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读后感

时间:2024-10-23 08:48:2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昆虫记》读后感15篇[热]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昆虫记》读后感15篇[热]

《昆虫记》读后感1

  《昆虫记》主要讲述了作家法布尔几十年来对昆虫的观察和理解,其中我非常喜欢他写的一篇文章《狼蜘蛛》。

  蜘蛛的名声很差:大多数人认为蜘蛛是一种可怕的动物,我也不例外。但事实上,蜘蛛是一个勤劳的工人,织网的天才。我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学了一篇课文,“蜘蛛结网了,断了,网破了,然后继续结网,连接了七次,多次失败,他坚持不懈,终于第八次结网”一只小蜘蛛经历了几次失败会结网,他们从不气馁,因为他们的坚持,所以最终会成功。我非常尊重工人。我以前很惭愧,因为我打破了蜘蛛网。我觉得它破坏了别人的劳动成果。在法布尔的家里,有几只狼蛛供观察和使用。

  狼蛛的腹部有黑色绒毛和棕色条纹,腿上有一圈灰白色斑纹。说实话,狼蛛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每当产卵前,都会用自己的.丝线,织一张巨大的棉床,把卵产在里面。产卵后不吃不喝一直守着,小狼蛛孵化出来后,也不吃不喝,爬到妈妈背上晒太阳,就像阳光就像美味的食物一样。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啊,宁愿不吃不喝几个月,也不要让坏虫冲进来毁掉这些小鸡蛋,不吃不喝几个月也带着小狼蜘蛛享受阳光的温暖。

  法布尔的观察真的很仔细!甚至昆虫的腿也观察得很仔细。法布尔不仅写了这篇文章,还写了许多可爱的小昆虫,如松毛虫、萤火虫、蝉等。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看看这本书。

《昆虫记》读后感2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一生的时间与精力,通过仔细观察昆虫的生活,并且详细的记录编写的。介绍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全书包括10大册,暑假里我读了一小部分。通过读书使我们真真实实地感觉到了法布尔观察得仔细,就连小小的`萤火虫怎样捕食他都看得清清楚楚。他还不辞辛苦,追踪观察了迷宫蛛是怎样产卵和养育宝宝的。为了观察石蚕的生活习性,他亲自养了一些,讲述了石蚕室如何利用简易房子金蝉脱壳。法布尔这种坚持不懈、探索大自然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读了《昆虫记》使我增长了很多知识,例如:蚂蚁和蝉之间的斗争,知道了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蝉才是勤劳的生产者;螳螂善于运用心理战术,是一个真正的心理专家,但它却自食同类,凶残的很;还有在各种昆虫当中,蟋蟀是地道的哲学家,有高超的建筑技术……从《昆虫记》这本书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的独具匠心。他语言生动、活泼,而且充满了情趣。他把感情融入到观察当中,使我们了解到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以后我也要像法布尔那样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

《昆虫记》读后感3

  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下,我去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世界名著。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本由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撰写的《昆虫记》,通过作者美好的童年回忆,我很快被带到宝地荒石园,走进了那神秘的昆虫世界。

  听!歌唱家蝉小姐在树枝上欢快地一展歌喉。看!美丽的小阔条纹蝶成群结队地在花园里翩翩起舞。远不止这些呢!昆虫的世界多姿多彩,还有充满着团队精神的松毛虫;和平相处、互帮互助的椎头螳螂;勇敢勤劳的天牛幼虫……这些昆虫都是我们的大自然“小老师”,它们一个个轮流给我们上课,授予我们许许多多的.知识和道理。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在野生环境中对昆虫的仔细观察,通过自己的想象、思考,写出了一篇篇生动鲜活、细致感人的观察报告,汇编成书。书里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使我读得津津有味、兴致盎然。

  此外,作者也给我解开了困惑我以久的问题,那就是草原上有许多牛、马、羊等牲畜,他们每天要在草原上遗留无数的粪便,为什么草原还依然绿草如茵、风光无限呢?原来是因为圣甲虫把这些粪便做成粪球运回家了。

  来,让我们一起在昆虫的世界里探索、发现吧!

