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雷家书个人读后感心得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1
今天,我终于把我要看的《傅雷家书》看完了。一直以为《傅雷家书》只是写一些无聊的事情,但是看完了这整本书以后,让我的思维又跨越了一个行的新的台阶。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孩子傅聪和傅敏的家书。教育他们要先做人,后成“家”,这样,才是养成他们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的体现,正因为如此,傅雷夫妇成为了中国夫妇的典范!
傅雷教育孩子也是严厉的,只有这样才有效果,才会使孩子成就大业。而爸爸妈妈的想法不也是如此吗?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爸爸妈妈对我们严厉,总是有他们的理由的,我们只要虚心接受,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傅雷对孩子的爱与关怀,再一封封家书中便可以看出,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问题,分享趣事……回想起来,发现傅雷对乐曲的领悟是格外深的,都有一番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使我万万想不到的。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有它的不同之处,而这本《傅雷家书》,它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个本书是以书信的格式写的,使我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傅雷不愧是好父亲,能以如此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孩子。傅雷究竟是如何有这种力量呢这种伟大的父爱可以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未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傅雷所写的这些书信也就是非常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人生课,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了解父母的一本好书。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父母,父母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他对子女从不苛刻。而且他对傅聪的音乐事业十分的重视。傅聪事业的点点滴滴都非常的在乎,这让傅聪十分的感动。其实,我们身边的父亲也跟傅雷一样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的父亲也是经常为我们的生计,为了我们的学习,为了我们能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我们能拥有好的成绩,使得自己的头发都白了,费尽了心血,这是真正的伟大,这才是真正的父亲!傅雷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对子女的充满爱心的.心理使得他的子女可以健康的成长。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信中充满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怜爱。同样,她对于傅聪的音乐事业也非常的在乎,这也同样让傅聪十分的感动,他也明白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
这本《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沟通。我太感谢这本书了,真正的父母的爱之书!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2
我认为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奉献那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同时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我现在已经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标,虽然以前是盲目的。但我知道只要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傅雷说:也许金钱物质方面不能给予你足够的回报,但是学术和艺术一定会给付出的努力以一个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带来回报,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们心灵更加充实。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会得到进步和满足。
我认为只有在互相鼓励和互相支持下,有着最真实的心灵的沟通才是最让人羡慕的。傅雷说他和他的儿子是最亲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种父子关系啊,我觉得读《傅雷家书》真的可以丰富人的内心,让人变得平静。而且文学和艺术都会给我们心灵的熏陶。我们在那里面吸收的养分会让我们茁壮成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
《傅雷家书》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充分体现了作为爸爸对儿子的心意。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读者。正因为这样,感情才那样的纯真挚朴,没有半点虚伪《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子女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能有几人,因为这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博学多才,儿子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好读书,读好书,《傅雷家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是一本充满父子之情的好书。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3
读了《傅雷家书》我懂得了许多。
读了此书,我知道,傅雷先生是一个优秀的父亲。他要傅聪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这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耕种个各样的困难。
