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作文(锦集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用二个多星期的时间细细读完《给加西亚的信》,掩卷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罗文中尉成功地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这是那个时代的楷模,可他优良的敬业品质和勇往直前、一切责任到底的精神却是永恒的,他给我们的启迪是巨大的。我愿用这种敬业精神激励自己,成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给加西亚的信》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要精益求精、专心致志,不要漫不经心,要积极主动、敢于冒险、敢于挑战,更要勇于负责。每个人都有目标,谁都渴望成功,成功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通向成功的路是艰辛的、曲折的。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战胜懒惰、侥幸的心理,坚定信念,用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和生活,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罗文中尉在接到送信的任务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送信!送信!他没有理会那些不利因素,靠着无畏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出发了,路上,穿过了敌人的一道道封锁,死里逃生,历尽了种种艰辛,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他没有退缩,没有放弃。
上星期我们公司组织去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登山,我们几个女生都没有去过攀登梧桐山,一听说是“第一高峰”就觉得有些害怕和恐惧,再加上是道听途说梧桐山有多难爬的缘故,根本就没有了信心,都给自己判了死型。也许是都看了《给加西亚的信》的原因,被罗文中慰的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感动了,我们都成功的爬上去了。我们不怕艰辛、不怕劳累、不顾汗水,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了山顶的最高峰,走向了属于自己的胜利。
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一种坚定的态度,一种敬业的精神,一件事情就等于做好了一半,剩下的事情也会变得更加简单起来。诚信、敬业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事实证明,历史的车轮之所以始终向前,正义之所以能够战胜非正义,就是因为在每一个关键的时刻,人类优秀品质的.光辉再现,使得一些平凡的人成为至关重要的英雄。罗文,便是其中的一个!他的诚信,他的忠于职守,孕育了他无所畏惧、坚定地迈向目标,同时又充满了智慧的素质。有了这种素质,平凡的罗文便可以在他的战争中,做出不平凡的事迹而成为英雄;有了这种素质,平凡的我们可不可以在我们的“战争”上出色地完成使命,而变得不平凡呢?
我的心情之所以久久不能平静,是因为这本书把我的懒惰灵魂刺激得体无完肤,让我一种突然醒悟的感觉。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或许会迷失方向,在困难的面前,我们或许会动摇自己的决心,这就需要不断调整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要有像罗文中尉送信的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凶猛的老虎还在温柔地舔着爷爷的手,似乎愿意一直这样做下去。慢慢地,爷爷的胳膊颤抖起来,他瞅准一个机会快速地抽回自己的胳膊。由于惧怕,我们总是不愿意接触那些让人没有安全感的东西。然而,越是如此,感情的对立越是强烈。当我们用真诚的善与爱对待他人,敌意就消融了,友谊也就建立起来了。可惜,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远比这样去做的人多得多。
信任一个人有时需要许多年的时间。因此,有些人甚至终其一生也没有真正信任过任何一个人,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够讨你欢心的人,那是毫无意义的;倘若你信任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那你就是一个傻瓜;倘若你毫不犹疑、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个人,那你就可能也会那么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个人背弃;倘若你只是出于某种肤浅的需要去信任一个人,那么旋踵而来的可能就是恼人的猜忌和背叛;但倘若你迟迟不敢去信任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那永远不能获得爱的甘甜和人间的'温暖,你的一生也将会因此而黯淡无光。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那个人信任。
他把胳膊伸进了铁笼子,老虎走过来。爷爷双臂搂住它,然后抚摸它,抓抓它的耳朵。老虎安静了下来,但还是咆哮了几声,声音震得铁笼发抖,每到这时,爷爷就像以前一样习惯地拍拍它的嘴巴。那是因为爷爷信任他,与他不陌生。哎,要是爷爷早知道这只老虎是新抓的虎,一定早就跑到十万八千里外咯!
