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读后感范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青春之歌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春之歌读后感范文1
余永泽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忱,从小孤苦无依的林道静短暂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当遇到共产党人卢嘉川之后,她起先接触到革命思想。林道静决心离开庸俗自私而平凡的余永泽,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从今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制懦弱,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真诚,以及那一份为了祖国情愿捐献自己一切的赤忱之心。
回来到我们此时此刻这群在党的阳光下成长的少年们身上,有不少人喜爱抨击我们,说我们一代不如一代啊,奢侈党的栽培啊,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都在努力着,努力学习,努力成为人才,努力报效祖国。
我们把握得住青春,不须要过分坎坷,只须要平平淡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握得住此时此刻,不须要过分辉煌,只须要平平凡凡,尽自己全部的心血浇灌每一株花朵,把握得住将来,不须要过分刺眼,只须要让四周人望见,尽自己全部的思索力选择每一条道路……不须要过多的`言语,只要用行动就可以证明我们在党的阳光下成长的很好!
从小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即使迷茫也能再次找到方向,即使胆怯也能再次鼓起志气,即使跌倒也能再次爬起……党恒久会在前方指引着我们的道路。
请让我们珍惜这段时间,在党的阳光下努力前行。
青春之歌读后感范文2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值得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去讴歌,而青春本身就是一首最美好的歌。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流动着青春热血的好书——《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我国著名作家杨沫的成功之作之一,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这部作品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她是由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典型。她的成长表明那个时代广大知识分子走过的一找曲折艰难的道路,作为一个具有崇高的无产阶级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热情的青年革命者。经过了一条艰苦的磨练和改造过程。她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佃农生母,惨遭迫—害致死。
她深受异母的欺负,使她从小养成孤僻倔强的反搞性格。她憎恨害死她生母的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为反抗不幸的命运离家出走,这是五四以来,许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社会时共同迈出的第一步。但她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她身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性以及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常常流露出来。最后在卢嘉州,林红等的教育帮助下,经历了二次铁窗血与火的洗礼,参加农民抢麦斗争,并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变为坚强,政治上逐渐成熟起来。
青春之歌读后感范文3
我看了《青春之歌》这篇小说,使我流连忘返小说写的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学问分子”林道静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作者是杨沫,这是她第一篇小说。
这本书我相识了一个伟大的人,她叫林道静,她为了找寻个人出路,为了躲避给男人当“玩物”的命运,所以踏上了流亡之路,她逃离家庭,到北戴河旁边的杨家村小学去做代课然而,校长余敬唐却阴谋把她嫁给当地的权贵,走投无路之下她投海自尽,被始终留意着她的北大学生余永泽搭救。
余永泽唤醒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忱,在余永泽爱情的感动下,她容许和他共同生活,从小孤苦的林道静短暂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但是她不甘心被人供给,先是找寻工作困难,后接触到北大的爱国学生,思想上受到触动。
当遇到共产党人卢嘉川之后,她起先接触到革命思想。余永泽不盼望她参与革命活动,并导致卢嘉川被捕。林道静在惨痛的事实面前觉醒,决心离开自私的余永泽,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从今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制懦弱,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读了这篇小说,我感觉林道静是个热爱祖国的人,林道静就是塑造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给我的启发就是要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前途,也才能有真正的漂亮青春!
【 青春之歌读后感】相关文章:
《青春之歌》读后感11-27
《青春之歌》读后感初中07-04
【优】《青春之歌》读后感10-16
青春之歌读书心得05-24
《青春之歌》读书心得11-09
《青春之歌》读后感(15篇)06-17
青春之歌读后感2000字10-21
银屏之歌说课稿02-05
夏之歌写景作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