《傅雷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中国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辛苦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很多人望子成龙,这没有错,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成才呢,可是有些家长的棍棒式教育与居高临下的.态度使孩子的心态扭曲了,他们不仅无法成才,还可能误入歧途。傅雷一开始对待孩子确实也是这样,很多人只看见了这一点,于是开始盲目的仿做,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与恐惧下学习的苦头,许多孩子的金色童年就因此黯然失色。《傅雷家书》最主要的意义在于警示,让人们看清傅雷的悔恨与他知错就改的品质,让人们知道棍棒式教育到最后只会害了孩子。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的原因饱受折磨,但是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与孩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家长们应该欣赏这本《傅雷家书》,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是很重要的。作为孩子,我们也有必要阅读,因为这本书同时也展现了傅雷对孩子的良苦用心,虽然开始的方法不对,但是他确实想让孩子成才,这种伟大的爱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我们每个人的父母都是伟大的,虽然他们有时会打骂我们,但是当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会拼了命去保护我们。因为,他们爱我们。
读了《傅雷家书》,我懂得许多。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4
秋风微凉,掠过一条条人来人往的街道,拂过一个个拥挤而繁忙的地铁口。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有很少人再次备好纸笔,酿一份无法压抑的思念,细细贴好邮票,把期待和希冀投进绿色的邮筒。
于是,把时间倒回再倒回,我品一杯清茶,轻轻翻开《傅雷家书》……
“你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这是一种怎样的父爱?我从未阅读过书信,尤其是一位父亲的书信。他的语言没有母亲的细腻精巧,更多的是沉稳与内敛。傅先去生有时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温润而委婉的语言告诉孩子那些有用的知识;有时候是一盏明亮的橙红色的灯,温暖而宽厚,只表明自己对孩子的'默默支持;而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名父亲。他跟千千万万名父亲一样,渴望孩子成才,却又在孩子长大后懊悔曾经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去追求梦想,却又在离别时暗暗掉了眼泪;作为孩子的人生导师,却又像朋友一样和孩子交流。
天下的父母都是相似的,他们总是怀有一颗爱子心切的心,所以每当我读到傅先生家书里的那些文字,都能产生极大的共鸣与认同,脑海里总能浮现出一幅幅相似的画面,耳畔总能回响起那些熟悉的叮咛。
这时代的父母与我们,哪怕相隔甚远,一通电话,一条短信,足以让彼此的心联系在一起,但是这种交流却缺乏延续性。傅先生与他的孩子傅聪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只能与书信相慰相思之苦,但单凭一封封家书上的文字,我仿佛就能看到:一个逐渐年老的父亲,在书桌上弯着腰,戴着一副眼镜,有时写得行云流水,有时写得断断续续。孩子的相册就摆在旁边,翻几页不自觉露出一个笑容,可想到了孩子相隔千里,又黯然神伤,想到孩子儿时自己的严厉教育,就开始懊恨叹息。对孩子的思念之情,让他擦去脸上的泪,颤抖着手写下自己的感受。哪怕到后来,他的身体已不能支持长期趴在书桌上写信,他仍然还是挣扎着要写几句,把自己所知道所感受到的一切,全都毫无保留地,给予孩子。
这一封封信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凝结着一个父亲最真挚的话语,最语重心长的叮嘱,最浓郁的爱。那一张张信纸承载着他的喜怒哀乐,承载着他无意中因思念落下的泪滴,承载着他对孩子的期望与爱。
于是我终于明白,信笺并不单单属于那个时代,而是属于那个时代所有愿意以文字以笔以信纸承载情感的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所以我打算在一个舒适的午后,重拾起许久未用于写作的笔,铺一张信纸,写一封溢满感情的信,听它轻轻落入信筒的声音。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5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6
傅雷同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傅雷对孩子管教之严,他使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向去探造,去成就他们的未来。这种家庭教育相当危险,然而这种教育对傅聪、傅敏却成功了。这足以说明傅雷夫妇是伟大的教育家。傅雷夫妇同我们的父母一样,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关心。希望能够帮助我们健康成长。他们的良苦用心值得人们用心体会。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一件小事跟妈妈吵了起来。一气之下,我赌气的出了门。在路上我看见一对父母正跪在一家门前。于是感到十分疑惑,便上前询问。原来这对父母的唯一孩子被这家人撞到,他们上法院寻求帮助。但是这家人仗着自己有权有势,硬是把他们的告状打压了下来。这对父母无奈,只好跪在这里,请求他们承认自己的过错,为自己的儿子讨回公道。
他们就这样跪了一个下午,此时,我的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想着刚才的自己因为一点儿小事跟父母吵了起来。然后一气之下,竟然出了门。