最后一句话,只要你信任他,他也会信任你。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这几天除了必要的工作和社交时间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看《平凡的世界》了,从上星期五把书看完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看同名改编的电视剧,今天凌晨两点终于看完了。
记得两个月以前当我把路遥的《人生》读完后,我曾以为那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直到这几天把《平凡的世界》读完,我发现,这套书更加具有魅力,同时联想到这套书完成当初的年代,就更加佩服路遥的文笔和见识了。
整套书中最爱的便是晓霞、润叶、少安和少平了。少安和润叶从小就是青梅竹马,因为各自的背景和现实的残酷最终还是没能使他们在一起,啥叫苦,真正的苦不是累也不是饿,最难熬是心里苦。是呀,没能和润叶在一起是少安永远的遗憾之一,可是少安对生活的奋斗态度和对双水村乡亲们的热爱却使人敬畏,对生活矢志不渝地奋斗、从小挑起养活家庭的重任和致富后帮助村民的举止实在让人敬佩。
少平呢,虽然家里辛苦供起他和兰香读书,可是在学校始终食不果腹,一开始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每次拿饭时总等大伙拿完菜才去拿他的“丙菜”:两个黑面馍,后与晓霞认识并在其的影响下逐渐对生活有了独特的理解,即使是在黄原揽工和大牙湾掏煤这种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坚信平凡的人也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世界,晓霞的突然离去对等他的精神打击十分巨大,而最终他选择回去照顾惠英母子更显得他的'担当。
晓霞,我最爱的角色,没有之一,拥有超越同龄人学识、对知识和世界的求知欲,与少平在高中相识,他们从最初的朦胧的彼此认同到生活理想的共鸣价值观念的相互认同,再到一次又一次彼此的思念和爱慕,再到灵魂的高度契合,最终成就了一段不可复制的爱情神话。是呀,他和少平的爱情真让人羡慕呐,当晓霞为牺牲的那一刻起我也哭得鼻涕直流,好像再也不敢把书往下看了。在晓霞的日记中,有一段话写得很好: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融合在一起——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你有没有决心为他(她)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牺牲,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爱情的标准,否则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所欺骗……
是呀,田晓霞是完美的,他和孙少平的爱情也是无可挑剔的,可是世界上真的那么的完美的东西吗,看书评说,路遥在写到田晓霞去世后,曾痛哭流涕,喃喃自语:“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是的,一个是记者、一个是掏煤工;一个是家庭背景是农民,一个家庭背景是干部身份等等。二者现实中的差距相差太大了,正因为晓霞太完美了,简直是理想的世界才有,田晓霞的死,可能是路遥的一种对世俗的妥协吧。
其实正如某个网友所言:《平凡的世界》大概就是这是一本书,不管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读后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年少时体会孙少平读书的艰辛,青春时体会孙少平喜欢郝红梅那种暗恋的懵懂,工作后体会那种孙少平为了生活奋斗的困难,还有田润叶的曲折的感情生活,甚至是以后要面对的如孙玉厚老汉面对生活近似卑微的绝望。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看了《工作就是责任》这本书受益匪浅,它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精彩的观点展现在面前,让我茅塞顿开,加深了对“责任”两字的理解。
“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最后一种自由,就是选择自身的态度。”我很喜欢这段话,态度决定一切。“责任”是一定要面对,勇于担待,而不能逃避的。要做好本职工作,必需树立强烈的岗位责任意识。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有强烈的责任感,才干发明出一流的业绩。责任意识,决定了干好工作的态度,有没有责任意识,有没有把自身的岗位重视起来,做事的结果绝对是不一样的。作为公司一名员工,只有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实现自我管理,才干坚持原则,才干积极主动地工作,这样对所承当的工作和达到组织所设定的目标才更有意义,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才更有勇气。
“换位考虑,互相协助。”让我知道当困难来了的时候,不是“各扫门前雪”而是要更多的为他人着想,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宾馆的工作当中很多时候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事我并不了解,主要都是他负责,你找我也解决不了问题,还得找他。”让我们静下心来考虑:当你责怨他人的时候,你有没有替他人考虑过? “才为本,德为先”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我读出了很多道理,用自身的能力去做事,这是我们做事的.必备条件,而在这之前应该让自身做一个德行好的人。只有尊重他人才干得到他人的尊重,承当责任会使你比他人更强大,比他人更值得信赖。做好自身的事情,更主动的协助他人做好事情,做任何事情力求尽善尽美,所有这些都是富有责任心的表示。
