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

时间:2024-05-20 16:09:5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观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1

  《人世间》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友谊的小说,他们有的通过读书奋斗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更多的则像父辈那样努力打拼辛劳谋生。人物的性格命运各有不同,善良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坚xx、尚礼乐群等人性中的幽微之光却永远闪耀,梦想的力量荡气回肠。

  这是一部关于苦难、奋斗、担当、正直和温情的’小说,平民视角,范文集锦悲悯情怀,激烈的戏剧冲突,纵横交错的`xxxx结构,通过一个个可亲可感的人物全景展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都让小说具有某种“史诗”品格。

  《人世间》这部剧,可以看到上山下乡、知青返城、恢复高考、下海经商等重要社会现象,这些真实出现的历史现象也左右着小说人物的命运,在其中我感受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族的延续和破落、百姓的酸甜和苦辣。还看到了不同人的不同生活状态,底层的不易、奋斗的艰辛、改变的命运,以及梁老对人世间的博大情怀。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2

  《人世间》以小见大、一叶知秋。该剧以“光字片”社区周志刚一家五口近五十年的命运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将个人情感的悲欢离合与社会历史的沉重、浑厚交织在一起,既有内容上的历史感,又有情感上的感染力。

  周家长子周秉义代表了从理想主义走向务实派的实干家,活跃在政界;女儿周蓉代表了活跃在文化圈的知识分子阶层;幼子周秉昆则是普通工人和私营个体户的代表,驻扎在基层人民中。周家父母是典型的中国式慈母严父。他们一家人的喜怒哀乐,串联起整个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成为一代中国人的命运写照。剧情一波三折、气势恢宏、视野广阔,具有史诗气质。

  时间久、跨度大的时空设计,是展示重大社会变迁和人物命运跌宕的影视剧必要元素。史诗的载体需要大跨度的时空设计来支撑。关于社稷变幻、命运浮沉,故事跨度没有数十年难以尽兴,这也是对传统戏曲、话本和小说的借鉴,《苏武牧羊》《赵氏孤儿》等均是如此。《人世间》共有58集,对重要时间点都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该剧不仅有一个流畅、成熟的故事链条,对于周氏一家人的人物刻画也十分出彩。

  长时段、大容量的“家国一体化”结构足以支撑写实的广度,但是决定写实力度的关键还在于对社会本质的'认识。

  《人世间》中,“光字片”社区有“仁义礼智信”五条巷子,本身就是传统中国文化的一个空间隐喻。该剧传承了中国人的伦理情感传统,以夫妻之情、父女之情、邻里之情构成的仁爱世界化解现实生活中的苦难。周氏三兄妹的婚姻背后都有历史的后遗症和时代的创痛。周家大媳妇郝冬梅有不育症,女婿冯化成的日子过得胆战心惊,小儿媳郑娟前半生受尽了磨难……他们的婚姻最后都获得了周家父母和社区邻人的祝福。这些悲剧人物最后都以爱情抚平了过去的伤痕,每一段真爱背后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后来,周家发生变故,周母病重成为植物人。正是依靠“光字片”邻居的帮助,周家才度过了危机。

  《人世间》中,引发矛盾冲突的更多是时代和人物性格造成的悲剧。普通人的苦难背后折射了社会问题和导演、编剧的反思态度。将社会反思与传统伦理情感、写实风格与言情段落相互交织,正是该剧成为一部有情怀、有温度、有品质的艺术作品的精妙之处。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3

  时逢春节,随着收视率的攀升,电视剧《人世间》成了唯一能够与北京冬奥会一起夺睛的节目,也成了我每天的期盼。

  熟悉的音乐象一股股清泉缓缓地流过心田,熟悉的场景、道具,象一道道美妙可口的年夜饭,在口腔里慢慢咀嚼、细细品尝。同为女人,一直感动于剧中小媳妇郑娟的默默付出,没想到随着剧情的展开,周秉昆爆出了惊雷。

