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集合1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三国演义读后感1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很多的英雄人物,有深谋远虑的孙权,有心胸广阔的刘备,也有忠厚老实的鲁肃,还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赤胆忠心的赵云,义薄云天的关羽等等都是一些大人物。其中我最敬佩和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和赵云。关于他们的故事,我读得最多了。也很清楚,诸葛亮的“空城计”“草船借箭”赵云的“单骑救主”,现在我闭着眼睛都能讲出来。
《三国演义》讲的是军事策略,讲的是如何统治自己的国家,一个国家,最需要的就是忠臣,一个臣民,就算有多大的本事,只要他不忠,也不会有利于自己的国家。就像人们所说的“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一个能为自己主公、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就算不一定会给国家带来繁荣强盛。但也不会对自己国家不利。
读了这本名著,我得到了很大的启示,受到了很大的启迪。我要学习诸葛亮的“机智冷静”学习刘备的“谦虚”学习鲁肃的“忠厚”,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三国演义读后感2
《三国演义》讲述了在东汉末年发生黄巾起义,张角、张梁、张宝引大兵造反,皇上让人调集人马出征挡住敌兵,并招兵买马,于是引来了许多英雄豪杰把黄巾军全部击退了。之后封侯的封侯,封官的封官,后来发生了群英大战,一直到三足鼎立才停止,最后司马氏一统天下。这本书中讲述了在三国时期的众多英雄人物,如刘备、曹操、孙权……每个人物都被刻画的无比生动,这也是我选择重点读这本书的原因,而让我最欣赏的就是三国众英雄都有的特点“勇敢”。
如果不是读了《三国演义》,可能到现在我还不能体会到勇敢。有一次爸爸带我去水世界玩,我当时特别开心,真希望一眨眼就到达那里。到了之后才发现水世界里面的游乐项目都特别惊险,我感觉自己的.腿一直在抖动着。这时爸爸拉着我的手说:“走,我带你去看看那几个据说最好玩的地方。”我们来到了大滑梯旁,我在犹豫不决时想到了三国中的英雄人物,我想像他们一样勇敢,于是我鼓起勇气爬上大滑梯,并成功滑下来,当时瞬间感觉自己变得勇敢啦!
读名著使我快乐,让我受益。不仅是《三国演义》,还有许多的书籍值得我们探索。
三国演义读后感3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名著,寒假期间我又重读了三国演义,里边的很多故事给了我许多感受。说道三国就不能不知道桃园结义了。
故事开始于东汉末年,由于汉灵帝昏晕无能,不理国事,以至于奸臣当道,老百姓哥哥怨声载道。河北巨鹿人张角乘机成立了“黄巾教”。于公元184年举行了起义。到处一片战乱场面,各地有志之士到处招兵买马,以图天下。桃园故事由汉景帝后代刘备的一声长叹结识张飞开始,他两人在酒店喝酒时,一个红脸汉子的一句话,又让他们结识了关羽。他们喝着酒,共同商量起兵投军的大事。酒席上,张飞提议向下在他庄后的桃园他们结为生死兄弟。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正是由于汉灵帝的昏晕无能,才让各地有志之士到处招兵买马,有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才让刘关张三人结为兄弟,成就了大业。想想现在完美的国家国富民强,人民当家做主,安居乐业。小朋友开开心心的学习。在这样强大的祖国和美好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好好学本领,将来在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的舞台上,去展示自己的才华。想到这,我为以前浪费时间和没认真写作业感到愧疚。我要改正这些不足,做一个优秀的学生。
三国演义读后感4
这几天,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资料是:从黄巾起义开始,然后经过了桃园三结义,王司徒巧定连环计让吕布来刺杀董卓,曹操大战吕布,曹孟德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袁本初败兵折将,刘备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孔明先生,赤壁之战,然后最后刘备打下四川,就构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人物有:孙权、曹操、刘备、诸葛亮、周瑜、赵云、关羽、张飞等众多的人物。在这上表现了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任正思想,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的明君任正,社会安定的愿望。
我喜欢《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和赵云。我先说诸葛亮吧!他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孔明聪明过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界上的事都瞒但是他,然后像火烧新野、捉张任、大破魏兵、空城计、草船借箭,这都是谁精心策划的?是孔明先生!据说孔明没有打过败仗,真是太聪明了!再说赵云吧!他姓赵,名云,字子龙,赵子龙勇冠三军,超过关羽、张飞。他的银枪上下翻飞,武力过人,像曹兵认识到赵子龙的厉害,有的都从立刻掉下来了!赵子龙外号小霸王。赵子龙单骑救主,这也太勇了!一个人去救刘备的夫人,超过想象!
