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白色橄榄树读后感

白色橄榄树读后感

时间:2025-02-27 06:58:5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白色橄榄树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白色橄榄树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色橄榄树读后感

白色橄榄树读后感1

  朋友,你喜欢读书吗?书,如细雨过后的梧桐,洗去了浮华,透出了青绿,在清闲午后,子落日黄昏,用眼睛读书,用心读书,读不尽精彩丰富的书。

  从未见过白色的橄榄树林,可他总会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金黄的沙地绵延起伏,湛蓝的天空一望无际,地平线上一片白色的橄榄树林连绵不绝,从树枝到树干都洁白无比,像纯洁的雪花。一切竟如此美丽又安静。但你可曾想过,当在享受和平带来的'快乐与幸福的同时,有人在默默用自己生命保护着我们的现在?这次想分享《白色橄榄树》。

  《白色橄榄树》为我呈现了一个我不曾了解过的世界,战地记者和维和兵一直不是大家熟悉的职业。我只能说,宋冉和李瓒太伟大了,在东国见识了最深的黑暗、最凶的罪恶后依然善良,为身处战争中不幸的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拯救他们,他们那么年轻就上了战场,看到了许多许多想象都不敢想象的场景:满尸遍野,敌人眼中满是杀戮。看到战争下的普通人拼命挣扎自己却只能贡献一点力量,心中充满悲哀,给自己留下的创伤也是必然的。最后阿瓒经历了非人的折磨,看见兄弟惨死,又患上了PTSD精神疾病,挣扎了十年,选择了自杀。

  在故事的结局,二十年后他们的孩子在回忆录写道:“父亲被救回苦苦挣扎了十年,选择了自杀;母亲又独自前往东国,在埃沙两国战争访问时,为救一个孩子被流弹击中,失去了生命。运回国时,棺木上盖着国旗,去机场接她时,忽然想起父亲下葬时母亲说:“真遗憾啊,阿瓒身上应该盖国旗的”“英雄被人铭记,刻在墓碑上;幸存者被人遗忘,面目全非。”

  以前的我从来都只把关怀与致敬给了那些战死在沙场上的英雄以及那被刻在墓碑上的英雄。可那些士兵呢:就像阿瓒,他救了无数的人,为东国付出那么多。可最后却没有人记得他这个幸存者,他们只知道,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冉冉找到阿瓒时,那些被阿瓒拼了命保护的人,却拿着枪对着他,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是他们国家的英雄。幸存的士兵刚经历完战争,刚目睹自己的兄弟战死在沙场上,可人们往往忽略了他们,陪伴他们的人又有多少?战争所带来的痛苦是无法遗的志。“幸存是丑陋的,遗忘是无声的。”

  也许世界上角角落落里,有许多军人也像阿瓒一样,执行很多不为人知的任务,不想挑起战争,只愿他们平安归来,活着就好。

  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致敬每一位为了和平而付出的人。

  同时,希望所有人都能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书中的文字会给我们传递精神,我们亦沉醉在这亦身亦梦的世界中,领悟作者的呼吸。

白色橄榄树读后感2

  昨天晚上刚看完《白色橄榄树》 短短的69章,我用了两天才看完,看到最后的时候,我已落泪不止,不能自已。故事太过悲伤,李瓒和宋冉是那么好,那么善良……我无法用言语形容他们,无法真正体会到他们的痛苦。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本书只是他们闲暇时的消遣,但对我而言,他们不仅仅是书中的几个角色,他们就像一个个鲜活的人,让我开始了解到战争带来的苦难,让我仿佛亲眼看到了那些在战争中几近绝望的人,看到了那些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

  那些用感叹号代替的文字,是我无法言说的情感。本杰明、萨辛、以及那些在书中渐渐被人遗忘的名字,都深深烙进我的心里。

  我看过的小说很少,但这本真的足以让我铭记,我很感谢这本书的作者,让我看到了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我看到了以前从不曾看到过的东西,让我渐渐去关注我生活以外的世界。

  我开始慢慢对很多东西有了改观,学着去做一个更加善良的人,做一个心中有大格局的人,即使很平凡,也默默守护着自己的初心。我开始更加热爱我的祖国,开始更加敬佩那些默默守护着我们的人,也敬佩着他们的`家人,是他们牺牲了与家人的团聚,换来我们的欢聚与心安。

