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八佰电影观后感

八佰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4-05-31 18:03: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八佰电影观后感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佰电影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佰电影观后感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

  看了电影《八佰》,看到胸前绑着炸弹跳下去的战士,看到一个个拼命杀敌的士兵,我忍不住哽咽出声……

  仅仅是一河之隔,一边是歌舞升平天堂似的享乐,一边是炮火纷飞地狱似的战场,为何那些只顾着自己享受的南岸的观望者,不帮帮那些对岸奋勇杀敌的战士?

  1937年,淞泸会战的最后一战,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第88军师254团委奉命坚守四行仓库,这是上海最后一个留守地。团长谢晋元为了迷惑敌人,不得已将420人对外宣称800人,才有了“八佰壮士”的称号。而让我最印象深刻的一个画面就是一个叫陈树生的战士,给母亲留下了一封血书后,身捆数枚手榴弹跳下仓库与敌人同归于尽,活生生炸开了敌军的包围圈……

  看到那些奋勇抗敌的战士,他们大部分都是新兵,大部分战士甚至连枪都不会握。但是就是这样的一帮人,通过自己的.血肉之躯,拼死坚守四行仓库四天四夜,最终成功掩护了大部队的安全撤离。

  是这四百余名战士团结一心对抗敌人的精神,震撼了我!直到现在,回想起电影中的那些画面,仍然伴随着一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正是这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战士,才为我们换来了今天这幸福美好的生活。让我们牢记历史,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努力让自己更优秀,才能更好地回报我们的祖国!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2

  这天,我看了一部令人感动的抗日电影《八佰》。看后,我被殊死报国的四行孤军誓死护国的壮举所深深感动。

  电影讲述的是:19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东北、华北依次沦陷,上海也即将沦陷,蒋介石的军队撤出上海,留下八十八师希望得到国际的支持。小湖北和他的哥哥、叔叔本是一个军队的军人,被日军冲散。来到背靠租界的四行仓库,却意外被正在巡逻的八十八师的团长谢晋元抓了个正着,误以为是逃兵,和他的哥哥在仓库里经过了种.种磨难下渐渐成长为英勇的战士。后来,小湖北的哥哥因为扫射日军的飞机而受了重伤,抢救无效死亡。小湖北也因掩护众兵将牺牲。

  看电影的时候,我时不时就会掉下眼泪。尤其是将士们眼看仓库即将失手,奋不顾身的在自己身上绑好炸药,边大叫着:“中国万岁!”边跳下去炸死敌人时,以肉身捐躯护国,我完全就哭了起来。那可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就在一瞬间变没了。这是多么强的.民族意识啊,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看完电影,我不禁沉思起来。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不就是那些将士们换来的吗?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也要努力让我们的祖国很强大。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3

  苏州河静悄悄的流淌,

  一水之隔,一桥之距,

  一岸天堂,一岸地狱,

  一边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一边炮火连天,满目疮痍。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河这边,身处地狱的八佰勇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守卫着河那边流光溢彩的繁华,正如片头所言:待我成尘时,你将见到我的微笑。

  八佰的佰字旁边是个人字,八百人的生命定格在四行仓库,也印在中华儿女心中。枪林弹雨中,他们身捆炸药包,大呼姓名只身跳下,用年轻的.身躯护住了四行仓库,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重炮轰炸中,他们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为国旗筑台,让国旗屹立不倒,也让祖国人的脊梁傲然挺立。再坚持下去的意义是什么?意义是这里是我们的家。即使平凡如尘,他们仍怀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魄,四天四夜,有血有泪,他们用血肉之躯直播的壮举,振奋了隔岸观火的国人,鼓舞了全国民心士气。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苏州河依然静悄悄的流淌。

  致敬每一位守一方故土,护山河安宁的革命先烈,致敬每一位中国军人。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4

  看了电影《八佰》,在我心中,有一种感觉,那是佩服;有一种希望,那是全世界的人和平相处。我不想再看到那么多人的无谓牺牲,不想。

  《八佰》这部电影有两个多小时,原来我看这种关于战争关于打仗的电影、电视剧,都坐不住。但是这部这么长的抗日电影我居然完完整整地看下来了,而且它让我泪流满面,为什么呢?大概是电影中的'场面太让我震撼了吧。

  我佩服那些人,那些抗日时期不怕艰难,不怕吃苦的人。有些人还很年轻,就在战场上倒下了。电影里的小湖北、谢团长、老算盘,这几个人给我印象最深。老算盘一心想逃命,想着他的那个还没见过面的肉嘟嘟的女人;谢团长是八十八师的一面旗,为了唤醒更多的人起来抗日,他率领战士们顽强抗战;小湖北呢,我想,他应该就是那颗种子吧!

