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

时间:2024-10-31 10:33: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品】《呼兰河传》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1

  起初了解到《呼兰河传》这本书是因为看了一部电影《黄金时代》,这部电影贯穿了萧红从离开家到离世的生命经历,文中只是略微提及到这部述说萧红童年时代的作品。

  那样一个民国情怀的`女子着实令人着迷,让我忍不住想要了解到她的更多。了解了她的整个生命历程再来阅读她的童年,那是一种从作者诞生之日便已注定到她的结局的故事。

《呼兰河传》读后感2

  今天我看了《呼兰河传》这本小说。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美,书中的人物都活生生的呈现在我的面前,把人写得栩栩如生。

  我第二个觉得它美的地方就是它很幽默,让人看了忍不住想发笑。每次阅读《呼兰河传》,我都不想停下来。

  我第三个觉得它美的地方是它的描写如景物描写都非常细致,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看到好的片段,一股欣慰的感觉从我心底油然而生,而每当看到有人遭受迫害是,我会恨那个人恨的咬牙切齿。

  《呼兰河传》中,我最喜欢萧红的祖父,她把祖父描写的'很细致,让人一看就会喜欢上他。我深深的感受到作者萧红的童年是那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我多么希望我能像她一样啊!我爱《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读后感3

  这本书是萧红所写的一本侧面感谢祖父的书,她以轻松自然的笔调写了自己童年的事情。萧红小的时候家里有重男轻女的习惯,所有的亲人当中,只有祖父一个人疼她,她童年的玩伴也只有祖父一个人。

  所以,萧红在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她和祖父之间发生的事,而对其它事情几乎只是一笔带过,在萧红心中,也许永远记住这些事,就是对祖父表达感恩的.最好行动吧。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要学会如何感恩父母,感恩亲情。有时,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能表达感激之情,也能让父母欣慰,因为他们需要的回报很小,就是要让我们从小学会感恩。

《呼兰河传》读后感4

  我读的书是《呼兰河传》,我觉得作者把自己童年的往事写得活灵活现,非常的'动人。让人一看就记住了这活泼而又顽皮的小姑娘。我觉得这里面最惨的是小团圆媳妇,因为她只有12岁,但个子很高,被婆家说成是14岁。而且这还不够。

  就因为她的饭量大,就被婆婆硬生生地打死了。最最幸福的当然就是作者萧红啦!因为她可以捉蝴蝶、摘黄瓜……和祖父一起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吃小烤猪、吃小烤鸭……我也想像她那样幸福的生活着。

《呼兰河传》读后感5

  那野台子戏也很有趣:台上的戏子扯着嗓门喊,台下街坊邻里拉家常,如果一人嫌太吵说出来,立刻就还嘴说这又不是你家的戏台!如果还还嘴就打起来了。因为有习俗的约束(娶亲不能告诉女方),姑娘们都带上最漂亮的首饰。

  一到了晚上,亲戚才可以送礼物。更有趣的`是,问看戏的人演的什么戏,却一问三不知。

  跳大神是最古老的习俗了:大神(和祭祀差不多)先请神,如果不上身(或二仙(他助手)对错了),就烧香点酒,再闹要上红布,再闹就杀鸡(再闹就不行了)。之后跳完后跳神者就拿了酒,染了布,煮了鸡。

  从中我体会到了小城呼兰河那浓郁的习俗。

《呼兰河传》读后感6

  我读了萧红写的《呼兰河传》,这本书的情节十分精彩.萧红写了她的故乡:呼兰河.

  80多年前在东北的呼兰河边住着许多村民,这些村民没有意义地活着,生活平平淡淡,普通普通.但在这个村庄里住着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小姑娘萧红,小姑娘生活十分快乐,萧红童年时和祖父在后院里生活、劳动.祖父种地,萧红在挖泥土,生活十分快乐.但不久萧红却被卖给了别人家做妻子,她还会被婆婆打骂.没多久,萧红就死了.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萧红的死亡不单只是婆婆婆婆的'残忍,还因为呼兰河人民的生活态度.

