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13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
在雪域高原上支教12年,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吴忠,谢晓君夫妇书写着这一个传奇,他们被称为“怒放在雪域高原上的并蒂雪莲”他们在这里开出了生命中最壮丽的花朵!
一次旅行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当他们看到孤儿们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他们下了决心,要去那里支教。这不是冲动,而是责任。十二年如一日,他们在这里扎下了根,把这了当成了第二故乡。他们辛勤耕耘着,让孩子们尽情吮吸知识的甘霖。
假期里,他们回到了成都,可是那些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神让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割舍,通常才一两个星期他们就买好了教辅用书和生活必需品回到了福利学校。看到这里,我感慨万千:好不容易亲人团聚了,为什么不多陪自己的父母一会儿?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啊!可是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我们只是平凡人,做的也是很平凡的事情,不值得大家这样追捧。”他们说过这样的话,但我觉得他们做的事不平凡,他们干得是“十年树人,百年树人”的伟大职业,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信念在藏区散发出最美“高原红”!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好人: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与患者肝胆相照的吴孟超;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资助贫困学生的义侠巴郎;8岁起照顾瘫痪的养母的孝女孟佩杰;奋不顾身托住小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
“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社会需要像吴忠,谢晓君夫妇一样的好人,更需要的是他们这样的精神,让我们把这种伟大的精神传承下去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2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最让我感动的是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祝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获得福报,祝福你们健康长寿。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3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诗人曾经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感动,是我们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看到那些人面对信仰和追求的义无反顾和淳朴,或许对今天习惯于功利也擅长于钻营的我们大多数来说,他们很傻。的确,他们傻的让我们为他们价值观的单一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文化多元的当下),因为在追逐个人名利与权势时,他们却在为改善这个世界而努力,不单为了自己,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宁愿为了乡村里的小孩子能学习,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他们宁愿住在丑陋的房屋,也不愿住豪华的房子……他们是为了什么?他们是为了让涓涓见沧海。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4
一个九十八岁的耄耋老人,应该和儿女说说话;应该在家里休闲娱乐,安享晚年;还应该好好的享受退休的时光,享受天伦之乐……可她却没有这么做,她就是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胡佩兰。
胡佩兰奶奶虽然已经是九十八岁的高龄了,本应该在家安享晚年,可有一天,她听说镇上很多人没钱看病,于是,她又开始给人看病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胡奶奶就开始给人看病,不仅不收钱,有时还资助那些病人。大家都很敬佩她。
她的学生这样说:“我也是一名医生,我都已经退休了,可老师却还这么尽心尽力的为别人看病,真是太了不起了!”
只可惜,在一月二十二日,胡佩兰奶奶在睡梦中安然离去,她那天下班时还这么说:“病人都看完了,咱们回家吧!”