“有责任的人会怪谁?”谁都不会怪,甚至包括自身在内。当他人未能做到的事情摆在自身面前的时候,我们的反应会是怎样呢?人们总是不能给予自身负责任的机会。当困难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绕道而行会是很多人的首选,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很聪明,可以躲避很多麻烦和困难,但他们却忘记了自身失去了负责任的机会,就意味着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要能够勇敢地担负起责任,认认真真地做好分内工作,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有价值,就会胜利,就会获得集体尊重和认可。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能让我们战胜懦弱,责任能够使人们变得勇敢和坚强。总之,我们每位员工都应当牢牢记住“工作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为工作而负责任,就是主动争取做得更多,承当更多;为工作而负责任,就是全力以赴,满腔热情地做事;为工作而负责任,就是自动自发,最完美地履行我们的职责。让负责任成为一种习惯,努力工作,提高了自身的责任心,增强了自身的荣誉感,同时也会受到他人的尊敬。
“怎样体现责任感,怎样才叫负责任?”就是遇到问题要向前跨一步,遇到困难要向上顶一顶,遇到事情要多做一做,责任就是无处不在,并且我们一定要相信方法总会比问题多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前几天,妈妈从书店里给我买了一本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书。我既惊讶又兴奋地看完了全书,深深地被主人公海伦·凯勒所感动。
这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的题目是“我的生活故事”,记述了主人公的生平经历,最让我惊讶的是海伦·凯勒凭借自己惊人的努力完成了著名的哈佛大学的学业。下篇是海伦·凯勒自己创作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了如果给自己三天光明,自己又会如何安排这三天宝贵的时间,此书就是因其孤独的旷世之美而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其间的内容令我非常感动。
读了这本书,我感悟到了许多深刻的道理。海伦·凯勒在19个月大时,因发烧而失去了听力和视力,但她并没有放弃学习。她努力自学,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帮助下,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和难关,终于学会了说话。后来,她的生活越来越贫苦,但她还是继续努力地学习,考上了剑桥女子中学。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海伦·凯勒并没有半途而废,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着学业。哈佛大学毕业后,她并没有在当地工作,而是周游世界各地,为各国的残疾人募捐各种生活必须品,以最大的爱心来帮助这些生活贫困的残疾人。
我想,海伦·凯勒值得我学习之处有两点,一是我要学习她那种坚持不懈,敢于吃苦的'学习精神,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美好生活,奋发学习。二是要懂得为他人献出一片爱心,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
这本书告诉我们只有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才能赢得生命中的光明。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它叫《爱哭的女生也坚强》,这本书可以让爱哭的人变得坚强。
提起男生女生谁更坚强,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说男生更坚强。女生很爱哭,其实女生也应该坚强,不要轻易掉眼泪。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四年三班的班花思悦很爱哭,大家都叫她“玻璃女生”,在好朋友小樱桃和黄蓉的帮助下,思悦坚强了一些,可是她却突然患上了白血病。思悦并没像大家想像的那样大哭大闹,而是很平静地去面对,居然还想在化疗前剃光头!不久,思悅的病好了,大家都在心里默认:思悦是坚强的!”
我非常喜欢小樱桃,黄蓉,思悦这三个好朋友。小樱桃不仅学习好,还乐于助人,爱思考,是班长;黄蓉虽然大大咧咧,却很勇敢,很坚强,学习也很好,是学习委员;思悦漂亮,善良,是班里的班花和文艺委员,她们三个都很爱帮助朋友。
当我读完这本书是,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它也让我明白了: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应该坚强面对问题,尽量不要让自己哭,哭只会给人留下软弱的印象,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一)
读了《难忘的一课》,我心里感到无比愤怒,日本人为什么不许中国孩子了解自己祖国历史上的伟人?为什么不许中国孩子学习国语……这一个个刻骨铭心的问题,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底,中国人的心底。而这也告诉我们日本人的罪恶,日本人妄想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妄想让人们忘记自己的祖国。不!这不可能!
日本人为什么要伤害中国人?为什么要把中国的土地夺走?望着那些不平等的条约,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不觉得愤怒吗?日本人妄想使中国人永远受日本的统治,妄想用战争把中国的土地“租借”给日本。不!这不可能!