我对此感到十分愧疚,当时我就在想:“天下的父母都这么可怜,每天除了工作,还要照顾他们的孩子,他们真的十分辛苦。”妈妈现在应该很担心我,我应该马上回家,免得又让他们瞎操心。”于是我立马往家跑,到了家里,我发现妈妈正着急地想要出去找我。妈妈看到我之后,十分兴奋。我把刚才看到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向妈妈讲了。此时,我的心中却感叹: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父母是我们最亲密的人。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去寻求父母的帮助,他们是拥有丰富经验的`长者,是他们教会我们做人的底线。我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在我遇到困难时,不停给予我帮助;是他们在我伤心时,不停的安慰我,并告诉我解决的办法。在我成长的道路,因为有我的父母,我的生活才更加绚丽多彩。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7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属中的一段话。我在《傅雷家书》中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在字里行间中都透露出一丝一丝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我对傅雷对他儿子的爱使我深深感动。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傅雷在书信中告诉他的'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他教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的艺术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积极的教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无不为他着想。而且他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导。
《傅雷家书》充分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他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傅雷家书》就如同清流的清泉,感情是那样的纯真和挚朴。傅雷对他的孩子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儿子进行教育。傅雷对傅聪的爱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他们的感情之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这是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从傅雷的话语中我看到了作为父亲的他在儿子长大成才的道路上所添加的心血。
从书中我还感受到了家长们的用心良苦和他们给予我们的崇高的爱,正如傅雷在信中对儿子说:“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所以,《傅雷家书》拉近父母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体谅。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8
老师力荐《傅雷家书》,谁都说它是关于教育,父子情的著作,果然名不虚传。傅雷,傅聪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话充满着父爱,蕴涵着真理。《傅雷家书》用词十分朴素,平平的语言何以使人读出这么多东西?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时时感受着父辈的爱,也付出自己的爱,对傅雷的家书自然有同感。同学是开夜车一口气读完《傅雷家书》的。第二天,生性好动的他第一次认真地与我交谈。从他仍陶醉在书中的神态可以看出,他是深有同感的。难怪,他的父亲也不在上海,也许那位父亲不会像翻译家傅雷般写下洋洋家书,但他必定会不断地把爱送到儿子身边。傅雷那来自远方的父爱与此多么相似。我的经历有一段与傅聪更为相似。我的抽屉里也珍藏着几封家书,不同的是那是我儿时写给出差在外的.爸爸的。打开信纸,你会看到刚入小学的我图文并茂的书信。在这些家书中,一切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没落下。即使是在校被老师表扬一句,我也在信中写明六要素,生怕缺什么似的。制作爸爸送给我的模型的过程,更是"无微不至",只差没把所用工具的价格写上了。而某天早晨我掉下一颗牙,不仅详细叙述,还画出"退伍者"的"个人照"及嘴里"残余部队"的"集体照",自己看了都乐个不停。
这些小事成为感情交流的载体,我哪能少写呢?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家书不会再有,《傅雷家书》不知何时会再次光顾我的书桌,但两代人间的感情永远那么深厚,永远是享用不尽的财富。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9
随著信息化世界的发展,在这个网络世代,人们仿佛已经和书写渐行渐远。书信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现在是视频聊天的时代,可是人与人之间距离不见得比旧时代近多少,反而生出很多的隔膜和冷漠。机械的文字冷冰冰的,缺少了书信中书写人手下那浓浓的情感,与淡淡的书香。
早闻傅雷的育子之道,而当这次读完《傅雷家书》,心中不免还是荡起一层涟漪,每一封书信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他对子女的谆谆教导与深深关爱。怀揣一份感动,心系一丝景仰,读完静坐回忆,感触最深的就是傅雷对儿子那真挚充满期待的爱……
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的学者,我国著名的文学艺术翻译家,育有一子一女。《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孩子的信,而这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由于在傅聪幼年时傅雷先生对他的教育过于严格,导致父子二人关系并不亲密。面对这样的父子关系,傅雷先生在通信伊始就对儿子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并且在以后的信中也一再提到自己的教育有不适当的地方,并感叹儿子能够避开这些不利因素,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收藏了从1954年开始长达十余年共计两百余封的信件,字里行间渗透的是傅雷夫妻对儿子生活的关心,对儿子成长进步的欣慰,他告诫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遇困境不气馁,获嘉奖不骄纵;要有尊严,有强烈的民族荣辱感,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另外在日常生活注重劳逸结合,对待感情需谨慎不要过早投入,他认为傅聪应以事业为重,如此细致与全面的关心,阅读之后我不禁被傅雷的精神深深感动,感动的是傅雷不仅在学术上的成绩令人信服,更难能可贵的是傅雷对子女那种细致的,体贴入微的爱,这是一种将毕生心血全部寄托的根深蒂固的爱。
