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震减灾宣讲教育发言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热门)防震减灾宣讲教育发言稿5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发言稿,发言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发言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防震减灾宣讲教育发言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防震减灾宣讲教育发言稿1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早上好!2023年的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在我国四川省发生了一次特殊重大的地震灾难。8级大地震,强度之大,波及面之广前所未有。很多地方都被夷为了平地。地震到来之时,正是学校上课的时间,有近几十所中学校校在强大的地震前瞬间倒塌、摧毁,很多同学和老师失去了生命;202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再次发生7.0级大地震。2023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震减灾日”。5月6日至13日为“防震减灾日”宣扬周。今日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对大家作一些警醒和提示:
首先老师要讲一下地震发生时逃命常识:
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头时,假如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权宜之计是躲在结实的床或桌下,如果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爱护作用。应远离窗户,由于窗玻璃可能震碎。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
如果四周没有空地,应当临时在门口躲避。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由于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非常结实,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简单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爱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状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非常危急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快速离开桥身。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消失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上升,靠近岸边的小舟就非常危急。此时,最好是快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假如在学校或公共场所一旦发生地震,首先要做到听从老师或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能慌乱、拥挤。应就地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撑物下面,用手或其他东西爱护头部,尽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待地震过后,听从指挥,有组织地快速撤离。
同学们,我们国家对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为了防止及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在全国“防震减灾日”到来之际,我们来端详我们生活学习的行为,我们应当在每个行为细节中都要靠近安全远离危急,做到:上下楼梯慢步轻声靠右行,课间在教室、校内内不打闹,不追赶;体育课上严守上课纪律,听从体育老的话,不无故生事。另外,做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我们要提高个人免疫力。做到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睡眠充分、勤于熬炼、削减压力、足够养分。避开接触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症状的病人;留意个人卫生,常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同学们!万思安全最重,安全在于未然防范,让我们牢记安全生于泰山,树立安全的意识,时时想安全,到处讲安全,居安思危,就肯定会制造出安全和谐的校内环境,我们的生命将会更加亮丽!
防震减灾宣讲教育发言稿2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防震减灾。
学过地理的同学都知道,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根据往年地震监测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大陆发生5级地震的频率每年大概20次,发生6级地震的频率每年大概3~4次,发生7级地震的'频率3年大概2次。
目前的地震的预报水平还不能准确地说出它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有办法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是“防震减灾”。
在无临震的预报而突遭地震袭击时,首先请大家要镇静,保持头脑清醒。由于强烈振动只有几秒到几十秒钟,时间短促,所以应采用“就近避震”的方法。
如果是在家里遇到地震,首先要关闭液化气,切断电源,以防发生火灾;接着就近躲在坚固的家具下(如床铺、饭桌下等),也可以躲在内墙角或开间小的卫生间,待震后再撤离到外面空旷的地方,以防余震。
如果在室外行走遇到地震,千万不要躲在广告牌、霓虹灯架、电线杆等处,迅速跑向空旷的地方躲避,蹲下,双手抱头。需迅速跑向空旷的地方躲避,蹲下,双手抱头,最好能用身边的包或软的物品护住头。
如果在学校教室上课或在大礼堂开会突遇地震,千万不要惊慌外逃,乱跑乱挤反而会造成踩伤、挤伤、压伤,酿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同学们可暂避在课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待地震平息后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而有秩序地跑向操场等空旷地方。如果你就在操场上时,应迅速跑到中间,万万不能躲在架子下、墙角边,更不要跑回教学楼,以免被倒下的墙或掉下的玻璃、砖块砸伤。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知震”才不会“恐震”。地震虽然无法预料,但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多学习一些科学防震和安全逃生知识,做到防震减灾,以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我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
防震减灾宣讲教育发言稿3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日国旗下讲话时间,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地震避险的有关常识。
对全部中国人来说,2023年5月12日无疑将成为一个永久无法忘却的惨痛记忆。这一天下午2时28分,在我国的四川省,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在瞬间灾区的人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在瞬间5300多名在校同学遇难或失踪。地震至今为止无法精确 地提前预报,但把握肯定的避震常识和技能,可以让我们遇震不慌,降低危急。
