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流浪地球2》观后感

《流浪地球2》观后感

时间:2024-06-08 17:06:3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流浪地球2》观后感15篇(合集)

  观看完作品之后,内心会产生很多感慨,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流浪地球2》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流浪地球2》观后感15篇(合集)

《流浪地球2》观后感1

  今天我们一家人去电影院看了科幻片《流浪地球2》,本部电影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的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整部电影让人十分感动,不禁让人们伤感。其中我最感动是:图恒宇为了复活因车祸去世的女儿丫丫启动了数字生命计划,甚至威胁上头,只希望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生,他甚至因此魔怔。但是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最终中国的互联网才能连上,让全世界都发动机都能够完美点火。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流浪地球1》里面的一段:

  国际空间站的中国航天员刘培强为了让地球能够成功脱离木星的引力。不惜用自己的生命驾驶国际空间站,使空间站中的30万吨燃料引爆木星。刘培强常常对自己的儿子刘启说过一句话:“当你想你爸爸的时候。便遥望木星。倒数三秒就能看见我。我就在那儿,”可当刘启长大后知道了父亲是在骗他。并对父亲的离开不理解,甚至记恨父亲。刘培强的离开是为了更多人的生存,他为了地球文明的延续而不惜牺牲自己。在刘启的心中。他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偏偏是他的父亲要离开他。别人却享受着父亲最终成功的果实。

  两部《流浪地球》都是一样的,这些英雄的离去都是为了能够让地球上的人们拥有活下去的'希望。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是英雄。

  我觉得,人要有正义感。当全世界的人都觉得地球将会毁灭,人类再无挽回的机会时,必须要有人站出来。他不是在逞能。他是在为了大局的利益上而不惜牺牲家庭。他具有顾大局。舍小家的精神。这本身就算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英雄。

《流浪地球2》观后感2

  看过这样一个段子:有一个的忙着工作,他的儿子却在旁边捣乱。为了不被干扰,他就把一张世界地图撕碎了丢给孩子,让他把地图拼接好。本以为可以让孩子安静一段时间,没想到孩子一会就把地图拼好了。惊异的爸爸问孩子怎么这么快拼好了地图?孩子说:地图背面有个人的照片,根据人的模样拼接,人对了,世界也就对了。

  在北京工作的侄子春节回家,邀请我看电影《流浪地球》,于是,大年初三踏进横店影视城。

  影片开演,很宏大的题材,地球面临毁灭,人类拼死保卫地球,出台了“移山计划、数字人类计划、流浪地球计划”。观众们在科幻片魔幻的画面、地球人的勇敢和担当、人类面对毁灭时的坦然时,我感受到的是一个个平凡的人的.人性光辉和,让人为之动容。

  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由于他开车时的一次走神,致使女儿丫丫被撞身亡。而他冒着被逮捕的危险,把女儿的思维植入550C系统,想利用数字生命计划延续女儿生命,让女儿在智能数字世界里拥有完整的一生。

  由吴京饰演的刘培强是名宇航员。他和同样是宇航员的韩朵朵相爱并生子。可是妻子却罹患二型辐射病,生命只剩下84.3天。他毅然报名参加保护地球计划,只为家人能“特惠机会”——可以优先进入地下城避难。

  在地球面临毁灭之时,由沙溢饰演的宇航员。在危机时刻,需要报名参加有来无回的地球拯救计划时,他按下一位举手报名的小伙子的手,高喊:50岁以上的中国航天员,请随我出征。

  看完之后感慨良多,我们总习惯把小道理推及到国家民族甚至宇宙时空角度,而我却想把这部影片涉及到的宏大的问题浓缩至个人和家庭角度。我想:

  其一、我们所在的地球严重内耗,意识形态之争、战火纷飞、饥饿瘟疫,无不在透支地球,跟电影里毁灭前的地球何其相似!未来某天,我们能否有一个类似电影里的“地球联合政府”,不分地域和种族,让地球每一位公民都均等地享受美好的。

  其二、民强比国富更重要,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公正、自由、富裕和。

  其三、人性的温暖的光辉,不要像在类似电影里的特殊时刻才闪亮,而是要在平时的每一天。

  而这些要想实现,前提是看重人、尊重人!就像我开头讲的那个故事一样: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我们的世界才不至被毁灭!

《流浪地球2》观后感3

  如果担当有密码,密码在哪里?

