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1
暑假里,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鸡叫三遍”。有两个兄弟在上山途中遇到了神仙,神仙将酿酒之法传授给了兄弟俩,还告诉他们要密封49天才可以,并且在第49天鸡叫三遍后才能喝。兄弟俩将材料找齐后,就开始用神仙传授给他们的方法酿造起来,就在第49天鸡叫了第二遍后,兄弟中的`一个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酒缸盖子,他尝了一下味道,哎呀,缸里的水像醋一样酸,又像中药一样苦,他只得灰心丧气地看着这缸没酿好的酒。可是另一个兄弟一直忍到鸡到了三遍后打开盖子,他尝了一口:“啊,多么甘甜清澈的酒啊!”他说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有耐心,如果你没有耐心,就是遭到失败,所以我们要学会等待。就象有天我上一个网站,等了很久网页也没打开,正当我打算关掉这个网页时,突然跳出来了,看来真是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其实《中国寓言故事》里还有很多做人的道理让我去知道它,去领悟它。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2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声注音版》,这本书其实是一个系列的其中一本,整个系列的名字叫:《中国传统故事系列套装书(古代寓言。民间民俗。历史名人。古代神话)有声注音版(汉竹)》(这是当当搜索中的),一共是四本书,包括本书古代寓言、还有民间民俗、历史名人以及古代神话。可以说这一系列对于给孩子普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本比较基础的一套书。本书的主编赵家栋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有过多部著作,所以这本书也是他比较成熟的作品了。
下面来介绍这本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声注音版》,先说他的适用年龄,应该是6岁以上的宝宝,能够懂得书中故事的大概意思的。这本书的质量可以说是没的说了,就主要讲讲内容吧。这本书是有拼音注释的,这对于刚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是很实用的,可以锻炼自主学习的意识;接着谈谈这本书内容,这里一共有100多个寓言故事,包括咱们耳熟能详的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东施效颦还有滥竽充数等还包括一些我比较陌生的寓言像鲁侯养鸟、关尹子教箭、非其父不生其子等等,不仅扩展了孩子的知识储备而且对于我来说也是增长了新的知识。
再谈谈它的格式:题目、注音、寓意点播(这些是比较常规的)、它比较吸引我的'是亮点一是有释义,对一些孩子比较不懂的生词像下里巴人、阳春白雪这样的都有注释,另外就是结合现在二维码技术可以边听音频边看书,或者是在不方便看书的时候听音频,这对于有时候开长途车旅游的途中,我就可以打开音频给孩子播放这里的故事,记载途中不无聊也能增长知识就算劳逸结合吧。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设计比较合理,内容也很满意,暂时我没有什么感到不足的地方,再翻看看其他三本书,在总的做一个评价吧,这本书还是比较推荐的。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3
所谓寓言,当然是通过故事来告诉人们各种道理。在国外有《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等。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书,它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人们知识的积累,也是古代人们精神的遗产。这里每一个故事都有不同的意义,有些虽然只是简单的小故事,字里行间却蕴藏着大道理,看了之后不得不让我啧啧赞叹。
书中有个寓言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叫做“画蛇添足”。说在楚国有个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结束后,剩下一壶酒,赏给门客们喝,他们商量说:“这壶酒大家喝不够尽兴,要不我们比赛画蛇,谁先画好就给谁,怎样?”大家一致同意。说完大家就开始了,没一会儿,有个人先画好了,正要拿起酒壶,一转念,心想:“我不还能给它画双脚吗?”这时候另一个人已画完,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为什么非要画脚呢?真是多余啊!”说完就喝下了这壶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多此一举,要实事求是。不要自作聪明,否则会把事情弄咂,就因为一个错误而丢失该有的东西,真是可惜!