  面对骆士宾的步步紧逼,他把痛失新居的苦咽进肚子,在率领全家搬回老屋前夜,他把养子周楠叫到屋外,明明白白地告诉周楠,“我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就这样:我只要你妈幸福,你妈幸福我就幸福!我哥我姐劝我说这男的以事业为根基,大丈夫何患无妻。

  这话说得对吗?这话说得对,也不对。这句话对有些人来说是对的,对有些人来说它就不对,它对我来说就不对。我就是没了工作我也不能辜负你妈!好多人都瞧不起我......都觉得象你亲爹骆士宾那样的那才叫有出息、成功人士。但是我不管,我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就这样。我只要你妈幸福,你妈幸福我就幸福!”长长的一段话没有什么大道理,却字字千钧,句句铿锵!之前只觉得周秉昆娶了郑娟这样的好媳妇是人生最大的赢家,剧情推进到这里猛然发现郑娟才是人生最大的赢家。面对骆士宾的夺子大战,周秉昆的话振聋发聩“是亲儿子也不能伤害我媳妇!”有这样的爱人相伴,燃自内心的幸福可以碾压所有的苦难,所有的`物质的和精神的苦,在郑娟这里全都变成了我愿意!在岁月的长河里,夫妻二人同甘共苦的时日,变成了无比珍贵的记忆,任风云变幻此生无憾!这让全天下的女人为郑娟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让世人为周秉昆喝彩鼓掌。从喜欢上郑娟那一刻起,他不顾世俗排挤和家庭的阻力,下定决心要把拖家带口的郑娟娶进门。任凭父亲激烈的反对,宁可延缓迎娶的时间,也要坚守自己的法则——我就要她幸福,她幸福我就幸福。有这样的信条在心,任何人不能伤害她,外人不行,亲爹不行,亲儿子也不行。婚前婚后、里里外外把郑娟护了个周全。有这样的护妻高手傍身,纵有多少个年轻貌美的宋小宁,也休想觊觎郑娟的生活,又何谈红杏出墙之忧。

  平凡如周秉昆,但与郑娟相比,孤傲的周蓉、孤冷的郝冬梅,只有顾影自怜的份,而著名诗人和北大才子的光环,在实实在在的生活里,不过是男人领带上的带夹。而笼罩在郑娟身上的幸福,足以抵消周秉昆曾经的自卑,更令冯化成和周秉义望尘莫及。“男人的苦嚼嚼咽了”不仅教会周楠如何做一个男人,更让自己活成了困难时期整个周家的顶梁柱,捎带脚还把郑娟练就为周志刚口中“全家的大恩人”。他咽下的苦撑大了心胸,吐出的只有两个字“责任”。喜欢周秉昆,颂扬周秉昆,还因为我们都是普通民众,而周秉昆正是黎民百姓的代表

  真的要感谢作者和导演,在成功塑造周秉昆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通过演员生动而细致的表演,给世人画了一张家庭关系图:“排在第一位的是夫妻关系,排在第二位的是与父母的关系,排在第三位的是与子女的关系”。这张图很简单,但并非人人认可并做得到。男权主义者以自我为中心,除了他自己以外父母的需求排首位,少有顾及妻子的心理需要。而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又容易陷入一切为了孩子的误区,忽视了丈夫的情感需求。

  现在,很多人在学习萨提亚的心理治疗和家庭疗愈的体系,在她的家庭教育名著《The New peoplemaking 》(中文名《新家庭如何塑造人》)中指出夫妻是家庭系统的建筑师。周秉昆就是最好的榜样!亦如剧中冯化成所言,一个家庭有没有吸引力,关键在母亲。是的,由于性别的差异,母性承担着主要的养育责任,妻子的地位十分重要。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而良好情绪的来源只有丈夫。疼妻、护妻、宠妻,传递出来的信息不是怕老婆,而是一个人的品质和教养。它传达给妻子的是底气和安全感,传送给父母的是温馨和双重的保障,因为多了“郑娟”这一份。而子女看到的是爱和如何爱。倘若每个丈夫都能以妻子为核心,妻子除了尽心竭力照顾好全家老小,哪个妻子还会和丈夫争长论短呢!丈夫的立场就是整个家庭的奠基石,丈夫的态度就是家庭和谐的风向标。切莫以事业为挡箭牌,事业家庭两不误同样是当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在20xx年春节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所有新生家庭夫妻。祝愿家家幸福!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4

