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

时间:2020-10-25 22:18: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1

  这本书,已经买了很久,一直搁置在书架,没有时间读。最近在地铁里,重新开始看书,才又重新梳理的书架,这竟然是准备看的第一本。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

  刘同之前的《谁的青春不迷茫》,还有这本《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我都是被书名字吸引才收入的,小清新的风格,总会成为吸引我这种伪文学青年的法宝。读起来,干净的文字,在淡淡的生活气息中,可以让人找到80后的一种共通感。一边读,一边想,同在北京的80后有千千万万,大多数被这世俗的繁华淹没,能够坚持梦想的人,就是一种成功。

  这本书,读完印象最深刻的是这章《趁一切还来得及》。

  看“妈妈的钱都花到哪儿了”,不禁有的场景让我热泪盈眶,我们都知晓父母的不易,我们都知晓他们付出过的艰辛,我更知道在大学时期,父母那些汗水滴落两瓣的岁月,但我从未在人前,对他们表示感恩。曾经,认真的以为,父母的付出理所应当,在为人母之后,才发现很多事想的更通透,才更明白他们当年的艰难,我欠父母的,是永远也补偿不够的心伤。那句,觉得自己那么多年活的像个傻缺,痛彻心扉。

  看“有些错,要用一生的努力去弥补”,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随着自己的心性或多或少让父母难堪的事情,能写出来,并决心去弥补需要足够的勇气。我一直标榜自己是孝顺的女儿,几乎从未做过任何出格的事情,但我也因此没有做过真正孝顺的事情。我毕业到现在,几乎从未打生活费给父母,五次三番的想要尝试,或者是月月光有心无力,或者是父母又给加倍补回来,还心安理得的接受。

  我一直以为他们一直过得很好,后来才知道只有我周末回家的时候,他们过得最开心。

  我一直以为他们不会苍老,后来才知道他们早已经鬓鬓白发,而看起来的黑发,只是要出远门才染了又染。

  我一直以为他们无所不能,后来才知道他们来大北京会迷路,会小心翼翼的出门。

  所以,就很喜欢这句“趁一切还来得及”,抓住现在的,可以多回去就多回去几趟,可以多打个电话就多打个电话,不要让亲情变得越来越陌生。珍惜眼前的,记住那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从心底与婆婆友好的共处。谁在身边,就在谁身边多付出一点。趁一切还来得及!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2

  绿皮车要消失了。

  这条新闻听说了很多年,但始终还有一辆或者几辆斑驳的墨绿色火车从这里到那里。有的诗人坐着它通往诗意的国度,有的穷人乘着它回到温暖的家乡。

  我读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觉得每一句话都可以拿下来抄到笔记本上珍藏。可又突然想起自己已经过了那个年纪,不再需要话来鼓励,不再需要话来安慰。之所以喜欢这本书,甚至是疯狂的迷恋,只能用亲切来解释。是的,他的每一句话都能引起我的共鸣,他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我经历的过去,他的每一次回忆都是我预示的未来。

  他谈到毕业十年重回母校相聚,某甲功成名就,某乙光鲜亮丽,但老同学是照妖镜,他们或多或少的记着你的过去。是否在杨教授的课堂上被问的哑口无言,是否被喜欢的男生退出球场恶语相向,是否因为做错表格,被学生会的师姐骂到狗血喷头。那都是我们的过去,无法抹去的耻辱,却再也回不去的青春。看到这里,我哭了,刘同说不要再黎明前被冻死了,纵使青春留不住,也不要过于悲伤。然而我突然意识到,我们为什么要感伤这么多呢?生活真的如此悲惨吗?命运真的如此不公吗?

  好像不是的,而且确实不是。我们才20岁,人生的四分之一还不到,稚气褪去,刚刚拥有意识,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新的楼层。根本没有资格,去伤春悲秋把泪流。刘同的孤独,他所讲的孤独,是身处异地,无法开口向父母要一分钱,口袋里也确实没有一块钱可以去买一包泡面来填饱肚子,是身无长物,是捉襟见肘,是明知一切事实却只能欺骗自己,是满座都是酒肉却没有一个朋友。那样的孤独,我们还未曾体会。

  但我们可以称得上是孤单。舍友在讨论新上映的电影,我听不懂;讲台上的老师唾液横飞的评说鲁迅,我也听不进去;父母喋喋不休的讲述人情世故,我也不理解;神智零下十度的大街上那个穿肉色紧身裤的美女也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这些都是孤单,人都是独立的个体,60亿人,寻不到另一个自己,这就是孤单?