  “危难当前,唯有责任,团结是需要代价的。”在联合国大楼,我的思绪遇见了那个苍颜庄重的老者。一身中山装,一份演讲稿,肩上背负的是全人类的命运。年迈的你,本应享受天伦之乐,却仍在政治一线为了地球而奋斗。“人类啊,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彼此毁灭之上。”在灾难面前,在注定的“不可能”面前,你是如何保持那份哲理和悲叹呢?如果担当有密码,你的密码到底在哪里呢?深陷政治漩涡的你,又是如何坚守内心的那份希望不被现实所侵蚀的`呢?如果执着有密码,喆直,你的密码又是什么呢?

  “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在空间站中,我的思绪遇见了那副铮铮铁骨。他们说你不尊重个人意志,强迫他人做出牺牲,这公平吗?是的,这不公平,并且对你们来说永远不可能公平。每个人都有自己思念的人,舍不得的人。为了拯救地球,需要一批人执行“有去无回”的任务,你知道这危机重重,可是你从没有想过退缩。就是因为一直有你们这样甘愿选择不公平的人,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守护家园,保护人民,我们的民族才得以延续。张鹏,在注定的死亡面前,你又是如何保持内心那份炽热的勇敢的呢?如果奉献有密码,你的密码在哪里?如果信念有密码,这密码又是什么?

  “我只想让我的家人活着!”在550W的镜头下,我的思绪遇见了你,刘培强上校。在对航天员要求的绝对理性下,你却将人之常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是啊,你参加航天员最根本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家人获得进入地下城的资格,面对550W冷漠无情的回答,又有几个人能保持理性,情绪不崩溃?“咱们还没转正,不享受医疗保险!”面对战友的呼唤,你没有选择和他们一起撤退,而是将他们送走后自己一个人应对。这,难道不是中国航天员的担当吗?“根据历史分析,人类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选择。”“我选择希望。”希望是多么美好,就算它再渺小也会有人去相信。正如周喆直所说的:“我信,我的孩子会信,孩子的孩子会信。”人类的命运,就是希望的传承。如果,亲情有密码,你的密码在哪里呢,培强?如果,希望有密码,你的密码又在哪里呢?

  我思索着,到底是什么能打破空间的阻隔,使他们将全人类的命运视为己命?直到我再次读到那首小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哦,我懂了。那是一份对社会的担当,是一份对故土的守护,是一份对家人的关爱,是一份对未来的希望。这,就是他们共同的密码!

《流浪地球2》观后感4

  本来想说初一就去看《流浪地球2》,但是奈何实在已经买不到票。。。于是和朋友在初三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首先本人认为:不要把这部片当科幻影片!不要把这部当科幻影片!不要把这部当科幻影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你对这部片的认知定位有所偏差,可能会体验不佳,但如果你把它当成是一部巨深刻的伦理哲学社会科学片,将是十分的精彩绝伦!

  整体三个小时看完就是一句话:这真的是我认识的国产科幻电影吗?

  本来20xx年看《流浪地球1》就觉得已经很棒了,要超越前作极其困难,但是!《流浪地球2》做到了,而且完成得很棒!

  01:故事简介

  故事的背景,依然是流浪地球时代,太阳日渐膨胀,即将威胁到地球,人类必须寻找新的家园。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传,并为后续展开铺垫。

  先来了解一下基本的时间线,《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1》的前传,时间线集中在《流浪地球1》之前的30年,这部以20xx年的太空电梯危机和20xx年的月球坠落危机为背景的电影,总共有两个时间节点。

  但是2和1不同的地方在于:在这场关乎所有人类生与死的考验中,却出现截然不同的两个派别。有人悲观唱衰,认为人类失去了希望,企图在数字中获得永生。有人始终相信,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带着地球逃离危机。信与不信,贯穿了电影始终。

  整个故事的架构很宏大,三条主线交错前进,交代了刘培强的成长和历练,图恒宇对数字生命的执着和坚持,还有周老师作为中方代表在拯救地球的行动中的坚定和信任。既有大的情节上的叙述,又有小的细节上的描写,总体上还是很吸引人的。

  PS:这部片的剧情其实真的不大建议带小孩子们去观看,这部片真正的主线是刘德华这条人工智能自主意识的线,很精彩!很深邃,也很烧脑。小编只提示一点,多注意摄像头,多注意一个叫马兆的人,因为很多细节综合起来回味,细思极恐......  私以为或许MOSS并不是希望人类灭绝,而只是不断地让人类感受生与死,才能指引人类活下去,片中的许多与刘德华有关的戏份都或多或少地暗示了它的计算能力也许已经能够推演出每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的不同选择所带来的结果。那么,人类是否创造了一个神?它带来的究竟是命运,还是无数个有偏差的假设模型?可能只有等待若干年后的3来解读了......