我便联想到我上数学课时的情景,我与同学们计算混合计算时,我在算式后方多加一个“=”,老师见了,说:“算式后方不用加“=”的,你这不是画蛇添足吗?”可我却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并没有听进去。到了期末考试,我也这样做了,试卷发下来后,自信满满的'我,看了成绩后心情犹如跌入谷底,就因为我多此一举,扣了一分,不然我就满分了,真是画蛇添足啊!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古人无穷无尽的智慧,简单的故事里隐藏着深刻的含义,让我们在笑意中领略其中的道理。你们也快来读一读吧!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4
《中国古代寓言》里包含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每个故事都寓意深刻。但是,在这么多经典的故事当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大鳌与蚂蚁》。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海有只体型巨大的大鳌,它头顶仙山,一跃激起千层浪。一群红蚂蚁见识了大鳌所作出的壮举之后,竟然自大地认为大鳌和自己头顶米粒、在蚁窝边爬行的行为是一样的。
刚开始读完这个故事,我只是想:这一群小小的蚂蚁哪来的这么大的自信,还把自己跟大鳌相提并论,这可真是可笑至极!可是“名师感悟”中的一句话令我瞬间惊醒,那句话就是“在生活中,不少人也是这样,明明自己与别人相差很大,却总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好。”
在生活中,对那些比我强的.人,我有时候不也如红蚂蚁那般自欺欺人、自以为是吗?就拿上次期末考试来说,语文我考了86分,同桌考了89分。当我看到同桌的试卷时,我想的是:“把6倒过来不就成了9?”我就跟他也没差多少嘛!可是现在想想,“6”和“9”怎么会一样,3分只差就把我们的排名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一直是这种态度,只会让我和别人差的更多!
这故事让我学会了见贤思齐,学会了对人对事要怀有谦虚向上的心。《中国古代寓言》让我读到了很多好故事,还教会了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5
今天,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读完了后,我对愚公的精神很是敬佩。
《愚公移山》大概讲的是:九十岁的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太行和王屋。这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前进道路,他们一家人要出去,就只能围着大山绕道而行。愚公决定把山移走,他带着家人每天运山上的'石土。有一智叟看见了对愚公说:“你这么老了,还想对付那些土石,真是自不量力。”愚公却说:“我死了,有我的儿子,儿子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而山则不会增高,哪有平不掉的道理?”智叟哑口无言。
从愚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前我在学习上只要一遇到难题就放下不写,有时找同学抄,有时找妈妈帮忙解答,以至于做过的题还经常出错。这都是我没有用心去做事的结果,面对困难就想逃避,不可能不学习搞好的。读了这个寓言故事后我应该向愚公学习,学习他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学习他的坚强意志和做事的恒心。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有愚公面对困难敢于挑战,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一定能达到想要的目的。
同学们,你们好好读书,一定从书中学到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6
“这人可真可笑!”我大笑起来。
这人?什么人?有这么可笑吗?你肯定会问,我说的可是书里的一个人啊!是哪本书?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告知我们很多道理的一本好玩的书。比如“拔苗助长”是告知我们食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违反了规律,就必定失败。还比如“守株待兔”是告知我们不要因为一次偶然,就等着下一次一百零一分之一的偶然了。再比如“狐假虎威”讲的是不能借别人的威严来占据地位的`。还有,“大象和小花猫”告知我们再强大的人也有自身的弱点,再卑微的人也有闪光之处。“喜鹊和蚂蚁”说的是你假如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自己。“黔驴技穷”告知我们,不要装腔作势,要切实学习过硬本事,不然迟早会被揭穿的。“螳螂捕蝉”写的是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不计后果。“庸人自扰”告知我们千万不要陷于毫无依据的忧虑之中。“因小失大”告知我们贪图小利的人往往成为别人利用的对象而贻笑大方。“骥遇伯乐”告知我们人要得到应有的爱惜和常识。
我最喜爱的文章是“蝉的新生”,这篇文章的大意是:一只幼蝉从土洞里爬出来了,它爬上了一颗小树,一动也不动。渐渐的,它的旧皮脱落了,一点点巨大的苦痛使它战栗。但是它还是将旧皮脱了下来,它自由多了,大叫一声:“知了—!”;我喜爱这篇文章的缘由是: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先经验风雨,才能见彩虹。
我太喜爱这本书了!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7
我喜欢课外书,最喜欢看的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的《南辕北辙》这个小故事。
他讲了从前,魏国有一个人,要去楚国闹出的笑话。楚国在魏国的南边,可是他却让马车一直往北走,走在路上有人问他去哪里,他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楚国应该往南走,说他的`方向走反了,他听了却说我:“我有很多钱和好马,不要紧。”他不听路人的劝说一直往北走。路人也没有办法,虽然他的条件好,可是他却离想去的地方越来越远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目标所在的方向。不要在还没有弄清楚方向的时候,就着急出发,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就是这个道理。努力错了方向,甚至会起到向反的作用。
在生活中,我们不要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强于别人就得意洋洋,根本听不进去他人的劝告。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谦虚听取他人的意见。好的意见就听从,不好的意见就忽略。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8
我有幸在寒假前夕,得到语文老师推荐专门阅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俗话说“一本好书,可以滋养人的一生”、“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了一位高尚的朋友”。做为三年级的我,第一次读无插图且字体很小的厚本书,刚开始我根本不习惯,没有耐心读下去,更别说专心致志的读了,我读到三十多页就准备放弃了!