虽然中国台湾人民的“身体”在日本,但是“灵魂”早已入住进中国的土地。看,台湾“光复”不久,有许多小学教师都已经开始教孩子们中国语言,虽然不太标准,到时他已经驻进孩子们的心田。
中国,一个巨人,一个觉醒的巨人,一个震惊世界的巨人。
(二)
学了《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我深深感受到了台湾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意。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路过一座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吃力地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化——我看到这里心里十分感慨……台湾被日本人占领了五十年,而这位教师还十分年轻,虽然教师对祖国的文化还很生疏,但他还是那么耐心又认真地教着孩子们,他一笔一画书写汉字的情景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这位教师还带着作者来到大礼堂中参观,“以前这里都是日本人的伟人画,现在光复了,都换成了中国历代的名人画像。”是的,孔子、郑成功、孙中山才是台湾人民心中的英雄啊,我和作者一样被这强烈的民族精神感动了……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台湾在日本统治下的那艰难的五十年。从1895年到1945年,在殖民的统治下,过着亡国奴的生活。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日本殖民当局把台湾变成了他们的战争基地。为了让全台湾人民孝忠日本这个目的。他们居然把台湾所有的报纸都变成日文报纸,还把中国人常去的寺庙都关闭,强迫老百姓改用日本姓名,平常使用日语,学习日本的'风俗习惯,改换宗教信仰,参拜日本神社……总之,他们想彻底消灭台湾的中国文化和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
但是,日本人没有想到的是台湾人民的爱国之心是永远都不能消灭的,他们的野蛮企图只会让我们更团结,更强大。经历了五十年的风雨兼程,台湾光复了,《马关条约》这个不平等的条约解除了。台湾终于不再受日本人的压迫和奴役了,台湾人民的脊背终于挺起来了。
文章学完了,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的耳畔似乎萦绕着那位台湾教师和学生充满激情的话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三)
今天,我读了《难忘的一课》这篇文章,台湾人民深深的爱国之心真使我感动。
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亲眼看到教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感人情景。
你看文中对台湾教师的细节描写:“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从老师的动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他的爱国之心;从学生认真的跟读中,我领悟到了孩子们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他们都将以百倍的热情为祖国贡献力量。
读了《难忘的一课》这篇课文,我清楚地知道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骨肉相连的亲兄弟,亲姐妹,都属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
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一样,都热切地盼望祖国的统一,总有一天,我们将共同携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读后感的作文 篇8
看到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就想到了他的《胡同文化》。在那细细长长的胡同里,最让人回味悠长的是那一声意蕴高远的“嘿”。这一“嘿”,“嘿”出了作者对北京胡同的绵长情思,“嘿”出了汪老先生闲散自由的行文风格,也“嘿”出了他对生活真味的独特感受。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是汪曾祺散文的主要风格。
《端午的鸭蛋》就是这样一篇既具有生活神韵又凝结着浓烈民俗乡情的散文。
先生以“家乡的端午”开篇,直接切题,直抒胸臆,用“很多风俗”引出下文。于是,在他的笔下,一系列端午风俗就走入了我们的视野: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等。这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风俗,在先生看来,都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因此,行文流水,如话家常,如数家珍,于自然、平淡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真爱和对故乡的怀想。