  孤单一点儿也不害怕,反而令人敬佩,曾看到意林上有这样一句话:敢于一个人的人,才会成为不一般的人。朋友给我讲述了她同寝室的一个姑娘的事,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那个姑娘,可爱善良,却从入学的第一天就拥有自己的信条,早上室友们还在梦乡时,她已经在湖边开始晨读,晚上室友们已经在梦乡时,她还没有从自习室回来。我不知道多年后他是否成功,但我知道在那些成功或不成功里,她对自己抬得起头来。毋庸置疑,没有人和她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讨论娱乐和国事,孤独的她,却在万人深处闪闪发光。

  另一种孤单,使人黯然神伤,记得那年高三,奋斗的时光里看过这样一则新闻,某某高校的某某教授,在只有一个人的教室里挥洒汗水,那时候的我,无法理解。但是,现在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些许有了理解。如果我是他的学生,我却甘心做他唯一的学生,纵使他的教案十几年未曾改变,或许他固执到每节课都点名,也许他一不小心就让我期末重考,我在他的努力面前却没有一丝力气。我也渴望,和这位长者,在空荡的教室里,两个人的孤单。

  我们都是孤单的,因为没有谁真正走进我们的内心。但我们并不孤独,因为远方或身边,总有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怀抱。刘同说,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但我保证,你还有我,便不孤独。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3

  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

——题记

  孤独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当我偶然翻开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时,仿佛一切都有了答案。说是偶然,其实是必然。我们都处在无际的孤独中,谁都想为自己寻求一个“心”的答案。

  一本好书,总会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书中,作者以33段成长故事,诠释了33种孤独,也带给了我33种感怀。看这本书,就像自己与自己的独白。原来,不只有我一个人孤独,大家都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正在经历的孤独,我们称之为迷茫,经历过的那些孤独,我们称之为成长。

  “从惧怕孤独,到忍受孤独,再到享受孤独,对于野蛮生长的我们而言,也许不过是一场电影的时间,一瓶啤酒的时间,一次愈合的时间。”诗一般的年华,花一般的岁月,对我而言,享受孤独的过程,仅是读这本书的时间。也曾举步维艰,也曾迷茫不前。也许有一天我们成功的时候,只是比对手多坚持了一分钟。

  书中简单犀利的语句,让我清晰的认识了现实的无奈;书中温暖的文字,鼓励了每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

  刘同对关于青春、感恩和梦想的理解与解释都是透彻的。“记住,虽然我无法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厚度”,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不为了生活而忘了梦想,不为老练而丢了坦率,不为了成熟而失了格调。

  “林林总总,密密麻麻的孤独攀上我们伸展的枝干,向阳的脸庞。有些孤独感被我们挣脱,落入大地生根发芽。有些孤独感被风带走,千里传播,寻求共鸣。”

  其实,我们都一样。一样全力以赴追逐梦想,一样在迷茫中成长,一样承受孤独看荒芜的世界,一样受伤也伪装坚强。我们一样被自己蠢哭过,我们一样经常换头像,我们一样吃完方便面还想喝汤……

  跌跌撞撞,一路坚强。一路上经历这样的孤独,算不算是一种虽败犹荣?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4

  坦白说,一开始我并没对这本书产生多大的兴趣。

  但,是金子总会放光的,即使在金矿里每块金子也总有它独特的价值。以我现在的阅历还不能成伯乐,但当我发现这本书的时候,真的像是看见了一匹千里马。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的员工推荐的架子上看到了这本不算起眼(淡蓝色封面),也不算厚实(区区三百余页而已)的书。因为暑假,没有了繁重的学业压力而悠哉的挑选的时候,“刘同”二字映入眼帘,书旁没有推荐语,但我却依稀记得之前在微博上偶然间看过他写的语录,这个书名也尤为眼熟。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心怀着反正无聊就买回家打发时间的念头,带着它回了家。

