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意志观后感
观看完作品之后,内心会产生很多感慨,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钢铁意志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钢铁意志观后感1
围绕鞍山钢铁厂的故事背景,有真实人物原型,讲述了在解放初期,共产党人携手广大工人阶级共同为钢铁事业撰写的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导演能力:宁导依旧得稳定输出,在影片声效、画面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方面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演员表现:无论是熟悉的面孔,刘烨林永健张国强,还是新一代青年演员李沛恩,都有很好的诠释故事角色,台词眼神和角色张力都把控得很到位,既不夸张又不缺失色彩。必须要说,在影片中后段,金属国徽缓缓升起在天安门上时,作为一名中国人,心中的.激昂和感慨不尽言说。希望能在影院多多看到这样优秀的主旋律电影,不是攀附什么,而是希望心中的信仰能够以更融合更真诚的形式播撒展现。
钢铁意志观后感2
很少看这种工业题材的影片,电影主旋律抗美援朝期间鞍山钢铁里每一个人物都在为新中国建设尽全力奉献自己,为同一个目标一条心竭尽全力。炼出第一波铁水的时候不由自主全身汗毛竖起和剧中的人物一样感到骄傲自豪。影片里还有数个很感人的瞬间,那时期人们之间朴实无华的善良,舍不得吃的红面馒头,孩子们拔野草喂大的.小猪崽,为了朋友,为了兄弟,为了战友。
也有很多很搞笑的瞬间,刘烨每一个钢铁直男的发言哈哈哈,真的比鞍钢的钢铁还要钢铁。感觉影片整体还是一部蛮好的工业题材影片,男女主感情戏整部影片故事线没有很多,在最后一刻凸显升华了一下,结尾以男女主火车相见收尾这里感觉还是稍显仓促了一些,其它的整体都还是不错的,推荐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钢铁意志观后感3
影片完整讲述了1949年到1953年鞍山钢铁厂从百废待兴到恢复生产的过程。大家从天南海北来到鞍钢,面对物资的缺乏,技术的落后,敌人的破坏,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炼出一炉炉好钢,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为了发展钢铁工业,鞍钢人又走向了天南海北。
钢铁工人的这种已身躯为熔炉,以意志为火焰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值得国庆假期观看。
故事题材很新颖,工业建设角度的主旋律影片,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和困难,更让人感动于第一代鞍钢人和钢铁工人的付出和韧劲。钢铁般的'意志凝聚的力量才有今天的成功。
背景音乐用得很多,有的紧张的气氛坐在影院里还是蛮有代入感的。台词方面感觉为了迎合主旋律的主题有些不舒服。最精彩的部分一个是钢铁直男那一段,一个是林永健老师的出场。剧情方面几次矛盾都化解得没什么悬念,最重要的是感受精神吧,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要好好珍惜。
钢铁意志观后感4
“咱们工人有力量!”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钢铁意志》就是一部这样的历史题材影片。讲述的是在解放初期,为尽快恢复鞍钢生产,在环境极端艰苦的背景下,老一辈共产党人克服重重阻力,仅用半年时间实现了复工复产,成功练出了第一炉钢水,而且不断革新,炼制特级钢材,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显著贡献的故事。通过观看这部影片,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鞍钢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工匠精神,敢于啃硬骨头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了“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力争在构建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刚解放的鞍钢,百废待兴。当时的专家普遍认为恢复重建困难重重,至少需要花费20年时间。但是,在党的领导下,鞍钢的工人们团结一致,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宝贵精神,即使面对敌特蓄意破坏,我们仍然能勇于斗争,没有丝毫退缩。面对技术短缺,面对全国上下物资匮乏,我们仍然能众志成城,凝聚起磅礴力量。“铁水流淌起来,咱们就强大起来了!”赵铁池深知钢铁产业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早日恢复生产,他甚至立下了军令状。广大工人们在他的感召下,把钢铁般的意志融入生产中,不舍昼夜连续奋战,直至成功炼出第一炉钢水。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克敌制胜的秘诀。对于新时代的统计调查工作来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克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前提,也是维护经济数据安全的基础,更是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学习鞍钢等老一辈劳动模范身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牢牢守住数据质量这条底线,全身心投身于艰巨繁重的统计发展改革工作中,用铁肩膀、宽肩膀扛重任、挑重担。不断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品格,激发斗志,努力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术到极致近于道