然而,让先生颇感自豪的还是家乡“著名”的“鸭蛋”。在这满篇洋溢着深深浅浅的故乡情绪里,“著名的鸭种”、“善于腌鸭蛋”的高邮人、大都市店铺里的鸭蛋、别处没有的双黄鸭蛋、质细而油多的高邮咸蛋,甚至用鸭蛋做成的“朱砂豆腐”都成为他不厌其烦并引以为自豪的表述对象。以至于对对方的“肃然起敬”和“称道”也不屑一顾,竟然会生出“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这样的感慨。
其实,先生的不屑并不在于此。看,一个“不过”,笔锋一宕,那藏在心底的自豪和喜悦就悄然溢出。用“惊奇不已”和“确实是好”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等等语言跃然纸上。甚至于引用了袁枚的文字还不甘罢休,还要罗列种种吃法,并用北京的咸鸭蛋和故乡的咸鸭蛋比对。“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八个字符,一个叹号,直白而朴素的话语,幽默而爽朗的声音把先生对故乡的厚爱铺满了整篇文章。好像先生此时已经忘记了自己虽是高邮人,但北京也是他多年居住的地方似的,全然不顾及北京人的感受。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个拖着长音的“吱”字,绘形、绘色、绘神,把先生孩童时吃鸭蛋的情态出神入化般地描绘出来。既是一幅民族风俗画,也是一曲生活的赞歌。我们从这里窥探出先生对儿时生活的怀恋和追忆,解读到先生对民俗文化的尊崇和敬畏,这种种情感,都源于先生在生活中对“和谐”与“健康人性”的追求的过程中。
读到这里,我不禁怅然而叹:先生对鸭蛋的感情可谓真也,足也,甚也。这岂止是对鸭蛋的情有独钟?这是对生活真味的悠然品读,是对家乡情怀的慨然诠释。
读后感的作文 篇9
说实话,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一点糊涂,书里的主人公也在看书,那本书的名字也叫“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很奇怪吧!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书呢,所以,把我的好奇宝宝都给叫醒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有着浓浓的神秘感,让人止不住想要继续看下去,尤其是开头,那种神秘感让人觉得好像里面有什么怪物,有种阴森森的感觉。
我觉得比起巴斯蒂安,我更喜欢阿特莱尤,因为阿特莱尤宁愿背叛月亮仙子,也要拯救他的朋友巴斯蒂安,而拯救的方法只有把月亮仙子赐予巴斯蒂安的奥林拿下来,相反的,巴斯蒂安还认为阿特莱尤是要抢走奥林,还让阿特莱尤受了重伤,还好,最后他们两个都和好了,并一起努力,让巴斯蒂安回到了自己的家。
其实,我认为巴斯蒂安会这样也是情有可原的,巴斯蒂安到过死亡之城,那里的人都是因为奥林而失去了自己的`记忆,然后,变成了这样,那么多人都会这样,所以,我认为只要巴斯蒂安能知错就改的话,应该还是能够理解的吧。
但是,他对自己好朋友的不信任,让我很讨厌,阿特莱尤明明是为了他好,可是,却因为女巫的一句话,让他误以为阿特莱尤是偷奥林的小偷,还刺伤了阿特莱尤,所以,我不太喜欢巴斯蒂安,但是很可怜阿特莱尤和伏虎,也很尊敬阿特莱尤和伏虎,因为,阿特莱尤和伏虎不计前嫌,当巴斯蒂安又遇到了困难时,还帮助了他,让他回到了自己的家。
当听到了白蛇的要求,巴斯蒂安很困惑,该怎么办,又是阿特莱尤帮助了他,阿特莱尤和伏虎他们决定代替巴斯蒂安去完成这个很困难的任务,巴斯蒂安不但很感谢,又很愧疚,这么好的一个为朋友着想的人,却还被误解,说不可怜是假的,连我的有点为阿特莱尤和伏虎不值,因为,巴斯蒂安他们对他们,他们还这么帮助巴斯蒂安。
读后感的作文 篇10
这本书是埃莉诺.波特写的。埃莉诺.波特出生于美国新罕布尔州一个古老的新英格兰家庭,她从小喜爱音乐,本来要做一个歌唱家,但是后来兴趣慢慢转移到了写作上。
《波丽安娜的幸福游戏》完成于1913年,它是埃莉诺.波特最成功的一本书,出版当年就进入了畅销书榜,在美国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而且它几乎拥有世界上各种语言的版本,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波丽安娜”(Pollyanna)也成了英语中乐观的代名词。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快乐的小女孩波丽安娜,她母亲早逝不久,父亲也去世了,她只好投奔有庞大遗产的姨妈——波丽小姐。波丽安娜每次不高兴的时候就想到快乐的'事情,所以就快乐了,这是因为她爸爸教她的快乐游戏。她用这个游戏帮助了自卑的斯诺太太,帮助了善良的吉米,帮助了神秘的约翰.彭德莱顿,帮助了一只流浪猫和一只流浪狗……而可怜的波丽安娜却在11月的时候失去了双脚……人们都想让她快乐。她被送往一个医术高超的人那里。后来波丽安娜终于站起来了!
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应该快乐,不能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苦恼,就像书中的波丽安娜说的那样,对任何事情都要开心和乐观
【读后感的作文】相关文章:
读后感的作文(精选)01-04
(经典)读后感的作文01-23
读后感的作文[精选]09-05
(精选)读后感的作文07-31
读后感的作文【精选】10-28
读后感的作文[经典]09-28
读后感的作文【经典】10-05
读后感的作文01-30
读后感的作文(经典)09-06
读后感的作文(精选)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