《昆虫记》读后感4

  我第一次读昆虫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吸引了我。这是一本描述昆虫生育、工作、狩猎和死亡的科普书。简单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让人捧腹大笑...被里面的各种昆虫迷住了。有的凶残,有的温柔;有的坚强,有的软弱。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想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受到放大镜、潮湿、星星和昆虫的气味。四月刚过,春天回到地球,一切都恢复了,蟋蟀在田野里唱歌,美丽的歌声让任何人陶醉,甚至法布尔也想给蟋蟀春天歌手的荣誉。

  为什么蟋蟀能弹出如此优美的歌声?不要以为蟋蟀的“乐器”有多复杂。事实上,蟋蟀的乐器很简单。蟋蟀弓上的.150颗齿嵌在翅膀对面的梯子上,使四个发声器同时振动。下面的一对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对是摆动摩擦的器具。它只能用其中四个发生器将音乐传递到几百米外,你可以想象声音有多响亮!蟋蟀有钢铁般的意志,法布尔曾经想把蟋蟀的左翼盖在右翼上,把蟋蟀变成左撇子。但第二天,法布尔发现昆虫意志坚强,不可低估。

  蟋蟀陪伴着我,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他们从不抱怨或悲观。他们对自己的住所和简单的四弦琴非常满意。

  《昆虫记》是一本记录各种昆虫习性的书,是一部伟大的杰作,真让我爱不释手啊!!!

《昆虫记》读后感5

  这个寒假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著名作家巴金说:“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我,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我没有学过,见过的昆虫,比如有:萤火虫,蚂蚁,蜜蜂和蟑螂等等。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萤火虫。因为我以前并不了解萤火虫,法布尔的观察很仔细。例如萤火虫的身上有斑斓的色彩,胸部呈红色,身上的花纹是环形状,边缘还点缀着几颗小红点,尾上还有着小光点,如同穿了一条美丽的裙子。还有让我想想不到的是萤火虫竟然是肉食主义者,猎物竟是如樱桃般大的蜗牛。一只如此小巧的萤火虫竟然会以比它大好多的蜗牛下手,让我想到了“弱肉强食”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是受动物启发发明的东西,如:通过蝙蝠发明了雷达,通过蜻蜓的翅膀发明了飞机等。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了解到了更多有关昆虫的知识。当然,我们还要保护昆虫不伤害它们,它们也是大自然的一员,我们也要爱护大自然。

《昆虫记》读后感6

  看名著看的是种内在的精华,如果你深入了这本书里面,其实会发觉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在里面。阅读是种精神的享受,是灵魂的升华。对于名著尤其如此,希望大家多学习,多多阅读名著,对自己提高修养都很有帮助!我小时候,非常喜欢《昆虫记》。等我长大了,妈妈就给我买了青少版的。

  读了《昆虫记》,我最感兴趣的一种昆虫叫做螳螂,我觉得螳螂的外表十分美丽,尤其是它的腿特别修长,身材纤细。作者法布尔把螳螂的皮比作淡绿色的外衣,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螳螂居然是一种温存与残忍并存的小东西。我又读了两个自然段,才知道螳仅会攻击人和弱小的.昆虫,它甚至会吃掉自己的同类——丈夫!我看到这儿,不由得吃了一惊,在吃自己丈夫的时候,雌性螳螂会咬住自己丈夫的头颈,然后一口一口的吃下去,都这样了,它也能面不改色,真是让我又惊讶又佩服。看来,外表美不一定能代表内心美。

  随后我又读了几篇,什么蝴蝶、蜜蜂、蜘蛛……不管读哪一篇*,我都能体会到作者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让我奇怪的是,作者是怎样观察昆虫的呢?看了法布尔的简介,我才知道:法布尔曾经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块荒地,专门放养昆虫,这样连续观察了三十年,终于凝结成了这妙趣横生的《昆虫记》!