孟泰,鞍钢老英雄。通过观看《钢铁意志》,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位榜样身上持守匠心以及精益求精的追求。在设施设备简陋,缺少零部件的艰苦环境下,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发扬钉钉子精神,逐步探索出一整套成熟定型的工作方法,即“眼睛要看到,耳朵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正是他炉火纯青的技艺,每当高炉出现故障,都能够找准病根,对症下药,确保在安全的环境下生产。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用发扬工匠精神,求真务实,才能确保数据质量。反之稍有疏忽,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决策。我们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统计调查工作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严格执行各项统计调查制度,确保统计调查全过程规范。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态度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以“鼎新”带动“革故”
刚恢复生产不久的鞍钢承接了一项十万火急的特殊任务,那就是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加工飞机副油箱拉杆。由于从没有加工过这样复杂精密的飞机零部件经验,加之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使用传统工艺肯定不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让广大工友一筹莫展。在此危机关头,王崇伦同志创新工作思路,设计并制造出利用刨床加工拉杆的特殊卡具,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比传统工艺加工提高工效24倍,而且所有零部件都达到了一级品的要求。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站位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用创新来化解矛盾,攻克难关。70年来,我国统计调查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牵住了创新发展的牛鼻子,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广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统计调查深度融合,为统计调查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统计部门建立初期使用算盘计算统计数据,到相继使用电子计算机,再到以联网直报为主要内容的“四大工程”建设。统计数据实现了由过去的人工计算逐级汇总到新时代的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伟大转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能,更好地发挥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晴雨表”作用。新解放思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深入研究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调查工作深入融合,加速推动统计现代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正是无数钢铁意志般的劳动人民拼搏奋斗,勇攀高峰,用智慧和汗水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拥有了历史的辉煌。眺望远方,作为新时代的统计调查人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勤学苦练中锻造出钢铁般意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铸就统计事业新辉煌。
钢铁意志观后感5
