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后感[优]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类简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类简史读后感1
与《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相对,《今日简史》好像更让我看得兴奋,可能和目前的心境有关。特别是对宗教部分的探讨。
我自己划了很多笔记,写了一些心得,大致地简述一下。
人类拥有的两种能力在将来都会被取代,所以全人类都降面临就业问题;未来可能是大数据时代,可能人工智能会变成最了解你自己的人,那谁才是真正的主人呢?那我们人类自身的价值要怎么体现呢?宗教太注重诠释,在未来会慢慢失去说服力;对待恐怖主义需要冷静,切记反应过度;保持谦逊,避免战争的爆发;世俗主义的潮流在慢慢扩大;在快速发展的世界,我们的无知会超乎我们的想象;未来的`道德困境或许可以解决,人工智能会给出正义;后真相时代,各家有各家说法,权利控制着实情,理不清;世界怎么变化,教育都是唯一不变的事;趁未来没来,重新认识自己,探索心智的奥秘。
另,本书大部分观点都与我想法相一致,准确地说是启发了我,并且我无异议。但是还是有部分观点让我有反驳欲的,但我又有一种直觉,就算我反驳了作者也能马上“反杀”。很好的事情是,这部分有异议的观点促进了我的思考。
人类简史读后感2
尤瓦尔·赫拉利对金钱的看法。不论我们来自哪里,信仰如何,钱永远是全世界的共识。它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这个信任,书中所说,不同于宗教的“源于本心”,而是在“其他的人都信任”这个巨大的前提下达成的。
另外关于钱,其实书中也有一个论点我觉得对我很有启发。现在的.我们看种姓制度、奴隶制度,只觉得那时的人没有伦理道德可言,无知而且傲慢。其实现在这种阶级歧视并没有被消除,而这个歧视就是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异。富人永远可以用钱享受特权,而穷人不可以,就如以前白人孩子能够去上学,而黑人孩子却不能进入同样的学校一样。
而更重要的是,很多富和穷的差距,其实是从出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被定义的了。也就是说,我们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和别人有了差距,这和我们所鄙视的被废除掉的歧视有什么差异?
但总有值得开心的地方:只有穷与富的差异,是可以被我们改变的。肤色无法改变、民族无法改变,但有没有钱,是所有人能力范围之内的,不过需要的努力程度不一样罢了。
这是我们智人现在做到的微小的,但非常重要的改变。
人类简史读后感3
作者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火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约30万年前,人类祖先对于火的使用已经是信手拈来了。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也是对付狮子的利器。由于火的小心利用,人类把原本无法穿越的贫瘠灌木丛变成了充满猎物的原野。大火烧完一片地方后,留下了烧焦的动物、坚果和植物的块茎。
但火最重要的作用是烹饪。黑猩猩咀嚼消化生的食物需要5个小时。而人类由于学会了烹饪,花费在咀嚼消化上的时间大大减少,更重要的是,烹饪杀死了食物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烹饪的出现让人类的食物选择范围大大增加。一些学者也认为,烹饪使得人类的肠道长度缩短,促进了大脑的发展。
火也让人类和其它动物产生了巨大的鸿沟。其它动物纵然有强壮的肌肉,巨大的牙齿,宽大的翅膀,但也只能利用自然的力量,却不能对其控制。而人类学会使用火,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点火来完成特定的任务。而且,使用火的力量和人自身的身体构造、形态和力量没有关系,即便是一位形单影只的女性,也能点燃大火烧光整片森林。火的使用意味着很多事情都会接踵而来。
人类简史读后感4
大历史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涵盖各行各业、各种族各国家,横跨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地域,更难的是要把看似毫无关系的'事件串联在一起,从中分析出可能的因果。
《人类简史》是关于人类整体的历史,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到现代化文明的高度发展,前后历经二三十万年。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内,人类完成了一项项伟大的壮举,由弱到强,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发达。
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宇宙史中不可磨灭的亮点。 而人类却并非必然出现的智能,倘若没有合适的环境,没有突发的事件,没有无数代的辛勤贡献,如今占据地球的恐怕是另外的物种。
了解历史,尤其是去除细枝末节的主干,去除血肉的骨骼,才能更好的辨明方向,凝聚力量,使偶然成为必然,使人类更强大。
人类简史读后感5
或许每个人都曾想过,我们的祖宗是什么模样?我们来自何方,又去往何处?人类如何登上食物链的顶端?金钱、帝国、宗教如何横扫全球?在作者的叙述中,这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原理,像一部大片呈现在眼前。他用几近于上帝之眼的`高度,俯瞰人类从东非一个普通动物族群,到如今遍布地球,地位直追造物神的发展历程。
作者只用了区区400页,就铺陈开智人的整个历史过程,个中精彩令人拍案叫绝;个中反思令人掩卷沉思。在7万年前,智人还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动物,在东非的角落中可怜兮兮地生活着。但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智人很快就跃升成为整个地球的主宰,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进入神的境界。
从历史进程来看,人类并没有一个鲜明的目标,而且,直到如今仍然迷茫。作者最后提出,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莫过于此!