  02:人物饰演

  为实现妻子最后的愿望,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带她回到上海老家。

  曾经热闹繁华的地方成为一片废墟,他们在阳台上畅想对于家的回忆,彼此依偎,相濡以沫。

  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意外失去女儿,却因为无尽的思念,开启了一场让女儿获得“永生”的征程。

  沙溢饰演的航天员张鹏,是全片的搞笑担当,也是眼泪担当。

  他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为刘培强指明了一条生还之路,那是他作为师父,对徒弟最后的保护。

  03:本人观后感

  作为普通观众,观影体验良好。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特效画面震撼,特别是开场部分,有一种世界末日又充满希望的感觉。在人物的情感描述上,包括对家人,对国家,对地球等,没有过分的煽情和渲染,比如张鹏在引爆核弹时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地球还挺美好的'。

  另外对数字生命的讨论也很吸引人,对于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能要在续集中有更多的讨论。不好的点也是有的,因为故事丰满,想要把它讲明白,就需要很多细节,需要很多时间,观众也容易抓不住重点。

  整体影片还是充满了对亲情的赞美,对国家的赞美,对人类文明的延续,讲的就是人类可以团结起来共同处理危机!团结没那么容易,面对危机,全人类都要做出选择,人类首先要统一思想,是选择数码化的永生,还是选择生命的延续?在思想尚未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尚未达成之前,所有的战争对象都如开战机的沙溢的一句台词:全都是友军!

《流浪地球2》观后感5

  《流浪地球2》以一种科幻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地球遭受外星人入侵的情节。由于地球即将被外星人毁灭,人类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和团结一致的精神,最终成功拯救了地球,并返回家园。这部电影向观众展示了一种充满正能量的理念:只有当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伟大。 此外,影片中的人物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角色特点各异,而且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性格,有的勇敢,有的智慧,有的坚强,有的善良。他们的坚守与拼搏,把影片中的主题“敢于拼搏,不怕失败”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流浪地球2》是一部精彩的科幻大片,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可以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思考。它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伟大。

《流浪地球2》观后感6

  寒假,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流浪地球2》,看完后感触很深。

  影片主要讲述人类在面临地球即将毁灭的危急关头,无数人牺牲自我,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地球未来的感人故事。其中展露的先进科技、珍重情感以及自我牺牲的精神让我深感震撼,四对师徒的传承更让我深受触动。

  影片中刘培强爱家人胜过爱自己,他想要通过入选宇航员,而家人才能进入地下城,在月球上的核弹燃烧前,刘培强的师傅张鹏,即使在特别想见到自己徒弟的时刻,都还不断委托战友,最终让刘培强成功坐上返回舱,回到空间站中,涂恒宇即使在女儿去世之后,仍用数字声明让女儿成功存在于世界上。最后为了让女儿拥有完整的一生,而做出了错误的`抉择,在溺水之前让女儿记住密码,从而拯救了全人类。

  张鹏与刘培强之间额头的动作更让我记忆犹新,这个动作大概出现了四回,每一回都能看出张鹏对刘培强的爱和在乎。“我给你个坐标,让他来吧!”张鹏想再戳戳头让他长长记性,可惜他们没能成功见面。引爆月亮的时刻,张鹏注视着地球砸下核弹启动按钮“培强啊,地球,还是挺美好的”。镜头的最后,老一辈们完成使命引爆月球,刘培强戳了三下玻璃,可惜没有人会在对他做这个动作了。

  “危难当前,唯有责任!”当中国代表周喆说出这句话时,在地球面临毁灭时,在人类面临死亡之际,每个人都各司其职,都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当需要300人引爆核弹时,许多不同的我去纷纷想起当张鹏说中国航天队50以上的出列,那些人义不容辞的站了出来,最后年轻的一辈留在了地球上,而老一辈却独自去月球引爆核弹。“地球之光,要勇敢啊”,在真正的死亡面前,人类或许会本能地对其产生恐惧,但是影片中的他们面对这种恐惧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引爆时,他们是人类真正的英雄。

  前面两个阶段都已完成,只差中国服务器未启动,准备放弃时,中国代表周喆还在坚持时刻重复着一定可以完成任务,操作人员也选择了,相信在倒计时结束前果断按下启动键,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国服务器启动。成功启动,成功点燃,人类又一次摆脱了危机。

  观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感触很深,让我想起我们经历的疫情,危难当前,有人不顾安危前往武汉驰援一线,有人昼夜不息研究疫苗治疗患者,有人日夜不休建造方舱为患者提供住处,这根断裂的股骨在慢慢愈合,我们也在渐渐走出疫情的阴霾,去拥抱新的生活。这些人都是我们的英雄!