  等到回到家仔细端详封面,再无聊翻几页的时候我才发觉,这是一位三十三岁的作者写的自传体散杂文。这使我更不看好它了(事后我才发现自己这个念头有多愚蠢,差点错过了一本令我受益终身的书),原因很简单,其实主要源于我的不自信,我只有十七岁,刚过三十三的一半,在我的想象中,我没有那么多社会经验,因而读不透彻;没有那么多生活阅历,因而读不细致。特别是书的核心——“孤独”,通篇都贯穿的两个字。

  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给每一个期待未来的你”。正因为这句话,正因为我的的确确期待着未来,所以放下了心中的疑虑与不自信,试着看起了这本沉淀了许多哲理的书。

  书的风格令我眼前一亮,也十分喜欢。六大章节,每个章节的开篇都会有图片配上文字的形式开辟几个小剧场一样的十分具有画面感的所谓的引子。

  说实话,我读的书不算多,大多都是课本,但我又享受看书的感觉。在我的想象中,能在悠闲的午后,阳光明媚,气温不至于太高,在咖啡厅里或者露天阳台上坐在沙发或藤椅上捧着书读,旁边最好有一杯咖啡或果汁这样才配得上看好书的心境。虽然,一次都没有实现过。

  言归正传,书中虽是无处不在的道理但却也不觉得矫情。刚开始我以为我会因为毫无共鸣而半途而废,实际上却纯属多虑。刘同,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大家公认的才子,人生赢家,但在我看来是的。他能用简单的语言,风趣的方式来阐述一个个如迷雾般的道理。之前我从未在电视或网络视频中见过这个人(或许无意中瞥到过,但印象不深),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却感觉自己曾无数次的在远处观望过他的生活,或者离他很近就住在他的隔壁一样。

  人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曾经一度质疑这类的话。因为我并没有像看《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一样认真地看过其他任何一本非小说类型的作品。我不想在此列举书中那些令我惊叹,让我有认同感的句子,因为实在太多了。早就说了这是一块与众不同的金子,闪闪发光,令人羡慕嫉妒之后又恨不起来。

  那就在此说说那些触动到我的孤独感。曾经看同学们三五成群,却因为方向不同而独自走放学路;曾经知朋友们钟爱在QQ上聊天,自己却因忘了密码另起炉灶专注起微博;曾经刷朋友圈看到别人与多年不见的同学聚会的照片,自己只能默默翻出同学录看却不会打出上面记的电话号码……这些都是近期的,至于那些陈年旧事,不提也罢。不说不要紧,一说还真是觉得孤独这种情绪并不难找,当然了,最好别找。

  初中的时候,重点区分过两个英语单词:lonely孤独者,寂寞的;alone单独的,独自的。例句中常说,我虽是独自一个人,但我不寂寞。例句还说,我虽身处闹市,但我很寂寞。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一直知道孤独和寂寞是近义词,但却一直不知道它们的区别,这次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书上说“孤独——你有的是热闹的选择,偶尔不选而已,很美很高冷。那种感觉,别人不懂,你也根本不介意别人懂不懂。寂寞——你没得选。总是很慌张很饥渴。那种不好的感觉,别人懂。但懂了也不在乎。”

  是啊!歌曲《叶子》里唱到,“孤单、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曲调缓慢柔和,有种自我治愈的功效。但前段时间疯狂传唱的《寂寞先生》却火在了它的歇斯底里,是一种悲壮。因而在我看来寂寞是一种低级的无病呻吟,虽然你我多多少少都会在心中感觉到寂寞,但当你觉得孤独去找你所能想到的仅有的那么几个挚友聊天的时候,你能感到快乐或暂时忘了孤独感;但当你在网路上发表“空虚寂寞冷”的话语的时候,只能换来他人的一句“穿上衣服滚”,于是你除了得到点赞狂魔的赞以外,别的一无所获。

  我认为,孤独从某一层面上说,是一个礼物。它能时时警醒我们要脚踏实地地进步,在低谷时帮我们认清真朋友,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有时就算你的境地是危险的是无助的也无妨,时间会证明一切。再说了,你又不是太阳,你也和旁人一样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所以不必担心自己太独特而被孤立,总会有人和你想法一样。曾经我也为知音难觅而流泪痛苦过,不过现在想想我要是早点看这本书该多好,脑子里就不会进那么多水也就不会流那么多无谓的眼泪了。