或许,我们该好好思考下这个问题。
人类简史读后感6
到底是智人驯服了小麦?还是小麦驯服了智人呢?
或许根本没有答案。
作为智人之一,我虽然向往那种自由自在的采集生活,但并不想接受朝不保夕的日子,也许现在的生活就是经过了种种取舍才存在于此的。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我现在的生活是历经了千百年的演变而得来,而历史的进程从无对错。那就接受现在的生活,去选择未来。
历史充满了偶然性,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导向截然不同的分岔路,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个选择以后都将成为确定的.历史,这一笔但求问心无愧。
在这个虚构的世界,用信任构筑体系,只要你相信、我相信、大家都相信,那么一切都是真的、可发展的。智人不停地进步,越活越复杂,牵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和平。
有时候我会想,我们铸造了这个世界,是不是反而困住了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只是这个世界的一滴油,用来推进这个世界的发展。也许地球本来就是想留下文明与故事,而现在只是众多传说中一段属于智人的传说。
人类简史读后感7
三部曲的第一部,通过“史”来探究“人”。把自己想象成猿猴,跟随本书体验一回人类演化之旅,是一趟奇妙的思维旅程。历史与未来无论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都是宿命中的一对双胞胎。研究人类及他们走过的历程,寻找演化的规律,是为了预测未来的危机,进而试图掌控一点点未来。而任何的.预测,又是基于“历史会重新上演”以及“规律会再度起效”,脱离了历史,预测便无从谈起。虽然技术在不断革新,它使得世界运行的表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内在的逻辑却始终遵循大的框架。
虽然如作者所言,奇异点的临近有可能会打破现在所有的框架与规律,并且带来第二次的认知革命把智人推向另一个全新的物种,但是在这之前,智人也会无法抗拒地去站好这“最后一班岗”。
在多个版本的解读中都提到这是非常值得享用的一本书,果然不负所望,对于我们非专业的普通读者来说易读、有趣、有料,帮助开拓视野,培养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以及思辨的能力。关于在本书的想法中读者吐槽的一些细节漏洞,正好也可以用作者多次提及的观点来看待。能够引起读者饶有兴致地“找茬”,说明漏洞也是一种“例外”,那么反而印证了本书的含金量和读者的期待。
人类简史读后感8
清晰的脉络梳理人类历史,宏大的视角叙述智人演变背后的推动力。智人一路走来,从与其他动物弱小的地位,到遍布地球各大洲,灭掉其他大型动物,到认知革命,创造虚构故事,使更大范围内的合作和交流成为可能,进一步奠定地球霸主地位,再到农业革命,把自己局限在自我的世界,与其他生物建立清晰界限,并开始训化奴役其他生物。然后到科技革命,科技与军事,与工业,与帝国,与资本,相得益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合作,遵循同一个虚构故事,本以为下一步是探索外太空,征服外星人,没想到是智人对自身的塑造,把地球上的生物都玩了一遍,改轮到自己了。生物改造,仿生人,机器人难道那些只在电影里见到的`神话竟然会成为将来的事实?