《呼兰河传》读后感7

  冯歪嘴子的出现,是另一种精神生活的显现。他虽然处在同样的历史和环境中,同样受到身边人的闲言碎语和精神上的.攻击,但他“并不像旁观者眼中那样的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似得,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

  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生活依旧苦难,但我们从未放弃,这是一种新生的力量。

《呼兰河传》读后感8

  我从“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中知逍这句话,承上起下,既起到了总结上文,让人知道上文所描写的景象的是呼兰河,又直接指出了呼兰河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为下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这种为结构严谨。

  作昔透过她坎坷的人生历程来遥看记忆的弥散是原生态的,她回忆起温暧的“大花园”以及自已家那里有名的十字街的美,使人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传动生活式中的诗意,美丽跟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依恋和赞美之情。也感觉在开始写《呼兰河传》第一章时就抒发出思想家乡时的悲凉与他的伤心之情,读完也会使读者对作者他感到伤心和难过。

《呼兰河传》读后感9

  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本自传,主要讲述的是萧红小时候在几个家乡的一些事情。那是一本充满温情童趣娘娘到来的回忆性小说。

  呼兰河城不是安祥宁静的天堂,那里充满着无知和愚昧,荒凉的土地上弥漫着痛苦和绝望。但是她还是用淡泊和有趣的语气和包容的心处处出出家乡的种种和童年的`事情。她用女性独特的抒情方式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复杂的生活空间。从而折射出悲悯的深度人性让我们一种以无限广阔的胸怀来召唤一份真情一份温暖。

《呼兰河传》读后感10

  作者眼中的呼兰河居住的是一些什么人呢,“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冷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冷,因此而来了悲哀。”我认为这是萧红的一种“贫困”写作的'方式,去掉生活中全部的伪饰,真实而冷静地活着。历史是有着相似轮回的,呼兰河上发生的事也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日日发生而且触目惊心。如……哎,实在不愿举例子,写这样的读后感本身就挺难受!

  人性的愚昧残忍。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描述其刚十二岁因性格活泼,招来婆婆的恶打,花五千多块钱请跳大神的为其驱鬼,用热水烫了三次辫子都掉了,终于被折磨至死。

《呼兰河传》读后感11

  童年是一首歌,唱出了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诗,诵出了我们美好的回忆;童年是一幅画,画出了我们美丽的世界。

  萧红,相信你们都认识她吧!她是著名的'女作家《呼兰河传》这本书就是1937年到1940年12月写的。她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写出了这么精彩生动的书。让人拿起了就不想放下,爱不释手。这本书详细的写出了在她故乡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呼兰河里以前住着她的外祖父,现在埋着她的外祖父,可惜这么慈祥的外祖父不在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12

  “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温情到底要从哪里去挖掘呢?亲人健在,老友如故,还是爱人同心?这些都是在生命的长河中闪闪发光的瞬息,给自己的灵魂最大关照的,应该还是自己吧。譬如饱尝苦痛的萧红,含着痛在追忆幼年时光,也含着热爱在还原家乡的'美好和丑陋,这过程中,身为读者的我都是能体察到她身上的温情的。

《呼兰河传》读后感13

  一个名符其实的淘气包萧红的童年,都记在了这本《呼兰河传》里了,它带给我们她美好的童年记忆。年仅33岁。萧红的一生实在是不幸,最美好的也就是童年了。小的时候的她总是让人有操不完的心,在童年生长的地方最痛爱她的只有她的祖父,她整天跟祖父在园子里奔跑、种地、搞恶作剧、来消磨时间。我读了这本书后,怀念起了自己的童年,现在学习越来越不容易,我逝去的童年也逐渐随时间忘却。没有时间再留念。而这本是却奇迹般的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两个童年的比较、更是两个年代和两个社会的比较让我鼻子发酸。我也能体会到作者写这本书时的悲凉。

【《呼兰河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心得体会11-29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08-16

(精选)呼兰河传读后感08-03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1-15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0-20

《呼兰河传》读后感08-17

[精选]呼兰河传读后感09-02

(精选)呼兰河传读后感07-13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09-09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