  期盼已久的电视剧《人世间》于近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黄金时间播出。

  这部电视剧根据荣获茅盾文学奖的梁晓声的同名力作改编,我有幸先睹为快!我深感这是部近年来为改革开放时代画像、为人民立传、为社会明德的用心用情用功的直面人生、开拓未来的现实主义力作。其书写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艺术上“莎士比亚化”所达到的美学高度,都令人称道,值得向广大观众推荐。

  《人世间》着笔深沉再现半世纪中国百姓生活史。这部作品从1969年开始写起,时间跨度近50年,气势恢宏,着笔深沉。

  年届古稀的小说家梁晓声,积一生之经验和人生之感悟,通过东北某一城市棚户区老工人周志刚、李素华夫妇一家以及棚户区内“发小六君子”的人生故事,真实而生动地塑造了从普通百姓到省、市、区各级干部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作品既现实主义地直面人生,又蕴含浪漫主义情怀地开拓未来;既真实再现了近50年苦难而辉煌的历史,又有理想、有情怀、有温度地展示了光明与未来。

  电视剧须忠实于小说原著,又须注重审美把握历史与现实在追求社会效益上的差异。

  小说是文学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形成叙事链条,讲故事,塑人物,没有具象,作用于每一位个体读者的阅读神经,从而激发读者产生对应的空间联想,一书在手,读者可以反复阅读,慢慢咀嚼;电视剧的载体则是视听语言,它既有声音,更有画面,以具象一次性作用于群体观众的视听神经,稍纵即逝,逝不再来,从而激发观众产生对应的时间联想。

  文学与电视剧的区别,决定了电视剧在改编小说时既要忠实于对原著价值取向和美学精神的正确理解,又要顾及电视剧独特的审美优势,才能取得最佳社会效益。

  可喜的是,电视剧《人世间》既能忠实地坚持原著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通过还原历史真实情景,形象地展示光字片棚户区人民的生活,精准而适度地再现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风风雨雨;

  又能浓墨重彩地靠一个个过目难忘的生动细节,刻画出党率领人民群众“杀开一条血路”,在“积重难返”中开拓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兴之路的伟大而壮丽的时代画卷。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5

  该剧中人物众多,最有性格魅力的是几位女性形象,乔春燕开朗豁达,有一种勇于面对生活的泼辣劲,郑娟坚韧勤劳,撑起了一个家。就是酱油厂那个“曲书记”曲老太太也个性鲜明,戏份不多,别有神态,她心地善良,作风正派,原则性强,带有浓厚的曾经的“老”干部“范儿”,所以,她常常被误解为“官僚”,实际上她最实事求是。

  《人世间》从家庭延伸开来,铺展到工厂社会,从平民到干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娓娓道来,描绘了社会嬗变的生活画卷,传递出中国人的.生存奋斗精神,坚忍不拔,生生不息,可谓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生活史诗。

  《人世间》由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三驾马车”联合推出,与电影《1921》、剧集《心居》组成了腾讯影业、阅文影视的“时代旋律三部曲”。可以看出,腾讯影业的创作在题材选择上,注重贴近现实、接地气。期待在不久的未来,“三驾马车”能为新时代文艺再添佳作。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6

  剧中的小人物周秉昆,非常普通,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代表着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他很平凡,却一直努力生活,照顾家庭,帮助朋友,任劳任怨。