《昆虫记》读后感7

  我记得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讨厌昆虫,因为我总是觉得它们看起来很害怕。尤其是蜜蜂,蜜蜂的刺让我不敢接近它,因为我被刺伤了。但在读了《昆虫记》之后,我不再那么厌恶昆虫,而是觉得它们变得可爱了。

  《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亨利·法布尔。在他的《昆虫记》中,有很多昆虫的.名字,我甚至没有听说过,尤其是蜂的名字。我以前只知道两种蜂的名字:竹蜂和黄蜂,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棉蜂和脂肪蜂

  竹蜂和采脂蜂住在有趣的地方,它们住在被遗弃的蜗牛壳里。那些喜欢捉弄蜗牛的朋友应该小心。如果你碰巧得到一个蜗牛壳,蜗牛壳已经住在采脂蜂里了,你只能怪自己。采脂蜂经常选择蜗牛壳中大小合适的部分作为其巢穴。它们经常用细砂嵌在树胶上,形成图案薄膜。用树脂和沙粒做成的盖子下,还有第二道防线,用沙拉、细枝等做成的障碍物。第二道防线后面有两个房间,一个给雄峰,一个给雌蜂,因为采脂蜂的雄峰比雌蜂大。

  有时候,当采脂蜂筑巢时,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剧。如果采脂蜂在蜗牛壳里筑巢,但它不知道蜗牛壳已经有了主人。当巢里的蜂长大后,它们咬破胶膜,突破防线,想要解放自己。然而,他们的路被一个陌生的家堵住了,因为贝壳原主人的竹蜂还在孕育。就这样,可怜的幼采脂蜂因为母亲的小疏忽而结束了生命。

《昆虫记》读后感8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法布尔经常一丝不苟的观察昆虫们有趣的“生活”,他把观察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下来,法布尔几乎穷尽了大半生的时间与精力陆续写成了10大卷《昆虫记》。《昆虫记》的发表,在世界上引起了一片赞叹之声,为此,法布尔还被称之为“昆虫荷马”。在1910年时,晚年的.法布尔曾因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呢!

  读完了这本书以后,我感受到了法布尔的一生那种刻苦勤奋、锐意进取、自学成才的能力与他的那股钻劲儿、韧劲儿、孜孜不倦的劲儿,简直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对昆虫的那份好奇,那份爱,是非常人能够所理解的。法布尔对于昆虫的研究之深,使他笔下的那些小虫子,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了灵性,让人看了以后,着实的感到了昆虫的可爱,就连让人最恶心的食粪虫让人看得都妙趣横生。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我们应学习法布尔的这种精神,在任何情况下,干任何的一件事情,都必须要有一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再会不断的进步,让自己更上一层楼;我们要踏踏实实的干好每一件事,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认认真真的干好我们的每一件事,不要老是浮在水面上,如果是这个样子,那么你将一事无成;我们在观察一些事物的时候,要对那个事物表示有一种好奇心,这样才可以写出一篇好的观察日记。

《昆虫记》读后感9

  我最喜欢的课外书是《法布尔昆虫记》系列丛书。

  因为昆虫学家法布尔把他观察的昆虫特点、生活习性等都详细的记录了下来。他的用词也非常简洁优美,每种昆虫描写得栩栩如生,十分可爱。

  我最感兴趣的`是系列之三《地下毒王》——狼蛛。书中详细地叙述了狼蛛下腹部呈黑色,腿上有灰色和白色的斑点,它住在自己挖的地洞里。狼蛛虽然不会结网捕猎,但它会用腹部抽出来的丝编织沙土、稻草和树叶,立在洞口周围,做好伪装,再将蜘蛛丝抹在入口及洞穴的墙壁上,这样除了可以防止墙壁上的泥土掉落,也能在猎物出现时沿着蜘蛛丝爬出洞穴,就像人类踩着梯子往上爬一样,像狼一样迅速而敏捷地捕获猎物,再用自己有毒的尖牙死死地咬住猎物。即使是比自己身体大几倍的猎物也会在很短的时间里死亡……。在这本书中法布尔不但生动地讲解了各种昆虫抓获猎物时的行为,而且更深入地描绘了昆虫的心里活动,让我在阅读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很多昆虫方面的知识,也让我懂得了不但要坚持阅读,而且更要在生活中多观察、发现,才能让自己的知识得到丰富。

《昆虫记》读后感10

  《昆虫记》是我读过众多佳作中的一部,它具体地描绘了一种或几种昆虫,比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昆虫习性。作者介绍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婚恋、繁衍、死亡。