  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人类像沙子一样在天地间,但危难之前,有责任就绝对可以响彻天地。

《流浪地球2》观后感7

  刚才看到一个问题是关于《流浪地球2》中细思极恐的部分有哪些,想想刚看完的这部电影这种情形还真有,比如所有无人机突然被外敌操控,居然没有预警。这是科技的力量还是科技的脆弱,细思很是无语。高大上的科学技术要崩就崩了,一堆人瞬间乱做一团,无力的嚎叫,怎么理解这种科技呢?脆弱至此无法言说。

  今天刚看了这部电影,想想人类如果真有此命数还真是需要珍惜当下,对于未来心怀希望就好,但不能让当下的生活全是未来而忘却了现下的生活质量,珍惜当下珍惜拥有,充实过好每一天,也好不负将来。今天是未来的基础,为了迎接未来也要懂得如何过好当下,这个很重要,细思一下这个尤其重要。

  关于流浪,而且是流浪到新的未知,那个流浪的目的`地真得适合我们吗?躲过了月亮,还要离开太阳系那我们生活的光来自于哪里呢?是我还没看明白还是忽略了什么?我想离开太阳系还是需要有更适宜生活的光照的,这个问题观景结束之后我才想起来,是想晚了还是忽略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希望人们在考虑流浪的时候是有了个完善的移民计划。

  我一直以为科研是一件极其严谨的事情,当相关内容被搬上大银幕时,也希望多些严谨的思考,给人们更多积极的影响,而少些负性问题的想象。科幻电影追求刺激,追求市场收益,但更需要一种良性的引导,希望后续的内容越来越优质。

《流浪地球2》观后感8

  期待许久的《流浪地球2》终于上映了,正值正月初二,迫不及待的就定了电影票,上午场人少,前后左右都可以错开坐,带好口罩不要吃东西。影院是密闭空间,做好防护还是很有必要的。四年前我就看过第一部,有些基础,第二部看起来就没那么费劲了。毕竟看科幻电影是有门槛的,需要知道些相关的知识。

  观影后颇有感受,特别是其中的科幻场景非常震撼。开场就是战斗机处在飞行状态,速度飞快,但我一眼就认出了那是J20,此时我非常激动,碍于面子没吼出声来,能在科幻电影上看到我们自己的飞机,我感到特别自豪。事后了解下来其中还有俄罗斯的苏57和美国的F35。太空电梯的场面很宏大,快速上升的感觉很真实。那种速度的飙升感,看的我都感觉头晕目眩。镜头切换到室内近景打斗时,我又看到一样让我惊奇的东西,机械外骨骼。曾经在军事节目中,看到过边防解放军配备了机械外骨骼。导演竟然将解放军最先进的设备放到了电影里,瞬间感觉这不仅仅是在看科幻电影,这是在看科技电影呀。有一个发射炮的镜头,我甚至认为那是电磁炮,电磁炮可是现在最先进的武器呀。

  空间站坠落时又让我从兴奋劲头切换到了末日悲哀中来,巨大无比的空间站坠落下来砸到地球著名建筑上时,我感觉地球要被毁灭了,人类末日就要来到了,我绝望到了极点。那种绝望不是太阳核闪这种外部原因造成的,而是人类内部互相之间不团结造成的。像极了疫情之初,有的国家控制病毒传染时的拉胯,自私自利拖了人类进步的后腿。

  《流浪地球2》拍摄两部了,里面有很多外国人面孔。看得出原著作者大刘(刘慈欣)和导演郭帆都是现实主义者。太空灾难,人类面临生存危机,必须是全球联动。没有什么神奇力量能拯救,也不能就做一条船独自逃跑。全球的国家都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只有劲儿往一块儿使才能挽救,只要能活着,我们就带着地球去流浪。

  “50岁以上的中国航天中队的飞行员出列”这是流浪地球2里的.一句台词,简简单单的一句台词,感动了很多中国人。这句话也许只有真正的中国人才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这是大我的集体主义精神,为了集体牺牲自我。曾经先烈们为了子孙后代的延绵,不断的赴汤蹈火牺牲生命,保存革命火种,才有了现在的繁华盛世。而在未来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将永远传续下去,华夏文明将生生世世繁衍不息!

