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攀登者观后感

攀登者观后感

时间:2024-09-24 10:08:4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攀登者观后感(集合1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攀登者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攀登者观后感(集合15篇)

攀登者观后感1

  攀登者》讲述的是为弥补1960年中国登顶所留下的遗憾,1975年,由一代攀登者方五洲(吴京饰)、曲松林(张译饰),二代攀登者徐缨(章子怡饰)、李国梁(井柏然饰)、杨光(胡歌饰)两代攀登者组成的中国最强攀登联盟,举国之力,向珠峰发起冲顶挑战。

  在攀登过程中更是不断遭遇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时刻,多次命悬一线。在种种困难面前,众人未曾妥协,选择团结一心,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展露骨子里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

  不到长城非好汉,登顶珠峰真英雄方五洲和他的队员们正在前行,登上去,活下来,让世界见证中国奇迹。冲顶中国高度,攀登永不止步一步一步的向前,他们在挑战人类极限,他们在书写中国辉煌。山高绝顶人为峰!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它的颜色一定是中国红。

  这是一种坚持,一种信仰,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春华秋实,70年不屈不挠,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闪耀在天空,它承载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为了共同的信仰,多少人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这些感人泪下的'故事,让我对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懂得了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一种承担,爱是一种荣耀,爱是一种回报,爱是一种奉献今天的我们更要向爱护生命一样,爱护五星红旗,因为它神圣不可侵犯。接过长辈的旗帜,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

攀登者观后感2

  国庆假期,我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

  《攀登者》主要讲述在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成功登上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可是,队长方五州因为救人,把相机丢了,没能拍到照片,因此,西方国家就说:没有照片,怎么能证明登上了珠峰。就因为这句话,让我们国家被耻辱、嘲笑了整整15年。终于,在1975年,国家决定,同志次组建登山队,经过多次的训练,登山队再次向珠峰发起了冲峰。终于迎来了攀登珠峰最好的`窗口期,中国登山队终于成功登顶。

  在登山的过程中,令我最感动的是,在李国梁的带领下,登山队再登珠峰北坡的第二台阶时,他被一个氧气瓶打中了脑袋,滚下了山,因为,他们的腰上都寄有线,便会把其他人也带了下去,可就在要落下悬崖的时候,后面的一个同志拿出镐子,将镐子打进了雪地里,其他同志没有落下山,但是,李国梁却吊悬在悬崖边上了,一个同志要他把手给他,李国梁同志却把相机给了他,把自己的线割掉了,最后,相机保住了,李国梁同志却坠落山涧,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想到这句话:“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是啊!攀登着为了国家的领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登上珠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攀登者观后感3

  今天周末,在家里观看了上个月没来得及去影院观看的电影——《攀登者》。

  影片《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方五洲等人与队长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然而中途遭遇了雪崩,队长去世了,方五洲为了救松林没能护住摄像机,但是最后他们在相互扶持下登上了峰顶,将属于中国的足迹留在了珠穆朗玛峰峰顶。那是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但是,由于未能360度拍下峰顶,导致当时的成就未能被全世界所认可。最终,在1975年5月27日,9名中国登山员再次登上珠峰,他们留下了360度摄像,测量了属于中国的珠峰高度。

  《攀登者》整部影片所呈现出的信念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一个信念,是生活前进的动力,也是会造就不平凡人生的前提。只要心存信念,就会不断催促着我们去发掘生活的方向,包括一个阶段的考试、一个生活的爱好、一个小目标等等,只要心存信念,困难和挫折便都无法阻拦我们奋进的'脚步,无法挫败我们那颗坚定不移的心。信念,它是锤炼我们钢铁意志的熔炉,也是造就我们前进不馁的意志,更是一种不屈不挠的坚持。