我的举止被细心的妈妈看到了,她温和地开导我说:“孩子,你已经是中年级的学生了,试着去理解故事的.内容和蕴含的哲理吧”,在妈妈的劝说和每天的睡前陪读中,我渐渐地喜欢上这本书了!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无数智者对人生精辟的总结。后来我不仅能轻松阅读,而且还扩展了知识面,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每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中,都有名师导读、精华赏析、相关评价,能帮助我理解大家都来恭喜塞翁,他却觉得这是一件坏事。当然,这次又被塞翁猜中了。他的儿子很喜欢这匹马,经常骑马出去。有一次,因为马受了惊吓,塞翁的儿子从马上跌落下来,摔断了一条腿。塞翁却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果然,那年发生了打仗,十有八九的青年都在战场上送了命。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可以不用去参加战斗而得以幸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反之亦然。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9
假期里,老师推荐我们看一些课外书,其中我最喜欢《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里面讲述了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例如《塞翁失马》、《愚公移山》、《守纪律的海鸟》等等,寓意深刻,我深受启发。
整本书中,我最爱看《守纪律的海鸟》这则寓言,它介绍这种海鸟不光傻,还很笨拙,但是它们十分守纪律,一起飞,一起睡,就连吃东西也一起吃,从来没有贪玩掉队或者不听话的,所以没人敢伤害它们。可见,遵守纪律是多么重要啊,否则,轻的会被头鸟惩罚,重的会危及生命。
不仅仅是海鸟,我们的生活中守纪律同样非常重要。比如放学回家,有的小孩不遵守路队纪律,避开老师的眼睛在一起打闹,结果有人跌倒磕破了头,跌伤了腿,受伤花钱不说,请假治疗还耽误了课程,实在不值。还有我,上课时,本应该眼睛盯着黑板和老师,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有时却控制不了自己,经常趁老师不注意,搞小动作,玩橡皮泥,或者和同桌说悄悄话。老师批评自己还满不在乎,结果成绩忽高忽低,很不稳定,到这一学期,竟然一直都不理想,怎么也上不去。现在我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不守纪律,错过了老师的讲解,学的知识就好像吃的'夹生饭,成绩怎么能提高呢?所以说,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安全上还是学习上,遵守纪律都是太重要了!
同学们,这本书真是太好了,里面的道理浅显易懂,值得学习。有人说“一本好书,可以滋养人的一生”,我愿大家都来读读它,让你们的人生得到书中道理的滋养,今后的路越走越宽!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10
这学期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书里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每个故事我无法忘记,回味无穷,比如,《东施效颦》、《画本》、《蝙蝠》、《伯乐怜马》等故事。
我最喜欢里面的《东施效颦》,这个故事讲的是越国有个美女叫西施,她长得非常美丽,一颦一笑都非常动人。西施有胸口疼的毛病,每当犯病的时候她都皱眉捂胸口。邻村有个姑娘叫东施长得特别丑,行为举止比较粗俗。东施非常羡慕西施的美貌,一天在街上西施犯病皱眉捂胸口,恰好东施碰见了,也模仿西施样子皱起双眉、捂着胸口在街上走来走去。结果人们见到东施的怪样子就像见到妖怪一样躲的远远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一味的去模仿别人,要结合实际取长补短,才能让自己越来越好。在学习中也是一样,在学习别人的学习方式的时,不能照搬照抄要转化成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能事半功倍。
人们常说:“知识是实现理想的.翅膀。”看完这本书,我感觉满脑子都是知识,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幽默,也学会了许多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让我更加热爱读书。我觉得每一次读书就像一次奇妙探险之旅,我很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11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由许多寓言故事组成的,书中的每一个寓言故事看似很普通,但都隐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好书。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是《守株待兔》,这则故事讲的是:宋国有个农民,他的'?地中有?棵树桩。?天,?只跑得飞快的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死。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结果,兔?没等到,他??却成了宋国的笑柄。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的人。像这样的寓言还有“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这些寓言虽然都只是人们编造出来的,但却又让人觉得无比真实,其中的道理十分耐人寻味。
读完了这一本书后,我更加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12
