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天才基本法》读后感

《天才基本法》读后感

时间:2023-10-19 19:31: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天才基本法》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天才基本法》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才基本法》读后感

《天才基本法》读后感1

  回想起前面十几年的学生时光,依然觉得自己还被笼罩在数不清的试卷的阴影之下。

  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人究竟为什么要上学,好像只是周围的人都这么做了,我就也必须得这么做。重复了太多年这样的生活,就算是到了自我意识不断萌发的高中时期,沉浸在面对高考的压力和恐慌之下,被枯燥的知识纠缠着,疲惫不堪,于是从未想过,人为什么要读书。

  所以,人究竟为什么要读书?

  在记忆里,关于这个问题的满分答案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被应试教育固定了思维的我,在面对这样一道开放性问题的时候,依然下意识的去想最接近满分的那个答案,而不是自己的想法。面对这个问题,父母告诉我们说,你读书是为了将来能够拥有选择的权利;老师告诉我们,你们读书是为了中考、高考。在这样的环境下,摄取知识的过程充满着目的性,让人倦怠。

  后来,读《天才基本法》,里面的林兆生告诉我:学习本身就是足够幸福的过程,享受知识的同时,不要畏惧挑战,而所谓的考试,本质是由整个社会制定的残酷淘汰标准,它可以要求很多人,但如果你不在意,它也没那么重要。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声音,学习知识是幸福的对自己的充实过程,而纠缠了我十几年的考试,其实不是知识的最终目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学习知识,可以是一种幸福和享受,让自己更加幸福。而当我把关于学习的观念彻底的转化成了“学习知识是一种可以享受的快乐”之后,我真的不觉得那么枯燥的内容无趣了:不因为知识点是不是重要而记着,只是因为记住这些能让我更好的去观察这个世界,学习的过程变成了一种追求世界博大的过程,确实比学习是为了考试来的更让人容易接受、舒服的多。

  与其说高中时期是紧张的备考过程,不如说是一个人慢慢扩大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的过程。那个时候很容易因为失败而迷茫,很容易因为未来而迷茫,但是通过这本书,那些纷杂的念头都会慢慢平静下来也是这本书,拓宽了我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本书毫无疑问的,成了高中时期的一道光,指引着我勤勤恳恳的度过了高中时期,迎来了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大学时期。

  我一直不是一个对未来有着明确方向,并且可以一直坚持做下去的人,也许就像当时面对着严酷筛选规则的诸多孩子,他们对于是否坚持抱有疑惑,林朝夕也是一样,但是她却说:“我也不明白,然后之后是什么,不过现阶段我想了个理由,对我来说,努力念书可以给我更多选择的机会,比方说,我可以用成绩来得到我人生的自主权,而这对我来说挺重要的。”没错,正如林朝夕所说,目前阶段,也许我们仍然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要什么,但是现在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给未来的.自己带去更多选择的机会,所以如果你也还没有找到未来的方向,也不需要感到焦虑,就先一以贯之的做好自己的事情,为自己的未来带来更多选择的权利。

  林朝夕在二十二岁的时候,还是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数学,但是她当时就读的专业是哲学,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她应该放弃热爱,而选择过安稳、踏实的日子。可是林朝夕的爸爸,也就是老林,说出了绝大部分家长都不会说出的话:“林朝夕小姐,在这漫长而美好的一生里,如果你真的找到了想做的事,那么无论何时决定再次开始,都不算晚。”的确,人的一生那么漫长而美好,不是每个人都能年少有为,所以,我们没有那么迫切的要求,那么快就决定自己的未来人生方向,哪怕未来你成为了一个中年人了,你也拥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和可能。

  所以,我决定慢慢寻找,寻找自己的热爱,并在找到之前,为后来自己的选择,做好充足的准备。

《天才基本法》读后感2

  通宵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些激动,有些感慨。

  主角林朝夕偶然写下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获得了重新回到过去改变人生的机会,在三次往复中,她重拾了辜负的光阴与未竟的梦想,通过一次次努力,弥补了人生的缺憾。