  书的最后,留了几页空白给读者,应该是要让读者写下自己的经历,自己的孤独。但我却丝毫没有提笔的欲望,因为我的所谓孤独与大多数人比起来是在太浅显,档次太低,一定遍地都是。而且我也永远不想写,因为我不想提醒自己有顺理成章接受孤独的理由。

  书中说,“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

  孤独其实并不可怕,有些人正是经过了孤独的磨练而变得强大。正所谓“王者孤独”。

  所以,总会有一个人在乎你,懂得你,最终奔向你。你除了等待之外,也可以去寻找那个注定与你为伍的人,然后,奔向他……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5

  偶然的偷得浮生半日闲,就把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本书看完了,尔后每天忙忙碌碌,人也越来越懒,读书笔记也就一拖再拖,拖到了现在才来写。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事常有,遇见了却也往往难以释怀,以前还能坚持晚上睡觉前看一个钟头的书,现在却很勉强了,当然,你不理解,我不怪你,因为这是我的孤独。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课,一个人泡图书馆,塞上耳机就是一个世界,你说你不孤独,但你从未意识到,你的孤独其实已经暴露无疑,只是没有人在意而已。无论你怎么假装潇洒,佯作镇定,心里难免觉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你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理解,你尝试着去对每一个人好,你说爱人者人恒爱之,但现实中很多人会把你的好当成是理所当然,当你在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你发现原来这种东西其实是单向的,并不是平等的,他们并不能如你所愿的给予帮助,你感到挫败,感到孤独,没有人能够体会到你的感受。可是在这之后,你还是坚持相信爱人者人恒爱之,这让我很欣赏你,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if you wanna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na go far ,go together。”,我问过我自己,我的答案是什么,是想go fast还是想go far,以前我的选择是fast,但我现在会毫不犹豫的选择far。正所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罗马也不是一双手就能建成的,是好几双手同心协力的成果。还记得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里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我相信在不久的某个时间里,总会遇见这样的小伙伴一起同行。所以此刻要不气馁,有召唤,爱生活,享自由,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是怎样走过来的,从负隅抵抗,到冷静旁观,终于明白成长中种种的孤独感,其实也是在深深的扎根。并不需要被理解,心底有数就好,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6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朋友送了我这本刘同写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先前,我更喜欢小说而不是散文,因为小说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作者的思想也可以从小说人物性格特点和行为细节以及故事情节发展中推敲出来,这是散文所没有的.。所以当我收到这本书时,我对这本书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经过自己细细品味之后,发现虽说这本散文并没有小说的详尽描述细节内容,但它表达的情感最吸引人之处就是短小精悍同时做到了让读者感到意犹未尽,引发读者对“孤独”这一名词的深思。

  这本书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30几岁的作者回忆往事,以讲述难忘的往事的的形式给读者讲述他对“孤独”的看法,得出以前并没有体会出的人生道理——孤独没什么大不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并在阐述过程中给予每个读者对未来的憧憬以及热忱。

  一开始,我对“孤独”的理解是,离群、无朋友,难道还有别的意思吗?带着这个问题去细心阅读这本书,我发现自己的观点就该毫无疑问地被彻底撕毁。在作者看来,“孤独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名词,是多种情绪的化身,是一个人必须要面对的很多事。”由于“孤独”是没有明确答案的,所以作者回首往事,总结出33个“孤独”概念,每一个“孤独”的概念都足以震撼我的心灵:为什么他能把对于别人人生中最可怕的事情看得如此透彻,做到直射读者的内心?我对作者的敬佩之情也渐渐洋溢。

