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
两周前看完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写一篇读后感,我怕自己肤浅的认知不足以理解本书的深刻。但是有股力量催促着我思考,并将思考的结果化诸文字。现在,端坐窗边,沐浴在晨光之中,码字。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月亮和六便士》无疑书写的是一个关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故事。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象征以金钱和实利为核心的世俗的物质生活。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因为他们代表了最纯洁的生活状态,完全为了理想和信念而生存的人。癫狂而伟大的灵魂总在最少数,大多数人是既低头寻找六便士,又不时抬头看向月亮。
“仿佛我突然闯进某个陌生的世界,那里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人并不能做他想做的自己,而只能做他不得不做的自己。”
书中这两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们常常被固定的思维模式所束缚却不自知,年岁渐长不过是加固了那些模式。我喜欢阅读,喜欢聆听他人的话语,因为这常常让我看见不一样的世界,那里对价值及意义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当然有时候我们更需要去听他们未出口的话语。
人生一世,似乎有许多选择,想来有无数种可能。可就像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他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了那个不得不成为的自己。这不是悲观或者简单的宿命论,是他付诸行动所书写的一生。读者褒贬不一,以自己的价值观考量值不值得,他不在乎。
作者理性而睿智,只是静静解剖着人性。面对这场精神与现实的博弈,你选择什么?作者:林香玉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2
这本书里讲述了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在世人眼里拥有了“铁饭碗”、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得非常安逸,但他却疯狂地迷恋上绘画,摒弃家人、抛下所有,独自到巴黎追寻他的理想,他在巴黎的小阁楼里忍受着痛苦与折磨、贫困潦倒、饥饿与疾病,若不是有朋友的接济,他可能走不出那煎熬的小阁楼,在几经周折后他逃离了,来到一处远方的小岛-塔希提岛,这个岛几乎与世隔绝,他终于找到自己的创作灵感,生活与灵魂契合的来源,他在这里创作出了一幅又一副的'旷世巨作,然而生活还是没有放过他,他在岛上染上麻疯病,不幸丧生于此,但是他在岛上的创作是有价值的,一幅幅旷世巨作价值连城。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终于理解那句“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他的头脑里只有这一件事,他好像生来就带着“神”的使命,这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为了这件事他不惜抛家弃子,放弃了成为别人眼中羡慕的生活,但是他认为他是在做对的事情,他认为他活着就是为了追寻真理,而真理就在他的心中。就像我们生活中同一件事情,你看到的一面和别人看到的不一样,那么你会说是别人的错吗?其实不然,凡事都没有绝对,别人只是看到了你没有看到的一面。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不互相排斥的并存在同一个身体里。
月亮与六便士,理想与现实,如果你抬头看见了月亮,低头便是六便士;如果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你愿意成为疯子似的天才,还是在实现自我价值里一生碌碌无为平凡的普通人呢?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3
《月亮和六便士》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感谢朋友推荐。
对于“月光”,对于“六便士”,我想我们应该仰望崇高的月光,追求崇高的理想,在这条路上不顾一切的追求和努力,任何时候我们准备开始,都将不会认为是迟到的。我想我们不应该为世俗的东西所牵累,“六便士”是需要的,但是我们面对他们,应该时刻保持理性。“六便士”只能在你的生活中占据很小的一部分,他支撑着你仰望月光。而月光,是你在未来生活的动力。同时我们也应该有着追求生活的.激情去面对一切想要的欲望,月亮也好,六便士也好,生活才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有勇气面对自己最真实的想法,也要懂得适可而止。