  这本书讲了很多,有亲情,有友情,有梦想,也有数学。

  每一个人都绕不过数学这个槛,从幼儿园的数字,小学的四则运算,初中的方程与几何,到高中的立体图形、新的数系乃至大学更为高深的内容,人总是要学一点数学。这门学科从诞生便与“天赋”这个词挂上了钩。有天赋的努把力考得好不成问题,没天赋的不努力能差到头都抬不起。很不幸运,我属于没有天赋的那个群体。很多人热爱数学,因为数学是所有理科的基础,它是最有逻辑最单纯最直接最绝对的一门科目,数学的世界里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学渣向老师请教如何学好数学,老师张口就是先提升对数学的兴趣,但当我看到那些深奥的知识点、表述简洁却难度颇高的题目以及鲜红的分数后,哪能再提起什么兴趣?只恨不得在离开高中后就立刻与之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

  即使我并不喜欢数学,甚至有些讨厌它,但当我读完这本书后,却是热血沸腾,想要立刻与数学大战三百回合。老林,他是主角的'父亲,也是个数学爱好者,年纪轻轻就在这方面有了一定造诣,却为了尽父亲的责任选择放弃进修的机会。曾经我的一个数学老师说道,数学老师是严谨的、认真的,也是暴躁的。严谨认真是因为数学的逻辑性,暴躁是因为数学本身的难度和教导学生的难度。老林一反常态,他毒舌又幽默,面对一群想要学好数学的学生,他像个谈到自己爱好的孩子,用着浅显的语言,从数字的创造讲起,向学生们展现数学复杂之中隐藏的美妙。他为那些因为畏惧数学难度而退却的同学创造了一条通向数学的新航道。在他的帮助下,原本因为倒数而面临退班危机的学生成功地继续留在奥数培训班,那个如同催命符一般的“每日一考”也不再是同学们头上悬着的达利克摩斯之剑。老林所传递的思想也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帮助他们面对难题时有了更好的抉择。

  小说中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着学习数学开展,但它却并不只限于数学,它影射了教育体系中一直存在的弊病与漏洞。每一个家长和老师都想让学生们好好学习,考得好成绩,因为成绩是对学习的检验,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 近况,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而一个优异的成绩更是进入一个优秀学府、从而谋求更好未来的通行证。但这个本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检测方式却成为许多学生内心的枷锁。成绩好就意味着你努力了、你认真了,反之你就是没有好好听课,成绩好老师就青睐你、同学就仰慕你、家长在外也方便炫耀了……多少人因为一个个鲜红的分数放弃学习乃至放弃生命?而本书却传达了这么一个观点:学习本就是个幸福的过程,我们要学会在享受知识的同时,无畏地面对挑战。考试终究只是一种检测手段与筛选机制,只要我们不在意,那它也就不会很重要了。

  我们从小被灌输“只有努力学习,才可以有一个好的未来”一类的观点,仿佛学习只是一个工具,但学习是可以陪伴我们一生的,电影会落幕,感情会散场,唯有学习始终如一,只要你需要,它一直都在。而名利、金钱、荣誉都是它的附赠品,如果我们真的只是为了这些而奋斗终生,而不去感受学习内里的美好与幸福,岂不是错过了很多?如果因为畏惧学习的漫长与艰难,畏惧错误带来的失败与嘲笑,畏惧还未进行尝试便出现在脑海中的假想敌,从而放弃步入一个浪漫美妙的新世界,又是多么的可惜?如果觉得错过无所谓,错过不可惜,不尝试就不会有失望,不去做就不会有失败,那么当我们长大后的某一天,会后悔。

  但幸好,我们正值年少,所以不要怕,即使突然意识到做错了,觉得不能这么继续下去了,那么就做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或者想做的事情,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天才基本法》读后感】相关文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0-12

《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04-29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5篇12-02

《天才枪手》观后感11-02

《天才少女》观后感11-26

经典的读后感05-25

《俗世奇人》读后感_《俗世奇人》读后感10-04

《叶公好龙》读后感10-28

《回家》读后感12-11

围城的读后感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