看到这儿,我思绪万千,又感动,有震惊,更多的是敬佩……胡佩兰奶奶这么大年纪还为他人奉献,我却从来不替他人着想,只是自顾自。当同学没带文具时,向我借时,我怕他把我的东西弄坏了,就找借口说没带,但有人需要帮助时,我却从来不帮忙……
现在,我真正懂得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的.含义,你帮助别人的事或许只是一件小事,但你却拥有了美好的品德。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让我们一起留住爱,分享爱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5
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感动中国”现场,没有设置观众席。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小定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了颁奖典礼。
面对来自全国人民的关心,他笑着感谢大家:“我的身体状况比一年前略有一些好转,正在尝试中医治疗,主要是推拿按摩和现代康复方法,走路稍微平稳一点。”随后,他还乐观地告诉大家:“我可以踩自行车了。”
现在回头看去年,是一段什么样的日子?小定说:“我是一个医生,是一个医院的院长,那是我们拯救病人的一个岗位。我最惭愧的,是患病的妻子在最危难的时候,不能陪伴她。但是,医院有800多人需要我去带领,还有这么多病人等着我,我不能这会说我不行。没太多取舍,也不需要我做取舍。现在回头去看,尽管壮烈,但也很平常,就是我们的'一个工作,是你应尽的这份职责。”
但,白衣为甲的小定,同样也是一名与死神赛跑抗争的病人。关于自己的渐冻症病情,小定早已豁然:“我思考过这个问题,幸运的话,生命会给我8到10年以上时间,不幸的话,最多5到6年,我会用好这些时间。”
他说,在我坐轮椅之前、在我真正躺下来之前,当你有那种时间的紧迫感时,就会认真对待生活的每一天和每一件事情。“能够帮助到别人,你不觉得很幸福吗?”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6
看完度的《感动中国》,我一直在思索着是什么让这些平凡的人甘于奉献,将人性的光辉升华至极致。思索良久,我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一颗爱人之心,并将他们的爱转化为了无穷无尽的大爱。我承认我做不到他们那样,但至少我可以努力拉近与他们的距离,相信只有我有一颗爱人之心,我就能离他们所达到的高度更近。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十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生活中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但是他们背后所承载的每一个感人故事就像主持人口中念出的每一份颁奖词一样振奋人心,它们深深的震撼我的心灵,刺激着我的神经,让我受益终生。
其实,我们身边不乏感动之事。我们也不奢求每一个人都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一样做出“惊天动地”的感动事迹来,我们只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舍己为人的小事就足以温暖这个冰冷的社会和日益冷漠的人心。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帮助盲人过马路,哪怕是自觉将垃圾丢进垃圾箱里......这些事情虽算不上伟大,但足够温暖。
我们是一群普通的.平凡人,也许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多为别人想想,给予需要帮助的人力所能及的帮助,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如此,我们的小家庭,社会这个大家庭,我们的祖国也必将越来越好。我相信,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只要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都付出一点点,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都是一群平凡人,做着最平凡的事,或许我们无力去感天动地,但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这个社会不再冷漠,让人性道德重回人们的内心,已经足矣!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7
今天,我们班一起观看了《感动中国》,里面主要讲了张超、孙家栋、支月英、秦玥飞等人物的事迹。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火中救人英雄王锋。
20xx年5月的某一天凌晨一点,王锋家楼下的自行车车库着火了。王锋一家是第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他先带着女儿逃离火海,之后又冲回火海把妻子和儿子救出,他对妻子说了一句“里面还有人”后,又一次冲进火海,挨家挨户的敲门示警。等他走出火海,整个人都是黑的,全身烧伤面积98%。在经过四次大手术后,终于度过了休克期,但生命还在鬼门关徘徊。于是政府决定包机送往首都北京治疗。几天后,王锋已经完成了植皮。当他朝大家挥手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会是他最后一次告别。第二天下午,经过130个小时候救治的王锋因器官衰竭而与世长辞。
过了几天,王锋的'妻子被请到《感动中国》这个节目上来了,她为大家朗诵了她自己写得一首诗:你走了,在这个家里,再也找不到你的影子......“人民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英雄。”《感动中国》委员胡果为王锋致词。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这种伟大的精神,这种付出的行动,值得我学习。
