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

时间:2024-09-22 22:41: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优)呼兰河传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1

  萧红对自己童年家乡人的印象,除此之外,她的小说出现的.重要人物有:自己的祖父、小团圆媳妇和磨倌冯歪嘴子。这是萧红最封建社会风俗的尖锐讽刺和对未来生活的希冀。

  祖父给了她童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和祖父在一起的日子,永远是欢声笑语,这是萧红一生中认为自己最幸福的时段。

呼兰河传读后感2

  那野台子戏也很有趣:台上的戏子扯着嗓门喊,台下街坊邻里拉家常,如果一人嫌太吵说出来,立刻就还嘴说这又不是你家的戏台!如果还还嘴就打起来了。因为有习俗的约束(娶亲不能告诉女方),姑娘们都带上最漂亮的首饰。

  一到了晚上,亲戚才可以送礼物。更有趣的是,问看戏的人演的什么戏,却一问三不知。

  跳大神是最古老的'习俗了:大神(和祭祀差不多)先请神,如果不上身(或二仙(他助手)对错了),就烧香点酒,再闹要上红布,再闹就杀鸡(再闹就不行了)。之后跳完后跳神者就拿了酒,染了布,煮了鸡。

  从中我体会到了小城呼兰河那浓郁的习俗。

呼兰河传读后感3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一部长篇回忆性记录小说。在我读起来看,文字娓娓道来,朴实清新,淡淡的感伤在人们的心头弥漫而开。所以,这部作品有许多声望很高的.艺术家来赞美这部书的精妙和价值。

  因此,我为自己买到了一本好书所高兴。我也推荐同学们来阅读一下这本书。

呼兰河传读后感4

  本章讲的是冬天,冬天十分寒冷,大地被冻的裂开了一条口子,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十分生疼。人们的头发上,胡子上,都是冰渣。手背上,脸上都冻得裂口。买馒头的老爷爷不小心把馒头掉到了地上,旁边的人捡起馒头就跑,别看动物们有厚厚的皮毛,它们也是冷的不得了,不停的叫唤。

  我觉得这一篇写了冬天有多冷,冷的大地开口,房子上挂满冰凌,又写了人们的样子,动物的样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冬天的冷,让我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在呼兰河那边,感受到了冰天雪地的寒冷。

呼兰河传读后感5

  我读了萧红写的《呼兰河传》,它讲了小城呼兰河—萧红童年的事。

  从书中可以看出,呼兰河是多么的冷:过了一夜,就冻得门都打不开了。而且生活多么的单调:种菜﹑背诗,有时去看跳大神﹑去参加娘娘庙大会

  但萧红却写得惟妙惟肖,如在这大泥坑上翻车的事不知有多少,一年除了被冬天冻住的季节之外,其余的时间,这大泥坑子像它被赋给了生命了似的.,它是活的。水涨了,水落了,过些日子大了,过些日子有小了。大家都对它起着无限的关切。这段话中,萧红并没有抒情,但大泥坑子的形象却有血有肉,深入人心。

  作者小时候是多么的天真:因为祖父烤过掉井猪和掉井鸭,作者叫牧童把家禽往井里赶。

呼兰河传读后感6

  一个名符其实的淘气包萧红的童年,都记在了这本《呼兰河传》里了,它带给我们她美好的童年记忆。年仅33岁。萧红的一生实在是不幸,最美好的也就是童年了。小的时候的她总是让人有操不完的心,在童年生长的地方最痛爱她的只有她的祖父,她整天跟祖父在园子里奔跑、种地、搞恶作剧、来消磨时间。我读了这本书后,怀念起了自己的童年,现在学习越来越不容易,我逝去的童年也逐渐随时间忘却。没有时间再留念。而这本是却奇迹般的.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两个童年的比较、更是两个年代和两个社会的比较让我鼻子发酸。我也能体会到作者写这本书时的悲凉。

呼兰河传读后感7

  作者眼中的呼兰河居住的是一些什么人呢,“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冷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冷,因此而来了悲哀。”我认为这是萧红的'一种“贫困”写作的方式,去掉生活中全部的伪饰,真实而冷静地活着。历史是有着相似轮回的,呼兰河上发生的事也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日日发生而且触目惊心。如……哎,实在不愿举例子,写这样的读后感本身就挺难受!