攀登者观后感4

  今天,我和我的同学就看了一部电影《攀登者>。这部电影讲述了在1960年中国登山队要去攀爬珠穆朗玛峰?攀爬途中遭遇雪崩。把用来拍摄登顶证据的摄像机扔了。虽然最后爬上了珠峰,但没有人去拍下这个证据和历史的时刻。外国人甚至怀疑我们的真实性。所以为了中国人的尊严。在十年后我们重新组织了登山队。当年有三位登山成功的.英雄。也重新归队。经过5年的训练。中国人再次攀爬。珠穆朗玛峰其中有一次因为一人的脚伤而撤退。还有一次,因为队长的牺牲而下山。在1975年最适宜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过去了。可正要撤离时,气象台发现了一个好的时机。这次气象队也跟着突击队做气象观察。虽然过程途中也经历了雪崩与大风。但队长知道,这是我们最后的一次机会。就带着队员奋力向上爬到达顶峰。在1975年中国人实地测量出了,真实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

  看了这个电影后。我发现很多人热泪盈眶。尤其是在最后登上珠峰。所有人都在欢呼雀跃。我开心的流泪,自豪的流泪。最后,我们所有人都想电影屏幕中的国旗敬了一个礼。这个电影诠释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更体现了中国人比泰山坚强的意志。

攀登者观后感5

  国庆节的时候,我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让我非常感动。

  1960年,中国登山队由150个队员组成,准备从北坡登顶珠峰。他们经历了暴风雪、冰裂缝、雪崩等重重难关,终于登上了珠峰的“第二台阶”。而此时,登山队只剩下三个人。终于,在第二天的凌晨2点16分,他们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虽然他们登上了珠峰,但是,因为没有拍到照片,所以不受西方媒体的认同。

  1975年,中国登山队又带领了200余人,准备再次登顶珠峰,并打算测量出珠峰的准确高度。在大量的练习和几次的攀登后,9名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创下了人类首次连续18小时,不携带氧气瓶登顶珠峰的奇迹!他们还测量出了珠峰的准确高度——8844。43米。

  我们要学习登山队员们顽强的斗争精神。电影中,攀登者们在攀登过程中,不断地遇到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多次命悬一线,却不曾妥协,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

  现在看来,攀登者攀登的不是珠穆朗玛峰,而是中国一步步向世界的新高度砥砺前行!

攀登者观后感6

  每次跟爸妈去爬虞山,是件非常惬意的事。一开始我总是步伐轻快,逐渐变得气喘吁吁,继续艰难地坚持,终将会到达山顶。那一刻,举目远眺,一切美景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

  今天下午,爸爸带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攀登者》。看完走出影院,我才发现,原来“登山”没有我想象中的那般美好,特别是攀登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等待攀登者的是深不见底的冰缝,极低的.温度,能把人吹到几公里外的狂风……生命在这一切面前会显得尤其脆弱。

  但是,山就在那,外国人还质疑中国人爬不上自己的山。面对如此艰苦的条件,方五洲,曲松林,杰布三个人历尽千辛万苦,在队员搭起的“生命阶梯”的帮助下,于1960年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是,又因为丢了照相机,拿不出证据,被外国人嘲笑。十五年后,又经历了无数人的牺牲,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珠峰峰顶,向全世界宣告珠峰的中国高度!

  一个登山英雄因没有影像资料被人侮辱,其实方五洲是为了救曲松林才丢了照相机,这座“大山”压了曲松林十五年……

  山就在那,攀上去,山就在脚下。

  其实,不仅仅是电影里,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都有一座座山。就说我自己,除了学习之外,还在攀登着的山——钢琴。每天固定时间练习,因为我坚信只要不懈努力,总有一天会到达登峰。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不也是因为这一句话,成了唐朝著名的大诗人。

  相信,我们都可以成为勇敢的攀登者,一起加油!

