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西游记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游记读后感1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与它齐名的还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这四本书在中国家喻户晓。这次我读的是《西游戏》第二十七章的《火焰山三借芭蕉扇》。
《西游戏》的作者是明朝的吴承恩,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功德圆满,取得真经。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各有特色,憨态可掬的二师兄猪八戒,神通广大的大师兄孙悟空,任劳任怨的三师弟沙悟净和心怀慈悲的师傅唐三藏。其中我最欣赏的是孙悟空,因为他持之以恒,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的妖魔鬼怪都是他消灭的,他也不辞辛苦,没说一句丧气话。
让我为之痴迷的片段是火焰山三借芭蕉扇中的:悟空第一次是跟铁扇公主好好说,但铁扇公主因为红孩儿的事儿怀恨在心,自然不借,还用扇子把悟空扇飞了;第二次孙悟空吃了定风丹又来借,铁扇公主扇不飞他,他就变了一个小飞虫进到铁扇公主肚子里折腾,铁扇公主受不了,就给他一把假扇子,结果越扇火越大;第三次,孙悟空变成牛魔王的样子,终于拿到了真的芭蕉扇。然后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悟空大战牛魔王。即使这样,孙悟空还是没放弃,最终拿到芭蕉扇,按铁扇公主所说的'方法,扇了足足四十九扇,彻底断绝了火焰山的火根,这才感到清凉无比、凉风习习。《火焰山三借芭蕉扇》这一章让我深深体会到:不管失败了一次、两次,抑或是上千次,只要永不言弃,一次又一次地爬起来,胜利最终会属于你。
《西游记》这本书虽然是虚构的神话故事,但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是实实在在的,让我们翻开这本书,体会人生道理。
西游记读后感2
相信看过《西游记》的人,必须会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印象深刻。白骨精变了三次摸样,成功地骗过了唐僧、八戒和沙僧,但唯独没有骗过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孙悟空为大家而战,为生命而战,为正义而战,可结果却换来了被驱赶的下场。我相信在孙悟空满怀委屈离去的那一刻,必须让很多人感到震撼,让很多人感到愤怒,也让很多人感到悲痛,我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我是一个极不爱流泪的女孩,可是从小到大,每次看到孙悟空无奈离去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心中充满了对唐僧的气愤,对白骨精的憎恨和对孙悟空的'同情。此刻,我长大了,从这一章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眼见未必为实。
村姑、老奶奶、老爷爷,他们的表面都是那么得朴实,那么得善良,可实质却是一个狡猾邪恶的妖怪,经过这件事,“眼见为实”这句古训还真得让人重新审视呢!尤其是在当今如此杂乱的社会,欺骗的手段愈发高明,欺骗的行径愈加猖獗。
应对这些繁杂的事物,我们不该只看它的表面现象,而要去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相信科学,现象真理。要明白,任何的谎言在科学面前都会自露马脚,任何的欺骗在科学面前都会原形毕露。让我们理智冷静地看待事物,那么我坚信,每个人都会远离虚伪,远离欺骗。
《西游记》让我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与谎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教会我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西游记读后感3
西游记是我从小就常常听到的名字,那时的我还很小,只知道里面有只猴子叫“孙悟空”。
这猴子生性顽皮,可是脑子却机灵得很。顽皮也难怪,他从石头里蹦出来没多久,就当上了“猴王”。除了机灵,他神奇的七十二变和筋斗云,也在去西天取经路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江湖上悟空有两点著称于人间,一是“能打”,二是“会跑”。说他能打,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事,要不是有他这个大师兄在,唐僧早已经被煮过N次了。可是“会跑”这点,很多人可能就不清楚了。但你想想看:整个西游取经的打怪途中,悟空上了几次天去求得帮助?这其中有几次是带着师父和师弟一起跑了?有时候啊,人就是要能会跑。这连跑都不会,还怎么能降妖伏魔呢?你要去作斗争,有时就得先学会放下身段离开战场,否则很有可能白白送死或受伤。不过我的意思并不是你放弃或逃避事情,而是要量力而为,不做无用的功。
悟空还有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注意,不是勇敢,而是会求助于别人。当他遇到自己打不过的妖怪,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难,会去求助观音菩萨,而不是等着被妖怪制服。这就好比你在学习中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不是等着被困难制服。如果你不问,如果你不求助老师,只会让这个问题一直留着。除了老师,还可以求助于同学,同学同学共同学习。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学会求助于别人,从别人处不断学习。
这是读了三四遍西游记之后感悟出的东西,可能也是人们不为熟知的悟空的另一面。
西游记读后感4