当然,每个人物里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我要在它们身上找优点,集于一身,为社会贡献力量!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8
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积淀了一年的泪水为他们而流,这泪水正是他们人生的闪光点。他们——一个个十三亿分之一,用自己一生的执着坚持,用为事业的默默付出,用危急时刻冒死拼搏……在十三亿国人面前做出了表率。
两个小时的直播,一个个精彩的而又有意思的节目让活动一次次推上万人瞩目的高潮。我一定要像那些道德模范学习,如仁心仁术的'宋兆普、以身许国的黄大年、好人“兰小草”、为祖国奉献一生王珏、李佩郭永怀、当代女愚公邓迎香等。虽然他们过着平凡的日子,却可以比我们更加有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活中我们在学校中捡起废纸或垃圾,这些垃圾看是很小,但是它危害着学校的空气环境,也污染这大地。我们学习道德模范要从小事做起,比如说主动捡拾垃圾,扶年迈的老奶奶过马路,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让座。为上班劳累一天的爸爸妈妈泡上一杯热茶,帮他们按按肩膀。我们在学校可以和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也可以为同学解解难题,或一起讨论这道难题。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帮助别人的,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帮助别人。如果你愿意做,那你就算得上是一个小小道德模范了。
同学们,你们努力的汗水可以滋润万物,你们也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一片属于我们的天地。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9
如果怀恨是斤斤计较,那感动就是大公无私;如果怨恨是胆小如鼠,那感动就是大义凛然;如果抱怨是娇生惯养,那感动就是自力更生……
自从看完《感动中国》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感动萦绕。
感动在此刻!那位拥有坚强而又脆弱生命的女孩,她叫何?,因患上了脑瘤,12岁去世了。诊治不好的何?,要求把别人捐给她的钱再捐给她更需要钱的人,还要求在她死后捐献器官给医院。看到这时,我心头微微一颤,对她敬重的心情油然而生,虽然我和她年龄差不多,但我却没有她的勇气、力量和善良,她做的一切,有的大人或许都做不到,何况一个学生呢?我想你已经化成天使,张开双翅,是哭着离开的,有太多的`不舍,永久成遗憾了,我想你已经化成天使,张开双翅,是笑着离开的,这短暂的旅程,温暖缤纷,有爸妈疼你的样子,你去的地方很远,爱的呼唤已听不见,虽然闭上了眼,可在人们心中,你永远微笑着面对一切……
感动在此刻!在雨中,为别人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在绝望时,为别人送去安慰的话语;在哭泣时,为别人擦去眼角的泪花,。我想,感动就在这不知不觉,不声不响,无声无息中闪动了。
一个新生儿的降生,让你感动于他的到来;一个成功人士,让你感动于他的坚持;一个为人们奉献的人,让你感动于他的抉择。绚丽彩虹,白天黑夜,四季轮回,这些又怎能不感动?于是,我便让感动永恒萦绕于心间……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0
从收养孤儿到建希望小学,从为保卫祖国的山山水水到为祖国的声誉而奋斗的事迹,从为农村把人民捧在手里到帮助盲人儿童,一个个事迹,像一颗颗灿烂的星星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
阿里帕,阿里马,一对普普通通的夫妇,但她们的事迹却很感人。一天,阿里帕妈妈领着一个陌生的小女孩走来,虽然她已是六个孩子的母亲,但她看见这个小女孩,豪不犹豫地把她带回了家。在十年中,她相继带回了四十个孩子,虽然这个家只能依靠阿里马爸爸每月45元的工资,后来,阿里马爸爸走了,但阿里帕妈妈坚持了。现在,这个家已有100多人了,去年,阿里帕妈妈过了70岁生日。
他,使贫困的小岗村变成富裕的村子,他,原本可以升职,但他留下来了,他就是沈浩。上有90高龄的母亲,下有女儿的沈浩,在45岁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了,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人们依然看着他上班,为这事,为那事操心着。第一次,人们毫不犹豫地按下了红手印,第二次也一样,第三次,人们含泪按下红手印,请求他留下来。
好多好多的`事例弘扬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亲情的可贵,生命的美好,在自已的心中培植了一种感恩的情感。
看了《感动中国》,谁没落泪?一个个故事体现出人们无私奉献,保卫祖国,为人民做致富的嵩高的精神。
感恩,崇高的精神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1
不平凡的20xx年过去了,20xx年正在悄悄向我们走来,但在20xx年里,涌现出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人物。为了让全国人民了解并记住他们的故事,特为他们举行的颁奖典礼,我通过电视观看了他们的奖仪式。
在受颁奖的人中,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有志愿军空军飞行员王海,有武汉的著名志愿者王勇等。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开办爱心厨房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他们所做的事帮助了许多人,并且一做就是十八年。