攀登者观后感7

  今天晚上,刚刚观看了《攀登者》,一如吴京主演的其他片子,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场面非常浩大,视觉冲击力十足。

  影片想表达的东西很中心,就是为了荣誉而坚持!从1960年中国登山队一行人冒着生命,历经种种困难,最终有3人成功登顶珠峰。但因当时情况危机,相机半道丢失,导致当时虽登顶,却无力证明从而不能赢得国际上的认可。为了得到这份认可,更为了证明珠峰也有中国的一份,登山队在15年后,也就是1975年重新组队,为了荣誉再战珠峰。

  影片在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中展开故事,有悲壮的牺牲,有凄美的爱情,还有伤残的无奈和惊心动魄的'大自然的不可抗拒的恶劣条件中,让观众始终悬着心。最终吴京饰演的方队长带领9名队员终于成功登顶。中国人终于有机会将上次登顶埋下的五星红旗高高地悬挂在珠峰之巅,中国人也终于第一次测得了珠峰的高度8848.13米。

  通过这部影片,我感受到了责任、毅力和坚持。现今的我们在享受前人流血创造的美好今天的同时,我们有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努力,将这份美好更好地传承延续下去。

攀登者观后感8

  今天和朋友一起观看了影片《攀登者》。该影片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1960年,国家组建中国登山队,决定从困难重重的'北坡登顶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在经历雪崩、队长的牺牲后,只剩四名队员向最艰险、也是最难逾越的“第二台阶”发起冲击。在攀爬途中,高度不够,四人搭起了人梯,鞋上有冰太滑了,情急之下登山队员只能赤脚登上去,牺牲了自己的半个脚掌。

  成功登顶后,四人在山顶激动的升起了五星红旗,并把红旗装在手电筒里,埋在了珠峰顶上。由于登山途中为了救人,把摄影机弄丢了,因此没能够留下影像资料,因此,不被外国人所承认,被救的队员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

  15年后,国家又一次组建登山队,准备测量珠峰的高度,一大批人从全国各地赶来,进行紧张的训练,这一次,专门选了一个有登山经验的摄影师。在登山途中,又一次的遇到了雪崩和暴风雪。为了保住摄像机,登山队员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长眠在皑皑白雪中。

  进过重重的困难,登山队员终于又一次的登上了山顶,顺利的测量出来珠峰的高度——8848.13,在山顶鲜艳的五星红琴又一次升起,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中国人,永远不怕困难!

攀登者观后感9

  今天,老师给我们播放了电影《攀登者》。

  这部电影讲了中国登山队勇攀珠峰的故事。主角方五洲和杰布、曲松林在1960年登上了珠峰,却因未能用摄影机拍下360度影像,一直不被认可。

  所以在1975的.时候,重新组建了登山队。但第一个窗口期提前结束,导致大风口风力加大。幸好方五洲想到法子,用绳子拴上石头,才平安无事,但方五洲却受了伤。

  第二次上珠峰,也出了意外。来了一阵强风,松林建议赶快在风暴来临前上山,五洲建议稳扎稳打,因为松林是副总指挥,所以采取了他的建议。但是雪崩了,然后李国梁带领的突击队没能登顶,他还牺牲了。

  最后气象组徐樱发现了短暂的窗口期,但因突击队有危险,为了告知突击队员,她牺牲了。最终,方五洲领着突击队登上了珠峰。

  在电影里,我最感动的杨光和李国梁。

  杨光在第一次登山时不幸犯了病,他的右腿截了肢,但他说“我还能跳上去。”就为了上去,和爸爸说一说别后悔。他装上了假肢,在大雪飞舞的花絮里,攀上了珠峰。

  李国梁在第二次登峰时,作为队长在第一个人滑落时,本能地帮忙,但不幸被东西打中,滑了下去。在滑落的过程中还不停地用工具缓冲。到了最后,他顶着一头血,却把摄像机给了其他人,亲手割断了绳子,留给队友生的希望。

  这部影片告诉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攀登者观后感10

  拍戏用替身,这是一件正常的事,也是一件普遍的事,这因为任何一个主角都不是万能的,他们肯定有演不好戏或者有特殊情况的.原因。因此合理运用替身,这是对电影有好处的。

  在拍摄《攀登者》时,吴京晒出过一张与替身合影的照片,结果照片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网友都开始质疑吴京,说他也开始耍大牌、不敬业,把辛苦戏都让替身做了。但吴京用替身就真的像大家想的这样吗?近段时间在一次采访上,对于这个质疑,吴京作出了回应。

  吴京回应表示“虽然因为腿伤也许不能发挥到完美,但欣慰的是动作都是自己做的”,由此可见,他在拍摄《攀登者》遇到有难度的动作戏时并没有用替身,看来真相和大家想象的有些不一样啊!