三国演义读后感5
一本好书对于一个人甚至是一群人来说都是有着影响的。不管是什么书,对人都是有影响的。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当然也是好的。好书有很多,但我认为最好的还是当属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关羽。刘备。张飞等人。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有重情重义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气量狭隘的周瑜,体恤民情的刘备,杀人如麻的曹操……
让我最敬佩的就是关羽,关云长了。关羽身高九尺,胸前长须飘飘,脸色好像红枣一样,一双丹凤眼,两条卧蚕眉,相貌雄伟,气度不凡。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纵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吓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无不展现出他的才能。
这本书不仅仅诉说了三国时期从政治上到军事上的诸多事例、战例,还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孙权、周瑜、赵云等人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这本书,能使看过它的人产生爱国思想,从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中找到他们的优秀品质并加以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6
暑假里,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描写了很多人物。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和曹操。
刘备是我喜欢的人物之一,因为他对待任何一个困难都很冷静、沉着,而且有爱心,为了顾全大局可以放下自己的尊严。“三顾茅庐”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可以体现他的.这些特点。他为了国家大业,不惜自己的时间和身份,多次光顾诸葛亮的家中。虽然屡屡遭拒,但是最终还是如愿以偿地请到了诸葛亮这个有名的军师。以至于刘备的以后战事顺利开展。我喜欢的人物还有诸葛亮。他不仅拥有很多天文地理知识,而且也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书中描写了许多让我钦佩的计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和“空城计”。另外他的“舌战群儒”也是让我佩服地五体投地。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曹操了。他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他还写了千古流传的诗句。战场上他有勇有谋,让敌人为之胆战心惊,他也会利用他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他赢得了很多次大的胜利,最让我折服的就是他以弱敌强,战胜了袁绍七十万大军。但是他生性多疑,因周瑜的一个小计谋,错杀了他的两名大将军,失去了人心。导致了他后来的失败。
读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刘备教我对待任何事情都要冷静处理,顾全大局,不顾私利;诸葛亮教我要多方面的学习,并且要学以致用,多动脑筋;曹操教我失人心失天下,怀疑一切不是好习惯。
三国演义读后感7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三国演义》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里面一段段意味深长的故事耐人寻味,如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七擒孟获、火烧赤壁等,真可谓人人皆知啊!
这本书里的人物被描写的淋漓尽致,活灵活现,有英勇善战的赵云,有重义的关羽,有有勇有谋、神机妙算的诸葛老师。但是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大敌当前、临危不惧的`张飞。张飞虽然有勇无谋,但是他也凭着自己的智慧,巧取瓦口溢,他还对刘备忠心耿耿,从不生二心。而且他武艺高强,在百万之中取上将首级如囊中取物。张飞还多才多艺,他画的画栩栩如生,也不亚于画家齐白石的画画技术吧!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豪杰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这本书中不仅有英雄豪杰,也有阴险狡诈、残忍的曹操,也有小肚鸡肠、狂妄自大的周瑜,这些人物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联系现在,在当代社会像《三国演义》里面的正面人物的品质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往往把金钱、荣誉、地位放在第一位,却把诚信、忠实的美德抛到了九霄云外。有的人为了钱,为了地位,绞尽脑汁,丧失诚信与良心。 这是一个什么社会?
