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合集15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
看完地球上的星星我特别有感触,我感觉:
第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可能有的孩子天生擅长数理化,有的孩子天生擅长唱歌,有的孩子天生学习不好,怎么努力都学不好,可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能拿一个标准要求他们,我觉得小主人公伊桑他虽然学习不好,(刚开始我也不懂他这是读写障碍)但是他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我觉得他比任何一个孩子都懂得享受生活,童年就应该是他这个样子度过的,哪怕他喜欢踩泥坑,喜欢发呆…他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我们不该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孩子,做为老师就应该因材施教,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一双翅膀,我们不能给他剪掉,等他们进入社会,再责怪他们没有一技之长,不要把学生批量生产投入社会。
第二:在父母角度,我们不能把教育孩子都责任全部丢给学校或者老师,家长应该承担起父母是孩子都第一任老师—启蒙老师的担子,因为一个孩子只有在父母的身边才能感受到安全,比如伊桑知道自己犯错误了,他的爸爸收拾行李的时候,伊桑问爸爸干嘛去,爸爸说不要他了,结果吓得伊桑抱住爸爸哭,说以后好好学习,其实并不是伊桑不想学习,是因为他怎么学也学不会。所以故意捣乱转移别人注意力。所有这就需要家长多观察孩子,不要让他在家里都找不到归属感,等送到寄宿学校的时候,他就觉是对于他的惩罚,亲人都抛弃他了。
第三:做为老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向萨姆老师学习,他不给孩子贴标签,他追求事物的因果关系,当他第一次进教室用唱歌跳舞的方式与孩子们拉进距离的时候,他发现全班只有一个孩子不融入的时候,他开始关注他,甚至去家里了解孩子都情况,也许与他个人成长经历有关,虽然我们没有萨姆老师的`经历,如果我们也善于观察学生,什么事情看到结果去追寻本质的因,我们也能做好一名合格的老师。我们应该学习这个老师的教学特点,尤其是教培老师,他出场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还有他组织全校的绘画大赛,改变了全校老师的教学观念。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2
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部印度儿童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很感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9岁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
伊桑虽然学习很差,但是他的画画得非常好,想象力丰富。因为伊桑的成绩太差,老师觉得他已经没救了,爸爸实在没有办法,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到寄宿学校后,伊桑难过极了,一句话也不说,除了他的.同位没人愿意理他。直到有一天,美术老师拉姆来了,他发现伊桑有绘画的天赋。拉姆老师从字母开始教伊桑,伊桑的学习慢慢有了进步,也有了自信。后来,伊桑在绘画比赛中赢得了第一名,当老师同学看到他画的那么好时,他们都目瞪口呆、非常惊讶。当我看着伊桑拿着奖状,向拉姆老师跑去,伊桑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教育:
一、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有些只是成绩不好罢了,他或许在其它方面有特长,拉姆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教育小孩主张用爱去感化教育他们,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落入人间的晨星,要去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不能用成绩去衡量一个孩子的价值。
二、爸爸、妈妈你们也有过成绩不好的经历,为何要为难我们呢?我们何尝不知那怎么也学不会的感受呢?有了问题,不要什么不做就只会埋怨,埋怨有用吗?找到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我们是会改变的。三、我们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我多么希望老师和爸爸妈妈能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个孩子,让我们都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孩子们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需要爱,更需要自由,阳光,有了这些才有能力去赢得残酷的竞争和挑战。