《流浪地球2》观后感9

  《流浪地球》系列是在20xx年第一次与大众见面,时隔四年,我们再次走进电影院,走进《流浪地球》的世界。

  《流浪地球2》其实是第一部的前传,这也使得球1的世界观更加详细,故事线更加完整。电影主要讲述了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疾速老化,将在一百年后吞没地球,并且太阳系也将在三百年后不复存在。因此,人类空前团结,决定建造上万台行星发动机,驱使地球离开太阳系,开启长达两千五百年的流浪之旅,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流浪地球计划”。

  “流浪地球计划”改名前其实是“移山计划”,这正是来自中国传统故事中的《愚公移山》。这也是只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本片有173分钟的厚度,内容也从双故事线增加为三故事线。三条故事线互不干扰而又相互交织,最终汇合在一起。也是这部科幻片,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框架有了与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掰手腕的.机会。各种宏大的灾难场面中又穿插着无数细腻的情感。相遇,重逢,离别……人类本就是由各种情感交错编织成的一个整体。即使在灾难面前这些情感也散发着人性的光芒,将那段黑暗而又混乱的日子点亮。这也使得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希望,是这个时代如钻石般珍贵的东西。”一句话,穿越四年的光阴,让我们再次热泪盈眶。当灾难来临时,我会选择希望未来。我们地球的史诗,是尝试谱写未来地球在宇宙中的历史,我们在回首过往,我们也在展望当下。唯有希望,才能穿越逆境,抵达那个鲜花挂满枝头的繁星。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越未来,跨越当下。能拯救人类的,从来都是我们自己,人类不害怕长夜将至,是因为我们把火把握在自己手中。对于人类而言,宇宙是那样浩瀚,而对于宇宙而言,人类是那样渺小,就连地球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白点。但正如李雪健老师饰演的周老师对麦克所说的那样:“这小小的白点就是我们的一切。”一场跨越2500年的豪赌,人类的筹码是一切。所以,我们会为了“中国航天飞行中队,五十岁以上的,出列”而热泪盈眶;为了“没有人的文明是毫无意义的”而泪流满面。

  球2的上映,更是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事业的进步。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积攒而成的。

  如今,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多月后的生地会考,在这段总复习期间里,你总会感到心烦,甚至想放弃。我们终会将这故事谱写圆满,向前走,别停下脚步,鲜花总会开在别的地方。穿过冰山,抬头就是璀璨的极光。我相信,我再次看见蓝天,鲜花挂满枝头。因此,我们终将穿越逆境,抵达心中无限期许的繁星。

《流浪地球2》观后感10

  今天去看了《流浪地球2》,纵观整个科幻电影史《流浪地球2》的表现也是相当炸裂。我也没能力做些很专业的影评,就从一个普通影视爱好者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应该是十年来最好的国产电影,光精良的特效、恢弘的科幻场面就值回票价,影片阐述的人性伦理政治的元素融合的相当好,剧中“生存派”和“数字派”的斗争并不是要分出对错,更多的像是要提供给人们不同的选择,任何的生命形式的存在都有其意义,没有人能否定他们的价值。

  片中的一些彩蛋和小细节也是非常多,值得人们推敲回味。比如李雪健老师饰演的联合政府官员姓周并且最后身穿中山装的形象非常像我们新中国的一位伟人,后面一代代发言人的传承也给我们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后面刘德华饰演的图宏宇回到北京看到墙上的售房广告吐槽房价终于降下来了,在紧张的剧情下提供了一些小笑点。当沙溢喊出中国航天飞行中队的时候我激动的浑身起鸡皮疙瘩。还有对马兆这个矛盾人物的刻画,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好像才发现他才是“数字生命”的某种意义上的维护者。还有最后引爆核弹的'各国英雄,代表了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按时间算来算这些人正好是我们这一代的00后。这是一部时代的群像也是英雄的群像。

  我从这部电影看到了它想阐述的希望,它也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我真的吹爆它,细节太多我已经准备二刷了,期待《流浪地球3》。

《流浪地球2》观后感11

  在我多年的电视剧、电影阅历中,我始终有个惯性思维:优秀影视剧的续集,往往就是“狗尾续貂”,比如《少年派2》是众多网友心里觉得不如一好看的,但是,在看完《流浪地球2》之后,我却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在看这部影片之前,我看过网络上大家对于影片的评价,有好有坏,所以在看之前,也对这部影片抱着一种“怀疑”的心情,但是在看过后,我坦白说《流浪地球2》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影片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思考,与《流浪地球》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票房和评分就是很好的证明。正所谓: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一部好看自然看得出;观众的双脚是诚实的,哪一场精彩就会走去哪一个放映场;观众的“屁股”不好请,因为,只有影片足够出色才能吸引住他们,进而把“冷椅子”坐成“热凳子”!

