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时间:2024-12-08 10:28: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荐)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荐)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在着手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依旧照例又浏览了一遍作者的生平,可能是因为看小豆豆太喜欢,决意提笔记下些什么又怕自己笔拙,难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于是看过许多别人写的读后记,却终归是别人的。

  与《窗边的小豆豆》结缘是因为它位列师范生必读清单之中,早前就听闻老师说这本书很不错,好吧,师命总是要听听!结果一读就停不下来,要不是当天有更紧急的事情,恐怕一上午都沉迷其中,不可自拔。终是没有拖太久,三天内读完。

  果然,内心不负众望的被满满的温暖,满满的明媚,满满的感动和满满的小庆幸塞满。这就是这本书读完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吧!

  那就先聊聊这本书的作者小豆豆吧。

  小豆豆,本名黑柳彻子,爸爸口中的豆豆助。日本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因为这部书的国际影响力,她还有一个不能被人遗忘的称谓:儿童文学家。从这本书中我们只知道小时候的她和我们很多人一样:活泼,顽皮,淘气,天真而又善良,只是不同的是她从不走常规路,她爱憎分明,因为太过于好动,结果在一年级就被退学了。然而长大后她依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作为亚洲第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她的足迹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她还是拥有观众数十亿的世界上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被《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赞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这是小豆豆的掠影。

  再让我们看看这本书。

  这部书作者的本意是用来缅怀她的恩师小林宗作(金子宗作)先生的,可一经问世,不仅在日本,在全球范围内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甚至《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无人获得,在此之后也再无第二人;其英文版仅在日本国内销量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这部书在我国也极为畅销,被广大媒体和读者评为“世纪最有价值图书”。

  写书的人很多,能直抵心灵,做到老少咸宜的却不多,毫无疑问这本书做到了。  《窗边的小豆豆》带给现代教育及教育者们无限反思和借鉴。

  本书讲述的是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因太淘气多动被原学校退学,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之间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小豆豆是这样写校长先生对她的影响的——“如果我没有进入巴学园,没有见到小林先生,恐怕无论我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包围,可能会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还有小林先生创办的巴学园——“我常想如果今天还有巴学园,可能就不会有孩子讨厌上学了吧?巴学园就是这么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

  全书主要讲小林先生和巴学园对作者的影响,所以着墨颇多。

  “他的头发已经有点稀疏,前面的牙齿也有的脱落了,但脸上的气色非常好。他个子不算高,不过肩膀和胳膊都很结实,黑色的三件套西装已经旧的有点走形,但穿在他身上依旧显得非常整齐。”这是小豆豆初次见小林校长,即使没有说一句话,但一个和蔼,平易近人的师者甚至朋友形象跃然纸上。

  他是至今唯一一个认真专注听小豆豆讲了4小时话的大人;他为了不让孩子们挑食,饮食均衡,要求孩子们午餐带“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一并扩充孩子们的知识,后来又充分利用午饭前的时间让孩子们自愿上来讲话,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和表达能力;他让孩子们每天从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开始学习,每天不固定座位,给了孩子们足够的自主选择权,极大的保护了孩子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当小豆豆掏掉在池子里的钱包时,他只是静静的走过说了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部放回去”,这是平等,是尊重孩子,也是信任孩子;他在游泳池里教会孩子们“无论怎样的shenti都是美丽的”消除shenti有残疾孩子们的羞耻感,在运动会上专门为了shenti有缺陷的孩子设置比赛项目,让他们自信快乐的成长;他最先引进韵律教学,通过韵律游戏让孩子们打开心灵——“富有韵律感的性格是美好的强大的,能够温和的顺应自然的法则”;他让没有取得“执教资格”的“旱田老师”一位农民先生给孩子们在旱田里授课;他也是一位平平凡凡的父亲,会为了女儿拜托小豆豆不要在学校里戴好看的蝴蝶发卡;他经常鼓励每一个孩子,尤其经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真是对小豆豆的性格影响非常大……