地震灾难从发生到建筑物被毁坏平均只有12秒,必需依据所处的环境快速作出选择。如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千万要冷静,充分利用建筑物内的避震有利部位,如结实的`桌椅下、睡床下,逃往小跨度的厨房、厕所、小房间、墙角,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万万不能在窗户、阳台、楼梯、电梯及四周停留。地震时假如在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椅子及结实物品旁边,留意避开悬挂物,用包或手护住头部,等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假如在户外,要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在地上,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用书包等爱护头部;不要任凭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避开危急物、高耸或悬挂物。
在学校,避震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震时避震,二是震后疏散。
震时避震有如下要点:
1、马上停止一切活动,将身体尽量缩成一团,快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餐桌或床下(旁),靠外墙的同学尽量往里靠。
2、在操场或教室其他地方的师生,应当到室外合适的地方(如:空旷场地或到疏散区)去躲避,原地不动蹲下,双手爱护头部。留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急物(如围墙、电线杆等)。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紧急疏散有如下要点:
1、要有挨次地疏散,从就近楼梯下楼,下楼时要走楼梯内弯,不准在楼梯或走廊内相互拥挤,避开跌倒。
2、相关老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同学有秩序地疏散,同学和疏散人员要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行动要快速,排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要争先恐后、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需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快速转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过程中,可以用书包、双手等护头,以防被砸伤。
5、疏散途中尽可能不要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明天大课间时间,我们将开展一次室内就地避震演练,第一节课下课以后,各班班主任准时进班,到时将以哨音为令,三声急促的哨音响过以后,各班同学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快速避险,到再次响起三声长哨音,室内演练结束。班主任总结演练状况,进一步做各种状况下的避险指导。
防震减灾宣讲教育发言稿4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六班级(1)班的王洁同学,今日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防灾减灾,居安思危”,2023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国务院打算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防灾减灾日”,今年是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宣扬活动主题是:识别灾难风险,把握减灾技能。
我们的身边不行避开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灾难的侵害的隐患,如台风、暴雨、火灾、地震、雷电、交通事故等等,因此,对我们全体师生而言,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显得至关重要。灾难的确可怕,但比灾难更可怕的'是无知,我们信任只要仔细学习“防灾减灾”的基本常识,提高逃命的自救互救常识,我们完全可以把灾难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甚至完全可以避开灾难的发生。
第一,要从课堂内外多种渠道了解灾难的起源以及怎样自救。比如,地震了怎么办?首先千万要冷静,要在老师的指挥下快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其次,除了了解这些学问之外,我们要仔细参与学校支配的应急演练活动。学校每学期都会支配多次应急演练,盼望同学加以重视,而不单单是觉得好玩,应付了事。
同学们,防灾减灾,主要是要增加我们的风险防范意识,保证大家的生命安全。那么在“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让我们来端详我们的生活学习行为,在每一个行为细节中都靠近安全远离危急。借此机会,我严肃的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倡议:
1、上下楼梯靠右行,讲究秩序,轻声慢步,防止踩踏大事的发生;不在教室、走廊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2、现在春夏交替季节,温差大,同时也是病菌滋生的季节,同学们要留意保暖,教室多通风,勤洗手,留意个人卫生,防止H7N9等传染病的发生。
3、夏天到来,气温渐高,食物中毒大事有可能增多,同学们不要买过期的、变质的、不卫生的食品,尽量不要在街头小摊上买东西吃。
4、天气渐暖,不要私自下河、塘、水库游泳。在各项运动中要留意运动安全。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预备活动要充分,运动时要留意不能猛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
5、同学们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不能感情用事。在同学间遇到冲突时,要冷静、理智,不能发生同学间打架的大事,更不能找外来人解决。
同学们,生命是美妙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肯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加自我防范力量,做到警钟长鸣。让我们行动起来,识别灾难风险,提高应对力量。
感谢大家!
防震减灾宣讲教育发言稿5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日我演讲的主题是防震减灾。
学过地理的同学都知道,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非常活跃。依据往年地震监测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大陆发生5级地震的频率每年也许20次,发生6级地震的频率每年也许3~4次,发生7级地震的频率3年也许2次。
目前的地震的预报水平还不能精确 地说出它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究,我们有方法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是“防震减灾”。
在无临震的预报而突遭地震攻击时,首先请大家要冷静,保持头脑糊涂。由于剧烈振动只有几秒到几十秒钟,时间短促,所以应采纳“就近避震”的方法。
假如是在家里遇到地震,首先要关闭液化气,切断电源,以防发生火灾;接着就近躲在结实的家俱下(如床铺、饭桌下等),也可以躲在内墙角或开间小的卫生间,待震后再撤离到外面空旷的地方,以防余震。
假如在室外行走遇到地震,千万不要躲在广告牌、霓虹灯架、电线杆等处,快速跑向空旷的地方躲避,蹲下,双手抱头。需快速跑向空旷的地方躲避,蹲下,双手抱头,最好能用身边的包或软的.物品护住头。
假如在学校教室上课或在大礼堂开会突遇地震,千万不要慌张外逃,乱跑乱挤反而会造成踩伤、挤伤、压伤,酿成不行想象的后果。同学们可暂避在课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爱护头部,待地震平静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快速而有秩序地跑向操场等空旷地方。假如你就在操场上时,应快速跑到中间,万万不能躲在架子下、墙角边,更不要跑回教学楼,以免被倒下的墙或掉下的玻璃、砖块砸伤。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知震”才不会“恐震”。地震虽然无法预料,但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多学习一些科学防震和安全逃命学问,做到防震减灾,以爱护我们的生命安全。我的讲话结束了,感谢大家!
【防震减灾宣讲教育发言稿】相关文章:
防震减灾宣讲教育发言稿10-06
防震减灾工作总结06-24
社区防震减灾工作总结06-12
学校防震减灾工作总结11-08
学校防震减灾工作总结[优选]09-14
社区防震减灾工作总结通用08-09
学校防震减灾工作总结范文09-18
小学生防震减灾作文400字06-13
防震减灾学习心得体会06-19
(精选)学校防震减灾工作总结15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