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书中的许多案例中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成长和她所受的家庭教育有莫大的关系。常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教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怎么样的子女,尽管这句话具有片面性,但我们不能否认两者之间莫大的关系。孩子的性格决定了这个人有着怎么样的生活方式。我有时在想,一个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吗。
有些人一生下来就是活泼好动的,有些则是比较安静的。对于安静的人来说,如果内心不渴望改变的话,外界的因素对他就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有些孩子从小就会视父母的话为金科玉律,这是他们生活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他们认知的不断增加,经验不断积累,有些人会通过改变自己的方式来适应他们,则有的人会让别人的改变来适应自己。
爱就是要让你所爱的人独立,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同时我们也要让自己变得独立。
不懂爱的人往往会说我是多么多么的爱他,离开他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其实这只是你对他的一种依赖感,习惯了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这是对爱的一种误解。“爱”是抽象的字眼,有时候,爱的意义太过于笼统,由此经常遭到滥用,妨碍我们接触爱的真谛。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即使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地安慰、有效的督促。爱永远最追求心智的成熟。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
人不应该被感情所奴役,也不能把情感压抑的荡然无存。如果感情是他们的奴隶,那自律就是奴隶的主人。作为感情的主人,我们经常犯的两个错误就是:其一,我们可能对奴隶不加约束,听之任之。
其二,主人担心奴隶(情感)造反,因此出现任何征兆和迹象,就会把奴隶捆绑起来,并加以毒打,甚至施以最严厉的刑罚。在有限的生命力,有限的爱只能给予少数特定的对象,超过能力的限制,对我们的爱不加控制,无疑是自欺欺人,到头来事与愿违,给爱的对象带来伤害。
往往一个人在某个地方呆久了,熟悉了身边的一切,就不会有想要改变自己境遇的想法,就像一个人在原地呆久了,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如果生活平静,没有受到打击,那么可能他就会这样一直下去。一旦生活改变,到不得不使自己心灵成熟的时候,请不要拒绝,承受生命中应该承受的不论痛苦亦或是悲伤,我们只有在不管经历改变和前进的生活中,才能使自己成熟,理性的思考生活,才能让自己成长到足以面对社会中的一切困难。
正如派克所说,当我们能够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解决自己所有的心理问题时候,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够比较正确的看待宗教,把它当做一种真正实际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精神寄托或者理论。
【《少有人走的路》读后感】相关文章:
阅读《多数人能走的路》读后感02-18
少团队工作计划01-30
家乡的路作文03-05
风雨哈佛路读后感01-16
《熊猫回家路》读后感04-02
未选择的路读后感07-24
《未选择的路》读后感06-20
家乡的路作文初中03-25
我的路初中作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