电影《钢铁意志》燃映国庆银幕。天空中大雪纷飞,车间外寒风凛冽,高炉里铁水沸腾……这“最东北”的场景,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了70多年前辽宁的那段艰难困苦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改编自真实历史的影片,为我们讲述了中国钢铁工业在被帝国主义“卡脖子”大环境下艰难突围的创业史,以孟泰、王崇伦为代表的鞍钢工人通过技术革新提升钢铁品质的创新史,鞍钢把最好的技术专家和工人送往全国各地支援钢铁企业建设的奉献史,是一部歌颂中国共产党、展示工人阶级主人翁形象,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也是一部开展党性教育、党史的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去年,我曾几次到辽宁指导党史的学习教育工作,对辽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里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特别是作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辽宁创造了共和国工业史上1000多个第一,其工业文化地位独特,其工业题材极为丰厚,有着太多值得歌颂的“辽宁故事”。耸峙的高炉、沸腾的铁水、锻造的巨响……像一餐一饭一样,早已融入人们生活之中,深深植根这片土壤之中。在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背后,发生着诸多我们未曾听闻或未曾深入了解的感人故事。所以,电影《钢铁意志》在辽宁产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的。影片所呈现的丰富历史内涵和现实关照,是辽宁对红色基因的最好传承、红色血脉的最好赓续。
《钢铁意志》展现了共和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艰辛与不易。1948年2月,鞍山解放。历经战火的`鞍钢回到人民手中已是千疮百孔,工厂几成废墟、生产全面瘫痪,敌特破坏、物资匮乏、技术不足、国外“卡脖子”,专家断言“这里只能种高粱,恢复重建至少需要20年。”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在最短时间内复工复产、炼出第一炉铁水、炼出第一炉钢、炼制特需钢材、培育技术人才……为我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53年12月,鞍钢“三大工程”——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7号高炉竣工投产,帝国主义“卡脖子”的图谋从此走向彻底破产。这一系列克服重重险阻、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成绩,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钢铁意志》反映了新中国第一代钢铁人的奉献与担当。在鞍钢博物馆,一面厚重的钢板墙上,镌刻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千名鞍钢劳模的名字。“老英雄”孟泰、“青年的榜样”王崇伦、雷锋……这些劳动模范是鞍钢工人的先进代表,也正是这千千万万鞍钢工人撑起了共和国的钢铁脊梁。赵铁池面对钢炉无法生产的困境时立下“党派我来这,就是要改变这个现实”的铮铮誓言;程时勋面对美帝国主义钢铁侵略时发出“要彻底打垮他们”的豪迈之言;孟泰艰苦奋斗建成“孟泰仓库”,刻苦钻研成为“高炉神仙”,谱写鞍钢自力更生凯歌;王崇伦大胆构想加工拉杆特殊卡具,急中生智发明“旋转串铸法”,有力支援抗美援朝前线……这些人,以生命为熔炉,铸就钢铁般的意志,与祖国融为一体,与钢铁融为一体;这些事,展现了新中国“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责任与担当,鼓舞一代又一代人百折不挠、奋勇向前。
《钢铁意志》彰显了钢铁意志的炙热和力量。电影《钢铁意志》中,一炉炉铁水变成了保家卫国最需要的优质钢,一代代钢铁人也不断淬炼成钢。影片中演绎的不仅是国家钢铁事业发展奋斗的楷模人物,而且更是一种时代精神——钢铁意志,是奋斗、是热血、是理想。不论是面对国内外专家对于钢炉现场情况冷嘲热讽时,赵铁池的那句“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咱也得使百分之百的劲”“只要我赵铁池还活着,我就会让鞍钢的炉火永远燃烧着”,还是孟泰的“炼不出好钢,誓不为人”,一句句豪言壮语、一幅幅生动画面,无不承载着钢铁般的意志。当为了让2号高炉尽早恢复生产,钢铁人们不分日夜,一锤子一锤子地凿、一铁锹一铁锹地挖,他们对国家事业的那股子拼劲,充分展现了新中国钢铁人的钢铁意志。“国民党接收3年一事无成,我们只用了半年就炼出了铁水”,原因何在?正如电影中的台词所说:“这是人心啊”,也正如电影的名字所示——钢铁意志。
时代沧桑巨变,钢铁意志永恒。钢铁意志传承到今天,并不断发光发热,必将激励中国人民自立自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钢铁意志观后感6
《钢铁意志》改编自真实事件,首次大银幕讲述解放初期鞍钢恢复生产的艰辛历程。面对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对钢铁的迫切需求,中国共产党人团结专家、带领鞍钢职工,克服重重险阻,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
