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

时间:2020-10-22 09:47: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智慧》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智慧》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1

  早先,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中酷品三国,妙语连珠地塑造出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他的评说幽默风趣,绘声绘色,精练生动,令人印象深刻。而易中天的新作《中国智慧》,文字轻松活泼,谐趣横生,依然是易中天贯有的风格。

  此书分为六章节: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办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初看标题,中规中矩,古韵十足,让人难以理解其中个味。继而仔细读来,顿然大笑。

  ”周易认为任何事物都有阴阳,我国北方人相对阳刚一些,南方人相对阴柔一些,比如苏州人,他们连吵架都很温柔。“像这样平实易懂的句子,书中比比皆是。《周易》是一本特别神秘深奥的古书,一般的人很难看懂。然而,易中天所讲的”周易的启示“却非常简单明了。

  如何看待中庸之道,易中天说:”不是和稀泥,不是不讲原则,不是各打五十大板。“中庸的原则,书中提出:做事情要拿捏好分寸,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一定得恰到好处。中庸就是中和,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修养,质朴和文雅各占一半,即为中庸之道。

  六章节中,我甚是喜欢”禅宗的境界“这一章。禅宗佛道,历经几千年,一直备受追捧。现如今,似乎人人都知晓禅理,但是关于禅宗的境界,却罕有人知,自身修行起来更寥寥无几。书中首先讲到”立地成佛“,就得说禅宗的境界在瞬间,靠觉悟,不是修行。整个中国智慧的体系中,禅宗不同其他,是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层次。

  ”禅本身的意思是静虑,原本是佛教的一种修行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就是打坐,盘腿坐下,安安静静地想。不是想,叫非想;不是不想,叫非非想,最后进入一种什么境界呢?想入非非。用最白的话来表述坐禅,就是发呆。“开篇这句诙谐的调侃,使我不觉莞尔一笑。禅宗的`境界,易中天用说故事的方式,引人入胜。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把禅宗的由来、传承及觉悟缓缓道来,像沏一杯清茶,经过放叶、冲醒、翻滚、叶沉、茶静,最后万物皆空。”该放下就放下,该拿起就拿起,想放下就放下,想拿起就拿起。“此句言简意赅地道出了禅宗的境界。

  《中国智慧》,语言幽默生动,哲思处处开花。可快阅也可慢读,能粗看亦能细品。睿智博学的易中天在《中国智慧》中,精辟地剖析了中华几千年博大精深的文明智慧;谆谆地警世,为读者洗涤心灵。比起某些晦涩难懂的古书,《中国智慧》是一本让人看得明白、读得懂的好书。

《中国智慧》读后感2

  “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易中天“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这是易中天先生书中的一句话。没错,知识是普存的,但能否变成智慧,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可以学习知识,但并一定会转化为个人智慧,只有经过思索,提炼升华,真正与个人的思想融合的知识,它才会成为智慧。这是一个学习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转折点,是“领悟”。如何领悟,可能我们需要他人的点拨,或者说是启迪。易先生的《中国智慧》正是这样一本启迪智慧的书,让我们从中国古代文化精华中汲取知识的养料,转化为自身的智慧。易先生的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向来喜欢。读他的书仿佛他就在你的面前讲述,娓娓道来,条理清晰且观点鲜明。这本《中国智慧》也不例外。本书分为六个部分,也是易先生六场讲座整理后的讲稿,分别是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没有功底去研究古老的周易,中庸,老子,那么,听易先生这样启发式的讲解便成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最好的办法。不求融会贯通,只要有所启发就好。《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教会我们怎样看问题。《周易》的启示主要有四条:忧患意识、理性态度、变革精神、中庸原则……

  我有时觉得现代的人,是沉重的。压抑的心情、伪装的表情、麻木的感情,人们开始喜欢放松,开始追求用更轻松的形式和更愉悦的感受去享受知识。易先生的幽默,天衣无缝的切合了现代的思潮。我也是这样的人,我喜欢轻松、幽默的方式。于是对于我来说,上的课要尽量风趣;看的电影要尽量喜剧;读的书也要尽量幽默。所以我喜欢易先生。

  我有时觉得现代的人,是浮躁的。浮躁的为人、浮躁的处世、浮躁的学习。在机场的候机室,人们除了打牌就是看手中的电影、除了听歌就是在聊天,很少见到有人正儿八经的读正儿八经的书。浮躁的社会让人也渐渐地变得浮躁起来。

【《中国智慧》读后感】相关文章:

1.《中国智慧》读后感3篇

2.智慧背囊读后感

3.《智慧背囊》读后感

4.智慧人生读后感

5.智慧背囊读后感

6.智慧背囊读后感

7.《非法智慧》读后感

8.《爱与智慧》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