他,将一根如意金箍棒挥舞得出神入化,令各洞妖魔闻风丧胆;他,拿一把九齿钉耙,让妖怪命丧黄泉;他,用一根降妖宝杖与自己的憨厚老实,当起了任劳任怨的脚夫;他持一支九环锡杖,披着宝袈裟,以自己对于目标的坚定信念以及勇气,在徒儿的保护下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他们,就是西天取经四人组,诞生于文学百花园中怒放的一朵奇葩——《西游记》我初读《西游记》时,最不理解的是唐三藏,他坐拥了九环锡杖和宝袈裟两件稀世珍宝,最起码可以卖万两白银,他本可以异国他乡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却偏要历尽艰险地去取真经。唉,真搞不懂这个唐僧呐……时光飞逝,当第二次看到“《西游记》至此终”时,我的脑海里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二读《西游记》,不但解决了我初读时的诸多不解,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了新的认识,唐僧常怀大慈大悲之心,责任心也十分强烈。责任心是他取经缘由之一,大慈大悲之心是其二,以及不被九九八十一难吓倒,这种不被困难吓倒的精神也是难得可贵的。从何处看出唐僧的责任心?九九八十一难,难难都体现出他的责任心,在此我略举几个:车迟国,三妖师中的虎力大仙与他比坐禅,用妖法干扰唐僧,使唐僧险些命丧黄泉;盘丝洞七妖女千方百计的.将唐僧引入洞内,使得唐僧又差点成为七妖女的口中餐;白骨精,红孩儿,黑风怪……那个不想吃他?那次被悟空救出后有退却之心?
最美的雪莲开在最陡峭的冰崖,不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怎能取得真经?正如那句诗句所说“不仅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西游记》,你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读后感5
我非常喜欢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虽然在电视上也曾看过,但是文字小说充满了离奇,梦幻,给我不一样的感受。
《西游记》这部小说讲的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途中,他们遇到了无数的妖魔鬼怪,经历了千辛万苦,有几次甚至要被吃掉了,可他们顽强反抗,不畏艰难,团结一致,最终取得真经。孙悟空,手拿金箍棒,精通七十二变,一路上斩妖除魔,立下汗马功劳。猪八戒武艺虽不比孙悟空,还好吃懒作,但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助大师兄捉拿妖怪,保护师父。沙悟净的武功不高超,他对师父的忠心却日月可鉴。唐僧是金蝉子转世,以慈悲为怀,取经途中经历八十一场磨难,但从未放弃,毅志坚定,最终感动上天,修得了正果。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三打白骨精”。一日师徒四人路过白虎岭,遇见了白骨精,她三次变做人样,欺骗唐僧。孙大圣在八卦炉中练就火眼金睛,认出妖怪,并打死了妖怪化做的假身。而唐僧肉眼凡胎不辨真假,把孙悟空赶走了,但刚走一段路就被妖怪抓走了。八戒、沙僧敌她不过,就回来请大师兄,孙悟空听说师父被抓,二话不说,不假思索的跟着师弟们去捉妖怪。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宽容、忠城的孙悟空。
是的,在这个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孙悟空是石头孕育出的,这石头吸收日月天地的.精华,也是预示着他会有不凡的作为。孙悟空先拜师学艺,他天资聪颖,一学就会。后来他大闹天宫,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后被唐僧救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他正在渐渐脱变,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顽固调皮的孙猴子,而是不怕困难,一路上斩妖除魔的齐天大圣。
我们也应该向孙悟空学习,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战斗!
西游记读后感6
姑姑送给我一套四大名著,我最喜欢读的是《西游记》。妈妈说她们这一代人刚开始看的电视剧就是《西游记》,可以说,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人就是她们小时候的“大明星”了。《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历史上的一颗珍珠,它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它取材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去古代印度取经的故事。
《西游记》的故事是由明代文学家吴承恩通过集合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等资料,几经修改,经过艰苦的`再创改写而成,鲁迅曾经这样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是啊,当你阅读到里面一个个绝妙的故事时,你仿佛跟着故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读完此书,正是“取得真经时”。
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如:诚实善良、一心向佛的唐僧;机警聪明、善恶分明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爱说小聪明的猪八戒;还有寡言少语的唐僧。
我最喜欢的还是孙悟空,他大闹天宫,向天界众人宣布“弼马温”有大能耐;他三打白骨精,不畏妖精本领高强;他三借芭蕉扇,战胜“火焰山”,一切困难都在他努力思考和行动中圆满解决。我喜欢他的“七十二变”,也喜欢他的机智勇敢,例如智斗金银角大王时,他看到精细鬼、伶俐虫两个小妖,立刻变了个老道士,并且用葫芦装天给小妖看,成功骗过了小妖。
《西游记》用天马行空的想象,细致入微的描摹向人们展示了唐僧师徒四人在茫茫西行取经路上所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令人大开眼界。让我们一起走进瑰丽奇幻的书中世界,去体验那惊险奇妙的取经旅程吧!