  当时吴京大意说了自己由于腿伤行动不便,因此只能找替身拍,那样才能给观众展示更好的视觉体验。不过对于一些危险戏份,像雪崩这就只能自己去完全,如果让替身拍自己就感觉过意不去……

  吴京为了演好《攀登者》方五洲这个角色曾在最冷的时节前往海拔5200多米的冈什卡雪山进行攀登训练,那时他刚做完手术腿伤还没恢复好,仅仅为了体验角色便不顾伤痛一个人背着包就去了;正式拍摄任务量大导致吴京腿伤复发,前一天刚在国外紧急治疗完,回国后他马不停蹄又直接去剧组了。这样的吴京,大家真的好意思黑他吗?

攀登者观后感11

  吴京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导演,同时也是一位十分敬业的演员,在荧幕上经常以“硬汉”的形象出现。20xx年他自导自演的《战狼2》创造了中国的票房奇迹,累计票房高达56亿,这部电影看得每个人的都是热血沸腾,我们的中国精神在《战狼2》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激起了我们每个人的`豪情和爱国情怀。

  由李仁港导演吴京主演的电影《攀登者》即将上映,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20xx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而吴京在里面扮演的是方文洲,为了更好地完成拍摄,他忍着腿伤带着夹板,多次练习动作。在拍摄中戴着夹板跳、摔、跪,做各种危险动作,其实受伤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应该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吴京自己也是对自己的腿伤毫不顾忌,只为给大家创造一个完美的人物形象。不过,有很多“小鲜肉”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受了一点伤就着急忙慌地去医院,耽误整个剧组的拍摄进度。渐渐地形成了一种风气,有点伤粉丝就纷纷表示心疼,觉得自己偶像很敬业。敬业难道不是每一个从业者该做到的吗?

攀登者观后感12

  上周末,观看了当红影星吴京主演的电影大片《攀登者》,剧中从现1960年的中国国情,1960年,国际登山界对珠穆朗玛峰属于中国还是尼泊尔产生了争议,并称:“中国没有登上过珠峰,凭什么说珠穆朗玛峰是中国的?”于是,中国为了珠穆朗玛峰的归属权,组建了一支登山队。在登山过程中,不幸遇到了雪崩,为方五洲(吴京饰)了挽救其中一位登山队员,丢失了摄影机,虽然最终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却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不被世界所承认。时隔1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向珠穆朗玛峰进发,经历了重重困难,最终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并测出最准确的高度8848。13米!

  登山队员们在攀登珠穆朗玛峰进程中,不断遭遇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时刻,多次命悬一线。在种种困难面前,众人未曾妥协,选择团结一心,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展露骨子里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不到长城非好汉,登顶珠峰真英雄”方五洲和他的队员们正在前行,登上去,活下来,让世界见证中国奇迹。“冲顶中国高度,攀登永不止步”一步一步的向前,惊人的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极其严寒和饥饿的条件下忍受着冻伤的'巨大困难,成功的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珠峰之巅,他们用忠贞的爱国主义情怀书写了中国辉煌。

  登山队员们的团结拼搏无畏艰险,映照着中华儿女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一代一代的继承和传承下去。

攀登者观后感13

  电影《攀登者》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克服万难,成功首次北坡登顶珠峰,并在1975年,于珠峰“第二阶梯”架设“中国梯”,成功精确勘测珠峰的“中国高度”两次大事件,证明了中国的毅力与硬实力。