“电影里呈现出的钢铁意志,也是今天我们需要的。相信观众一定会产生共鸣。”据影片导演宁海强介绍,影片讲述了三大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在“一个家庭的铁凑一起都不够打一把菜刀”的年代,鞍钢在被帝国主义“卡脖子”的大环境下艰难突围的创业史;有了钢,还要有好钢,以孟泰、王崇伦为代表的鞍钢工人通过技术革新提升钢铁品质的创新史;鞍钢在为共和国贡献钢铁的同时,把最好的技术专家和工人送往全国各地去支援钢铁企业建设的奉献史。
《钢铁意志》不只是钢铁工业的成长史,更是钢铁人的成长史。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迈出第一步的艺术再现,影片塑造了钢铁工人的群像:勇毅坚韧的战斗英雄赵铁池(刘烨饰演)、兢兢业业的钢铁劳模孟泰(林永健饰演)、美丽智慧的工程师孙雪飞(韩雪饰演)、沉稳练达的程时勋(张国强饰演)……电影里,这些人物并非天生钢筋铁骨,他们也会有困惑、有苦恼,甚至偶尔还会“闹情绪”,但是为了钢铁强国的坚定信念,他们不但克服了种种外界困难,也完成了自身的淬炼和升华。
影片主演刘烨是东北人,曾经塑造过众多经典角色,但“本色”出演东北人,这还是头一回。《钢铁意志》的故事发生在辽宁鞍山,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酸菜、灶台、东北火炕,再加上诙谐幽默的东北方言,呈现了老一辈钢铁工人有苦有乐的创业生活。
影片拍摄注重对细节的还原。无论是高炉厂区还是充满划痕的机器,充满“钢”味的服化道设计,真实还原钢铁工业迈出第一步的不易;而军民齐心聚钢料、群起激昂誓成钢、刻苦钻研炼钢技术等群戏画面,更是将百炼成钢、钢多气更多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备受鼓舞。
《钢铁意志》不只是钢铁工业的成长史,更是钢铁人的成长史。这部电影很值得我们观看、学习,像当年的党员干部和工人群众顽强拼搏的精神致敬。时代在变,精神永存,影片一定会鼓舞更多的人前行,为建设美丽家乡,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制作精良,布景真实,影片中炉火四溢、军民同心的炼钢场景让我久久难忘,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动。,电影里的英雄人物都是年轻人,青春只有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作为年轻人,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钢铁意志》这部电影中汲取精神力量,立足岗位,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钢铁意志观后感7
故事节点的剪辑很清晰,是一篇切题不啰嗦的命题作文,层层递进。特写镜头很对我胃口,从眼神更能看出人物细微的情绪流动。故事的推动下印证了那一句“人心所向”。导演能力:远景观感不错,画面宏大,看起来很有感觉又不至于太过于空。色彩搭配看着很舒服。配乐上,千锤百炼的紧迫感也能带动我的情绪,加上紧张的'合成器鼓点,融入这场宏大的故事之中。张国强老师饰演的政委让我想到钢七连连长了。可以说全篇最好看的地方都集中在最后的部分,战场上的战斗的钢铁意志,以及钢铁厂里冶铁的钢铁意志,钢铁人在不断的淬炼中面对的一次次愈加充满挑战的难题,确实很动人。我和爸妈一致认为,林永健老师演的最好,大特写给的太好了。
钢铁意志观后感8
电影《钢铁意志》由真实历史改编而成,讲述的是我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的父辈跨越重重艰险,用钢铁般的意志炼出第一炉铁水的故事。以前很多人对主旋律有着一些刻板印象,但去年的《守岛人》让好多人感慨到“这才是真正的主旋律”,而今天的《钢铁意志》也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首先故事情节很丰富,一点不沉闷,有笑有泪更有非常坚实的力量感。所有场景非常真实震撼,尤其是炼钢的场面,当看到第一炉铁水流淌出来时好像真的能感受到热浪扑面的感觉。另外电影浓浓的东北气息让我这个身在异乡的东北人感到非常亲切,也很难想象影片里严寒冬季的戏份是在非常炎热的大夏天拍的,呈现得那么真实,真的厉害!
以前知道鞍钢,但没有详细了解过,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知道钢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也让我们了解到鞍钢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炼钢的画面,而当铁水流淌的场景呈现在大银幕时让我感受到了更大的震撼。想想在那个火红的年代,生活那么苦,人们却都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劲儿,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也难怪已经被敌人破坏掉的钢厂能“死而复生”,真的佩服他们这种钢铁般的意志。
钢铁意志观后感9
在观影之前,我最初对鞍钢的发展印象、成就数据届来自于历史书,不过据说影片《钢铁意志》的主创曾5次深入鞍钢了解历史,力求真实尽可能地还原当年在恶劣环境下,通过工人们的努力与艰辛,将一块几乎成为废墟的鞍钢场,以最短时间恢复生产,练出第一炉铁水。
主旋律电影题材,内容庄重却又含东北地区的喜剧元素,故事情节有急有缓,时时调动着观影之人的情绪。影片中刘烨、韩雪、林永健等老戏骨们演绎的唯妙唯俏,人物塑造的生动细腻,深深抓住观影之人的心。
影片里最震撼的无疑是国徽制好并升起的场景,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徽,作为能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象征着中国工业崛起的标志!