西游记读后感7
我国有古代四大名著,《西游记》就是其一。说起《西游记》,我就会想起齐天大圣孙悟空,他的七十二变,他的大闹天宫……他的所有故事都让我入迷。
这本书讲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一路西天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一路上他们和各种妖魔鬼怪做抗争,除了外面的妖怪,还要处理师徒之间的关系,孙悟空就被师傅赶跑了几次,但是最终他们齐心协力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在这本书中,最值得我学习和敬佩的是师傅唐僧,他做事永远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充分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想想这些年,路边上有人摔倒都不敢去扶,有些人还带有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一味的明哲保身,置之不理,这不是与我们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吗?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无数的妖怪,但是最终都利用团结的精神一一解决掉了。这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就要去实现和达成。师傅唐僧是个老实怕事的人,大师兄孙悟空本领高强目空一切,二师兄猪八戒好吃懒做,沙师弟憨厚,作者在书中把每个人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想想我们社会上不正是有这些人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每个人的心理都会不一样,但是只要团结在一起,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我喜欢看《西游记》,我也希望自己能有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本领,可以打败我在成长路上的一切“妖魔鬼怪”!
西游记读后感8
今天,我看了西游记这本书。西游记是明代著名作家吴承恩写的。它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著。西游记里面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五人去西天取经路上艰辛,最终取的真经而归。
西游记中唐僧是从东土大唐来的圣僧,唐僧长得一表人才,玉树临风,在现实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帅哥。在他们师徒四人途经女儿国时,女儿国的女国王无药可救的爱上了唐僧;孙悟空呢!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他能文能武,能驾驶筋斗云,还会七十二变,上天入地样样都行,是大家的偶像;猪八戒,也叫猪无能,长得肥头大耳,别看它现在是这样,以前,他可是天上的天蓬元帅,他会三十六般变化。所持武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泌金钯;沙悟净是帮大家背挑东西的人,如果你看了他们的'合影照,一眼就会认出他来,因为他是个秃头,他是一个心肠厚道,没有杂念的人,为人处世都很好的老好人;白龙马是在西去取经的路上,负责给他们托运东西,充当唐僧坐骑的一匹马。它以前是龙王的三太子,因为干了错事,才变成了一匹马的。
这师徒五人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的,到最后,他们成了神仙,成了佛,很多人都羡慕他们,可是,猪八戒他们觉得不公平,为什么就唐僧成了佛,而他们几个不是佛呢?
在取经路上,如果没有他们师徒五人的团结一致,没有唐僧的镇定,宽容,大度,勇敢,他们能取到真经吗?如果他们半途而废,能取到真经吗?在现实生活中,真经就好比成功,妖魔鬼怪就好比困难,如果没有困难,没有失败,哪会有成功?一个钻石不经磨练能光芒四射吗?玉不琢能成器吗?
看完了西游记这本书,我从中受益匪浅,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一个有胆识,有智慧,有思维,有素质的现代人。
西游记读后感9
假期里,我看了《西游记》这本名著,颇有感受,我深深爱上了这本书。 故事里主要讲了孙悟空是花果山天生石猴,学会长生不老、七十二变等高强的法术。大闹东海龙宫得来金箍棒,在天宫搅得玉皇大帝胆战心惊,众神拿它无可奈何,于是请来如来佛祖将它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救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历经艰险,大显神通,终于修得正果。
特别是他们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是凶多吉少,但是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灰心。总想尽一切办法战胜妖魔。他们最终都取得真经,靠的是努力,靠的是意志。 想着,想着,我感到羞愧万分。在做事和学习中,我有时候遇到一点困难,一点挫折就对自己心灰意冷,以为自己笨,什么也做不成,有时竟选择放弃。因此,有许多我能成功的机会都离我而去。前不久,学校开展跳绳比赛,不少同学都能双跳,我也想学,但是学了一天还是不会,同学们越跳越快,我看追捕上了,干脆扔下绳子不跳了。结果与比赛名额擦肩而过,当时我的'心真是后悔万分。因为向前进一名我就可以参加全校跳绳比赛了。
这次给我的教训是我这个人就是缺乏信心,缺乏毅力啊! 看了《西游记》,我近一步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通过努力才能做到。我虽然没有孙悟空那样降妖除魔的本领,但是我应该学习孙悟空勇敢坚强的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难、争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西游记读后感10
很小的时候,我就在电视里看过《西游记》,我曾深深地迷恋着孙悟空,喜欢他的聪明机智,羡慕他本领高强。
今年暑假,爸爸给我买了本《西游记》,我高兴地捧起它,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每每读到唐僧师徒被妖魔所困时,我便心跳加快,不由得紧张起来,当他们战胜妖魔,走出困境时,我欣喜万分,有时竟高兴地跳起来。
唐僧师徒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取得真经,真是了不起呀!