  人性的愚昧残忍。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描述其刚十二岁因性格活泼,招来婆婆的恶打,花五千多块钱请跳大神的为其驱鬼,用热水烫了三次辫子都掉了,终于被折磨至死。

呼兰河传读后感8

  在呼兰河这小城里,充满了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龙王啊,什么叫魂啊的,跳大神啊。迷信还是迷信,跳了大神,给人去病。看了生日再去嫁,若是生日不好但家里很有钱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生日不好的女孩子即使是家财万贯也取不得。看,旧时代的人就这样男孩子总比女孩子地位高,家里没钱人家根本不把你当人看。

  《呼兰河传》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苦闷和寂寞也一样,而这一心情投射在《呼兰河传》的暗影中,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想部分,这是令人惋惜的。

呼兰河传读后感9

  呼兰河传这本书让我体会了呼兰和人民的自私,和贪婪。

  呼兰河传这本书的作者是萧红,萧红回忆自己的童年主要讲了校候在童年做过的事,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被誉为“30年带文学洛神”。

  萧红回忆自己的童年做过的事有:跟着祖父在园子里瞎转,祖父做什么萧红就做什么,比如祖父栽花,萧红就栽花,祖父拔草,萧红就拔草,萧红的家乡是如此的.美妙,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呼兰河的人民是无比的善良,呼兰河的习俗有很多,还有国兰和这一个情景真是让人恋恋不舍。

呼兰河传读后感10

  我读了萧红写的《呼兰河传》,这本书的`情节十分精彩.萧红写了她的故乡:呼兰河.

  80多年前在东北的呼兰河边住着许多村民,这些村民没有意义地活着,生活平平淡淡,普通普通.但在这个村庄里住着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小姑娘萧红,小姑娘生活十分快乐,萧红童年时和祖父在后院里生活、劳动.祖父种地,萧红在挖泥土,生活十分快乐.但不久萧红却被卖给了别人家做妻子,她还会被婆婆打骂.没多久,萧红就死了.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萧红的死亡不单只是婆婆婆婆的残忍,还因为呼兰河人民的生活态度.

呼兰河传读后感11

  冯歪嘴子的出现,是另一种精神生活的显现。他虽然处在同样的历史和环境中,同样受到身边人的.闲言碎语和精神上的攻击,但他“并不像旁观者眼中那样的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似得,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

  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生活依旧苦难,但我们从未放弃,这是一种新生的力量。

呼兰河传读后感12

  今天我的脑子里又增加了新的`知识,是呼兰河传的第二章,第二章的内容是一个大神会治病,她穿着奇怪的衣裳,那衣裳平常的人不穿,红的,是一个裙子,那裙子一围在一起那红花裤子就哆嗦,从头到脚那都在说话,说完以后又开始打颤,她闭着眼睛,嘴里边叽咕着,每一打颤,就装出要倒的样子,把四边人吓一跳,可她又坐住了。

  大神坐的是凳子,她对面摆着一块牌位,牌位上贴着红纸,写着黑字,那牌位越旧越好。

  第二章重点写了一个大神来到了这里。

呼兰河传读后感13

  暑假期间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叫《呼兰河传》,这本书分为好几章,我就看完了第一章,这本书的内容是我在里面记忆最深的一个寒冷的冬天,是一个老爷爷背着很大的背包,里面装的是很多馒头,老爷爷走着走着胡子上结冰了,鞋子也被冻上了,随后就摔倒了,馒头都掉地上了,路人看到了也不急着帮忙,就偷偷的.拿走吃了,老人也就看了看,就捡起来装在包里安静的走了。

  我感觉那里的人没有一点公德心,也没有人品。

呼兰河传读后感14

  《呼兰河传》是一部萧红回忆童年的自传体小说。

  小说回忆了“我”和外祖父游玩时、“我”家的后院、大泥坑、看庙、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等等。不仅有悲伤、难过,还有开心、快乐。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是:小团圆媳妇。小团圆媳妇是婆婆花了大价钱请回来的,这小团圆媳妇一请来就生病。人们说她不像团圆媳妇,个子高,辫子长,太大方了,见了人不害羞······婆婆每次一到小团圆媳妇惹她生气的时候就把小团圆媳妇给绑或吊起来,然后打他,一打她,小团圆媳妇就说她要回家,可她一说她要回家,婆婆就更生气了,又打又骂,有时候惹火了,还会用烧红了的.烙铁去烙团圆媳妇,烙出了个大疤。

  童年是快乐的,有时也是悲伤伤心的。

呼兰河传读后感15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呼兰河传》。它是我国著名作家萧红写的一本书。

  有人说《呼兰河传》不像是一本小说,而我却觉的《呼兰河传》是对我引响最大的一本书。

  《呼兰河传》写的基本都是萧红童年的故事。那时的人们都很迷信,对萧红的.只有歧视,而她的祖父对她的爱却是无穷无尽。书中,萧红用轻盈的笔调写下了她的童年,其中,萧红很多次提到了她的祖父与她嬉戏玩耍的场面,读了让人不忍发笑。

  读到这里,我感觉萧红的童年是过得非常无悠无律同时也感到自己身在童年感到高兴,是呀,童年是上帝送给我们小朋友最好的礼物,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萧红的童年基本上都在那充满迷信的小城——“呼兰河”里渡过的。

【呼兰河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心得体会11-29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08-16

(精选)呼兰河传读后感08-03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1-15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10-20

《呼兰河传》读后感08-17

[精选]呼兰河传读后感09-02

(精选)呼兰河传读后感07-13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09-09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