  《流浪地球2》影片中,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面。空间站遇袭,无人机大战,“太空电梯”被劫持,人类与“人工智能”对决,核武“轰炸”月球……每个场景都十分震撼,堪称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但这些都还是表层上的东西,除了表层的`东西,那些深层次的能够引发人们思考的东西,才更具价值。比如:当地球面临毁灭的巨大灾难时,她还美好吗?影片中,刘培强的回答是:地球不美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遇见了爱情,爱情很美好,所以,地球上依然有美好的东西。而爱情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哪怕地球会毁灭,人类将灭亡,只要一息尚存就会去爱!

  公平从来都是奢侈品,尤其是当灾难来临时。所以,影片中联合政府中国代表周粗被崴担翰磺蠊剑唤苍鹑巍G父鲎郑孟猿龅娜词牵憾浴叭死啻笠濉钡纳疃人伎肌6螅辈贾迷谠虑蛏系暮宋湫枰笆侄币保泄詈皆闭排粽境隼矗嫌辛Φ厮档溃褐泄教旆尚兄卸樱0岁以上出列!他们是去组建敢死队,明明就是有去无回,却毫不犹豫、义无反顾。他们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周粗薄安磺蠊剑唤苍鹑巍钡拇笠濉/p>

  总之,《流浪地球2》已经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新高度,我觉得值得一看。

《流浪地球2》观后感12

  “太阳急速老化,持续膨胀。一百年后,太阳将膨胀到吞没整个地球,为确保更多人活下来,规划建造万台行星发动机,驱使地球离开太阳系。”三年前电影《流浪地球》用非凡的想象力,为观众展现了人类在危机面前的希望与勇气。电影《流浪地球2》今日正式发布“起航之前”预告,故事发生在地球开始流浪之前,那时危机刚刚降临,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万座行星发动机还未拔地而起,人类开启全方位自救。预告中,巨大的太阳仿佛燃烧的火海似乎将要把地球吞没,从天而降的火球分秒间刺破天际,而遥相对望的月球因太阳危机的影响受到了巨大影响……在末日危机之下,三位科学家正向世界民众讲解“流浪地球计划”的可行性。与此同时民众对“太阳危机”是否会到来产生怀疑,也被“末日”恐惧紧紧包围,从而引发另一计划——“数字生命计划”的.正式诞生,将记忆和部分意识上传数字生命世界,从而实现“永生”。

  然而,“数字生命计划”面临巨大争议恐被禁止,“数字生命计划”支持者开始一系列的袭击活动。太阳危机一触即发,数字生命争端也正在爆发,人类命运将何去何从,引发巨大悬念。除此之外,预告中刘培强(吴京 饰)在雪中看着一家三口的合照若有所思。周喆直(李雪健 饰)正襟危坐,心事重重。

  而预告最后,工程师图恒宇(刘德华 饰)突然惊醒,恐惧令他全身战栗。三人身处不同环境,背后故事引发观众猜想。电影《流浪地球2》今日发布还发布“星尘”角色海报,七位主要演员悉数登场,他们身处星云之中,与浩瀚星河融为一体。他们神情坚定,无不展现了危机之下人类的勇敢与无畏。

  元宇宙、数字生命、人工智能……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以计算机科技为基础,在自然科学、心理学、哲学等众多学科及普通大众中都引发广泛讨论的科学概念,在享有热度的同时,也产生一波又一波的争议。

  电影《流浪地球2》就将未来的故事结合当下思考,在今日发布的“起航之前”预告中,“数字生命计划”支持者引发大规模的冲突,当未来世界身处末日倒计时,是选择连接机器,上传个人意识与记忆到虚拟的数字世界,获得精神形态的“永生”;还是选择用真正“活着”的形态继续在地球上延续人类文明,这是预告留给观众的悬念与思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筹备、拍摄、后期制作已1400余天的电影《流浪地球2》就快要和大家见面,期待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和我们一同感受电影带来的光影魅力。

《流浪地球2》观后感13

  半夜骤醒,满脑子都是电影的场景和情节,似乎还没有一部科幻片给我如此大的冲击,实事求是地说,《流浪地球2》做到了。本对续作没抱有太大希望,考虑到孩子的科普教育才组队去看了这部电影,没想到却震撼无比,让人无法自拔。

  开篇的空战和太空电梯宏大场景,誉为世界顶级的水平亳不夸张,除了二十多年前看的《真实的谎言》、《独立日》外,再没感受过同等的震撼。中国电影技术,特别是科幻电影起步虽晚,典型的中式技术爆炸风格,壮哉!