  很多内容一闪而过,我也记不清了。但是,有两个场面,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他们升国旗护国旗的场面,为了让红旗不倒,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中国人的反抗精神,英勇的战士们用满是伤痕的身体撑起了国旗,虽然他们都知道,日本的枪炮一定会瞄准他们,但他们没有人退缩。另一个感人的场面就是最后战士们冲桥的时候,那一双双伸出来的手,那手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温暖......

  我喜欢《八佰》这部电影,因为它除了让人感动,更给人力量。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5

  淞沪会战时期,第八十八师524团420人奉命死守四行仓库,争取国际支援的同时掩护50万大军西撤,史称“八佰壮士”。

  上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让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战士的铮铮铁骨,以及保家卫国的斗志。

  电影中有很多让我感动流泪的片段:日军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战士一个接一个的捆着手榴弹跳下楼,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砸开日军的盾牌防护,用自爆的方式挫败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啊!而壮士们用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与满腔热血反击,不惜同归于尽也要保护阵地。正如剧中所说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为!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现在的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已经不用担心再受到侵略。但是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依然要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只有不忘记曾经的痛苦与屈辱,才能更努力的前行,才能继续使自身强大起来,才能带领中华民族真正的站起来,真正的走向复兴!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6

  昨天晚上,我听吴羽伦说《八佰》这个电影他希望大家去看看,正好昨天晚上妈妈有空,又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于是她带我去看了这部电影,说是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让我体验一下战争的残酷与血腥,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不多废话了,我们谈一下观后感吧!

  这部电影名字听上去感觉没啥不同,但其实是一部战争片。它不像《三体》那样悲惨,不像《星球大战》那样科幻,不像《乐高大电影》那么古怪,但人气和评价很高。这是因为人们都被电影人物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很多人看着看着都哭了,不是吓哭而是感动得哭。影片中守卫上海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最后为了守住上海租界,保护两百万人,奋勇作战,为国捐躯,英勇无畏,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只有一个幸存者。他们都为国家为人民拼尽了全力,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尤其是看到最后他们过桥的片段时,看到他们都死于日本军队的炮火之下,我心里只想复仇,但仔细想想,这样我们不就和日本鬼子一样了吗?这些勇士的精神值得后人称颂和纪念。

  通过这部影片,我明白了几个道理:1。打仗不像你所想的`一样,战争是残酷的,生命只要一次。2。好战必亡,忘战必危。3。为了国家和人民,有时候自己生命就不那么重要了。4。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也许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最真实的宣誓!所有的中国人都站起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7

  整场电影看完,心情无比沉重,久久不能平复。

  回想小时候,爷爷跟我讲述他们在战场上的悲烈,奶奶跟我说白洋淀百姓在日军侵略时对枪炮声的恐惧。至今还记得他们最喜欢看电视剧是《长征》。

  电影《八佰》场景高度还原历史,代入感非常强烈,给人一种置身苏州河对岸的真实感。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战役的最后一役,留下的是以谢晋元为首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坚守四行仓库,他们这四天的生生死死就是《八佰》。

  四行仓库,一个特殊的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灯火辉煌的英美租界,光怪陆离,歌舞升平;一边是浴血奋战的四百战士,血肉横飞,硝烟弥漫。一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场历史直播战役,通过电影形象描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战士们保家卫国,壮怀激烈的决心,电影中微观战场的`刻画,击爆无数人泪点,蝼蚁尚且贪生,影片中就连老鼠也要求生,有人却在赴死,为抵挡日军进攻,陈树生抱着两捆炸药包,纵身一跃,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在他之后,一个个战士拉响身上的炸药包,大喊着自己的姓名,跳下仓库。“护旗手”坚毅的守护旗帜,整个过程,就像是接力赛,那面飘扬的旗帜却更显悲壮。

  电影的燃点与泪点太多,战士们保护的不是旗帜,而是民族尊严,战士们激发的是整个民族的血性!这场电影用历史警醒我辈,勿忘国耻,奋勇前进。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8

  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一部名叫《八佰》的一部电影。

  1937年,日本侵略上海,国民党组织70万军队发动了淞沪战役,由于当时国家不够强大,淞沪战役失败了。国民党在大规模撤退以后,组织420人留守四行仓库,为上海抗战保留了最后的希望,史称“八佰壮士”。