我最佩服的是唐僧,他没有任何法力,连武功也不会,他无数次差点死在妖怪的手里,可他一点也不怕,为了他心中的`理想——取得真经,普度众生,他无所畏惧。不管什么困难和危险,也不能阻挡他前进的步伐。在他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这让我想起了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他们何尝不是历经千难万险呢?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他们的坚持换来了革命的胜利,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天,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我陷入了沉思……
突然间,我想起八岁那年,爸爸问我长大了想干什么?我说我长大了要找到另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爸爸笑着说:“傻孩子,这不太现实吧?”
现在,我相信只要我有唐僧取经的决心,经过刻苦努力的学习和不懈的探索,终有一天,我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夜晚,我仰望星空,漫天的星星像无数娃娃的笑脸,他们似乎在对我微笑,又像在对我说:“小朋友,努力呀,我们等着你来做客呢!”
西游记读后感11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代表作,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后,东胜神州一块怪石孕育出了一只石猴。石猴名叫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玉帝震怒,派尽天兵天将却也奈何不了孙悟空,孙悟空偷蟠桃、吃仙丹,被太白金星丢入用作炼丹的八卦炉中欲将其炼成仙丹,却反而让孙悟空炼成了一双火眼金睛。后来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才得以平息。500年后被大唐圣僧唐玄奘救出山,从此他的`使命便是护送唐玄奘去西天取经,因为孙悟空脾气暴躁,所以被观音戴上了紧箍咒。他们在高老庄遇见猪八戒,在流沙河遇见沙僧,又在鹰愁涧收服白龙马,取经小队就这样组成了。
一路上师徒四人经过了比丘国、车迟国、孔雀国等,打败了黄风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白骨精及蜘蛛精等妖怪,最终到达西天灵山大雷音寺见到如来佛祖取得真经。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猪八戒成了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成为“八部天龙马”。孙悟空,猪八戒,沙山皆修成正果,白龙马亦自归真,五圣归位。
《西游记》的浪漫色彩浓重,以奇幻、风趣的方式,刻画了豪爽乐观的孙悟空,滑稽的而憨厚的猪八戒,稳重老实的沙僧和慈悲为怀的唐僧四个人物,其中以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英雄形象最为经典。在小说的奇幻世界中,作者描述的人物血肉丰满,虽是仙魔世界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把读者引入美丽幻境的同时,曲折巧妙的反映出当时阶级矛盾以及作者自己想要改革创新的情怀。
西游记读后感12
从漫画册《猪八戒吃西瓜》到文言文版的《西游记》,各种各样讲述西游故事的书我几乎都看过了,对西游的了解程度还是挺深的。
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问过我们:“你们知道《西游记》里有哪些坏蛋么?”“知道!知道!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牛魔王……”“好人又有哪些?” “真棒!答得太好了!”“如来佛、观音菩萨……”现在想想,我觉得这些“坏蛋”并不是坏蛋,“好人”也并不是好人。想想吧,拦住唐僧师徒的那条河里的鲤鱼王,是观音菩萨在普陀山池里的鲤鱼;在朱紫国为非作歹的妖怪是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狲”;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把众神仙兵器都收了去的那只妖怪,是太上老君的青牛。每当孙悟空要把它们一棒子打死的时候,主人们都来护着它们。“大圣,您就卖我一个面子,让我把它带回去吧!”如果孙悟空有些不乐意:“妖怪和菩萨一起!”“不可胡言!”嚯,一群李刚!
在到了大雷音寺的时候,唐僧欲取经,但佛祖不愿“白手传经”,说一户人家给了一万斗黄金,菩萨才去念一遍咒,保他后人永世不入地狱,就是要唐僧给钱。唐僧哪还有钱?只好把李世民送他的紫金饭钵给了他们,还只传了“无字经”。
生活中不也有许多人像这些佛、菩萨一样,是正义的坏蛋么?
