认识的获得,可锻炼学生的判断力、整合力、解释力;有些文本偏重于知性素养的获得,可锻炼学生的鉴赏力、思考力、创造力。”

  “第一维(“丰富的情感体验”)侧重于文本的素材价值,帮助学生从中获取直接的人生感知与情感体验;第二维(“精准的理性认识”)侧重于文本的工具价值,帮助学生从中获取客观知识与基础能力;第三维(“美好的知性素养”)侧重于文本的生命价值,帮助学生从中获取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人生智慧。”

  “生命语文认为,教材等教育资源是源客体,学生是近主体,教师是远主体。远主体在参与对源客体的享用和再创造的过程中,最忌成为近主体与源客体之间的一种障碍。远主体必须明确自己的位置,并明确自己负有双重任务也享有双重收获,那就是不仅在一个高度上去占有、利用和不断地发现源客体的已有价值和潜在价值,而且对近主体与源客体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艺术化的调控。在三体互动的过程中,源客体的本身意义和价值不断生成,近主体和远主体的生命也会获得不同层面的生长。三者之间丰富的互动,如同多媒体的交互生成,能够孕育无穷的美好和未知的力量。”

  不能悦服于作者的超概括能力和理论建构能力,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对“生命语文”进行竭尽全力地说明解释,力图构建一个语文领域的王国。但对于这样几段“纲领性”的文字,我们不得不慎重、不得不细读,不然这样的语文王国是经不起“风吹浪打”的。

  首先,“生命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三维空间。”如果把“生命语文教育”换成“思想品德教育”或者“政治教育”,好像也无不可,那么语文何在?固然,下面的论述是围绕着各类“文本”展开的,也都是培养各种“力”,好像还是和语文无关,值得称道的是作者还只是说“可锻炼”,没有说到底能不能,还是较为严谨的表述。这几种“力”,在语文课上如果没有语言、语感、语法、语境和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两方面的语文土壤,可以说都是教育能力,和语文学科关系不大。

  其次,把文本进行分类,还是王荣生的较为合理,从语文学科、语文教学的角度进行分类“定篇”“用件”“例文”“样本”,多么清晰明了。作者虽然提出了三个维,可哪有这是感性的“文本”那是理性的“文本”呢,感性中有理性,理性中感性,这才是语文呀,纯粹理性那是数学,纯粹感性那是画画,也就是说要么是数字要么是线条,语文课上的文本没有分裂的理性或感性,关键看教学内容的选取罢了。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只侧重于一个方面,不顾“美好的知性素养”“精准的理性认知”,不知道如何做得“帮助学生从中获取直接的人生感知与情感体验”。语文还是没有体现。

  再次,三体的划分和钱梦龙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有什么区别吗?拿掉了“训练”换上一个“源客体”(教育资源),就获得了生命体验、感悟?可以把这一段文字里“生命语文”的提法,换成“生命教育”,这样可能更合适。

  也就是说,“生命语文”的提出,固然照顾到了“生命”,却丢失了“语文”,即便是反复贴标签式的用“文本”,也不能说明语文的存在。因为说到底,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语文人,即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语文能力、语文气质和语文生命。所以“生命语文”的论述,我觉着还有待逻辑补充,至少不能忽视、降低语文的存在。

【《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1.宗白华的《美学散步》读后感

2.生命的化妆读后感

3.生命的药方读后感

4.《生命的林子》读后感

5.《生命的药方》读后感

6.《生命的诗情》读后感

7.《生命的姿势》读后感

8.生命的礼物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