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的优秀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老头的优秀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几天刚看完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写的《高老头》。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位名叫高里奥的老人住在巴黎的一套公寓里。他六年前住在公寓里。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从最好的房间变成了最坏的房间,人们变得越来越瘦。最后,贫困大学生拉斯蒂湿揭开了高老头的变化之迷。原来高老头是个面粉商,在法国大革命中发了财。他异常宠爱女儿。他把无法弥补的父爱倾注在女儿身上,从小培养了极度的虚荣心。他用每人80万法郎的嫁妆,让大女儿娜齐成为伯角夫人,让二女儿但斐纳嫁给了银行家的纽心根。
为了不让女儿和女婿失去高贵的身份,他放弃了面粉生意,寄托在伏盖公寓里。为了满足女儿的虚荣心和金钱欲望,他耗尽了剩下的年金和一些金银器具。当他耗尽了所有的家具,再也不能炸油和水时,他被女儿们抛弃了。在他留下来的时候,他想念他的女儿,期待着看到她的最后一面,但最终无法实现他的愿望,带着怨恨去世了。
高老人临死前对拉斯蒂湿说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可以买到女儿。但两个女儿只承认钱,而不是父亲,在迷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丑陋的心。
小说《高老头》的作者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斯平行交叉的故事情节为主线,反映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复杂现象,并重点批评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故事在伏盖公寓和贵夫人的沙发中展开。巴尔扎克生动地描述了两个女儿的阴险、虚伪和老人的善良和简单,一群个性化的人——展示在人们面前。
如今,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也不乏利益熏心、权力至上、为钱不择手段的人。在这些人眼里,亲情、友情甚至爱情都是次要的。各种新闻媒体曝光的各种遗弃老人的情况并不少见,社会上常见的空巢老人现象在某种意义上也谴责不孝的孩子吗?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可以抛弃所有努力抚养自己的父母,那么他生活的意义可能是剥夺社会!
【高老头的优秀读后感】相关文章:
【优秀】《高老头》读后感08-22
高老头读后感优秀[15篇]11-10
高老头读后感(优秀6篇)07-05
高老头读后感11-28
《高老头》读后感11-17
读后感觉高老头10-13
《高老头》读后感11-15
高老头读后感(精选)08-22
高老头读后感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