夫妇俩平凡而朴实,真诚而善良。有这种想法是从18年前开始的。当时有一个病人家属来到他们面前(他们开的饭店紧挨着肿瘤医院),说:"你们能借给我点火吗?"夫妇俩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他们明白病人家属内心的痛苦,于是他们就产生了将火借给病人家属,让他们去做饭给病人吃的想法。他开始增添:煤球炉,增添炊具、调料等物品。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里,大家都愿意在这里做饭,而不是从街上买饭给病人吃,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到家的温馨。18年过去了,这间厨房的炊烟从来没中断过。十几年,夫妻生活不知贴进了多少钱,因为自己也不富裕,为了使这间厨房继续开下去,从原来的免费到收取微不足道的1元炭火钱,就这样夫妻俩在默默为社会作着贡献。难怪颁奖词中有这样说:"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是啊,不是一天两天,这一做就是18年,有几人能默默坚守18年?只有万佐成,熊庚香他们夫妻俩。正像节目为他们爱心厨房写的评价语一样:“炊香万灶烟!”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2
星期五,老师给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2012十大人物。让我不禁感叹到我们中华民族百姓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之折服 。
其中有一个人,虽然没有高学历,没有漂亮的外表,但他有一双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用心细细的体会你就会发现他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个人就是无臂钢琴师“刘伟”,他一直用一句名言来激励着自己“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残酷的命运一次次的打击着他,但他原地爬起,这还是命运个刘伟的一次次磨练,一次次锻炼的机会。10岁时刘伟因为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学会游泳,两年后在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获得两枚金牌16岁学会打字,19岁再次参加奥运会之前不久因为得了一场病不能做剧烈运动所以只能选择放弃这次机会,虽然放弃了游泳但学会了弹钢琴,一年后达到相当于手弹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推荐员说:“没有任何东西比得上刘伟的钢琴声!!!”
困难是可怕的但是只要有对抗困难的魄力就一定能对抗困难的。居里夫人曾经说过“无论对任何困难,我绝不屈服。”刘伟也富有这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很多的帮助,所以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
感动中国观后感 篇13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现在当官的人是多么的悠闲,双腿一放喝着水一样拿工资,哪有多少的官会去为百姓着想呢?就算有,那是全心全意为百姓着想的还是假惺惺的做一下表面的官呢?为百姓着想的官已经寥寥无几了,但是有一位官人为乡亲卧底,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他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他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陈家顺。
陈家顺的这种精神让我感到很佩服,他能隐姓埋名20多年去替百姓打工,用自己的时光去让别人的日子过的富裕一些。时间是不可能逆转的,每个人的时间是平等的,陈家顺竟然可以付出这么大的牺牲去帮助别人,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去花掉自己的一点时间去帮助一个困难的人呢?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的品德会有所提高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快乐,被帮助的人也会感到温暖、愉快。现在我们去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你帮助了他,他一定也会记在心里,俗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你下次你遇到了困难,他一定也会主动来帮助你!不是吗?
陈家顺用他不凡的品德,造就了他不凡人生,他的精神是多么的高尚啊!也告诉了做官的人应该怎样去做一个好官可以让百姓信服可敬的官,他也应验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这句俗话,想要做一名好官难,想要做一名让百姓信任的官更难,想要做一名让百姓信服又可敬的官是难上加难,所以做一名好官就是要不断的牺牲自己,去为他人着想,去无私的奉献!
当今社会像陈家顺这样一心一意为民着想的官已经寥寥无几了!
【感动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观后感03-07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01-03
《感动中国》观后感11-26
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07-21
《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02-22
感动中国观后感 15篇04-04
看《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08-04
(精品)感动中国观后感12篇07-28
感动中国支月英观后感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