  故事太长,说不完他们曾经历过的事物,说不完他们心中的所包含着的那些炙热的情感,故事也很短,三言两语就可概括他们的一生。

  在我看来,这本书是没有主角的,抑或是说,书中每一个库克军人,每一个渴望和平的人,都是主角。我们看到的是那千千万万人中的几个,他们的经历,或许会被人遗忘,但总会被记得,就像李瓒说的“哪怕纸或笔不记得,这片土地也记得。”李瓒和宋冉只是恰好被作者作为书中的主角,在作者笔下尽情倾诉着自己,或有不甘、或有遗憾、或有不舍、或有心痛……

  我也没想到自己怎么就劈里啪啦写了这么多字,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词不达意的人,但今天却出奇的写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许是这本书带个我的震撼太大,竟让我滔滔不绝。是的,我在文字中并未提到书中的任何一个情节,却仍然写了近千字,作者的文笔太好,书中的每一处景观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散。我像是一个捡到宝贝的商人,一字一字地摘录着书中那些直击我内心的语句。

  我希望,书中每一个有着正义和善良的人,都能平安幸福的生活在他们的世界里,就像他们所期待的那样,生活在一个平静祥和的地方,过着他们曾经憧憬的生活。我知道他们只是作者所塑造出来的角色,但我仍是希望,他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仍然相信,总有一个世界,是为他们而存在的……

白色橄榄树读后感3

  作者说这是个平淡的故事,确实,只以文中情节而言,讲了一对男女互相扶持的恋爱故事,从刚认识的美好,到相守的时光,从惊鸿一瞥的英雄救美,到每个相遇的瞬间,到烟火下的共舞,到后来的生死相依,再到后来的执子之手。作者没有过度的渲染,用最平淡的视角写了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写了一个沉重又充满无力感的故事。也正是作者所说的平淡的故事,才是更加难以释怀。

  我们很多人都是做作者说的顺民,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我们都怕艰难,可是阿瓒和冉冉都是选择了逆流的人。他们却选择了最难走的那条路。他们都在那条路无悔的付出过,不为小爱,只为大爱。我相信这世界有这些人真实存在着。

  他们的爱情是美好的,互相扶持。在战乱的衬托下更显得可贵。他们的相遇相知相爱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美好。有时候在想如果他们在平凡世界相遇,会不会真的能相伴到老,儿女绕膝?可是如此也许就不是我们喜欢的阿瓒和冉冉了,那么好那么温柔的阿瓒和冉冉。

  整本书让我最意难平的就是阿瓒。明明都要回家了,偏偏却把他彻底击溃,意难平。有些人觉得是为虐而虐,可背景就是战争,没有什么安全保障可言,对他来说,折磨他的从来并不只是身体的创伤,而是心理。

  以前一直折磨他的是那一家六口,他说目的正确却不代表结果正义,可是,只要目的是正确,那结果就也许不是我们能控制,就算救了那一家六口,谁不能保证会有其他意外。我们只能控制自己能做到的.,结果是什么往往已经不是我们能控制了。

  在我还没看番外的时候,我就知道在最后的最后,他自杀了。一开始我不解,有冉冉的陪伴,有孩子的牵绊,难道还是撑不过去吗?看到番外后,我彻底明白了,虽然这是那么痛的明白。就像忧郁症患者,有些坎是只有他自己才能越过的,无论旁人是怎么努力,有些感觉永远都不会能分担,他的战友的死,战争的后遗症,作为参与过战争幸存者的痛,旁人根本无法承受,也分担不了。在我看到了冉冉对他自杀时的反应,我在想如果我的丈夫如此,我会不会能做到坦然面对,以前也许不会,现在却不一样了。每每想到他这十年来身体和心灵的折磨,他已经撑了十年,他曾经也一直热爱生命,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他已经努力过十年了,在他身体也已经油尽灯枯的时候,也许这么做真的让他解脱,只要他最后是安详,那就好,像冉冉一样,跟他说,辛苦了,这么长时间,真的辛苦了。

  最后那几章没有停过流泪,在看到了冉冉最后能代替丈夫,在自己的棺木能盖上国旗,想着她终于能去见她的阿瓒,这是不完美中的完美。

  就像这番外所说,他们的人生虽短,但那么灿烂的活过,过了别人几辈子的人生,虽然有遗憾,但热烈的活过。

  从幸存者出发,很真实很震撼的故事,是我目前为止最爱的书。

【白色橄榄树读后感】相关文章:

白色的冬天作文11-19

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01-09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06-29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12-26

校园白色污染调查报告12-11

(精品)白色污染调查报告11-10

对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01-08

社会白色污染调查报告01-04

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推荐)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