  文明和种族的延续,是很难把控的科幻主题,在我看来,国内也只有刘慈欣、王晋康才有成功的作品。《流浪地球》于我高考那年的暑假刊载于《科幻世界》,用发动机推动地球逃离太阳吞噬,流浪于宇宙,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是对当时缓解高三压力的我的巨大奖励。可是当时年纪尚幼,对主题没有过多的思考。

  《流浪地球2》并非1的续集,而是前传。片中李雪健老师饰演的中国外交发言人的角色用一万五千年前一根股骨断裂愈合的故事提醒人类抱团,在付出内斗的惨痛代价后,在毁灭面前,人类方能抱团互信。人类文明,是怀疑和战争的文明,也是牺牲和成就的文明,既有毁灭地球N次的核弹,也有关键时刻选择用生命引爆月球,以牺牲换取希望的决绝。

  影片以人类内斗开始,数字生命还是实体延续,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只是不同理解认知的争执与斗争,双方都认为是最好的拯救方式。片中以数字生命关键时刻联通全球网络以启动地球发动机的方式,完成了两种观念的融合。

  文明和种族的延续,是残酷,是小我的牺牲。跳脱人情伦理的束缚,就像以抽签为主,辅以特殊贡献决定进入地下城的`名额的方式。不考虑老弱妇孺的残忍,却是延续主题下的科学选择。这是影片没有刻意强调却在进入地下城的队伍中隐射的主题之一。

  中式的拯救世界,必然是全人类的奋斗努力结果,境界上远高于美式的超级英雄,逻辑上也更加合理。在危机关头,在中国的倡导下,不同肤色的舍命合作,传达出一种非霸权的世界领袖风格。

  观看这部电影,孩子们未必能看懂全部,却必然在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科幻,绝非简单的消遣,而是一种前瞻性的思考。给岁月以文明,给文明以岁月,都是我们正在做的事。终有一日,面对危机,人类必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流浪地球2》观后感14

  三个小时,对于血糖有点偏高,频繁如厕的我来讲,一直坐着很是考验。只想说这电影让人全程无尿点,这部片子从神性还是人性,科幻还是科技,感性还是理智,浮夸还是瓷实,文艺还是工业风格上,均作出了最优解,我一直以为诺兰的《星际穿越》是连他自己都无法超越的一个对人类未来预判的细化,而《流浪地球2》的导演郭凡,则不光在对人类未来的预判上可以和诺兰不分伯仲,少了教类这样神性的牵制后,郭凡导演将我们《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看似笨拙,实则智慧、踏实、集体坚定意志力,为达目的不计付出的人性至美表达的瓷实且淋漓尽致!这是我们中国电影的希望,一直以为我们国家出不了我喜欢的“诺兰”,但郭凡给出了一部完美电影所有要素,每一个细节都打动人心。让我忍不住在这深夜,来感叹这电影。

  一般电影要打破第一部深入人心更进一层的效果太难了。流浪1里,我们已经看到国家强大的工业力量的体现,那是国人人心所向,我们对我们自身工业发展的速度和强度的骄傲,1正是触及国人这一内心情感,虽然不够宏达,但仍然让我们燃起了对我们国家科幻电影的热情,流浪1就像是星星之火,认识并定调国人胃口,流浪2则彻底开挂。看多了西方灾难片上帝视角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论调,在我心中,一直是没有共情和认可,我只把他们归结为爆米花式电影,所展现出的神性早已沦为资本附庸。流浪2的实力就是把西方那套神性和个人英雄主义去掉,不走西方灾难科幻片的套路,自己摸索一条科幻与现实结合的道路前行。特别是作为主角的刘培强,并没有作为最后去启动机械核爆的人,而是听从师傅的意见不扭捏不回头,直接坐上了去往地球空间站返回舱离开即将核爆的月球。这就是人性真实表达,因为他在地球上还有亲人更有他和韩朵朵的孩子。而启动核爆也不是某一个人,而是300人的集体行动,并没有过多突出谁,非常欣赏这样的真实。

  在地球和月球“移山行动”中体现出一点一滴瓷实的工业和科技化发展的进程中,在真实和科技感上,整个团队是下了深厚的功夫的,顾问团队里终于有了科学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份实在,看出我们编剧和导演功力的强悍,他们不仅把故事砸得瓷实,更把工业技术呈现得细致且经得住推敲,我旁边的一位年轻人也说,相当于给大家科普了一次天体物理课。如果说流浪1的成功里有我们爱国的一份情感,那么流浪2目前的高评分状态,则像极了一位天资一般的娃,在别人玩耍时睡觉时仍然百分百努力,终于坐上了第一的宝座,但没有停歇,不为别人,只为更好地认识、革新和超越自己。所以我相信中国科幻电影一定会有更加美好未来,因为有这样的电影人在不放过自己,在不断努力!