  《攀登者》中登山队员们为了登顶,玩命往上冲,为了团队,坚决不拖后腿,为了梦想,砥砺前行。登山过程中,扑面而来的暴风雪,让原本容易的几十米变得举步维艰。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停歇,冷风直灌。

  恶劣的环境,让人们由起初的信心满满,慢慢转为立场的.动摇。有的人开始怀疑,开始麻痹,置身于死亡的边缘,带着一股令人恐惧的气息。

  虽然,影片给人紧张的气氛,但是《攀登者》依然让人心潮澎湃,那种专注执着让人感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专注执着是一种心无旁骛的态度,更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我们“要竭其力,对待事业要有愚公移山的意志,有老黄牛吃苦耐劳的精神,着眼于大局,立足于小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新时代,敬业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小到个人职业,大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上,都能专心致志,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攀登者观后感14

  登山运动本身对我就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热爱登山。但是登顶珠峰是我难以企及的梦想了,毕竟与实现自己渺小的梦想相比较,我更希望珠峰再没有及其必要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少被打扰比较好。但是情怀还是有的。十月一日,祖国母亲七十华诞。上午看完阅兵,我便挑了最近场次去看这部电影。从事实来讲,这部电影的瑕疵确实有,比如章子怡的台词大多对不上口型,比如胡歌对杨光这个人物的塑造还是感觉差那么点意思。但是从整体剧情与画面效果来讲,我觉得瑕不掩瑜。是的,在我这里爱国情怀永远排第一位,我就是喜欢为爱国情怀买单,这一点我不接受反驳和劝说。但是这次抛开这方面,讲剧情我认为很饱满,讲画面与特效,我觉得至少在我看来是足以震撼我的,讲演技虽然不完美,但至少我看到了全体演员为之付出的努力,无论是顶着风雪龃龉前行时的步履维艰,还是面对难以接受的.消息时的细微表情处理等等,都体现出很专业的素质,是以在我心里,这是一部值得去看的影片。最后特别提一下张译,这部影片里我认为最棒的演绎,就是他。细腻,真实,丰富,让人真正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多次变化的情绪,我给他五星。

攀登者观后感15

  周六,爸爸带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叫《攀登者》。

  它主要说了:在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可是,队长方五州因为救人,却把相机弄丢了。这时西方国家就说:“没有照片,怎么能证明你们登上了珠峰呢?”这让我们被嘲笑了15年。终于在1975年,国家重组建了一支登山队,向珠峰发起了冲锋!

  让我最感动的地方是:一名队员在登上珠峰北坡6800米高处时被瓶子砸中了脑袋,滚下了山。因为他们身上都绑着绳子,一个人往下滑,所有人都受牵连,往下滑。一名队员眼疾手快用冰锹扣住了冰面,才使登山队没有全军覆没!但一名队员被挂在悬崖边,而相机在他手里。队长要去救他,却被他拒绝了,他坚定地说:“不要为了救我,而又一次登峰失败!快把相机拿走!”说完就把绳子割断,掉下了悬崖。还有一个地方就是:登山队第一次登珠峰时遇上了雪崩。他们立马往回撤,但人怎么跑的'过雪崩呢?不久,他们就被追上了,虽然他们躲在岩石后面,也躲不过雪崩。其中副队长就被吹跑了!队长方五州为了救他,却把相机弄丢了,就连自己差点也被雪崩吹走了!

  看完这就电影,我对登山队队员十分敬佩。他们为了国家而不惜自己的生命,这值得我们学习!

【攀登者观后感】相关文章:

《攀登者》观后感10-16

攀登者观后感09-14

【优选】攀登者观后感11-01

攀登者观后感300字05-16

《攀登者》观后感(集合15篇)01-07

攀登者观后感集合15篇07-22

《攀登者》观后感通用14篇09-11

《攀登者》观后感[共15篇]09-14

《攀登者》观后感(汇编15篇)11-07

《攀登者》观后感【优选15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