“千难万险,越挫越勇;秋之丰华,热血钢花。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迎战百分之一的可能性;用红色的革命信仰,铸造钢铁意志的芬芳。”——为大家倾情推荐《钢铁意志》。这是父辈创业的故事,是最值得歌颂的辽宁故事。
钢铁意志观后感10
复工复产零件短缺,孟泰打开了他的仓库,鞍山市民排着长队献交器材;沈飞需要副油箱拉杆,王崇伦钻研攻关解决难题,让专家们刮目相看……这些电影里的片段都来自真实的故事。发动和依靠群众,鼓励和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也是鞍钢能够快速复工复产、攻克技术难关的重要原因。
1948年12月22日,鞍山市政府发布了《为号召市民献交器材运动布告》,鞍山钢铁公司随后也发布了《敬告鞍山各界同胞书》。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全市献交器材的有10745户,占全市户数的39%,共献交各种器材21万多件。此情此景,让原国民党专家目瞪口呆。
孟泰,这位新中国第一代杰出劳模,半辈子漂泊不定,当解放军开进鞍山城,工人们当家做主,年过50的他才找到了“家”。“跟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孟泰一句话,戳中了工友们的心。
1952年,王崇伦承担加工飞机副油箱拉杆的任务,他设计并制造出利用刨床加工拉杆的特殊卡具,提高工效24倍,而且全部达到一级品。1953年,王崇伦相继革新成功7种工、卡具,发明了“万能工具胎”,成为全国最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线工人,从此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战场上,志愿军急需方便且耐用的军镐、军锹。鞍钢的工人们发明了“旋转串铸法”,极大地提高了军镐的产量和质量。鞍钢很快就生产出军锹和军镐共计36万把,有力地支援了前线。
随着战局的发展,志愿军急需大量的炮弹,鞍钢又接到了紧急生产炮弹钢的任务。为了达到炮弹钢所需要的性能,工人们创造出“高温、薄渣、活跃沸腾操作法”,成功冶炼出“50锰炮弹钢”。
这之后,鞍钢放手发动群众,探索出“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改革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原则”。
1960年3月22日,毛主席批示肯定鞍钢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将之称为“鞍钢宪法”。由鞍钢工人们探索的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经验,在全国工业企业大面积推广。
从技术到管理,一线工人和广大群众中蕴含的巨大力量让鞍钢在一片凋敝中迅速恢复生产,又突破一个又一个难题。
1949年中国年钢产量只有不到16万吨,在全球占比只不过0。2%,到了20xx年,中国年钢产量超过10亿吨,全球占比超过50%,连续20多年全球第一。钢铁行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创业史。从无到有,百炼成钢,如今的中国钢铁已然傲视全球。
“卡脖子”从来不是一个新话题。从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根钢轨、第一卷热轧卷钢……七十余年,一切封锁、破坏、质疑、否定,都成了我们不断胜利的背景。
面临困难时不妨回头看看一路走来的经验。在电影《钢铁意志》里,我们看到了迈出第一步的艰难困苦,也看到了“攻山头”的方法和智慧。坚持党的领导,尊重科学规律、尊重专业人才,发动和依靠群众,《钢铁意志》里的启示,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所有的“卡脖子”,都将成为我们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
钢铁意志观后感11
活动现场,义工联和公益爱跑团的志愿者一百多人共同观看了电影《钢铁意志》,影片讲述了1948年,东北,国民党残部边撤离边计划炸毁鞍钢厂区。危机时刻,“战斗英雄”赵铁池(刘烨饰)带领共产党部队直冲腹地,殊死搏斗,摧毁了敌人的阴谋。赵铁池化身“钢铁战士”与工程师孙雪飞(韩雪饰)、老工人孟泰(林永健饰)、总经理程时勋(张国强饰)一同投身复工复产。然而,高炉已成铁坨,厂区如同废墟,专家一致看衰,特务暗中观察,前线战况吃紧,时间日益迫近……第一炉钢似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钢铁意志》以鲜明的人物特色,出色的.视觉呈现,展示了值得铭记的历史瞬间。影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克服重重险阻,历尽千辛万苦,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第一炉铁水,并在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新中国的钢铁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故事。
钢铁意志观后感12