  小林先生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爱”字。他热爱教育事业,所以他勇于革新,锲而不舍。先后几次出国跟随名师学习考察,他创办了多所学校,并在多所学校授课,他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们创造和提供舒适的最有效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即使巴学园最终毁于战火,可小林先生对于教育的理想信念从来没有改变过。他热爱每一个孩子。小林先生常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是的,他确实是孩子优良品质的保护者和培养者。

  此书自出版到现在关于巴学园和小林先生教学模式一直被人们讨论着。教育是一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事业,从这个层面上看,教育并没有国界。日本国内研究小林先生的人不少,但也有很多教育者表示,这不过是乌托邦式的美好幻想,能做到的寥寥无几。尽管如此,我们不可否认这本书依然带给无数教育者们启迪和反思。孩子从少年懵懂无知到青年时期三观的养成,所有关键时期几乎都在学校度过。作为未来的教师,即使我们改变不了国家大的教育背景,教育形式,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尽到自己身为人师的责任?对孩子对花一点心思,老师多一点点的爱,对于孩子的性格乃至未来发展,对于重大问题的选择上都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窗边的小豆豆》揭示了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性。

  彻子女士在书的最后写到她非常感谢她的母亲,能拥有这样一位母亲,她非常幸运。其实自读这本书开始我们便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她的妈妈是一位非常温柔善解人意,平等的尊重孩子包容理解孩子的母亲。妈妈带着小豆豆从车站去新学校的路上,妈妈总共只说了简单地几句话,还是耐心的回答小豆豆非常稚拙的问题。当时小豆豆被退学,妈妈心里有点难过,但她并没有生气训斥小豆豆,或者直接告诉小豆豆,相反她内心里坚信小豆豆虽然淘气但绝对是个善良讨人喜欢有礼貌的好孩子;爸爸和妈妈不厌其烦的听小豆豆说着学校发生的所有事情,除非到了休息时间从不打断;洛基咬伤了小豆豆,但即使很生气爸爸妈妈还是遵守与孩子的约定:不责备洛基;小豆豆放学回来衣服总是破破烂烂的,但妈妈只是佯装嗔怪两句依旧给她补成最别致舒服的样子;小豆豆玩耍刮破了妈妈最喜欢的裙子,怕妈妈不开心,编造了一个稚真的谎言,妈妈猜到了,但还是顺着小豆豆的意思,让小豆豆心里很是快乐和自豪;小豆豆面对她最喜欢的小鸡,即使爸爸妈妈劝告不要买,快要死了,你会更难过,但最终还是满足了孩子,尤其小鸡死后爸爸妈妈是温柔的安慰不是说风凉话指责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互为镜子。小豆豆的爸爸是日本多交响乐团著名小提琴手,母亲是音乐家。对于小豆豆而言,黑柳夫妇良好的教育背景,乐观的心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事物一直保有的好奇心是影响小豆豆,成就她一生的根本保障吧。

  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透过这本书,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家庭教育对于塑造孩子良好个性和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家长宽容,孩子会懂得换位思考;家长有礼貌,懂尊重,孩子也会懂得尊重;家长孝顺父母,孩子自然懂得父母不易;家长乐观幽默,孩子也会豁达开朗……

  书的封面写着“每个人都会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是那时候的小豆豆,也经历过她所经历的事情,而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留给了我们此生最珍贵的回忆。

  这本书的受众非常广泛,跨越了年龄,跨越了性别,跨越了职业。今天我在这里写下了仅仅只是此书带给我们的最明显的教益和收获,除此之外可能还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有待挖掘,那就见仁见智吧。

  黑柳彻子女士如今已是83岁的高龄,依然会出现在电视银幕上,可喜的是她果真成了她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有趣的老太太!健康,积极,乐观,热心公益,依然保有好奇心和对生命最原始的敬畏。

  最后,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心中的“小豆豆”,永远年轻,永远不知好歹,也永远热泪盈眶。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相关文章:

窗边小豆豆读后感04-28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09-02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0-20

【经典】《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07-21

(精选)《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07-30

[经典]《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08-17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11-19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06-14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07-18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经典]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