我们平常人可能一辈子都是这样的人,追求优秀,崇拜优秀。毛姆正好点出了我们追求的所谓优秀的真实含义,即他人的认可。然而很多时候他人的认可并没有什么卵用,除了父母之外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认可你呢?他们是不是在夸奖你的成功的同时也在嫉妒你,或者轻蔑地在心里说声不过如此呢?即使是将来相伴的伴侣,在确定相互之间的关系之前,是否也会对对方是否与自己相配,是否带出去有面子,是否拿的出手与朋友们进行炫耀进行判断呢?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我们拼命不甘心的奋斗所取得的一切,可能只是他人茶余饭后的笑料,或者只是成功引起了本来在这个世界上与自己不想干的人对自己的注意。
仔细想想这些真的有意义吗?所以我看到这些以后,想到的还是要活得轻松开心一些,多在乎一点父母,尊重他们一些,少在乎点外人的认可,对所谓的成功学鸡汤也是敬而远之,开始以自己的想法行事,尽量让自己活得更加快乐!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4
最近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整本书其实就是介绍天才画家斯特里克兰的生平,如果不是读了书前面的序,我想我也不会知道这本书书名的含义,每个人都有梦想,可是随着年纪的增长,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谁又敢洒脱的抛弃一切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特别是艺术这样虚幻的梦想,而且艺术家一般活着的时候是贫困潦倒,死后无人知晓,除非是世所罕见的天才才能流名千古,但是,这世上又有几个天才呢。书中的主人公在我看来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或者说追求美的道路上。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是选择美好理想的代表——月亮,还是臣服于现实,弯腰捡起脚边的六便士。我们中国自古倡导中庸之道,理想和现实,不必一定做个选择题,我想,在享受现实生活的同时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说,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
书中另一个让我感觉强烈的地方,就是超脱物质享受,沉醉于精神世界,感觉有点类似修行。想起一句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经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不过我想作者想传达的意思,是说: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太过复杂,太过精致,反而没有原始粗犷的美。就像一个人,吃了太多精致的食物,非但不会健康,还可能会生病。
精神也是一样吧,我们被各种精致的东西包围,让自己活得很体面,吃精致的`食物,欣赏了太多加工的精致美景,精神也会生病的吧。
想起古希腊的一个神,只要身体接触土地便可以获取力量,它的母亲是大地之母,很多时候,我们不开心,是因为内心的不踏实,脚下穿着鞋,踩着的是水泥地,与原始的土地隔离了,活在一座座冰冷的钢铁森林中。返璞归真,放飞自我,寻求精神的解放,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5
选择月亮,或者是六便士,怎样选都没错,不同的选择就是不同的人生,斯特里克兰德这个人物的性格真的很特别,他与别人的对话,我总会想去观察他是怎么的反映,他总是嘲讽他人,心里也没有什么道德约束,又是极其幸运又不幸的,在人生的最后时光有一个女人愿意不弃不离的照顾他爱着他,不同情他也给他自由,做到了他对女人的所有需求,不幸的是,在有生之年没有目睹自己的画会是多么伟大的作品,但这点不幸,对他来说也是无所谓的,他从不在乎这些。
月亮和六便士的某种思想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你在看到他对女人的某种偏见,或者可怜那些注定孤独却要结婚的人的一些描写,都可以想到在现实生活中他作为一个同性恋,后来迫于现实压力等,去娶了一个女人,后来离婚也付出了巨额的补偿。就让我想到以前上语文课,我们去学习一篇文章时,总是先去了解这个作者,还有创作的背景,才能更好的读懂这篇文章,可惜,以前很少会注意这个。
我很喜欢开头,作者在描写一些人物的性格时,充满曲折,刚开始给你树立一个怎样怎样的形象,然后再去打破这个形象。人总是难以理解的,朝夕相处的人你可能都不一定了解他们,仅仅凭借他人的话语又怎能知道事情是怎样的`这个人是怎样的。
毛姆是个很成功的作家,他热爱写作,同时他也很有钱,可以说也是个拥有月亮又拥有六便士的人,他刻画的斯特里克兰德的形象,也像是表达他对于理想的追求,放弃六便士,追求天上的月亮,就像在表达他对写作的热爱吧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6
这本书将人性的复杂写的行云流水,说实话,可能是我第一次阅读此书,越看越窒息,因为书中的女性角色并不让人感觉轻松。
斯特里克兰太太
从一个妻子角度来看,她可能长的不是很美,但她是一个端庄、温婉、大方、爱干净的女人,与斯特里克兰结婚17年,育有一儿一女,敬爱丈夫,这样的一个妻子人设,显然无可挑剔,但为什么斯特里克兰还是要逃离这个家,去追逐艺术呢?