让我们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为闪着光芒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3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有阅读障碍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伊桑是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存在阅读障碍,他所犯的错误不被理解。在教师和家长的眼中,伊桑是无可救药的。在学校与同学打架,回家后又故意毁坏邻居的花盆,甚至当着父母的面动手打人,撒谎、逃学。课文读不出,考试时,整张考卷上只填了一个空,并且还是错误的。万般无奈之下,伊桑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学校。在那里,伊桑因为不会读写,经常受罚,孩子的内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的内心感到的更加孤独、害怕。甚至连自我喜爱的画画也放弃了。然而,没有人真正理解孩子是多么的富于幻想: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一个装有小鱼的水瓶,一个水坑,甚至是书本上、试卷上的一个个的字符都能引起他无限的想象。
很幸运,伊桑在那里遇到了他的美术教师拉姆。这是一位真正懂得教育的教师。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他自我的天赋和梦想,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经过伊桑在学习中犯错的方式和重复犯的错误中发现了伊桑在学习上的困惑,是阅读障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更为可贵的是拉姆对伊桑实施的特殊的方式,最终使伊桑从学习的困惑中走了出来。
看完这部影片,拉姆教师对伊桑深深地爱感动着我,也是我思考应怎样来看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约束本事及分辨是非的本事都很弱。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的方式的不一样,对孩子的认知及思考方式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即便是同样的错误,学生犯错的原因也可能不一样,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应不一样。尤其对那些错误经常犯错的学生,不能被错误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简单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教育方式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要像拉姆教师那样关心尊重学生,读懂学生真实的思想,找出犯错的根本原因,并施与针对性的教育才会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我的错误,并努力改正。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教育。才会使每个孩子健康欢乐的成长。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4
《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了一个三年级小男孩伊夏的故事。他和其他孩子截然不同,成绩差、爱打闹,但他又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他能够把书本或试卷上的字符想象成一个个丰富的世界。但在当时社会,无论是父母或老师都以成绩论人,而伊夏就是众人眼中的差生,于是父母忍痛把他送去了一个寄宿学校。
到了那个寄宿学校,由于成绩差被人嘲笑,被人孤立,原本开朗的伊夏开始闭口不说,不愿与任何人交流,就连他最爱的画画他都放弃了,他得了自闭症。他的眼神空洞无助。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新的美术老师尼克,一个改变伊夏生命的伟大人物,他从伊夏的'眼神里看出来他在求救。他的出场令人震惊,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小丑,伴随着音乐跳舞,瞬间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让那些学生从巨大的学习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并任由他们自由想象。
当他看到闷闷不乐,一动不动的伊夏时,他并没有对他一顿痛骂,而是去了伊夏的家跟他父母了解情况,当他看到伊夏之前的画作是他震惊了。后来经过进一步的观察,尼克老师发现其实伊夏有阅读写字障碍。随后,他便逐步开导伊夏,不离不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伊夏终于改变了之前萎靡不振的状态,他开始重新画画。终于,在校级绘画比赛中,伊夏获得了冠军,征服了所有人。他的绘画成了学校年鉴的封面,而另外一面则是尼克老师画的爱笑的伊夏。影片最后,即将回家度假的伊夏紧紧拥抱住尼克老师,这个改变了他生命的伟大男人,这一场面不能不让人为之流泪。
这部电影应引起众多人的思考。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是发现孩子美的伯乐,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都能而且都会发光。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永远不要放弃他们,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就是会发光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5