节前观看了由刘烨、韩雪主演的《钢铁意志》,本片讲述解放初期,面对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对钢铁的迫切需求,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克服重重险阻,历经千辛万苦,成功修复废弃的2号高炉的,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并在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新中国钢铁实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电影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属于正剧,时代特点明确,电影中服化道基本符合年代特点。
作为一个80后中年人,处在物资匮乏的末期,对一些历史年代剧,有着不同的情感,我们从小就是在这种电影熏陶和历史宣贯中成长,所以对这些历史剧,认可程度,理解程度是不可比拟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更加成熟。
优秀的地方,我不多说,媒体说得很全了,我说说我看完之后的感觉:
本片剧情设计一般,更像是一部记录片,矛盾冲突不够明显,硬伤有点多,尤其是间谍王博,剧中多次的做法,明显不专业,作为一个曾经带领连队的连长,敌特鉴别应该有一定基础吧,这么浅显都没有发现。感情戏做得非常差,如周刚参军,没有告诉周母,周母就不会上厂子里问?这是不是能体现当时的舍小家顾大家,工人阶级的`觉悟,说明当时对抗美援朝的支持。
我不知道是因为资金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其冲突的场面很一般。通过恢复2号高炉的过程,刻画得不够细致,本身观众对钢铁炼制就不是很了解,过程中也没有体现出赵铁池发挥的作用。恢复2号高炉,主要的几个场景,工人自愿捐出材料,手工敲击炉内废铁,亮点太少。
剧中几项冲突,一个炉内泄漏,一个王博炸厂,镜头给的高炉和炸药没有全貌,让人感受不到危险,恢复的过程表现过于简单,钢铁意志表现的不够,尽管这是一部正向宣传的影片,但我还是希望,能拍的更好,让现在的年轻人理解,那个年代的不容易。
各位演员演得都不错,都是老戏骨,尤其是孟泰扮演者林永健老师,演得真好,配角演技都是非常在线。但是两位主演表现就很一般,尤其是主演刘烨老师,有几个地方感觉有点用力过猛,我看到后,直接跳戏了,一个是韩雪住院看望过程,一个是吃韩雪做的酸菜表现,可能导演想表达那个年代人的单纯,但是刘老师用劲过头了,导致出戏。这种剧不用非得有喜剧元素,它本身就不是喜剧的场景,弄得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所以希望导演们认真点,不管是什么剧,请认真拍摄,不要找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拍出优秀的影片,我们会买账的,票房也会好看的,希望中国电影越来越好,能够拍出更好的影片。
钢铁意志观后感13
国庆档电影《钢铁意志》正在全国上映,影片自9月30日上映以来,凭借众多影迷口口相传的强大口碑,以及业内名人的鼎力推荐,给逐渐升温的国庆档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观影体验。
电影《钢铁意志》改编自真实历史,将镜头对准了上世纪50年代的鞍山钢铁公司,并以此为原点折射出整个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萌芽。时代的发展亦是时代转折的开始,电影中刘烨饰演的赵铁池就是在此时来到了鞍钢,而他面对着一座座废弃的高炉,犹如一位抓瞎的战士,不知该从何开始。幸而,贯彻新中国的群众路线政策发挥了巨大优势,在林永健饰演的老师傅孟泰带头下,工人阶级发动人民群众,无偿捐献设备器材和工业零件,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孟泰仓库”,大大助力了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的出炉。电影虽然说的是鞍钢复产的故事,但其实更多的是讲述那个年代被每个国人细心呵护着的民族希望,更是致敬艰难初生的新中国钢铁事业。
当下,可以说,我们已经实现了首代钢铁工人当年的夙愿:站起来,强大起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那么,我们靠的是什么?这就不得不提电影名字《钢铁意志》,笔者认为这短短的`四个字却有着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我国首代钢铁工人是一群有着钢铁意志的人;第二层含义是,为祖国炼钢需要这样一种如钢铁般的意志;第三层含义是,新中国与众多华夏儿女身上的那股子精气神儿,像钢铁般坚硬。
电影《钢铁意志》作为一部有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的好作品,受到了诸多认可,许多观众在走出影院之时都大赞影片“制作精良,炼钢场景燃爆全场!”“先辈的精神令人感动泪目”。除了广泛好评之外,影片在上映首日更是斩下了近20xx万票房的不俗战绩,随着口碑稳步增长,很多地方的包场观看也使得影片平均上座率很高,但在有些城市,却出现了因排片量过少而导致一票难求的情况。《钢铁意志》身处国庆大档期,但电影受到的好评却与实际的排片量并不相匹配,这不禁让很多的观众大呼可惜:“这样有历史意义的优秀影片,该让更多的人看到!”
我认为,中国电影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市场,期待各地影院在之后的上映期里,能为电影《钢铁意志》加排场次,让更多国人都有机会走进影院,通过光影的艺术重回那段火红的岁月,感受那份珍贵的钢铁精神!