斯特罗夫太太
她是本书中最惨的女性角色,但也可能是最令人羡慕的一个角色,因为即使她背叛了丈夫斯特罗夫,但斯特罗夫依旧纯纯的爱着她,正是丈夫这种卑微无底线的爱,让她在遇到斯特里克兰时,明知对方没那么爱她,她仍选择了义无反顾、轰轰烈烈的去爱,直至最后自杀。她对斯特里克兰的爱不也是卑微的`吗?遗憾的是到最后,她没感动到自己,也没感动到斯特里克兰。
爱塔
一个是又渣又有艺术气息的成熟男人,一个是十七岁天真烂漫的年纪,父亲早逝,居住的群岛里,优质的异性也不多,这就注定了她对斯特里克兰的一见倾心。他们的爱看似完美,可惜太短暂,只有三年时光,斯特里克兰最后得麻风病而死。
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爱塔无私的爱,成就了斯特里克兰最后的时光,斯特里克兰喜欢静处时,她不会去打扰,无疑,他们是最好的伴侣,而,斯特里克兰是否真的爱她呢?
通过对以上几位人物的分析,我相信,每个年龄段,我们对于人生的思考也不一样。书中男主角对待感情态度渣的一面,我们都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但他对于艺术的执著追求,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对于中年女性,孩子也已长大了,从前可能除了工作,我们就是围绕家庭转,今后我们要试着学会放手,给自己留一点空间,这样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与家人更好的相爱。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7
崇拜者对他的赞颂同贬抑者对他的诋毁,固然都可能出于偏颇和任性。
习惯表达同情的人反而让那些受难者非常困窘。
有些人的胸膛上已经沾了那么多的泪水,我不忍再把我的洒上了。
这些人见面时冷冷淡淡,分手时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他甚至没有什么奇行怪癖,使他免于平凡庸俗之嫌。他只不过是一个忠厚老实,索然无味的普通人。
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
一个人陷入爱情而又不使自己成为笑柄,三十五岁是最大的年限。
一片寂寥清冷,仿佛房间的另一边停着一个死人似的。
女人的一种无法摆脱的恶习,热衷于向任何一个愿意倾听的人讨论自己的私事。
尽管她的悲痛是真实的,却没忘记使自己的衣着合乎她脑子里的礼规叫她扮演的角色。
愤怒和痛苦在她的胸中搏斗着。
如果罪人对自己犯的'罪直认不讳,规劝的人还有什么事情好做呢?
这个女人显出一副精明能干的样子,仿佛整个大英帝国都揣在她的口袋里似的。
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
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她只差一点儿就称得起是个美人,但是正因为这一点儿,却连漂亮也算不上了。
他是一个耽于饮食声色的人,但对这些事物又毫不在意。
狂信会导致偏执和不理智。
一个粗野、低贱、俗不可耐的女人,一个性感毕露令人嫌恶畜类般的女人。
自己屙屎自己吃。
大多数女人把对有保障生活的满足感当做了爱情。
作为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能够整天整夜地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事儿。
魔鬼要干坏事总是可以引证《圣经》。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8
《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的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它有很高的声誉,就算没有读过的人,也会大概知道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伪文青们都很喜欢的一本书。
看完后,我被里面那幅美妙的画面所震撼了。在我读它之前,我认为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可爱的.年轻人,他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一生,却依旧很穷。我认为,至少是一个善良和纯洁的人。然而,看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主人公是一个脾气暴躁和粗鲁的大叔。而这位大叔是以著名画家高更为原型的。
大叔早年的生活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成功人士”,六便士的生活似乎有点低估了他的社会地位。然而,也许正是这种对比让这个角色与众不同。第一个对比是大叔的年龄,他不是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而是一个有着令人羡慕的居家男人。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说,放弃一切去追求遥不可及的“月亮”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第二个对比是大叔的社会地位。如果他一无所有,我可以想象这是一个被逼到路尽头的人是怎样的涅槃。但是成功和快乐的人可以从头开始,而不用担心“成本”,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我没有研究高更的真实历史,小说中对真实世界的描述有时牵强附会,却还是让我感到真实。也许,真相并不是这部小说的初衷。虽然这个天才有非凡的天赋,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他。尽管表面上不负责任,对家庭带来了伤害。而我最讨厌的是他对朋友的态度。