这个男孩从出生之时就不是惹人疼爱的小孩子,当他的阅读障碍越来越严重的时候,父母便送他去寄宿学校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看到了那个小男孩的脸上开始出现恐惧的神色。他的内心,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受到百般煎熬,一方面,他不愿意离开父母;另一方面,他恐惧寄宿学校的一切东西。
当他真的被迫来到寄宿学校的时候,这部影片的故事也开始发生转折。在这所学校里,他遇到了能够理解自己、关心自己并且乐于包容自己的'尼克老师。
在寄宿学校的伊桑,显然是孤独并且不合群的。每一个老师都认为伊桑每一件事情都做不好,美术老师用教尺打伊桑的手掌心,羞耻心在这个小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与此同时,英语老师也因为伊桑拼写单词不正确骂他白痴;同学也取笑他……只有他腿部有残疾的同桌,对他关照有加,帮助他。他们两个人,在这个冰冷的社会中相互鼓励对方,因为在他们的脆弱的内心深处知道,他们两个人都是处在这个社会中的弱者,身处恶劣环境之下,他们只能相互“取暖”,也就是这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这部影片对学校和家庭的一种讽刺,让我们不禁为这两个主人公潸然落泪。
就在我们以为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尼克老师出现在伊桑的身边。这位慈爱的老师,从伊桑的点滴生活入手,每一个方面都给予伊桑帮助,让伊桑一步步成长起来。当我看到尼克老师去办公室把伊桑的试卷、作业本一本本翻找的时候,此刻我就在我的脑海中感慨:这是一个多么称职的老师啊,同时也是一个让我心生佩服的老师。如果我的读书生涯中也能够碰见这样子的老师,今日的我会不会也是另外的模样呢?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
伊夏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小孩,在他眼里,所有的字母和数字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动来动去,作业本上的字母全是反过来写,考卷上的成绩没有一个是合格的。上课也时,老师提出的问题他没有一个答得上来,所以经常不是被罚站,就是被骂,大家都觉的他很笨,很没用,同学们也都瞧不起他。为此,他连学校都不想去,就翘课,跑到街上瞎逛,这事让他爸爸知道,还狠狠打了他一顿,只有妈妈和哥哥疼爱他。
最终,伊夏被学校开除了,他爸爸只好把他送到离家很远的一所寄宿学校去,没离过家的伊夏到了新学校,心里受到很大的伤害,连他最喜欢的画画课他都不上,整个人像傻子一样,把自己给封闭起来。
这天,学校新来了一位代课美术老师————尼克。尼克老师初次见面就给孩子们带来不少的惊讶。正当同学们用好奇的心情等待新老师的出现时,教室外面传来了优美的笛声,一位小丑装扮出现在孩子面前,他带着孩子们又唱又跳,一节美术课就在这欢歌笑语中结束。接下来的时间里,尼克老师就发现伊夏的与众不同,尼克老师决定家访,发现伊夏的画画天分,尼克下定决心帮助伊夏。尼克在课余时间,让伊夏在沙盘里写字母,慢慢的再让他从画画中一点一点的克服困难,最终帮助伊夏走出了阴影。
在一次画画比赛中,伊夏还获得了一等奖,他的'画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伊夏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兴奋地扑向尼克老师的怀抱!
看完这部电影,我被故事中的尼克老师深深地打动了,我以后要认真学习,将来也要像尼克老师那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7
电影讲述的是主人公“伊夏”是一个可爱、天真、活泼的8岁小男孩成长的故事。他喜欢在自己小小世界里到处遨游,因为那个世界里开满了鲜花和蝴蝶。在他眼里,一切都是新奇神秘的。他喜欢各种颜色,喜欢鱼儿,小狗,还有风筝,尽管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他会把世界上的色彩通过他的想象,绘画成他喜欢的样子。正是因为伊夏对世界的好奇使他闯下不少祸。
于是,为了教育好伊夏,父母将他送到严肃封闭的学校,这一天翻地覆的环境变化让伊夏顿时感到无助与彷徨……
一天,学校来了一位美术老师,尼克。他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了孩子们。孩子们都很喜欢他,而且很快从中找到了快乐,唯独伊夏还是闷闷不乐,这使得尼克老师注意到了这个小男孩,开始关注他。尼克老师用自身经历,耐心的帮助和关心着伊夏,终于,在尼克老师为他举办的绘画大赛里,他克服自己的内心,找回了快乐。
电影结束,我感动极了。电影中伊夏的父母就是我们父母的真实写照,他们在我们身上的付出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感触极其深刻的一幕幕是,当伊夏的妈妈翻动他的画册形成一部动画片的`时候,当他在操场上自由自在快乐奔跑的时候……而伊夏也是因尼克老师的出现才改变了不会被普遍教育抹杀孩子才有的天性,反而变得人见人爱。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想我们的家长和教育从业者该反省一下他们的教育制度了,不能为了教育而教育。不然教育出来的不是没有思想的机器人,就是编写好程序的机器人!这不仅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还是一部可以告诉你教育真谛的电影!这样的电影才是同文学、音乐以及美术并存的艺术巨作!