三国演义真的使我大开眼界,也是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宽阔,做事要顾全大局,才能成就大事,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三国演义读后感8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讲述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一些关于战争的事。从这涌现出了许多人物,这些人物里我最佩服的人是蜀国军师诸葛亮,他可谓是神通广大、沉着冷静,但用神机妙算这个词赞扬住诸葛亮最合适不过了。
有许多历史名事与诸葛亮脱不了关系,但令我印印象最深的'是著名事件《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吴国大都督周瑜对诸葛亮身怀妒忌他刁难诸葛亮十天做十万支箭,诸葛亮面不改色,立下军令状三天做好十万支箭,周瑜让军匠材料不准备齐全,让他们故意延迟。诸葛亮私下找了鲁肃,让他准备二十多条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多名军士船要用布幔子遮住,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侧。第一二天诸葛亮没有任何动静。到了第三天时诸葛亮出来,吩咐鲁肃船用绳子连起来,然后他们朝驶去。他们来到曹军水寨,诸葛亮命令士兵,擂鼓,呐喊。曹操听到了动静。但曹操非常警惕,没有出手只令士兵不停射箭,箭插满了草把子,过了一会曹操知道自己上了当,给敌人送了箭,但是诸葛亮已经行了二十多里。诸葛亮来到岸边,鲁肃把过程告诉了周瑜,周瑜也对诸葛亮改变了态度。从中我看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沉着冷静,识人,懂天文,识地理,巧安排。
诸葛亮的稳重,聪明,使我非常崇拜他。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像诸葛亮那样,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在学习中我也会运用巧妙的方法好好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9
我怀着激动的情绪,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其中的一篇“赤壁之战”。这篇文章选自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孙,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孙权与刘备联合,率军在赤壁与其相抗。
黄盖献上火攻之计,周瑜、黄盖又连施苦肉计,再使蒋干去送诈降书。之后火烧赤壁,曹军损伤无数,只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曹操呀,你为什么输得如此惨烈呢?是兵力不够吗?难道你的八十万大军还敌但是孙权的三万人马吗?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吗?是军队士气不振吗?想你曾破袁绍、斩吕布,一路高歌,势如破竹。也许是你轻易信人,先是中了周瑜的连环计,再是信了蒋干的诈降书。曹操阿,曹操,任你生性多疑,也逃但是周瑜的连环计;也许因为你们是远来之师,一路跋涉,筋疲力尽,周瑜完全是以逸待劳;也许是你们人生地不熟,而周瑜拥有长江天险,才会前牵着你们的.鼻子走;也许是你太轻敌;仗着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必须会获胜;也许是你们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识水性,别看在陆地是精锐之师,所向披靡,无战不胜,可一到像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之上,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了;也许是孔明太聪明,东风有意周郎便呀。
曹操呀,你的败给现代人留下了不少疑问,至今仍有许多人在争论,你的败到底是必然的,还是天意呢?
三国演义读后感10
《三国演义》是大家都知道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这个暑假我把这本书又仔细地读了一遍。
作者罗贯中生于元朝末年,在改朝换代时,天下大乱,他四处奔波,当时学界并不看重小说,也不看重小说作者,所以至今只有《三国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粉妆楼》等流传下来,至于其它类作品已经全部散失。
《三国演义》里几个重要人物我觉得刻画得栩栩如生。诸葛亮天资聪明,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善用兵法,比如草船借箭,美人计、空城记等等,令我非常佩服;刘备对下属宽厚仁爱,因而深得人心;关羽、张飞勇猛善战重义气,二人成“万人无敌”组合。曹操狡猾奸诈,机警而有智谋。在三国割分时天下大乱,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有了诸葛亮的兵法,几乎百战百胜;有了刘备的仁爱,深得百姓爱戴;有了关羽、张飞的帮助,蜀国也慢慢强大起来,但是让我感到气愤的是刘备的儿子刘禅,不管不问国家大事,只顾自己吃喝玩乐,最后蜀国就败在他的'手里。司马炎野心很大,逼魏王把王位让给他,后来又攻克了吴国,改为大晋国,统一中国。
这种历史故事耐人寻味,三国战争是有文有武的战争,比拼的不仅仅是兵力的悬殊,更是智谋的较量。就如我们的学习,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同样也要讲究方法,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国演义读后感11
《三国演义》,讲的是从黄巾起义开始的,其中最为强大的'魏、蜀、吴三国相互争霸,在这里,出现了许多为人民、为国家,赤胆忠心,甘愿为国家鞠躬尽瘁的人。
读了这本书,我认为诸葛亮先生有勇有谋,比如借东风事件,可以预知有东风来。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啊。赤壁大战都是孔明先生一手策划,孔明先生为了匡扶汉室一生操劳,度量极大,七擒七纵,意思就是孟获七次向孔明挑战,却七次被孔明抓获。
再来说说刘备,刘备这个人心地善良,刘备开始只想帮着皇帝夺回权利,而后不得已称王,名为汉中王,后来在白帝城称帝,国号为蜀。蜀国与吴国,和曹操抗争了许久,取荆州,奇夺四川。后虽曹操称霸天下,可却被司马家夺皇位。
我的性格像刘备。一次,我看见一个人踩在泥里,出不来了,我看到了,就立刻上前去帮助他。如果别人遇到这种事情,可能就不一定,像我一样助人为乐了。因为当今社会“碰瓷”现象很多,让人很惶恐。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保持善良的本性。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像诸葛亮一样有勇有谋,也该学刘备的镇静,不能慌慌张张,也不能太善良,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三国演义读后感12