我忘了唯一崇拜他的朋友的名字,我们就叫他小胖吧。小胖也是画家,看了他的画后,很珍惜。男主虽然脾气暴躁还没有礼貌和修养,小胖还是对他很好。
不幸的是,男主不但忘恩负义,还出轨了小胖的老婆。其实这一点逻辑我一直觉得小说没有解释清楚,因为一开始小胖的妻子是很讨厌男人的,对小胖却很有爱心。后来莫名的被一个男人吸引了。
或许,一千个人读同一本书都有不同的感受吧!这就是我在看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9
反复拿起反复放下,磕磕巴巴拖拖拉拉,终于读完了好友推荐的这本书,好书!满地都是低头可拾的六便士,他——思特里克兰德,却固执孤傲地抬头望向那一轮月亮他就像屹立在天地间的一座高大黑暗的方尖碑,捡起六便士的众人不管看见还是没看见都不得不朝着这座方尖碑鞠躬弯腰,不管是出于本心的敬仰、崇拜还是无意识的行为,他们都向他朝拜。
这一幕是不是很滑稽?上天垂爱思特里克兰德,赐予他满腔如火的热情和才华,天地嫉恨思特里克兰德,带给他无尽的痛苦和折磨。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句话“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监狱中。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忍和能之间的夹角就是我们的生存空间。
你的目光落下的地方,就是你今生监狱的围墙!”如果这句话适用在思特里克兰德身上,他无疑是自由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关住思特里克兰德的围墙,因为,他的目光落在月亮上。但是,他也为这种自由付出巨大的.代价,抛妻弃子,放弃优越富裕的生活和稳定的前程。但是,反过头来一想,这些东西对于思特里克兰德看来,压根就不值一提,比起他的梦想,这些东西实在无足轻重,平淡无聊。
对于我而言,我佩服他,敬仰他,因为他做的事情我很向往但是我做不到。每个人心中做决策的时候,物质生活和追求理想都占有不同的权重。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决策,我们都没办法也没有权利站在自己的角度做出评价。如果真要一个评价,那就交给时间,交给历史,交给后人吧。现在的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做真正的自己!我要六便士,但是我也要月亮。
我的家里没矿,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我必须先捡起我的六便士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我才有机会抬头看一看只属于我的明月亮。因为,我知道,我的的心中有一座矿,正在昼夜不停地燃烧!举杯问月, 醉看人间, 舞影徘徊;遥望天外,雾散云开, 抱月入怀!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0
知道毛姆是从《月亮和六便士》开始的,最初对这本书感兴趣仅仅是因为书名很写意,那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好似自始至终都存在我们的追求之中。后来,了解了毛姆的其他作品《人生枷锁》《刀锋》等等,只不过都不曾拜读。去年网上书店做活动,顺便就把毛姆的这本《月亮和六便士》放入了购物车,书到手后,束之高阁,直到三月份才想起去认真的读一下。
书的内容很简单,写的是画家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死后成名,关于他的传说甚嚣尘上,而“我”作为他曾经的朋友,踏上了追忆他的道路。“我”见证了他从证券公司毅然决然辞职并不辞而别“抛弃妻子”从伦敦到了巴黎追求绘画的疯狂;我看到了他忘恩负义,为了他的艺术勾引了朋友的妻子,又将他抛弃;我听说了他从马赛千方百计来到了他苦苦追寻的梦想之地—塔希提岛直到最后死于麻风病。在“我”看来他的前半生本本分分,后半生疯狂而已无情。但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一生却是那么富有争议和启发。让我们思考理想与现实的问题。
可是,就我而言,佩服查尔斯?斯特里克兰追求梦想的努力,但不喜欢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许在他看来情感都是一种束缚,“爱情是一种病”,因此他离开了妻子、抛弃了情人,最后找到了一个伴侣。
《月亮和六便士》,就行理想和卑微的现实一样。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有着不同的理想。只不过在岁月中被埋藏了,偶尔在记忆中找寻到到她,也只是远远的看一下,不敢讲她拾起,有很多理由,担心未来、担心家庭,其实更多的还是不舍得放弃可见的未来去追寻还是虚无漂亮的未来,怕的是在追寻中不断的'挫败,因此我们才老老实实躲避在避风港里。虽然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疯子、执迷不悟的傻子、冷酷无情的负心汉,可是他的内心充满着热气和理想,一直在追求着他心中的美,并不惜烧掉道德和社会的羁绊。也许这就是真本书的真正意义吧。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1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本书作为一部小说,同样跟书中主人公的画作一样折射了20世纪初期的世俗风云。