  他曾两次入狱,却不改初衷,也没能磨灭他的意志,再多的苦,在他看来,嚼嚼咽了而已,撑起周家这个家的,正是在家长眼里所谓没出息的儿子,还有那位出身卑微,少文化没工作,还带着一个瞎弟弟和一个孩子嫁过来的朴实女子郑娟。

  他们俩在一大家子回来的时候忙里忙外,伺候一家人吃喝。特别是郑娟,给周母按摩了两年才使她完好无损醒过来,让在外奋斗的哥哥姐姐可以无牵无挂地继续前行。

  看过此剧的人,都被殷桃的出色演技震撼了,她饰演的郑娟,被大家公认为好媳妇,是中国传统式的贤妻良母,她从不索取,无怨无悔,默默地撑起这个家。她与周秉昆和光耀门庭,让父母脸上有光的儿女一样,都是对孝顺的表达,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完好。

  周家的长子周秉义是改革开放大潮中勇于担当,一身正气,清廉的好干部,他在担任军工厂党委书记期间,就敢于开拓进取,费尽周折从当时的苏联买回一艘退役的巡洋舰,最终令工厂起死回生。

  退休前几年,他为了改造光字片棚户区,造福城市百姓,主动要求从北京调回吉春市。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将光字片的居民搬到王家屯新建的居民区,又将光字片整体改造成高档住宅区。

  棚户区的老百姓陆续住上了漂亮的`新居,他却由于胃癌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痛苦,而且遭到举报,接受了上级部门的审查,但审查组的人却评价他经手上百个亿的资金,居然没有一分钱的烂账,是难得的两袖清风的好干部。他在其位谋其政,心系苍生不混日子,有良知有担当,代表了改革开放大潮中难得的一股清流。

  感谢电视剧的编剧,没让他因癌症死亡,妻子迅速改嫁,而是让他退休后在妻子的陪伴下外出旅游,给了观众一个比较满意的结局。还应该谈一下周家的父母。周父周志刚是位老工人,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舍小家顾大家,长年累月战斗在祖国西南的大三线,是位铁骨铮铮的顶天立地的硬汉,可以说是新中国的脊梁。

  周母李素华,虽然不是剧中的主角,但她是整个家庭的支柱和灵魂,是一位大智若愚,善解人意的好母亲,她的身上始终散发着满满的温情,释放着弥漫在空气中都能感受到的母爱的温暖。这样的母亲,是孩子成长的底气和动力,是孩子的福气,也是一个家庭的风水。

  以上这些人物,太感人了,他们是人世间的主流,正因为有了他们,祖国的面貌才发生巨变,他们无愧于人间正道的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7

  《人世间》荡开的,是百姓生活史,何尝不是中国社会变革史。这片土地上50年来相继发生的三线建设、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出国潮、下海、国企改革、搞活经济、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种种变革,都会在58集的长卷中一一展开。评论家李师东对原著的点评被写在了电视剧的海报上,“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剧中处理最圆融的,就是对“烟火道义”和“个人热望”的还原。时代风浪呼啸,人生潮起潮落。剧版在遵从原著轨迹同时,用镜头的诗意与明亮,让小说里的人心向善、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更闪闪发光。

  物质匮乏的`年代,剧里感受不到被击垮的绝望,相反,郑娟手里的糖葫芦、旧门楣上的新春联、母亲给周蓉织了十多年攒成一沓的毛衣,都轻易触发观众的泪腺。红色的明媚,照亮了小人物对美好日子的热望。大片逆光里,善良又诚信的周秉昆在郑娟人生里登场,给孤儿寡母以生活勇气。一样的阳光洒在郑娟身上,她悉心照料周母的样子,是周秉昆心里、也是观众心里天使的模样。更不消说,“六小君子”一起扛过的肉、守过的年、打过的架,都是天寒地冻时的人心暖意、物质困窘里的淳朴情义。