  虽说你看完一本书后,如果那本书改变了你的价值观,那么就证明,你读的书很少,或者说你并没有价值观。无可否认,作为刚刚适应大学生活的我对人生观还没有明确和深刻的定义,但是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不再觉得“孤独”是世上最煎熬的事情,因为“孤独就是忘了与自己对话。”。的确,跟随大流,缺乏主见,让自己盲目浸没在人海中丢失了自己的个性与思想,从而感叹自己变成了曾经在心中憎恶的人,埋怨别人不懂赏识世界上唯一独特的自己……这难道不是一种自我放弃个性、生活得毫无思想的孤独吗?曾经的我认为“孤独是”世界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但现在的我会认为:“孤独”并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心里煎熬,反而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收获,你不需要跟随或者讨好别人而去承受一切你不喜欢的,可以自由享受独立思考带来的愉悦,让自己成为一个世界。“只有正在经历的孤独,我们才称之为迷茫。而经历过的那些孤独,我们却称之为成长。”经历过的孤独将会是我们面对现实世界的盔甲,当你在人生道路上屡战屡胜时,你会感激当初一个人度过的“孤独”给予你的力量。

  当然,作者也告诉我,“孤独”也是一种温暖。因为它使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回忆过往,想念曾经我们不曾感谢过的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是他们造就了今天坚强独立的我们。

  其实孤独并不可怕,只要你学会了与自己对话。感谢我的朋友在我心灵脆弱的时期送了我这本书,让我不怕孤单,坚定了再困难,也要勇敢一个人往前走的决心。也感谢作者让我真正懂得——每个人的孤独虽败犹荣。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7

  第一次认识刘同这个人就是从《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当时想书名这么文艺,内容大概就是什么矫情的青春伤痛文学。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随手翻了几页,却一发不可收拾。

  看完这本书,你要问我书的内容,我也只能说是关于孤独的很多故事,我本不是爱看书的人,记忆力也不好,看过就会忘,但还是想写出我看完这本书后的感觉。

  说到底孤独这事儿都是自己给自己强加的,我不怕说,我的确常常感到孤独。一个人的时候,别人无法理解你的时候,安静的坐在那里也会突然让自己陷入孤独的情绪中,然后自己跟自己在心里憋屈。我给朋友的感觉总会是大大方方的,不矫情,不喜欢人家和我玩感动的戏码,脾气不好,不熟的人会觉得我不友好,因为我不会对他们笑。(当然,我是这样觉得他们这么看我的)很多人都会觉得我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吧,对事情的态度很轻松。就算我说我会被一幅图一句话感动到热泪盈眶也不会有人信,因为所以认识我的人都觉得我不是那样的人,我也只能说,这只是我愿意给别人展示的我。因为即便我感动的死去活来,这么多年来,也不愿在人前哭。之前口语课不怎么熟的同学写介绍我用了outgoing,这大概对我展示自己的方式的肯定吧。我也希望我能像我展示的那样活,这样就不会偶尔觉得累了。

  我朋友不多,按我能说部分真心话的程度来算就只剩下我亲姐,还有两个十几年的朋友。我不会选择和人说出我深层次的话,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我自小到大并没有什么影响我的人生,或许我是生来自卑的人。自卑,又敏感。敏感到连我自己都会想要抽自己一耳光,何必为了一个眼神一个细节和自己过不去呢?对朋友,我不愿付出太多,我会用你对我的程度再少一点对你,这样以后不联系也会坦然一点吧。和书里说的一样,有些话只能说给自己听,说给别人的,都是加工以后愿意说给你听的吧。就是这样,有些事情,就连女生之间很容易问的你喜欢过谁的问题我也只是旁听,我却永远不会开口说,问我一年了,还是不肯说。不是我做作,我只是说不出口,有些事情我是真的没有安全感,我不肯说,是怕我自己为我之前的回忆建筑的城堡被玩笑轰塌。再比如别人问我对她的衣服穿着做评价,就算我认为再丑,我也不会说丑;她行为或许恶心到我,我也不会说。就这样,才不会轻而易举被人讨厌吧。

  也很喜欢书里说的人生只有一头一尾,但一个人真正的人生却是从你想使劲的那一天开始的。我的理想只有我知道,还有我亲爱的"哥哥"也了解小小,我希望我哪天开始使劲,不是朋友们的嘲讽,而是支持。其实朋友间最见不得的是嘲讽,有些玩笑可以开,有些,关于人生的,关于梦想的,打击多了,只会让我以为你是真的不希望我变好。

  最后,我只想对出现在我人生中的朋友说一句对不起,我做不到坦白,做不到亲如姐妹亲如兄妹。因为我个人的性格已经吃了很多苦,这些苦你们绝大部分压根不知道也不会明白,或许你们压根不在意,可是我会在意。我自己的性格我目前还改不了,从你们对我的评价我也知道我不愿表露的性格未曾影响你们太多。原谅我对你不及你对我的好,原谅我学不会安慰不舒服的你,原谅我也请体谅我。