人类究竟想要什么?要去往哪里?这一路从来没有过清晰答案,也从未有过达成一致的计划,一切皆属偶然,在一次次追求进步的本能驱使下,一个个生命的努力下,踏上了这样一条路,而与此同时,这一切又是如此必然,如果没有走这样一条路,又可能会是怎样一条路呢?当智人在心灵上还是一无所知的婴儿时,手里掌握的技术已经可以到达永生,这究竟是福音还是灾难?在我看来,这只能是灾难。
人类简史读后感9
终于看完了尤瓦尔赫拉利的简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当初看第一本人类简史的时候就被惊艳到了,尤瓦尔赫拉利提出了很独创的观点,风格也有些像我很喜欢的作家凯文凯利,于是一本接一本地读了下来,感觉第二本未来简史并没有想象中的好看,很多观点也都是别人说过的,也没有凯文凯利的犀利和惊人。第三本今日简史,我没有报多大的希望,以为是个凑数的作品,但读完了反而很有惊喜。
回顾历史是容易的,展望未来也不难,难得就是认清自己,认清当下。
三本书读下来,可以看清尤瓦尔赫拉利的理论在逐步完善,第一本中惊鸿一瞥一点而过的想法,在第三本里渐渐有了完整的理论和观点。作为读者,参与了作者思想完善的过程,还是挺开心的。
作者作为一个犹太人,但似乎对自己的民族有一种近乎是避嫌一样的故意轻视。
比如犹太教,比如以色列的'复国主义,我个人认为对世界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但作者严重似乎完全不值得一提,还专门用了好几页贬损了犹太人们的自以为是,我想这本书在作者自己的祖国大概不会卖得很好吧?
人类简史读后感10
关于《人类简史》,最有趣,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观点,几乎可以肯定都出自“农业革命”这部分。看看舆情分析就知道,网上掐架的,读者评论的,迷妹们崇拜的,几乎都围着这几章整。
在这部分里,作者抛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值得深思的观点:
农业革命可以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欺骗。
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这位埃及农民也是驼着背做事;这跟牛没什么两样,就是一辈子做着有害身体、心灵和社会关系的劳动工作。
人类文明开始,大家都只能狩猎采集,可饱一顿饥一顿的,不爽。之后老祖宗们发现农作物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粮食又可以储存,干一年等于以前两年啊!这岂不是食物自由的捷径么?为了吃得更饱,活得更好,我们的老祖宗们开始谋求转型,当起了农民,发展起了第一产业。
可结果呢?貌似是比以前好多了,孩子越生越多,部落越来越大,平均卡路里的摄取量也上去了。可是,每天都得给农作物施肥浇水除虫,日出而作日落还不见得能息,累得要死,并不见得比以前更开心啊。
反倒是小麦——1万年前还是野草,现在一跃而成了决定人类生死的重器,让我们须臾离不开。
那么,到底是我们控制了小麦,还是小麦控制了我们?
人类简史读后感11
短短的十二个小时,完全不足以领悟到作者的智慧,但又觉得读完该写点书评跟大家有个交流,粗糙行文。
七万年前,智人如有神助般进化成功,一举将其他种族抛到了身后,各族在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灭绝,这其中包括比智人强壮的多的尼安德特人。人类在星球没了天敌,通过想象,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利用金钱,各个体之间充分协作;通过科技,一步步发育的更加强大。时间快进到二十一世纪,星球已经没了能威胁智人的.种族,但各种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全球有60万亿美元的财富,但依然有很多人在饥饿的边缘挣扎;平等自由深入人心,种族隔离种族歧视层出不穷;联合国各主权国基本和平共处,星球上却存在着毁灭所有人无数次的原子武器……教育,医疗,恐怖袭击,不胜枚举。而帮助人类站上食物链顶端的科技,似乎也跑出来凑热闹,基因工程,仿生学,吉尔伽美什计划,看似为人类谋福利的背后,撒旦也磨刀霍霍,看似人类即将封神,但也别忘了西欧“诸神的黄昏”。盛极必衰,只希望人类不会走上恐龙的路,数百万年之后,地球上新的霸主指着人类的化石,教育子孙。
人类简史读后感12
当你在沙漠中发现一个天真的小孩向你走来,如果他笑,如果他有一头金发,如果他在别人问问题时不会答,那么他,就是小王子。
蛇吞象的画面一直无法在大人的眼前出现,他们只认为这是一顶普通甚至陋无比的棕帽子!但没有童心的他们错了!“每个大人当初都是小孩,但只是很少人记得。”没错,但小王子看出来了!这就是为什么他有一颗纯粹的心!还记得那玫瑰、那B612、那小绵羊吗?还记得这句话吗:“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彼此需要了。”
那为什么大人仰望星空是就不会想到小王子呢?就不会想到星星发光的`原因呢?答案是,他们只会有数字说话,没有一颗真正的心。
我觉得一定不会再有比这更纯洁又孤独的书了,也不会再有比这更美好得让人心碎的书了,也绝不会再有比这更简单,如同苍穹一样的书了。
从现在开始,有一颗天真善良的心去感受世界吧!