《三国演义》是我百读不厌的一本书,不一样的时期读它,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在小学高年级,再读原着《三国演义》,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饱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好处的鸿篇巨作。对里面的人物也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我最崇拜的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我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我不犯错误,不就应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就应因为自我的一次考试的'失利而灰心气馁,更不就应为自我取得的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必须存在着需要充实改善的地方。
而我喜爱的三国猛将张飞,长坡桥单骑救主,智夺瓦口,义释严颜,可谓功不可没,只可惜关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务正业,无故鞭打士兵,导致自我被手下两名小将刺杀,还陪上黄忠、刘备和蜀国七十五万大军的性命,使蜀国状况一落千丈。相反,魏国名将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辱骂置之不理,态度乐观,使一代奇才诸葛亮无计可使,以病死五丈原为告终。可见当遇见悲伤、痛苦、气愤的事情时,就应理智地控制情绪,用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它,如果意气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随着我的成长,每次研读《三国演义》都有不一样感受,《三国演义》真是伴我成长的一本好书。
三国演义读后感13
我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已经被翻破了。因为我看的遍数实在太多了。书里的故事,赤壁大战、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长坂坡……个个都精彩。书里的阵法,二龙出水阵、七星连珠阵、一字长蛇阵、八卦阵……阵阵都厉害,让你进得去出不来。更好看的是书里的人物形象,有讲义气的关羽、急性子的张飞、常胜将军赵云、不服老的黄忠、视死如归的严颜、足智多谋的孔明、心胸狭窄的周瑜、阴险狡诈的曹操、老谋深算的司马鹤……数不胜数。他们有的好有的坏。但个个活灵活现。我觉得三国里武将的'故事比文官的故事好看。看到精彩处,我恨不得也跳进去杀它个天昏地暗,人仰马翻。我生病发高烧的那几天,躺在家里的床上,想着三国故事,就好像看到三国里的人物在天花板上动了起来。从桃园结义到三国归晋。我完完整整地看了一场三国演义“电影。心里快活,病也好像好得快了。
谈起三国里的故事,一般都难不倒我。大家都夸我是个小“三国通”。现在我认识的字越来越多。看连环画已经不怎么过瘾了。我从爸爸的书橱里,翻出一本《三国志》的字书,虽然不能全看懂。也不如连环画逼真生动,但是讲得更详细。我决心坚持看下去,一直看到老。将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三国通”
三国演义读后感14
近日,我每天都在看《三国演义》。爸爸说:“三国里的故事你都清楚吗?考考你行吗?”我心想:不就是什么“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诸葛亮三气周瑜”、“火烧赤壁”……我都知道,有什么难的'。于是,我兴奋地说:“考吧,考吧,随便问。”爸爸问:“三国是指哪三个国家呀?”“吴、蜀、魏。真简单!”我一下子便脱口而出。“他们的头是谁啊?”“孙权、刘备、曹操。”我得意洋洋地说。爸爸接着问:“孙权和孙策是什么关系?”我这下有点蒙了,到底是父子关系还是兄弟关系呢?总不能点点罗罗,点到谁就是谁吧。爸爸笑着说:“给我问倒了吧?你去弄清楚再告诉我。”他接着又问:“太史慈是什么?”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妈妈就脱口而出:“太子祠那是一座庙!!”我和爸爸捧腹大笑,说:“‘太史慈’他是一个人,一个武将。怎么会是一座庙呢?”再看看奶奶,呆呆的表情,大概她也不知道吧。就这样,爸爸问,大家答。搞不懂的问题就翻书,或者上网找答案,我们在嘻嘻哈哈、七嘴八舌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今天我很开心,我希望爸爸妈妈以后多陪我,让我在开心中长知识,在开心中长大。
三国演义读后感15
《三国演义》是一部古典名著,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期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书中有上百个人物有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鲁肃等,还有无数的军事谋略。这些人物和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两位英雄人物——刘备和诸葛亮。
先说刘备吧,他深受将臣、百姓的爱戴。刘备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用人上,拜访先生司马徽,进而获得忠实的徐庶,受此二人指点三顾茅庐,成功请到天下奇才诸葛亮。而后又收服数位博学多才的谋士助他抗东吴、战曹操。他爱民如子,宁失性命也绝不丢弃汉室百姓;爱将胜子,看看赵子龙大将抱着阿斗杀出曹军重围,心疼得将亲生骨肉弃之于地。一个卖草鞋的人能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得其一,正是因为他有这些高尚的品质,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和将士们的忠心。
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他熟知天文地理,具备文韬武略,足智多谋。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使空城计……这些都是常人所想不到的。书中描绘的诸葛亮形象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与常人无异,但他的所作所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完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为国家栋梁。
【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1-03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07-09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07-11
《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07-11
(经典)三国演义读后感08-03
(经典)《三国演义》读后感08-04
三国演义读后感[经典]08-05
[经典]《三国演义》读后感08-05
三国演义读后感(经典)07-22
三国演义读后感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