  读了《昆虫记》这本书,我知道了关于昆虫的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比如稚头螳螂我一直认为它一定是个大“魔头”,而当我看了这本书的时候,却发现它是个十足的“节食主义者”,它胆小得不敢捉蝗虫,只敢吃苍蝇,连一只苍蝇都够它吃上好几天呢,并且,如果它被人抓住了,它的一生都会在天花板上度过,它上去时还是一个小孩子,落下时就已经是一个老人了,它不象螳螂,吃掉自己丈夫;也不会象毒蛇喷出毒液。同伴间不抢食,打扮也很绅士:带着两把不杀“人”的刀,穿着一身灰绿、白、粉红的花衣服,头戴一只小尖帽,真是个文质彬彬的绅士。 读了《昆虫记》后,我知道了大自然的奇妙,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学们,让我们带着一颗好奇探索的心好好学习,去探索那些昆虫学家没有完成的世界吧。

《昆虫记》读后感11

  读完《昆虫记》这本书后,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可爱的小昆虫。《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生动地写下了各种各样的五颜六色的小昆虫。他把那些小昆虫的外表和生活方式写得清清楚楚。他还把那些可怕的螳螂、凶猛的蜘蛛和恶心的苍蝇写得栩栩如生。在这些昆虫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孔雀蝴蝶和红蚂蚁。

  大孔雀蝶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它全身都是棕红色的绒毛,脖子上有一个白色的领结,翅膀上有灰色和棕色的点,中间是一条浅锯齿状的`线,翅膀周围是一圈灰白色的边缘,中间是一个大眼睛,黑色明亮的瞳孔和许多颜色镶嵌的眼睛,包括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弧线。这种雄孔雀蝶不仅美丽,而且是昆虫之间的“气质中虫”。雄孔雀蝶一生唯一的目的就是找配偶。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也在不惜缩短寿命。

  红蚂蚁的身体是橙红色或深红色。腹部、触角、每条腿都是棕色的,一般身体长3.2毫米,你不能小看这些小东西,他们是一群打架大师!但他们很懒,不想找食物,不想抚养孩子,即使食物在它旁边,它也不会吃,他们的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必须由仆人来完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去抢邻居的不同种类的蚂蚁,比如黑蚂蚁,抢走别人的蛹,运回自己的窝里。不久之后,被抢的蛹蜕皮,成了家里积极工作的仆人。

  《昆虫记》是一本好书,它让我对许多有趣的昆虫有了新的认识。

《昆虫记》读后感12

  暑假的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我一看外面,没什么兴趣。可一看书的内容,我却爱上它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法布尔从小就对植物和动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经常仔细观察它们。书里还有萤火虫、红蚂蚁、蝉、天牛、松毛虫等动物的本能、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记录了它们在昆虫王国的漫漫旅程。比如萤火虫,法布尔讲述了萤火虫中只有雄萤火虫能发光,而雌萤火虫不会发光。萤火虫看似小,却是食肉动物,它主要的食物是蜗牛。萤火虫发现了蜗牛,就会召集来同伴,然后一起向蜗牛体内注射一种“麻醉剂”,不一会儿,蜗牛就化成“肉粥”了,萤火虫们也就开始享用美食了。

  读了这本书,我真的非常佩服法布尔。在《昆虫记》里,在法布尔的笔下,蜣螂忙忙碌碌制作粪球、推动粪球,固执的松毛虫坚持列队出行,小蜘蛛利用蛛丝飞到各个地方,萤火虫用麻醉剂对付猎物,螳螂竖起前腿好像在祈祷和平……每一只昆虫都像是法布尔的朋友。我觉得,我们以前都不怎么注重自然,现在,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自然,对自然中的.动植物有更深切的认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真正地了解自然,驾驭自然!