电影的出现用来教育人,鼓舞人,让人们摆脱悲伤,重振希望,这才是电影所能给予观众的正能量!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8
教师给我们推荐了一部印度儿童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很感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9岁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
伊桑虽然学习很差,可是他的画画得十分好,想象力丰富。因为伊桑的成绩太差,教师觉得他已经没救了,爸爸实在没有办法,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到寄宿学校后,伊桑难过极了,一句话也不说,除了他的同位没人愿意理他。直到有一天,美术教师拉姆来了,他发现伊桑有绘画的天赋。拉姆教师从字母开始教伊桑,伊桑的学习慢慢有了提高,也有了自信。之后,伊桑在绘画比赛中赢得了第一名,当教师同学看到他画的那么好时,他们都目瞪口呆、十分惊讶。当我看着伊桑拿着奖状,向拉姆教师跑去,伊桑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教育:
一、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有些只是成绩不好罢了,他或许在其它方面有特长,拉姆的与众不一样在于他教育小孩主张用爱去感化教育他们,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落入人间的晨星,要去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不能用成绩去衡量一个孩子的价值。
二、爸爸、妈妈你们也有过成绩不好的经历,为何要为难我们呢?我们何尝不知那怎样也学不会的感受呢?有了问题,不要什么不做就只会埋怨,埋怨有用吗?找到原因,选择适宜的方法,我们是会改变的。三、我们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我多么期望教师和爸爸妈妈能关心、爱护、帮忙每一个孩子,让我们都能发出属于自我的光彩。
孩子们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需要爱,更需要自由,阳光,有了这些才有本事去赢得残酷的竞争和挑战。让我们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为闪着光芒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9
老师讲的每堂课都很吸引我,课上跟随着老师的思路听课,同时,也知道接下来老师又会带给我们一场视觉大餐,老师又会推荐好看的电影了,我也很期待。
周六迫不及待的看《地球上的星星》,开始的时候,看到小伊桑的表现,我在猜想,难道是爸爸妈妈没有看到这个孩子的真实想法?他是对学习没有兴趣?才导致他有这样的表现?带着好奇看着,我才恍然大悟。
剧中的父母认为这是个竟争的.世界,现在的分数便为将来,我看到了爸爸的认知: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妻子负责照顾家和孩子;孩子负责好好学习,当妻子和孩子出现的状况不是他所期望的样子时,他就去指责妻子和孩子。
我看妈妈对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对小伊桑生活和学习上事情的大包大揽,当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时,她感到委屈,因为她为家放弃了事业。
爸爸妈妈以大儿子尤汉学习成绩优异而骄傲,他们觉得小儿子也应该像哥哥那样,这才是正常的,他们的基因是如此的好,伊桑学习不好,就是他不肯努力的结果,这完全是他自己的问题,所以父母决定把伊桑送到寄宿学校,严加管理,这孩子缺少的是“大棒政策”,可是伊桑的状态并没有改观,反而更加糟糕了。
当伊桑在学校遭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时,父母也不站在他这边,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我猜想伊桑的心是困惑的,恐惧的。得知父母要将他送到寄宿学校时,他很委屈,他真诚的告诉妈妈他在努力的学习,却被父母无视。
伊桑没有办法学会,这真的不是他的错,可惜,父母并没有去听他内心真实的声音。被送去寄宿学校的伊桑绝望了,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放弃,他也放弃了自己,他与面的一切抗外着。
美术老师尼克姆的出现,告诉孩子们课上可以自由驰骋的想像,活出自己,尼克姆拯救了伊桑,他透过种种现象,找到了伊桑问题的根源,这是他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他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内在真实的想法,给他们鼓励和肯定,不给他们压力,让他们顺从自己的内心,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学习,享受生活。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0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一颗星星,在家里重新观看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8岁的小男孩和他的老师尼克的故事。小男孩名叫伊桑,是一位充满童真童趣,对世界充满好奇,对色彩敏感喜欢画画,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在父母和学校老师眼里,伊桑是一名问题儿童,问题学生。他对父母撒谎,在学校上课不认真听讲,各门学科不及格……父母忍无可忍将他送去了更严格的寄宿学校。在这里,他碰到了新来的美术老师尼克,他的人生发生了改变,伊桑和尼克老师的故事带来了许多思考。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赏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小男孩伊桑转入寄宿学校学习,上第一堂语文课时,老师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的不是老师之前给出的固定答案,说到一半就被老师严厉的打断,并且同学们也开始嘲笑他;上美术课伊桑由于走神在全班同学面前被老师责罚;英语课上老师一遍遍的问伊桑“Whycan’tyou?为什么你不行?”……老师的质疑,同学的嘲笑,让伊桑的.自尊心备受打击,抑郁寡欢,自闭不与人交流。幸运的是伊桑遇到了新来的美术老师尼克,但是在新来的美术老师的课堂上,同样是走神的伊桑,尼克老师告诉他没关系,不要着急,鼓励他慢慢画;尼克老师在小池塘边看到伊桑做的轮船,鼓励表扬伊桑……伊桑慢慢的有了笑脸。回想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中也有类似伊桑这样的学生,我们常常着急让孩子回答,但对这些孩子应该多些耐心,耐心的听听他们的回答并且尊重孩子的回答;对于上课走神的同学,老师经常感到无可奈何,找不到有效的方式改变孩子的行为,那就多包容一点,多温柔提醒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去鼓励学生。老师对学生的包容、耐心、尊重传递着温暖的力量,让学生在心灵上不受伤害。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1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探索孩子内心世界的影片,令我真正有了心灵上的触动。