  我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学会放开心不去多想,学会去享受一个人的孤独。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8

  题记: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是成长;

  孤独没有不好,不接受孤独才不好;

  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那一天,在图书馆闲逛,书从中,这本书吸引了我,从那以后,睡前总会翻上几页。或许与初到一个陌生城市有关,或许因为近三十却未立而惆怅。孤独这个字眼对我而言,有着异常的吸引力。书中,作者以33段成长故事,描述了33种孤独,也带给了我们33次感怀。

  什么是孤独?孤独不仅仅是一个人,一间房,一张床。对未来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是一种孤独;明知即将失去,徒留无奈,是一种孤独;回首来时的路,很多曾经在一起人与物,变得陌生而不识,这是一种孤独;即使心中很伤痛,却还笑着对身边人说,没事我很好,这也是一种孤独——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孤独与青春同在,与生活同在!

  孤独可怕吗?以前很害怕孤独,于是不断改变自己,去适应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却不曾想到,孤独也是需要去体验的。正如书中所说,孤独是你终将学会的相处方式。孤独,带给自己的是平静,是思考,而后是成长。于是开始懂得,去学会接受孤独,也接受内心中的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自己。我希望将来有一天,回首曾经过往时,可以对自己说,我的孤独,虽败犹荣!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9

  早都听说了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很好看,也经常看到朋友圈中关于此书的片段,有时是一段感悟,有时是一部分内容,更多的是感悟吧!在这些说说中,更多的是对本书的赞同和认可,鲜有否定之言。但是我今天的内容可能要领大家失望了,因为我的内容是对本书的否定,与你们之前的认识完全相悖,内容甚至有些偏激,所以请大家多多包涵。

  我是一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从来都不想什么“意识决定物质”,我只相信“物质决定意识”,在我的眼中,似乎只有着“物质决定意识”这一正确的结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么认为,可能是有时思考这样的问题,觉得太难而懒得思考,才这样认为的吧!因此,作为一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当然要说出我自己的观点,虽然,我的观点,大家可能有些不太赞同。

  在《我的孤独,虽败犹荣》中,我认为作者太过强调独处,孤独,独立思维的重要性了,这些东西对我们的作用是无法否定的,但是看着看着就觉得这些东西随我们的作用似乎太大了点吧!什么孤独是优秀的人的时间,独处是成功者的专利,独立思维是富豪的标志。孤独,独处,独立思维,对我们大家的好处,我是无法否定的,但是有一些人,人家天生就不孤独,从来不会经历孤独,难道人家就不优秀吗?人家生于富豪之家,天生不愁衣食,不怕没朋友,因为巴结的热太多,可能人家都烦了。再说,人家根本不必要干这些事啊,人家的世界很精彩。人家不必要经历独处,孤独,独立思维来调整人家的生活。

  作者的话,无疑是正确的,但倘若加以全体,则简直就是谬误,明明就是谎言,你说孤独,独处,独立思维是人们成功的标志,专利。但是我想说,你的职位这么高,影响力这么大,如果你是一个独处,孤独,独立思维的人,那你如何去维护和同事,上级,媒体,读者……之间的关系呢?我知道以前的你,可能会去干这些事,但是以你现在的地位,工作强度,你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干这些事,就没有时间去拥有这些。

  你说孤独你喜欢,都拿我想问你,你可以过几十年没有朋友的生活吗?你要知道,没有人喜欢孤独,一个人走在街上,他不停的看手机,不是因为有多么喜欢手机,而是不想让人看出他是一个人在街上,不过是为了掩饰内心的孤独而已。

  独处,一个人是应该有时间去干这件事的,但那不过是当一个人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后,而内心浮躁,开始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忘记了自己的梦想,但是又不甘坠落,在经历一番思想斗争后进行的自我心理调节而已。如果你让一个食不果腹的人独处,那他一定会认为你有病,温饱都没解决,哪有时间去思考这么深奥的问题啊!