人类简史读后感13
远古人类距离现在也不是很遥远啊!
总被初中生物书上的一句话困扰:人是一种高级动物,总觉得原来人也不过就是动物,很多事情用看动物的角度去看,有种错乱的感觉,徒增烦恼,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就是人本质如此,不要要过分强调,否则凭添烦恼和苦闷。
关于财富、地位与阶层,同样生而为人,却相去甚远,每个人的存在是随机的,统治起源于偶然,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原则产生了剥削,占据有利地位的为巩固地位开始说故事、教化、创造游戏规则,未占据有利地位的.只有向规则靠拢,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变动并未打破规则,只是换了个门脸,虽然游戏规则也在不断进化,但某些核心本质从未改变,比如剥削。
最后,作者阐述的超脱感官追求的佛教理念看的我生无可恋,要么是动物,要么是神,而唯独没有说在这中间应该如何摆正位置,看完有种不会做人了的感觉,当然这也不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总得来说,作者的上帝视角让人耳目一新、视野开阔,思维也活络了。
人类简史读后感14
读完这本书感觉不错,分享给大家。
作者通过4部分分析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说了人类的起源,以此告诉人们,人类只是很普通的一种生物。来源于大自然的基因突变和筛选。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讲述了农业的产生导致智人数量大增,并且导致其他物种减少,人类成为大自然主宰。并且因为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导致出现阶级。
第三部分 人类的融合统一讲述了金钱的产生,帝国的影响和宗教的本质。尤其讲了宗教很多种,而且相互之间都是差不多的,但是部分宗教发扬光大是因为这些宗教属性带有扩张气息而已。
第四部分 科学革命 讲述了科学的重要性,而且科学大大加速了人类前进的速度,未来成为不可预测的,变化极快的。
本书重点讲述了历史的上的几个帝国,讲述了人类犯下的罪,侧面证实好坏真假都是相对的,所有意识形态都是想象出来的,并且受到后来者的极力维护。本书客户的阐述了,世界没有神,物种是进化的后果,一切都是有章可循的,科技的厉害之处在于极快的改变了人类世界,未来难以预测。过分的贪婪和不节制将导致人类的毁灭,必须从意识和科技上改变这种后果。
人类简史读后感15
花了几个月,断断续续读完了《人类简史》这本书。感触颇多。作者很多想法相当独特,特别是结合了很多生态环境历史,更具有顺服力。把人类历史说成是“从动物到上帝”,理念构思得巧妙,证据也令人信服。
相比而言,中国历史学者科学素养略差,懂生态环境史的人又不太精通社会政治人文历史,短期内估计还没人写的'出这么精彩的历史书籍。本书的缺憾就是中国或亚洲史料极少,故事都是以西方为主,太不把其他地方的人当人看了,算是本书的不足之处吧。
说来奇怪。初高中阶段,我非常不喜欢历史,不知为何大学之后却有点入迷了。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特别是好史值得细细品味。正如作者所言,历史并非用来预测未来,但历史可以扩大我们视野,让我们知道人类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这本书还真令人茅塞顿开,不愧为一本牛书。过几年后,我必定还要再读一遍。
最后,读完《人类简史》不得不说,虽然有不少人是蠢货,人类也犯错,但人类真是太牛了。
【人类简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类简史》读后感01-15
《人类简史》读后感10-21
《人类简史》读后感07-27
人类简史读后感08-06
人类简史读后感02-20
读《人类简史》有感06-16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02-23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02-28
时间简史读后感06-10
《食物简史》读后感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