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寓言——《中国古代寓言》中有一篇非常引人注目的成语故事《杞人忧天》,想必大家都看过吧,今天就由我再来讲一讲,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他最早出自《列子》,主要讲述了一个人总是在家里边胡思乱想,在想天会不会塌下来?地会不会陷进去?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吗?掉下来会伤到人吗?他一直为这些问题而苦恼,终于在一个月高风黑的晚上,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为他解开了困惑很久的问题,那个人从此以后变得豁然开朗,积极向上。为啥他前后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寓言故事虽然短小,但其中的道理却很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认为正是这个人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他在面对一些问题时能够积极改正,勇敢迎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不能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我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比如:开始前一直担心自己会考不好,忘做题甚至很多题不会做……想想就可怕想要放弃。忽然我的耳旁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别怕,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只有心态正确任何疑难杂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就像自信是最有力的法宝能够战胜一切。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13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中国古代寓言》,它让我明白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守株待兔》。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农夫自从在田里捡到撞死的兔子后,就一直守着树桩等兔子,田地都荒废了。
我觉得他太傻了,把偶然发生的事,当成是会经常发生的事。这就像我的妹妹,她有一次考了个满分,得意忘形,之后就一直在玩,还总是四处跟别人炫耀自己的成绩,却不再踏实学习。结果,又一次考试,她只考了八十分。农夫的故事,和妹妹身上的真实事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意外的`收获不要有侥幸心理,更不要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不劳而获和好运气,只有勤勤恳恳,才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大家可不要像农夫和我的妹妹一样哦。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14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里藏着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八哥学舌》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了有一种鸟叫八哥,有人把它捉来教它说人话,八哥就学会了几句简单的话。一天,知了在树上鸣叫,八哥就问:“知了,你会说人话吗?”知了回答:“不会。”八哥又说。“你难道不感到惭愧吗?”知了再次回答:“你已失去你的声音,而我发出的是自己的声音”。
读完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一个人总是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八哥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遭到别人的.讽刺与嘲笑。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15
新学期里,按照老师的要求,我每天坚持读一篇课外文章,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在我读的众多的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内容简洁,每一个故事看似浅显易懂,但细细读来都写满智慧,书中的故事有批评、有赞扬、有讽刺、有歌颂,告诉了我们许多的.人生哲理。
形形色色的故事各自隐含的道理也截然不同:有的告诉我们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望洋兴叹》;有的让我们看事物要懂得去看到它的本质,不能够盲目地去追捧一些事物——《叶公好龙》;还有的告诉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愚公移山》。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是《楚厉王打鼓》。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说西周时期的楚厉王在位时,每当遇到紧急的敌情,就会命人击鼓,把老百姓火速召集起来守城。有一次,楚厉王喝醉了酒,酒意朦胧地敲起了鼓。百姓们听到鼓声以为出现了紧急的敌情,马上集合起来去守城。楚厉王清醒后,却若无其事的跟百姓说是因为喝醉了酒,敲响了鼓。过了几个月,真的有敌人入侵楚国。这次,不管楚厉王怎么击鼓发警报,百姓们都以为是楚厉王喝醉酒敲着玩的,因此没有赶去守城。经过这次教训以后,楚厉王改变了原来的号令方式,重新颁布了新的报警信号,老百姓这才相信了他。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信用是很宝贵的财富,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当我们数次失信于人时,就很难再取得他人的信任了。同时也告诉我们,对于国家的君主来说,如果失信于民,无异于自取灭亡。我们要知错就改,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中国古代寓言》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同时也让我领悟了许多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德国作家歌德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作为三年级的我,以后要读更多的好书,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11-18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04-24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15篇06-13
读《伊索寓言》有感06-14
读《伊索寓言》有感14篇07-02
读《伊索寓言》有感13篇07-03
读《伊索寓言》有感(14篇)07-03
读《伊索寓言》有感常用(14篇)11-26
读《伊索寓言》有感15篇【精华】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