  独立思维,这是一个人必须要具备的思考方式,但是我认为你所说的独立思维似乎是个人英雄主义,因为我从你的书中,只看出了单打独斗,一人闯天下。你我都知道在现在这个社会日益竞争激烈地时代,个人英雄主义早已过时,现在的世界,不可能再是一人一马闯天下的场景了,有的只是一个个团队,合作着走向成功,而合作的别后,就是要统一思维。而统一思维就是把每个人思维中相似的部分进行统一,然后向着这个方向发展,从而在一个团队的努力下,将这个统一思维无限的放大,是团队可以取得成功。

  我从来都不相信什么年少轻狂,虽败犹荣,我只相信胜者为王,成王败寇。西楚霸王项羽,至今还被人们称赞,到是他却是失败者,那么都弟兄都战死沙场,而他竟然自刎于乌江,作为一个英雄,就应该战死,而不是自己放弃生命。你无言见江东父老,但你自刎,你有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你败得一塌糊涂,你从来就是失败者,虽然刘邦被世人遗弃,但人家就是成功者,是汉朝的创始者,就是一名皇帝,一个成功的人。

  在自然界中,弱肉强势是铁的定律,没有雄心干不成大事,不敢冒险干不成大事,意志不坚干不成大事,偷奸耍滑干不成大事。在现在的社会中,只有找到可靠地朋友,统一可靠的团队,才可以在日益竞争激烈地社会中取得成功,共同努力,杀出一条“血路”。

  竞争,规矩永远都只是胜利者的残酷游戏,行走在社会的战场上,爱我者,心知肚明;做我者,心照不宣;合作者,福难同当;厌我者,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害我者,势不两立,绝不留情。社会的残酷,让我学会进攻,也学会了退却。我不怕受伤,更善于伪装,既能孤军奋战,又能群体进攻,我已然熟悉了社会这场游戏残酷的竞争规则。

  我从来都不相信这世界上没路可走,我只知道有失败者与成功者,失败的人是没资格谈这世界上有没有路可走的。我的世界,没有预测与意外,我只有一路勇往直前的进攻和冲刺。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10

  用两天的时间,看完了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自从戒掉看电子书的坏毛病,已经很久没有完完整整的看完一本书,而这本书也是无意间发现然后买了, 可是却用两天的时间从头到尾的读完了。

  与其说是有同感,还不如说是他自己的经历更真实,而且让我从他的书里,读出了自己的孤独。

  为什么我们一直努力,一直在选择,而我们为什么会慌乱,会迷茫,会觉得孤独,其实都是因为我们希望未来的自己能越来越好不是吗?而我们却又畏首畏尾,担心慌乱,以至于更觉迷茫、孤独。

  现在的我,做着一个不好不坏的工作,也不想突破,也不知道该从何突破,而且关键,很清楚,自己在这里干不会太久,所以也不是那么努力的工作。

  可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越来越好,都希望可以成为别人口里的“骄傲”不是吗?

  而相对于这样的环境,其实内心更多的是惶恐不安吧!因为自己的不安现状,因为自己的蒙混态度,更讨厌自己,更因为自己希望自己越来越好,却又不知从何突破。所以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讨厌,甚至于担忧吧!可是这样的心情诉与谁听,那么只能选择隐藏吧!但是却让自己越来越远离初衷,越来越不知方向,越来越不知所措。

  以前,心情不好或者难以排解心里的情绪,我都会随便写写自己的心情,写写看看,写完之后,心情就好好些,也会找到方向继续前进,虽然不一定对或者错,但是起码我会有了选择。

  而如今,对于现在的自己,已经不知道该如何用语言来形容,也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安慰自己。与其说不知道自己想要,或者自己内心的想法,更多的是可以的逃避吧。

  这两天读了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虽然我还不是很清楚未来我要做什么,怎样做,会怎样选择。但是我知道,我是希望自己越来越好的, 我也不想要再逃避,再麻木自己。会对自己做出选择,不论结局好坏,起码我一直在努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谢谢你,谢谢你写了这本书。也谢谢我,谢谢迷茫的我无意中看到了这本书。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相关文章:

1.《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

2.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

3.《孤独》读后感

4.《孤独的小狼》读后感

5.《孤独的洗礼》读后感

6.孤独的小狼读后感

7.《好的孤独》读后感

8.孤独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