开头描写主人公逝后画作名声大噪,但凡跟他有点关系的人都流传着他的各种见闻八卦,真真假假。然后描述从他离开妻子儿女从英国奔走到法国之后义无反顾追求自己的理想,从人生的半中腰踏上一条走向偏执画家的不归路。
从作品的雏形到成行的这期间,主人公经历了人生的各种不堪但都能视如草芥,从因生活窘迫寄住到德克家,倾爱其妻反迫自杀,又奔走异乡,被爱塔爱上育子,所有经历只化作了素材,爱于一时,对美的执着仍然一如既往,短短数年,画作随其漂泊,散落各处,后患麻病,终其一生,造就不菲价值。
比起对一部文学作品的作者在人物的心境,神态,动作,环境的烘托等等写实的功底和素养来说,对这部作品更倾向了对故事情节跌宕的关注,作者倾注了大量篇幅渗透人性,在精神追求与现实物质方面的权衡,不惜为艺术忘我,忘却周遭,穿透世俗,创作于深邃。
为那个时代庆幸,出现精湛绝技的画作流传于世,进而引发后来者对画家背景惊世骇俗的故事,这或许也是文艺作品在不同时代的`周期规律,具有时滞性,梵高和莫奈是否也是如此,红楼梦应该是的。张爱玲在遇到胡兰成之后的文学成就才更上高度。
不幸的是,主人公在经历了人世间多少苦难得来了举世成就,爱他的人,莫过于都爱到尘埃,才生出花,又被冷冷拍打,泯灭了一切,或许这才是文艺作品该有的出场姿态,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神秘才是优秀。
幸与不幸,更与何人说。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2
看完《月亮和六便士》,说实话,并不赞成男主的做法,虽然他选择了心中的月亮,在其死后,他也成了世界闻名的艺术家。然而,不负责任,自私,冷漠无情,脸皮极厚,毫无感恩之心这些标签我还是想贴他身上。如果为了追寻心中的理想要抛妻弃子,不顾家庭的责任;冷漠无情,不思感恩,伤害他人;难道因为他是天才,他能坚持心中的理想,敢于突破世俗,所以这些就都应该被原谅吗?至少在我眼里他是个渣男,自私鬼当然,他也是个敢于世俗,特立独行的天才画家。毕竟每个人每件事都应该批判性的去看待思考。
故事让我想起了《天堂电影院》的结局,数十年未见,纵使两人仍然相爱,男主终生未娶,但女主最终还是回归了理性,毕竟已为人母。相反的,电影《两小无猜》的结局让我很反感,两人嘻嘻哈哈的打赌“敢不敢”,就是不承认彼此相爱,但最后的结局两人终于在一起,然而男主却是抛妻弃子,女主也是抛弃了丈夫。这样为了心中所爱却毫不顾忌他人的做法实则让人喜爱不起来。虽然电影是非常不错。
现实中我想起了之前有跟人讨论过关于旅行的一个问题,有些类似,但也不加过多论述了,大致就是关于“只要你旅行的'欲望足够强烈,钱和时间的只是你欲望不够强的借口”。也想起了之前跟她争论过关于徐志摩是否算渣男的一个问题,也有些类似吧。
支持每个人去追寻他心中所追求的,只要时机恰当,哪怕你根本不会成功,只要你自己能所求一份安宁便可,但前提是别过多的伤害他人。某些时候过度的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可以理解为自私。
不过也可能我是这样的一个想法,所以脱离不了世俗,只能泯然众人矣。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3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是20世纪著名作家毛姆最著名的作品,畅销了一个世纪。
当我看到书封面上的一行字时,我立刻被吸引住了: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提到月亮和六便士,而讲的是:“我”是一名年轻的作家,在一个意外的机会遇见了银行家查尔斯·斯特里克兰。谁知斯特里克兰为了心中隐秘的绘画梦想,弃家出走到巴黎。他对世俗的一切都冷酷无情,不屑一顾,他曾迫使爱他而抛弃丈夫的布兰奇自杀。但他对艺术有着一种非同寻常,无法抗拒的热情。最终他来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娶妻生子,最终双目失明,疾病缠身。但他完成了一幅最为伟大的作品,但在临死前,他委托自己的土著妻子一把火烧了一切。我这才知道,月亮指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六便士指的是俗世与金钱。
毛姆把众多的`写作手法运用的炉火纯青,就像他自己讲故事似的,一切似乎都那么真实与生动。我看完后,差点以为这一切都是真的,真有斯特里克兰这个人。我仿佛不在看书,而在坐在火炉边听毛姆讲故事,不禁沉浸在其中。
再看看这本书的主角,不屈不挠的斯特里克兰。他只为自己的画画理想,放弃了家庭,放弃了名誉。贫穷潦倒,疾病缠身,可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信念,这就是真正的持之以恒!但他却没看到自己的成功。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持之以恒,不忘初心,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才能获得成功!斯特里克兰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好书,我希望大家有空看看,一定能获得心灵上的收获。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4