很多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一种天性,但傅雷对儿子傅聪与女儿傅敏的爱则是一种因材施教的爱,这源于傅雷对子女特有的教育和关爱方式,他始终把教育和艺术放在首位,简单的呵护和疼爱放在第二,从《傅雷家书》中也可以看出,在儿子的成长途中,傅雷采取的更多的是严格的管教,有时甚至有点不近人情,这一点在少年傅聪的成长过程中尤为明显,显然这无法得到很多人的认可,特别是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教育上的大势所趋,人们都把孩子捧在手掌心,疼到心坎里,舍不得他们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但细细品味,傅雷的这种教育使得傅聪在音乐上展示出了自己的天赋与实力,施展自己的才华,也为其成为钢琴大师奠定了坚实而又有力的基础。
纵观《傅雷家书》,它是以一种家常谈话的口吻,字里行间流露的是质朴,真实的感情,平易亲近,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也因为这样的一种真实,在读完之后,这本书中的诸多细节仍然令我回味,这本书里烘托的情感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段话,“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著,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著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通俗的语句,字里行间将傅雷的爱子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这段话写于傅聪刚出国不久,对于一直在身旁的.儿子,傅雷感慨颇深,既有对儿子成长的欣慰,也有对儿子目前生活的关心与寄托。作为父亲,傅雷希望自己培育的儿子能够成人成才,而今也已经实现,但是孩子刚离开,不舍之情还是溢于言表,孩子出国是为了热衷的钢琴事业,这一点却又是傅雷一直希望的结果,这其中夹杂的对子女的复杂情感怎能不让人动容?儿子不在身边,感觉失去了好多,感触也多了好多,这些回忆让我们也清晰的理解傅雷“爱恨交织”的爱……
《傅雷家书》更像是一部人生纪录片,记录的是一段浓浓的父子情,傅雷的循循善诱,从中感受他那高尚而又正直的灵魂,傅雷不仅仅是在给他的孩子指引方向,更是在给刚刚起步的中华民族指引方向,他也让我们了解了那个年代的历史,那个年代中华民族的父辈对子女和国家的情感,他的思想成熟不失稳重,理性评价社会的同时,带来很多自己生活的独特见解,印象深刻的是这其中还包括与儿子谈马哲中悟出的诸多人生哲理,现实而又客观,真实中蕴含对儿子的深深关切,和对这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眷恋。
而从《傅雷家书》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心中有种说不上的酸楚。父母们一辈子的操劳,为了谁?他们虽然无法像傅雷那样与自己的子女沟通,可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传达他们的关爱,半百的年纪,渐渐花白的头发,爬上眼角的皱纹,长满老茧的双手,还有那双时时充满期盼的眼睛,几十年如一日,他们一直都在用自己的爱呵护著我们,面对我们的不解与叛逆,他们又偷偷的流过多少泪水,但还是坚强的给予理解,微笑相对,其实他们的唠叨和教诲是对我们最最深切爱的诠释,我们需要做的是理解他们的爱,感恩他们的付出,用我们的努力和成绩让他们感觉到欣慰,最后感谢全天下父母毕生的操劳!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10
与其把世界上的人分为男人和女人,倒不如分为熟人与陌生人。根据最新的统计,截止20xx年,全球共有73。47亿人,并且持不断快速增长的趋势,全球每天有38万人出生,平均每年增长7757万人。
世界这么大,陌生人总是无法忽视的存在。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两个陌生人仅有的,也是的默契,便是修养。
《傅雷家书》很久以前便有耳闻,母亲也是近乎狂热地崇拜了好久。它是由次子傅敏将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编纂而成,在文坛中也是轰动一时并且畅销不衰,拥有极高的地位。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_”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十二年间通信数百封,贯穿著傅聪从出国留学、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著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这些家书并没有华丽的辞藻或是绝妙的文笔。它们很朴素,不经脂粉钗环的妆扮,却饱含著一种种鲜明而真实的情感,或是思念,或是悲伤。傅雷作为一位父亲的复杂心理在寥寥数笔中浮现——他身为人父,需要在儿子面前树立威严。但威严就势必会减弱父亲对儿子的慈爱,他会去打、去骂,可他又想好好去爱、去呵护。
但最让人震撼的,不是傅雷对儿子的情感,而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育。傅雷的家教里不仅有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更有著其个人思想的折射。
而其中的一些经验,可能你活完这一辈子也体会不到。
家教好坏的最集中体现在修养上。一个人的`修养能完美折射出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素质,也决定著一个人的性格、境遇、交际圈,乃至人生。
在中国,日本好像并不受人待见。也的确,他们在战争中的暴行确实令人发指。但无可厚非的是,日本的国民修养绝对是要比我们高一大截。日本的文化是从我们中国传过去的,但区别在于我们把大部分都抛弃了,他们却传承了下来,并演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习惯。他们会在称呼彼此的名字后加上敬语“君”;“谢谢”二字更是不离口;初次见面会想对方鞠躬,并说上一句“请多关照”。或许有些形式主义,但修养也正体现在这里。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经说:“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你有你的界限,我有我的区间,彼此不逾越,互相不侵犯,这种心照不宣地为对方考虑,是善意,是默契,是修养。
你我山水相逢,而修养是的名片。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1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陆游著名的诗句。的确,无论是在战乱时期还是在和平的年代里,家书都是无比珍贵的。在那薄薄的的信封里,装着的不仅仅是那一行行用亲情凝成的字,更是难以丈量的,比天还高比地更厚的爱。
当你在一万尺的高空中时,爱的力量能够感受到你的微笑;当你在一百尺的深海时,爱的.力量能够感受到你的心每一次有规律的跳动。父母不仅仅是父母,他们还是我们的老师,医生,厨师,工人,顾问……在摔倒时,我们有父母;在肚子饿时,我们有父母;在数学题不会做时,我们有父母;在青春期时,我们有父母……