西游记读后感13
“读了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有趣的知识。现在我就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一一《西游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吴承恩是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他还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西游记》是一本妖魔鬼怪的书,我津津有味的看了一遍又一遍,里面有可怕的妖怪,也有天上住着的神仙,每个人物都非常逼真。
这本书让我最感兴趣的一章是《偷吃人参果》。师徒四人一路西行,来到了万寿山五庄观,观里的人参果能让人延年益寿。还没有经过观里道童的允许,悟空和八戒就偷吃了人参果,观里的道童发现了,去找唐僧理论,悟空挨了道童的骂,一气之下,把人参果树推倒了,闯下了大祸,师徒四人只好连夜逃出了五庄观,镇元大仙外出回来,知道这件事情后,派人追上师徒四人将它们捉回了五庄观。幸好观音菩萨相助,救活了人参果树,师徒四人才没有受皮肉之苦,送走了观音菩萨和三星之后,镇元子信守诺言与悟空成为兄弟。《西游记》里的每一个故事都给人以启迪,我从中可以学到许多道理:要不畏艰难困苦,要勇于挑战丑恶,要有百折不挠和团结一致的精神,要用人所长,明辨是非。
小伙伴们,《西游记》的'故事非常有趣,快来和勇敢的孙悟空,善良的唐僧,力大无穷的猪八戒,敦厚朴实的沙和尚一起去西天取经吧!
西游记读后感14
这个星期,我认真阅读了吴承恩编写的小说《西游记》。书中主要讲述了孙悟空从石猴开始,拜师学艺,跟从师父唐僧,带领白龙马、猪八戒和沙和尚到西天取经,一路历尽千辛万苦,扶善除恶,降妖伏魔,经过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读后感到非常有趣,受益很大。
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因为他机智勇敢、活泼可爱,拥有七十二变及如意金箍棒,战胜路上遇到的一切妖魔鬼怪。最讨厌的人物是猪八戒,他头脑简单,好吃懒做,贪生怕死。最佩服的人物是善良的沙和尚,他一直很勤快,任劳任怨。最尊敬的人物是唐僧,他意志坚定、持之以恒、不怕艰辛,关心体贴徒弟,对徒弟严格而又慈祥,最终带领徒弟们取得真经。
读完《西游记》,我想到了自己。每次做练习题时,我常常只把简单的题目做完,遇到难题不肯多想想。记得有一次上数学课时,罗老师布置我们做课堂练习,我很快把简单的题目做完了,剩下一道比较难的',我想了一下想不出来,就决定不做了,等着老师讲答案。这时,罗老师走过来检查,她看了看说:“这道题你先读一读题目,再认真想一想,读一遍不懂就多读几遍。”我只好继续做,没想到真的做出来了。老师说:“你不是不会,而是偷懒,学习可不能怕吃苦哦。”
我觉得学习就好像取经,像猪八戒,好吃懒做,成绩肯定不会好。我要学习唐僧他们不怕艰辛、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他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改变以往怕苦怕累的思想,协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习他们机智勇敢、扶善除恶的精神,敢与一切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争当一名优秀学生,做社会有用的人才。
西游记读后感15
这个学期我读了一本书,名叫《西游记》,其实这本书早就读过了。老师让我们再读一遍,反复咀嚼,定有不一样的收获。其中最让我难忘的一回就是石猴拜师。
话说这时候发现瀑布里面别有洞天,中侯立其为王,可是世间万物皆有一死和王就想长命百岁。于是不远千里把菩提为诗来学到长生不老之法。菩提祖师给他起了名儿,孙悟空,但菩提教孙悟空的法术与长生不老无关,不愿去学菩提,很生气。但是孙悟空猜出了他的暗迷。所以,祖师教了他长生不老法术。三年以后,孙悟空又学到了七十二般变化和驾筋斗云的本领。当面在师兄面前逞能了,菩提见状执意要赶孙空走,并要他立下誓言,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自己是菩提祖师的师弟。
读完这篇石猴拜师,我就觉得刚刚学了一些本领就卖弄起来的人。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不是用崇拜的眼神去看他,而是觉得他很得意忘形之态很是高傲现学现卖,就像一个无知的.人学英语一样,只是学到一个,OK,就去跟外国人。去对话全程都是OK,OK,他听不懂老外的话,老外就只听懂了,好的,好的,真是可笑。
所以学知识,学本领,不要只学一点,学皮毛就去麦农老师的本领比自己大的多,何曾见人家逞能过?学好知识,日积月累,谦虚好学,方可成为人上人。不用去逞能,就可以让别人从理性的眼光看出你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有知识的人。
【西游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西游记读后感08-16
西游记读后感08-16
西游记读后感08-16
西游记读后感08-16
西游记读后感08-17
西游记读后感08-18
西游记读后感08-18
西游记读后感08-18
西游记读后感08-18
西游记读后感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