书中的“我”是伦敦怀才不遇的作家,偶然间认识了一位证券经纪人在40岁的那年,突然听从了内心的呼唤--做回自己!于是,离经叛道地他舍弃了一切,包括妻子和一双儿女,远赴巴黎,差点死去,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找到灵感,全身心地投入绘画,并在死后声名大噪。而作为叙事者的“我”也在回忆,在成为著名的艺术家保罗·高更后,“我”曾与这位艺术家的那些人生经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对于曾经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来说,他一生中有许多让人不能理解,甚至让人发指的`地方,但是单从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层面上讲,他确实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和艺术家。就比如,“我”在开篇的导读里说到,当你发现离任的总理原来只是个能言善辩的口舌之士,卸职的将军也无非是个软弱可欺的市井之徒。你就不难发现,其实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才是真正的伟大,你可以不喜欢他的为人,但不得不承认他的艺术和作品,因为你很难不对它们产生兴趣。他发人深省,他也让人又爱又恨,尤其是他身上的那种本能,虽然受他的生活环境所抑制,却像肿瘤一样在活体器官中膨胀般地顽强地生长,最终控制他整个人,不由自主地采取行动,只为天上的月亮神魂颠倒,却对脚下的六便士视而不见,他的偏执和冷血,还有他的引人注目。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不要过多的对他进行论断,免得你们被论断,更不要将表象作为判断的根据。
至于月亮和六便士之间该如何取舍?“我”并无定论,只是谨慎地说一句:“这取决于你们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们认为你们应该对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抑或是你们应该对你们自己有什么要求。”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5
一直以来读完书,就在脑子里随便想想就完了,懒得不愿写书评,所以思绪一直是乱的。
很多时候翻开一本书开始看的时候并不知道里面有多精彩,于是遇见精彩的时刻内心就有多喜悦。
开篇引入是从艺术家的妻子开始的,读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最重要的人物是她的丈夫,而且整本书的'主角似乎都不是艺术家,却又在“我”和与他接触的人说的话发生的事中,让他的性格和形象承现在眼前。这样的设计正是我喜欢的地方,而且有趣的是,作者是用“我”来叙述的,“我”又在书中有趣而真实地分析了各个人物性格和这个世界,我们看的时候会跟着他思考,自己也会去想。谁说一本好书不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呢。
看似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故事,却又让人感动、震撼,又觉得神圣。画家对他的理想,艺术追求,从没有失去勇气。从没有人可以真正摆脱别人的眼光看法,不计较得失,不在乎自己做的事日后真的会给自己带来益处,他真正挣脱了枷锁。一个执念,一个信仰,就是一辈子。他用生命最后的时间,把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他所知道的秘密,创作、表达在画的世界里,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那幅惊世骇俗的画,但又揭不开它隐藏的秘密,因为画家最后高傲又轻蔑地毁了那个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的世界。
虽然是外文翻译,我是在读完整本最后看的翻译者导读,他说看到最后热泪盈眶,由此可以看出翻译者翻译时会相当用心,也确实翻译得很好,很多时候词美又贴近中国文化,很多注解也很有意思。但是透过这些依然能感受到原作家不一般的文采。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相关文章: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06-26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1-30
月亮和六便士假期读后感800字06-09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4-08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1-18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3-22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03-13
(精)《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07-07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集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