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时间:2024-05-28 12:59: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选【2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选【2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今年五一假期的时候读完的,如同史诗般宏大叙事中,是一个个鲜活又沉重的生命。而这些生命的爱恨情仇似乎又融化在辽阔的森林中,消逝在清风明月中。读完之后我内心久久翻腾,又似乎透过森林的迷雾,看到了蜿蜒广阔的额尔古纳河。

  死亡在书中是那么的自然,困倦在雪地冻死、被河流冲走了、被雷电击中了、被狼袭击了、从树上掉起来了,被蜘蛛吓死,被蜜蜂蛰死,围绕篝火跳舞倒下了。几乎所有的死亡都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有关,但鄂温克族的人们并没有因为这些而痛恨自然。他们在自然中失去,在自然中获得。尼皓成为萨满之后,每救活其他一个人,就要以牺牲自己的一个孩子为代价。“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别人的。”这是使命,更是信仰。

  希楞柱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无法言说的痛苦,是尼都萨满对达玛拉无法安放的爱,姑姑伊芙琳爱而不得的憎恨,是老达西对饿狼复仇的执念、是维克特误杀弟弟后的内疚自责、是拉吉米对女儿马伊堪的控制。每个阴郁、刻薄、愤怒、沉沦的背后都有个人无法消解的愁苦。这些暗流涌动,但却最终归为沉寂。

  鄂温克人和驯鹿亲吻着这片森林,他们搬迁会把垃圾带走,捕猎会顾及灰鼠的数量。他们的驯鹿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喝水时能看到这水里的鱼。冬天扒开积雪吃苔藓时,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而讲述者“我“这一生能健康地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这是对自然的敬畏和臣服啊。

  生命是脆弱的,但自然在四季轮转。时间会消逝,但是记忆却在文字中永恒。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

  借读了一本叫《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书,大概是由于迟子建女士在我们的心中的地位不够或是其他什么原因,那几本崭新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仍然保持着它的青春,我曾经问过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有没有读过这本书,知道不知道迟子建这个人,他们一致的回答是不知道,没读过。果不其然,幸好我读了。它的内容、它的形制、它的文化、它的内涵、它的现实性,深深地打动了我。自那以后,我开始爱上了她的作品。所以,在我看来并不一定是那些一直在我们口口相传的人的作品才是不朽的作品,或是某些年代某些事件中的才是珍品,而这些当代人的作品也一样,只要它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现实、或是有着深刻的令人反思的、或是让你喜爱的作品并在你的传播下得到大家认可的,因此,不论是什么时代,是什么人的作品,即使是现在无名无姓的'人的,都应成为“经典”。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但是有多少人了解这些民族的文化,试问一下,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你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多少,如果你们都不知道,或是仅仅是一点点皮毛,那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汉人呢。在试问一下,咱们汉人又对自己的文化了解多少。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了解、不珍重自己的文化,它就已经相当于从世界上消失了,它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甚至是人民以及他们的思想。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相关文章: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2-07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必备15篇)05-18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0-12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5篇12-02

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02-25

春天的河作文05-13

家乡的河作文05-07

童年河读后感04-15

呼兰河传读后感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