《昆虫记》读后感13

  这几天我读了《昆虫记》。它上面记载着许多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这些都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法布尔靠着对昆虫的浓厚兴趣和坚持不懈的观察才走进了昆虫学界的大门。

  之所以我每次写作文时都没有题材,没有内容,要想老半天才能想出个事例,是因为我不怎么观察,不研究一些东西,也没有坚持不懈的毅力。而我身边有一位非常爱观察的人,他就是我的伯伯,他是大学老师,他教的是物理。

  记得有一次,我坐着伯伯的汽车,一路行了2个小时,到了我爷爷奶奶家。他先把行李拿回家去,然后端着个杯子,拿出一张椅子,坐在了黄豆田前,注视着最前面的一株黄豆。我见他看得这么仔细,我也来看,可是我什么好玩的东西都没看到,只看见那叶子上有几个黄色的`洞,就问伯伯:“你看到了什么,我怎么什么也没看到呢?”伯伯说:“看到那片叶子了么?”“嗯,看到了,就是有几个黄色的小洞。”“对,就是那几个小洞,你知道罪魁祸首是谁吗?”“不知道。”伯伯把一片叶子掀起来,“我看见了!是那个叶子下的毛毛虫。”“对,就是它,他吃多了,不动了,在睡觉。”“哦~~我知道了。”

  伯伯通过仔细观察查到了罪魁祸首,我以后也要像伯伯一样,争取做到巴甫洛夫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

《昆虫记》读后感14

  自从我读完《法布尔昆虫记》这一套的十本昆虫书,我就对昆虫的了解更深了一些。

  我觉得昆虫和人类差不多,有害怕的人,那叫“天敌”;还有高兴的人,那叫“猎物”。

  天敌,是每个昆虫都会有的,比如那狼蛛,毒牙奇毒,就连那一只比他大几倍的小田鼠,在一天不到的时间里,就已经离开世界了。但最后这只叫波波的狼蛛被天敌蛛蜂拖进洞里了。由此可见,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

  在第十本书里的霸王镰刀手——螳螂,因为雌螳螂会把雄螳螂的头咬下来,接着把雄螳螂给吃掉。但雌螳螂也是迫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因为要给她的小宝宝有着足够的'营养,所以需要吃许多猎物来补充营养。

  我最讨厌青蜂,因为它是一只不劳而获的蜂,就喜欢在别人产好的幼虫身上产下卵,下费吹灰之力就没事情干了,你说让不让人感觉青蜂非常讨厌。但青蜂非常漂亮,可是再华丽的外表没有一双勤劳的手,还能什么用呢?

  我问你们,蝴蝶一般喜欢吃什么?“当然是花粉了。”但我告诉你们,有一种蝴蝶,叫菜粉蝶,菜粉蝶的妈妈会把卵产在十字科花种上,比如卷心菜、花椰菜和荠菜等。

  这些都是我从《法布尔昆虫记》书中学到的知识,我觉得这十本书让我百看不厌,这么多小小的昆虫却组成一个个大大的故事。我真希望科学家法布尔一直写下去,也让我一直喜爱下去!

《昆虫记》读后感15

  《昆虫记》是著名科学家法布尔的昆虫科学著作。这本书中记录了大大小小数百种昆虫的生存方式以及繁衍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更让我们学会了每一个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昆虫记》里的昆虫小的有以团结为生存之法的红蚂蚁,大的有拥有强大毒囊的朗格多克蝎子,还有自相残杀的金步甲,给蜗牛打“麻药”的萤火虫,为人们的壁炉“添光彩”的舍腰蜂,毒性强大的狼蛛,潜伏多年,辉煌一时的知了,拥有伟大母爱的蟹蛛,会制作精美工艺品的迷宫蛛......这些小生命们都是大自然智慧的结晶,我们不能伤害它们。在《昆虫记》里,最强大的莫过于朗格多克蝎子了。像螳螂、蝼蛄、蜈蚣、蝗虫这样的昆虫,自然不在朗格多克蝎子的话下。

  就连马陆、步甲这样的甲克昆虫,都败在了朗格多克蝎子的尾下。因为,朗格多克蝎子的.毒性非常强,就连鼹鼠这样大(在朗格多克蝎子的眼中)的哺乳动物中了朗格多克蝎子的毒,都会在两天内毒发身亡。《昆虫记》是一部伟大的科学小说,它不仅让我们拥有了许多昆虫的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昆虫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昆虫记读后感10-28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05-27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07-06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07-18

(经典)昆虫记读后感07-29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07-07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07-12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07-14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07-13

昆虫记读后感(经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