  我最难忘的一幕是日军带着“怪车”发起进攻,“怪车”将车上的流星锤高高举起,砸向了四行仓库西侧的墙上,守卫四行仓库的壮士为了保护西侧的墙很多都英勇的牺牲了。令我非常感动的是,那些曾经很怕死的人,现在也英勇无畏的参加战斗,浑身布满了伤痕。这个时候,日军高举着盾牌强行突袭到四行仓库楼下,四行仓库随时都有被攻陷的'危险。千钧一发的时候,只听轰的一声,原来是一位英雄背着炸药包从楼上一跃而下,口里高喊着:孩儿不嫩能够尽孝了,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四行仓库的安全,其他人也英勇的跳了下去,四行仓库安全了。租界的人们看到这一幕,都感动的留下了眼泪。我自己看到这里,也被这些英雄壮举感染了。

  看完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的这种爱国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所有中国人学习。如果我长大了,中日再发生战争,我一定会献出生命,像那些英雄们一样,奋勇保护自己的国家。我希望,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让中国更加强大,永远屹立在世界之林。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9

  蝼蚁尚且贪生,在战争的巨大威胁下,老鼠也要求一个生。正如预告片中,闸北的大批难民正在涌向灯火辉煌的租界。

  有人求生,有人却在赴死。

  上海郊外的田野中,一群军人正在艰难地行军,操着湖北口音问离上海还有多远。这个细节很带感,因为该团其实之前已经打残,一半士兵是从湖北保安团补充的。

  而远处的上海城,已经在连番战斗之后遍地烽烟、残垣断壁。

  一座仓库,四百多人,四天四夜,淞沪战场的血肉磨盘,已经将整个城市化为废墟。当谢晋元站在楼顶远望南岸,那一片灯红酒绿的繁华气象,越发衬托得北岸宛如地狱。

  预告片有一点非常有趣,至今没有出现任何一位主演的正脸,但这或许就是电影的.本意:没有个人命运,只有家国;没有个人生死,只有八佰。

  电影的历史考据也做得很好。因为怕重武器打到对岸的租界引起国际冲突,当时的日军也只能用轻型坦克和步枪攻击四行仓库,双方大多数时候都是短兵相接,而预告片里短兵相接的镜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包括后面,几名战士在楼顶牢牢抓住一杆千疮百孔的战旗,这应该就是四行仓库战斗著名的护旗之战。电影中将如何呈现,非常值得期待。

  从预告片来看,管虎导演一贯的手持写实画风和快节奏叙事依然得以延续,电影可看性极强。那种血火之间的残酷与忠诚,得以一览无余地表达。

  对应片头的偷生老鼠,预告片结尾也是动物,一匹雄壮的白马从残破的战场中一跃而起,飒沓飞驰,其中的隐喻意味令人无比亢奋。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0

  今天,爸爸带我看了今年第一部电影,名字很怪,叫《八佰》。电影讲的是1937年,日本人占领上海,400多名中国军人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为了壮大军心,四百壮士谎称八百人,最终以少敌多顽强抵抗了四天四夜的故事。四行仓库原先是个金库,有着厚实的墙体,里面还有大量的粮食和弹药储备,加上紧邻外国租界,导致日本人不敢使用重炮、炸弹等大型武器,从而展开了一场场可歌可泣的战斗。

  为了打下四行仓库,日本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们爬墙翻窗进来,被喷火枪烧得满地打滚;他们用大型工程车撞仓库墙壁,车被煤气瓶炸毁;他们搭了盾牌阵要炸四行仓库,却被中国军人用身体扛着炸药包硬生生炸得撤退了;他们派飞机来扫射,但也被我们用机枪打了下来。虽然日本人被打退了,但每一次的胜利,我们中国军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本人翻窗进来时,战士们措手不及之下伤亡惨重;用煤气瓶炸工程车的时候,爆破手也同时被火烧伤了;炸盾牌阵的时候,整个机枪队的战士一个接一个扛着炸药包从楼上就往下跳;再比如敌军飞机飞过来的时候,扶着旗杆的那些人到死都不松开。

  看完电影,我情不自禁立正向大屏幕敬了一个礼,如果没有你们这些英雄的`保家卫国,哪里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呢?你们都是我们敬佩的榜样,都是全世界的最美逆行者。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1

  “国家破碎之际,以军人之身报效先人”。——题记

  前几天观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国电影——《八佰》,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日激战时那仅存的400名军人对抗3万日军时的英勇无畏。现在闭上眼,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面至今还历历在目。

  1937年淞沪会战未期,中日双方激战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谢晋元带领400人的`军队在四行仓库进行反击,作为最后的据点,仓库内有煤油等工业燃料,导致日军不敢使用大型杀伤力武器。仅一河之隔的租界有英国人,日方不能攻击,租界的人共同观看对面的场景,这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啊!但最令我敬佩的片段就属于一个个士兵身上绑满手榴弹,从四行仓库跳下炸死楼下的日军。那一个个名字,至今我难以忘怀。“俺叫王振兴!”“俺叫李救国”。“爸,妈,俺来生再来孝敬您!……”。