钢铁意志观后感14
本片主要讲了钢铁直男刘烨军转干的过程,同时试图从个人引出新中国钢铁事业的宏大篇章。主要人物有军转干部刘烨、知识分子韩雪、老师傅林永健等。
讲实话刘烨这个角色是丰满的,他主要的精神状态有两种:“有你在我还有啥不放心的!(拍背)”“老子今天还就不信了!”(拍桌子)。从最开始认为自己的主战场在抢山头,逐渐意识到炼出好钢也是巨大贡献,最后升华为一句话:I am iron man。
韩雪这个角色主要有三个用途:无脑崇拜刘烨、女权领袖、念旁白。林永健不知道是干啥的,既不是厂长也不是政委,但总最后一个说话,一直在总结发言。
实话实说,演员都演的挺好,大部分是戏骨型话剧型演法。只有刘烨和韩雪有点儿不对路。刘烨还是充满天真,但是岁数大了显得有点傻。韩雪还是三好学生的形象,看到她就想起脱口秀的.norah。
服化道都是专业的、摄影剪辑都很成熟。
但是影片的问题是致命的,首先没有灵魂,没芯儿,都在假装了解炼钢、假装走群众路线。实际上一到真演炼钢细节都是玩气氛,看完影片对炼钢的知识还不如去一趟首钢园。其余时间上价值,但都是申论写的挺好其实政策一窍不通甚至毫不关心。
电影结构非常散,相当于50个两分钟的小品拼在一起,或者五十集电视剧预告。剧本散,想讲的多一个没讲好,既不深也不透,全体浮皮潦草。风格一阵正剧一阵喜剧一阵煽情,因为太散了所以都不成立。
总的感觉就是绣花枕头,一群专业的人聚在一起,心不在焉的攒了一出,但是谁也没往心里去。团建、写申论、对付作业、酒席间讲话、拍主旋律电影。
钢铁意志观后感15
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辽宁省总工会、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策划并摄制,由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钢铁意志》,今天在全国院线公映。沈阳市将通过增加影院排片和组织包场观看等举措满足广大群众观影需求。
今天,影片还发布了主题曲《钢铁爱人》MV。歌曲由词作家张玉珠作词,作曲家舒楠作曲,青年歌唱家汤非温情献唱。《钢铁爱人》MV不仅展现了我国第一代钢铁工人一心为国、敢为人先的奉献精神,也体现出属于那个年代工人阶级那简单而质朴的情感。
昨天下午,电影《钢铁意志》沈阳首映活动在中共沈阳市委党校举行。来自沈阳的200多名劳动模范、机关干部、市委党校学员代表参加首映活动并观看影片。
“看到影片中赵铁池(刘烨饰)来到沈阳,看到我们厂铸造出的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作为一名沈阳机床人,我觉得特别自豪!”全国劳动模范、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装配切削工徐宝军表示:“几十年来,我们攻克过很多技术难关。有这样的钢铁意志,我们一定会打造出世界一流水平的机床,攻下更多的技术高地。”
“这部电影把劳模演活了!沈阳是一片英雄的土地,也是劳模辈出的地方。我们厂的老一代劳动模范尉凤英,跟电影里的.孟泰一样,身上有一股拼劲,韧劲!”全国劳动模范、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具制造厂热处理工段工段长于东海说。“我们厂之前就是生产炮弹的,当时用的炮弹钢就是来自鞍钢。在那样的年代,缺衣少食的年代,是鞍钢的争气钢,还有前辈的钢铁意志,才换来了今天好日子。”于东海十分感慨。
“电影里展现的这种钢铁般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正与我们沈阳当前的‘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同频共振。”来自中共沈阳市委办公室的机关干部隋绍岩表示:“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钢铁意志这部电影中汲取精神力量,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铆足劲、争抢拼、挑重担、解难题!”
来自沈阳市教育局的机关干部段志慧,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几次落泪。“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在工作中让红色基因融入、润泽孩子们的心灵,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影片中炉火四溢、军民同心的炼钢场景,让来自共青团沈阳市委的机关干部任大林久久难忘。“电影里的英雄人物都是年轻人,青春只有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动!这部电影是一部生动的教材。”沈阳市委党校刘亚军表示,“这部电影艺术地讲述了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我们向前辈致敬,更要凝聚起沈阳振兴发展的‘钢铁意志’。”
诸多的沈阳元素拉近了现场观众与影片的心理距离。很多观众认为,这部影片为沈阳打造英雄城市提供了生动载体,彰显了沈阳的历史担当,对于凸显沈阳作为英雄城市的红色特质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对于培养新时代英雄,开创新时代英雄业绩具有重要意义。
【钢铁意志观后感】相关文章:
钢铁意志观后感11-16
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05-15
(精选)观看钢铁意志观后感15篇05-15
钢铁爸爸作文01-19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观后感09-05
钢铁产品订货合同12-02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06-2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心得05-16
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