  物质丰盛了,人心会变吗?剧里细细写了周秉义同父亲、岳父的两次交心,他所求的小家之谋、大家之道,呼之欲出。周秉昆放下“铁饭碗”去了出版社三产,敢闯敢试的意识初显。一年一度初三聚会,如约而至的他富贵不相忘。《人世间》里还多次出现春节团圆的景象和全家福照片,剧集以家为支点,撬动历史洪流中各色人的遭际,也用家的架构串起中国社会认同的仁义礼智信。有这样的价值底色在,人物因处境扭转而遇见的尴尬、迷惘、挣扎,才能真实曲折却又不失激荡。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8

  央视开年大剧《人世间》已美满收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她以温暖为主题,虽折射出生活的艰难甚至苦难,却总能让人看到希望、得到力量。作为基层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更应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保持初心,在稳扎稳打的每一个脚印中笃定前行、向阳而生,为百姓创造更强的时代幸福感。

  “茫茫沃野开金堰”,要有“一马当先”的勇气。周父是新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工人,在西南支援“大三线”几十年。身为党员的他以身作则,勤于奉献,甘于吃苦,在组织最需要的时候牺牲小家为大家,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后辈青年做出了榜样。基层干部也应争当农村发展“急先锋”,撸起袖子、迈开步子,去最艰苦的地方,解决群众最困难的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放下自己这个“小我”,扛起人民这个“大我”,用真情和实绩来赢得群众的认可,换取乡村振兴事业的`“腾飞”。

  “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有“傲雪凌霜”的气节。周家长子周秉义一直怀揣着入世情怀,组织需要绝不推诿不退缩,时刻不忘改善“光字片”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哪怕被人诬告误解仍然坚守初心一身正气,描绘出了党的干部应有的模样。基层干部来自人民,更应以最强的力量、最大的决心投身于基层建设中。在工作中应笃学不倦,学好党的创新理论,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扎根基层,要奔着问题去,找出方法来,“给老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业无高卑志当坚”,要有“咽苦吞甘”的恒心。周秉昆的生活经历更能清晰看见时代的故事,他从木材厂、酱油厂一路奋斗到出版社后勤部,再到出意外后自己成功创业,人生的起伏跌宕并没有让他放弃生活,他和妻子郑娟不论多难都坚守道义和良心,携手为生活努力奋斗,在时代浪潮中脚踏实地、坚韧勇敢,努力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基层干部作为农村工作的“排头兵”,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唯干唯实为先、苦干实干巧干,在新时代农村广阔的舞台上不断谱写乡村振兴的华丽篇章。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9

  剧中的那个人都值的我们思考很久,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都是复杂的,但是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夫妻之道,父子之妻,母子之情,兄弟姐妹之情,还有妯娌之情,姑姐弟媳和嫂子之情,哥们之情还有同事,以及社会复杂的情感,结婚后男人出轨的问题,都揭露的很真实。

  一个男人把太多的苦和责任咽在肚子里,周秉昆的不易和痛苦,确实也是现实的写照,但与郑娟相比,孤傲的周蓉、孤冷的郝冬梅,只有顾影自怜的份,而著名诗人和北大才子的光环,在实实在在的生活里,不过是男人领带上的带夹。而笼罩在郑娟身上的幸福,足以抵消周秉昆曾经的自卑,更令冯化成和周秉义望尘莫及。“男人的苦嚼嚼咽了”不仅教会周楠如何做一个男人,更让自己活成了困难时期整个周家的顶梁柱,捎带脚还把郑娟练就为周志刚口中“全家的大恩人”。他咽下的苦撑大了心胸,吐出的只有两个字“责任”。喜欢周秉昆,颂扬周秉昆,还因为我们都是普通民众,而周秉昆正是黎民百姓的代表

  在成功塑造周秉昆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通过演员生动而细致的表演,给世人画了一张家庭关系图:“排在第一位的是夫妻关系,排在第二位的是与父母的关系,排在第三位的是与子女的关系”。这张图很简单,但并非人人认可并做得到。男权主义者以自我为中心,除了他自己以外父母的需求排首位,少有顾及妻子的心理需要。而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又容易陷入一切为了孩子的误区,忽视了丈夫的情感需求。