  为了在全国会议上维护中国的发言权,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叠在一起,树立起了中国国旗。

  影片早已结束,但我迟迟没有离开观影厅,为的是记住那些烈士的名字。我心中的波澜汹涌,思绪往前,一定要为国争光,做祖国将来的栋梁!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2

  今天是电影院开业的前几天,当然也快到了开学的时间,所以,爸爸决定带我去看一次历史战争片——八佰。

  电影讲述了日本军人想霸占我们中国的领土——上海。在英国人的帮助下,无辜的老百姓才得以送到了安全区域——南京。就这样中国军队和日军开始了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日军还扬言三个小时要占领上海的四行仓库,生与死的三个小时如同网罗,要临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一个八佰人的军队要战胜日军的几十万人的军队谈何容易?但中国军人用坚强的意志和无数的牺牲换来了这场胜利!

  当一个个中国军人为了防守敌军,在自己身上绑着炸药包,从楼上跳下去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但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流淌下来。他们为了保住我国的领土,不惜一切代价,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英雄!

  影片还有一个点触动着我,就是大家决定把旗帜竖立在四行仓库的楼顶。当旗帜固定好后,日军的直升机便闻讯赶来,就为了打中国旗帜。哪曾想中国军人为了护住旗帜,甘愿用自己的身体来挡子弹,也不让敌军打倒旗帜。

  看到军人们抱在一团护住的.旗帜,就像妈妈护住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当孩子被欺负,或者受到伤害的时候,妈妈总是不顾一切的保全自己的孩子。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人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国家的领土,保护住领土就相当于保住了中国的名誉,这让我十分感动。我决定以后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3

  4月3日,我和爸爸一起看了一部电影。叫做《八佰》。

  主要内容是: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三个月后,在上海保卫战中,副团长谢晋元接到命令,带着400军人死守四行仓库。当时上海濒临沦陷,日军 火力强大,为壮声势,号称守军八百人。日军发起一轮一轮的攻击,谢团长他们浴血奋战,以一当百,用游击战,自杀式袭击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他们不惧生死,只要还有一口气,就继续往前冲!租界的人民看到这场战争,有了觉醒,有人偷偷向日本开枪,有人为我们的战士送东西。四天后,谢团长带领剩下的人员过桥撤离,看着战士一个一个倒下去,租界的人们呆呆地看着他们,有的人还竖起大拇指,哭的撕心裂肺。

  在这场电影中,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要打最后一仗时,谢团长说的:活着就是胜利!他说这一句话时我彻底的被震撼到了,这是多么坚定的精神啊!还有一个画面,是剩下的战士们集合在一起,互相说着来生再见,明知道前路是死亡,也绝不投降。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才能说出这句话,是多么强的'精神才能屹立不倒。

  现在,我们生活在最美丽,最幸福的中国,是他们的牺牲,守护了我们的国家,也是和平年代的军人们,固守边疆,寸土不让,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我们才能平安成长,才能过上好日子。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是他们的勇气,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虽然他们倒下了,但是他们的精神还在。向守卫祖国逝去的英雄们致敬,向保卫祖国的军人们致敬!

  八佰电影观后感 篇14

  电影《八佰》“轰炸式”的宣传让我的心蠢蠢欲动,昨日,我和妈妈终于一起去看了这部最近很火的国产抗日片,看完后心里对那些抗日牺牲的英雄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敬佩。

  这部影片是从1937年10月底“淞沪会战”的尾声战役改编而成的,主要讲了“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围到租界的故事,场面非常的`震撼。

  当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让人泪崩的地方,触动我的泪点是一位战士把炸弹绑在身上,然后拉开引线往楼下跳,因为当时日军要用炸弹炸楼,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仓库就全没了,然而日军他们有盾牌举在上面,手榴弹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战士们只能这样从高空跳下去,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战士牺牲,且在跳楼前还报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儿不孝了!”彻底让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来,他们也是有爸有妈的孩子啊!但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感到自豪,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我们那份爱国的精神和那颗爱国心是一成不变,是一直长存的。同时,我们更不要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繁荣昌盛的祖国!

  看完这影片,我的眼睛哭肿了,迟迟都缓不过来,能让我哭得这么厉害的电影,这是第一部,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仓库看看,一定要记住这些先烈们,勿忘国耻!

【八佰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八佰》观后感09-25

电影八佰观后感06-19

《八佰》电影观后感01-06

八佰电影观后感11-25

八佰电影观后感15篇12-05

[推荐]电影《八佰》观后感15篇05-23

【精华】电影《八佰》观后感15篇05-25

电影《八佰》观后感优秀(15篇)05-28

《八佰》观后感09-11

八佰观后感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