老师常说:“世界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等你真正看完这部影片,就会真正了解这句话。
影片的主人公是9岁的小男孩伊夏,他患有阅读障碍症,无法想正常人一样去读懂文字信息。在他眼里,课本上的.数字会游走,字母会变成蜘蛛爬到他身上。他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他的父亲打他,骂他,觉得他一无是处。同学也瞧不起他,嘲笑他。只有妈妈一直保护他,爱他。伊夏最终被学校开除送往了寄宿学校。伊夏逐渐忧郁,对身边的环境不再抱有幻想和兴趣,也不再与人交流,把自己完全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
就在他即将崩溃的时候,一个特别的老师从天而降,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和伊夏有相同遭遇的老师慢慢发觉到了这个特别的孩子。发现他绘画的天赋。并主动邀请他加入游戏,给他讲那些有不幸遭遇的名人的故事,用爱感化了他,使他恢复了信心和自信,成为一名优秀的孩子。
伊夏还有一个哥哥叫约翰,他是所有人眼里的好孩子,他无论是什么方面都远胜于伊夏,这使他们的父亲对伊夏越加严厉。因为一旦有了两个孩子,家长们也会不自觉的去比较两人,而优秀的那个会变相的把另一个压的透不过气。其实,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他们不爱比较也不希望家长把他们当成“攀比”的工具。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所以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的长大。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2
很开心参加了教育协会组织的这次的活动,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印度教育制度有了更多的认识,也产生了很多的感触,由此及彼,我又联想到了中国的教育制度以及自己一路走来的求学路。
影片一开始塑造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学生,他异于常人。特别喜欢盯着某一事物引发大脑,三处奇异的东西,新奇古怪,让观众不得不诧异老天竟会造出这么伟大的物种?然而事情的发生都伴随着两面性,成绩很差的他,时时苦恼着。它拥有不一样的思维,对于教条式的思维模式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按规矩吸收,火上浇油的是父母的不理解,老师的批评、打击,让他的自信心一度下降。看着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精灵,一步步走向自闭的深渊,不禁使我的心一颤。孩子本来就是爱幻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可是生活却总是要剥夺他天真的笑脸,让他们走向自以为很正确的死板式课堂。开始我怨恨他的父母,何必要逼他干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后来我才发现正是因为父母爱他,才对他如此“残忍”。看着父母留下不忍心的泪水,我深深感觉到现实中人们的`无奈。
中国的教育制度何尝不是如此呢?总会在孩子五彩斑斓的童年里,大煞一笔,创造力被一步步抹杀,走上人们所谓的“正轨”。不由主的想到了自己,从小就带着父母的希望,即使自己觉得很累,也会坚持不懈,用学习去麻痹自己。在13岁就被送往私立学校,独自面对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在此期间,哭过、痛过、怨恨过,可到了最后还是选择屈服。为学习失去了很多本该得到的,比如:和家人团聚、与朋友玩耍、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只有这样才觉得会让自己的人生实现价值。与其说我们是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不如说我们都错误的理解了教育的真正含义。
在此,我只有一个愿望,希望下一代的孩子会在快乐中学习,做他们最真实的自己,让教育创造更多不一样的伟人。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3
在周末里,我看了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让我感触很深,让我来谈谈对这部电影的理解吧。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在印度有一位19岁的小男孩叫伊桑,他从小想象力丰富,画画很好,但是他的成绩很不好,因此留了一级。
家长,老师都没有办法,无奈只好把他送到寄宿学校。伊桑还小,他认为去寄宿学校就是去受罚的。来到寄宿学校,老师都很严厉,伊桑的成绩不好,她又先天性语言交流阅读障碍,不会读,也不会写,所以经常遭到排挤,唯独他的`同桌杰瑞(残疾的孩子)跟他交朋友,杰瑞性格很好,但是伊桑反而越来越自卑。直到一位代课老师的降临,使他找回了自信,不再感到自卑。
我看完这部电影有很深的感悟。还记得,那位美术老师,给同学上的第一节课,他身披大斗篷,戴着花环,像小丑一样,吹着笛子迎接学生们,他教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去绘画,不像其他老师那么死板。不久老师就发现伊桑有点与众不同,他连最喜欢的画画都不喜欢了。老师就去找他的家长。后来,他在课上用几个科学家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其实是想告诉伊桑,任何人都可能创造奇迹。自从那以后,老师就教伊桑画画、鞋子、创造、阅读........让他找回自信,最终画画比赛第一名。
这部电影其实是想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夜空中那一颗颗璀璨的明星,任何一颗星星都会发光发彩,因为有了这些星星,我们在夜里才不会孤单。我们身边其实也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也许默默无闻,甚至很调皮,但是一切皆有可能。