  夫妻是家庭系统的建筑师,周秉昆就是最好的榜样,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而良好情绪的来源只有丈夫。疼妻、护妻、宠妻,传递出来的信息不是怕老婆,而是一个人的品质和教养。它传达给妻子的'是底气和安全感,传送给父母的是温馨和双重的保障,因为多了“郑娟”这一份。而子女看到的是爱和如何爱。倘若每个丈夫都能以妻子为核心,妻子除了尽心竭力照顾好全家老小,哪个妻子还会和丈夫争长论短呢!丈夫的立场就是整个家庭的奠基石,丈夫的态度就是家庭和谐的风向标。切莫以事业为挡箭牌,事业家庭两不误同样是当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我们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不要家庭内部总是拥有这样那样的内耗事件,不利于家庭发展也会让家庭受损,对下一代成长不利,这只是观后感中关于家庭建设的一点点感想,祝愿每个家庭都幸福!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10

  《人世间》通过东北某省周志刚一家三代人的视角,描绘了十几位平民子弟在五十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全面展现了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巨变。《人世间》的故事开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从农民打拼成建筑工人的周志刚和妻子李素华育有三个儿女,儿子周秉义、周秉昆和女儿周蓉。一家人一出场就是分离的戏份,周志刚奔赴西南大三线,周秉义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建设兵团,周蓉不辞而别为了追随北京诗人去了贵州农村下乡,周秉昆在家与母亲相依为命,当了一名木材厂的工人。一家人活生生、热腾腾的人生故事由此拉开。

  该剧以周秉昆、周秉义两兄弟双线故事展开,大学生周秉义一条线重点刻画知识分子群像戏,工人周秉昆一条线重点刻画基层平民的人生冷暖。周家三代人一路走来,遭遇了分离、疾病、背叛、失业、含冤入狱等各种人生困境,但这些主要人物身上都有温暖的底色。周秉昆工作上、爱情上以及其他人生的各种困境和麻烦不断,但他是个好心、老实、善良、重情的年轻人,凭着内心的一股韧劲坚持着,工作上任劳任怨,义无反顾追求不可能的爱情,让观众看到了他在跌宕人生中的那股坚持不懈的精神劲儿。周秉义对郝冬梅的爱情,更是充满理想色彩,对她不离不弃,面对晋升他选择爱情,但周秉义又是个做大事儿的人,当官心想老百姓,也是个温柔、深情的儿子和兄长。

  除了刻画爱情故事,剧中的亲情也非常让人动容。周蓉不辞而别后,周志刚长达四年与女儿断绝关系,对这个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又离经叛道的女儿,老父亲能做的只能是妥协,最终选择千里迢迢到贵州山村看望女儿,陪女儿一起过年。厚重的父亲形象跃然荧屏。

  这部剧亮点的是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活、灵动、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周蓉性格倔强但又爱得深情、独立;修脚女工乔春燕直爽豪迈又通情达理,勇于追求周秉昆,追不上又转头过上了更好的人生;殷桃饰演的郑娟人生苦难加身,但温柔又有力量,这个人物苦命一条,但又不失骨气,用勤劳抗争命运。萨日娜饰演的母亲是经典的母亲形象,吃苦耐劳又有人生智慧,为儿女化解不少人生难题。

  不只是主角人物,剧中一些戏份少的角色的故事都比较饱满,比如张凯丽饰演的刀子嘴豆腐心的干部代表“曲老太太”,一直帮助周家并默默爱着周蓉的蔡晓光,以及时代经济大潮中的小人物骆士宾等,每个人物身上的戏份都很吸引人,人物的命运走向也牵动观众的心。剧中刻画的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物多达几十个,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人物弧线,哪怕是个小人物都生动、立体有血有肉。