父母的高尚无私,领着我们上前;父母的教导鼓励,给予我们动力。他们是动力的源泉,惟有这种动力,才给予我们多姿多彩的人生。
每当人感到无奈迷惘的时候,首先想起的当然是最亲,最信任的人。而这,莫过于是父母亲了。在大森林中。,迷路了,有北极星的引导,树木的指路,月亮的照明。而父母就是北极星,是树木,是月亮,在你最无助,最无奈,最失落,最寒冷的时候,给你雪中送炭让你发泄,送你安慰。
无论你身处异国还是异在他乡,父母的这种安慰,问候都是你心中萌发的种子。平日觉得父母的唠叨是最厌烦的,可你在这时候是最需要他的。它如同音乐,是超越界限,超越国界的,因为这种唠叨是有着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无论是英语,俄语,德语,日语……无论它如何地千变万化,可都不离其中。
就像文中一样,当儿子消沉苦闷时,父亲的劝慰,是一种莫大的帮助,这种劝慰,对于平时的我们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语言教育。可对于一个远在他乡,面对困难而无从入手的人来说,是最珍贵的教导,是最深刻的体悟。这种指导,领导是百听不厌的,因为它充满爱,令你不禁泪流满面;也因为它语句深奥,令你从生活中探索,品味;更因为它是父母的话语,令你燃起心中的火。
春天的万物复苏是因为土壤的呵护,泉水的滋润,薄雾的笼罩以及阳光的爱抚。远在他乡的人们之所以幸福快乐也是因为家里人信中,邮件中,QQ中的问候,安慰,帮助,更因为有永远都传递不完,永远都说不尽的爱。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12
读完《傅雷家书》后,给我的感受是这不仅仅是家书,更是一本教人育人的书。在这里,傅雷不只是一个父亲,同时也是儿子的好友、老师。书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朋友的关心勉励,老师的谆谆教诲。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傅雷在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为此,他不断寄送大量中国本土文化的学习资料,生怕儿子离开故土后把本土文化淡忘。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党和国家的爱以及对儿子的深切期望。信中,傅雷就告诉儿子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对待生活的`问题,对儿子进行了引导,如在学习上应该劳逸结合,先学习乐理,切不可操之过急。还有母亲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如在婚恋方面。都像是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从“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就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者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乐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是要依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傅雷希望儿子少走弯路,避免重蹈覆辙,体现了对儿子深沉的爱,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他们都是为了我们好,希望我们有所建树。傅雷对儿子的理解和希望也是天下父母所想的。
家书涉及各个方面,内容富有哲理。告诉年轻的一代做人做事要有条有理,不能激进,要学会如何做人,在学习上更是要刻苦下功夫,不负众望!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13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 篇14
看傅雷家书,觉得收获很多。我总想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奉献那是一件多么崇高而伟大的事情,同时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得到更加丰富和更加充实的经历。我现在似乎已经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标,虽然以前是盲目的。其实爱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的内心空虚。只要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就会有所收获,我也深知其中的道理。就像傅雷说的也许金钱物质方面不能给予你足够的回报,但是学术和艺术一定会给付出的努力以一个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带来未来生活的无忧无虑,但是它起码可以带给我们心灵的充实。我深信如果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会得到进步和满足。
傅雷说他要和他的儿子是最亲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种父子关系啊,他还说恋人和爱人之间也是一种亲密的朋友关系。只有在互相的鼓励和互相的支持下,有着最丰富最真实的心灵的沟通才是最让人羡慕的。我觉得读书真的'可以丰富人的大脑让人变得平静。而且文学和艺术,还有音乐都会给我们心灵的熏陶。我们在那里面吸收的养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我现在深知这一点。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对于文字的理解多于对于那些更加直观的东西的理解,当他越是需要人的体会的东西我就理解得越深些,这可能也跟天性有关。在我看来,一切内心地感受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而越是心灵相近的人越是能够深刻理解和体会。如果心情郁闷了不妨就写出来,等年老了再回过头来读,发现年轻时的心情真的是很难得的阿,而老去的心也不可能再有年少时的感受了。真的觉得人生在世能够得到一个心灵相通的朋友成为心灵的读者是一件非常让人高兴的事情。其实傅雷在信中写的,他的性情激烈,然而他的夫人却能用宽厚和委婉之心体谅,虽然受到了很多的折磨却可以成为思想上的伴侣,这也是傅雷的福气啊!
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读《傅雷家书》个人有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4-28
傅雷家书阅读笔记08-03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4-20
读《傅雷家书》有感07-26
读傅雷家书有感12-18
[经典]读《傅雷家书》有感08-06
读《傅雷家书》有感(荐)08-30
读傅雷家书有感(精华)09-23
读《傅雷家书》有感【荐】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