我也要变成那一颗星星,照亮我的路,照亮大家的路,照亮世界的路!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4
《地球上的星星》的小主人公伊夏是一个八岁的小男孩,他的世界充满与别人并不以为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甚至是别人随意踩出的水纹和倒影。这些对于成人的世界并不重要,大人们只对孩子的分数,家庭作业和名次更感兴趣。而伊夏在学校,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因为这次他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父母的承受范围,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愈来愈坏,伊夏必须承受与亲人分离的创伤。
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尼克,突如其来,用他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学生们都对这个有趣的.老师的到来感到兴奋,唯独伊夏没有。尼克老师很快发现伊夏并不快乐,然后他开始寻找原因。尼克老师发现伊夏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够拼写和阅读,即患有阅读障碍症。尼克老师对伊夏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助伊夏找回了自己和快乐。
伊夏的爸爸虽然不懂教育,但他也是担心儿子的。他之所以给伊夏施加压力是因为伊夏今天的不努力,今后会遭到社会的淘汰。我觉得伊夏的父母应该静下心来,多从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去感受。他们应该像尼克老师一样,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等待。用耐心,爱心去接纳和包容伊夏,至少他需要健康和快乐。
尼克老师组织的学校绘画比赛中,伊夏的画胜过尼克老师,最终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伊夏简直不敢相信着巨大的成功与万分的喜悦,流着泪扑进了尼克老师的怀里。这之后,伊夏各方面成绩都明显提高,令伊夏的父母很是吃惊。伊夏也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他的脸上绽放出幸福快乐的笑容。
伊夏的成功更是尼克老师的成功。正是尼克的智慧发现了伊夏的特点从而实施针对教育,才发掘了伊夏的天性,很好的发挥了他的特长。虽然父母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很聪明的天才。但父母们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与爱,让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5
每个人都有理想,每个人都有追求。但是,在这条漫漫而无味的途中,有几人可以坚持?在面对别人的冷眼时又有几人坚持而不妥协。在冷酷无情的现实与充满美好的幻想相撞时,理想有几人还在热爱。
“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的了!即使你我都曾是一个是失败者!”爱因斯坦、达·芬奇、爱迪生这些不平凡的人物的先天都有各种的学习障碍。但是他们的坚持却创造出了改变人类命运的事物。他们没有放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可以去放弃呢?你我也许曾都是一个失败者,在困难面前低头,在问题面前退缩,但我们也曾没有尝试去坚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梦想。但当我们选择放弃时,也许我们离它越来越远。现实的无情、冷酷也在指问着我们有什么条件去追求理想?但我们也不曾问过自己凭什么不能去追求理想!“天降大事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换一种想法也许我们的失败只是一次次考验与磨难罢了。伊夏与尼克的坚持,让他们周围的人对这个别人眼中的问题儿童逐渐变成一个天才少年。这其中有多少坚持,又有多少对理想的'热爱!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追梦的权力,没有什么白日做梦,去他的“你不行!”没有什么我们做不到的,只要你坚持,而努力!理想可以成为美好的现实!
“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生活就是要自在飞翔!”伊夏在接触尼克前,人人烦弃、人人嫌弃。他的内心世界即使非常美好,但面对与别人的世俗眼光,他内心的压抑,内心的美好开始恶化、扭曲!
何尝不是这样。对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过于看重,开始自卑、自负、自我放弃、破罐子破摔。每个人都有虚荣心,都爱攀比,当你的缺点在别人嘴中无限放大时,自己便开始有别人的眼光看问题。自己的路自己走,“他人之言之有理,我则听之改之。无则加勉。”我们是为自己而活,何必要为他人而证明什么!“我就是我!我就是不一样的烟火!”我们的生活不是本应该我们自己主宰吗?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相关文章: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05-20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09-03
地球上星星观后感10-25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0-19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精品]11-13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必备】10-19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精]10-19
(热门)《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0-22
[优选]《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09-18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热)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