  人物鲜活,没有为悲情而悲情,是《人世间》的又一亮点,一群普通人在热腾腾的生活中挣扎、扑腾,百折不挠,观众看到的是他们的精神底色和人生气魄。小说中有句话:“知道了许许多多别人命运的大跌宕,大苦难,大绝望,大抗争,我常想,若将不顺遂也当成‘逆境’去谈,只怕是活得太矫情了呢!”生活本是有苦有甜,朴素、真实、不矫情的人物和剧情才有看头。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11

  当然,家里也有性格冲突,有代沟,有矛盾,这些矛盾起源于骨肉亲情之爱,爱的另一面叫疼痛,所以叫疼爱。但无论怎样,孩子长大了,就要开枝展叶,另筑新巢,蜕旧变新,一代一代生生不息。

  当然,《人世间》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家”。“家”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生活烟火升起之所,正所谓炊烟袅袅,因而是生存的依托之处。从家家户户到村村寨寨,再到城镇和城市,这人世间就是“家”的聚集、“家”的'比邻而形成了万家灯火。

  或许,作家梁晓声是想把哥哥周秉义塑造成一个爱惜羽毛、刚正清廉的官员,把姐姐周蓉塑造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孤高清傲的文人,但理想终归是理想,现实不应如此没有人情味。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12

  “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引用杨绛先生的话,我觉得再合适不过了。人的一生是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层都需要面对不同的课题。《人世间》讲述了改革开放前后历史时期的变化,还有不同人物代表的反映。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每个人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过努力,但是也有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过牺牲,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60后的芳华,90后的承接

  从保守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型,历史的进程交织到每个人的命运,虽然我没经历过那段有着巨大历史意义的年代,但是我却能感受到改革开放改变了一代人、一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担当和理想,谱写了人生最美的芳华。剧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曲老太太,她为了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受到委屈,也只是一句“会好起来的”,没有抱怨,还教导年轻一代有闯劲、敢于干。她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群像。而今,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红利,我们青年一代,尤其是90后、00后成长的一代,随着我们年龄和认知的增长,承接历史使命成为我们肩上应该扛起的责任。

  活在人世间的真善美

  真善美是贯穿本剧始终的,我就浅谈一下吧。

  周秉昆的'真诚忠义、刚正不阿、积极的生活态度、为邻居朋友时刻的操心等都展现出真诚和善良的品质。

  周秉义对朋友的关心关爱、不计较、乐于帮助、对家庭的包容照顾、没有怨言等同样展现出他的善良。

  还有周秉义的妻子、发小们……

  ……

  你我皆凡人,世间终日忙,半刻难清闲,心有真善美,快乐人世间。

  趟过岁月冷暖,感知生命厚重

  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会经历风雨,周秉义的一生,让人看后心疼,但是也是这样的一生磨砺了他,也警醒了看剧的我。

  人世间,本来就是酸甜苦辣咸,苦过,甜过,苦过,笑过,爱过,恨过,才是真正的《人世间》。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13

  央视一套开年大戏《人世间》自开播以来收视、口碑一路高歌,剧中周家三代人沉浮消长的人生经历牵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好故事搭配真演技,让《人世间》登顶春节假期期间毫无疑问的“话题王”。剧中,性格鲜明的各色人物引发观众热议,除了串联全剧的周家三子,很多甘当“绿叶”的老戏骨更是吊起了大家追剧的热情,很多老戏骨参演的`戏份都成就了该剧的名场面。

  最新播出的剧情中让观众拍手叫绝的就是曲秀贞和周秉昆在湖边谈话、抽烟、跳自行车的两段戏了,这对“忘年交”制造了又一名场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点。曲秀贞的扮演者是著名演员张凯丽,从《渴望》里的慧芳被家喻户晓以后,张凯丽演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不过演女干部却是少有的一次,也是让我感到惊艳的一次。

  曲书记是位老革命、老干部,性格鲜明,在大是大非面前铁面无私,但看似不讲情面内心却满是柔情,尤其是对待周秉昆为首的酱油厂“六小君子”,更是展现出领导的气场、长辈的善意、母亲般的关怀。这样一个角色不仅难以驾驭,在影视剧中也很少有参考。以往年代剧中,女性干部的身影本就不多,像曲秀贞这样性格鲜明的更是少之又少。播出以来,曲秀贞与周秉昆的“忘年交”,也成了该剧在爱情、亲情外的一大看点,曲书记金句频出,两人之间亦师亦友的感情惹得屏幕之外的网友纷纷表示羡慕不已。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14

  最近,火了的不仅有北京冬奥会、冰墩墩、中国年,还有《人世间》,让我们透过一部剧,了解一座城,让一座城因一部剧“火出圈”。

  《人世间》多个取景地,成为了旅客打卡的新地标,这是优秀文艺作品的“溢出效应”,让我们能够在一部剧中,更好地读懂文化内涵、历史内涵、发展内涵。事实上,《人世间》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是以更生动的方式向我们讲述历史,更是为新时期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打CALL”,为吉林发展注入了新力量、带来了新机遇。要让优秀文艺作品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尤其需要走好“跨界”发展的.新路,加强文艺与旅游的融合,既让更多的人了解长春、喜欢吉林,也为新时期吉林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15

  电视剧《人世间》用一群老戏骨和众多实力派演员以及精良的道具演绎了一个工人家庭半个世纪的故事。讲述了中国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和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阵痛,由此展现了几代人的亲情、爱情、乡情、朋友情、同学情、知青情、战友情。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娃,父母是农民,虽然没有感同身受的工人阶层的生活经历,但我是68年出生的,属于那个年代的人,因此被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剧中塑造的鲜活人物所感染和感动,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剧作者和导演所要表达的核心内涵以及演员通过表演刻画的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每个家庭的幸福、每个人的成长都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都与国家的'兴衰休戚相关。上至省长、市长,下至光字片的平民百姓,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

  一个家庭的家风家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周父做事讲原则,做人明事理、有远见。为人正直,父爱如山。周母善良、勤劳、朴素、善解人意。对老伴儿,对儿女倾注了所有的爱。父母对周家三个孩子影响非常大,三个孩子所走的道路不同,命运也不同,但根植于内心的正直、善良始终没有变,并且传承给了他们的下一代。周秉昆对父母尽孝,对朋友尽义,对爱人尽忠。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最纯粹的。儿女对父母的爱,有时候是有前提的、是有附加条件的。对父母多一些陪伴,少一些遗憾,因为来生我们不会再相见!家庭和谐是社会安定的基础和前提,家庭不和谐又是社会中的常态。

  人性的弱点是最丑陋的,但也是真实存在的。这在巜人世间》的剧中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人说,人永远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这我认可。东野圭吾还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我也基本认同。但我想说的是:“做人善良一点,又怎么了?大家都不容易!”

  爱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美好甜蜜的爱情,但无论是剧中还是现实生活中,往往都是事与愿违。但这并不能说明就没有真正的爱情,更不影响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周志刚老两口就是人间最美好爱情的真实写照。剧中强调爱情固然重要,但绝不是至高无上的。

  《人世间》中有很多精典的台词,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是:周志刚说过,周秉昆也说过,“觉得苦吗?自己嚼嚼咽了!”

  作家梁晓声用心用情写戏,导演李路用心用情导戏,雷佳音、殷桃、辛柏青等众多实力派演员用心用情演戏。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

  梁晓声对“文化”曾有过这样的高度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想在梁晓声的内心世界里一定是把人性的善良放在第一位了,因此才能写出巜人世间》这部献给世人、献给家乡、献给亲人的巨著!

  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

  世间的甜啊,多远都记得回家。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视剧《人世间》观后感11-06

人世间电视剧观后感11-19

电视剧《人世间》观后感6篇11-12

《人世间》观后感11-24

人世间观后感12-02

《人世间》观后感10篇12-04

《人世间》观后感13篇12-17

《人世间》观后感8篇12-13

《人世间》观后感15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