  在电影里对于人类未来这一宏大而又现实的命题,导演给出了两种选择:

  1、数字永生上传意识派;

  2、“移山计划”也就是后期的“流浪地球”派。

  这两派的争夺感贯穿全剧,从20xx年的太空电梯恐袭和20xx年的月球发动机过载爆炸必须炸掉月球,再到,最后用数字意识启动了地球的移动,正式开始地球流浪之旅,无不充斥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声音。这虽是科幻,但绝对来自现实,我们现在的人类能否离开数字而存活于世,已经不可能了。看看发达国家和我们中国,一个小孩从一降生所具有的身份信息,就表示终身活着就不可能离开大数据了。当你在知道地球在太阳系内快自我毁灭时,但有种方法,只需要你肉体灭失,而将大脑所有意识甚至你自己都未知的潜意识抽取出来,上传到终极的网络端,将你身体各项数据在网络上真实模拟出来,一个人即一个宇宙,在那里面你就是虚拟世界的王,你就可以用量子计算机语言永生,不再有痛苦,不再有时间,甚至通过算法不再有任何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更不会有时下困扰年轻人的婚恋问题,那你会不会被吸引?而这就是在我们现实世界前年开始最热的元宇宙概念。电影里面科研所马主任的一句话“人死了就是死了,她不在了,她没有经历这世界的各种外在内在的交换,你给她数字的一生是没有意义的”,这就是这两派别争端,也表达了导演所要阐述的:首先你得是活生生的人,你才能有真实感知下建立起的多样人性。而在数字世界里,我们有了安逸的一切,谁还有意愿再去奋斗再去开辟星辰大海,大脑的懒惰性以一切不消耗能量为目的,这是人类的本能,如果真的沉迷其中,那活着的人,或者没有资本可以去永生意识中躺平称王的人,彻底泛自由化,谁还愿意努力了,我们国人还能通过怎样的形式来继承我们5000年文明——有别于其他教义最大的区别文明,也是最质朴一点,互相协作互相为着共同奋斗目标的集体主义意志!电影在这一点上的确很有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认同我们文明的一脉相承性,也就认同了我们集体的意志和智慧。我个人认为这是这部科幻电影的根基!

  但导演也没有全盘否定“数字意识”,最后让北京的根服务器发动起来,拯救地球的正是图恒宇在死前上传的自己意识,图恒宇意识代表的是对网络的约束行为和力量,他和女儿的意识合二为一,量子计算机550w,也就是第一部里面的“莫斯”,不再是他为了5岁女儿永生而成为她女儿意识的载体,那只供小孩子恣意挥洒情绪差点毁灭地球的工具。因为导演深信我们人类可以一直牢牢把控网络和人工智能安全这一红线,不会在数字化的世界里迷失人类自身。

  如果说流浪1我们看到了结果地球可以去流浪,那流浪2则严谨的演示,我们经历了哪些磨难经受住了哪些考验,才能走出太阳系。“我们信,我们的孩子才会信,我们这代人不行了,还有一百代人可以取移山”这可能是我们大多数国人坚信的理念。

  电影里面除了上面的`贯穿主线,还有人类和核武的关系。当世界上互联网重启遇到阻碍,因为每个国家的核武器密码都有自己一套防护墙系统和密码系统,解密成了大家为设立共同密码最头痛的问题。三体里有句话,“人类生存产生文明后,最大的发展障碍是自身!”而李雪健老师也在剧中贡献了一个金句“人类把最精密的保密系统都用在了彼此的毁灭上!”的确如此,我们人类文明起点源于一段大腿腿骨骨折后的愈合,在那样的原始社会大自然有它的法则,如果动物身体主要骨头骨折了,就会如同今天非洲草原上狮子家族,受伤无法愈合的家族成员会被抛弃,等待这些动物的将是被吃掉或者细菌病毒感染后死掉。但在1。5万年前,有一块属于人类的大腿肱骨有了骨折愈合后的痕迹,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位原始人在断腿后,家族成员没有遵循属于动物的自然法则,而是他得到了家族的照料,有人替他包扎和清理伤口,保证他没有被感染,保证他有吃的,保证他不被家族抛弃被其它动物吃掉的安全。这就是文明!文明就是我们能团结一致,以共同感情为基础,互相给与安全感,互相支持帮助着度过所有的难关。在电影里,在是否交出核武器密码的联合国大会上,李雪健老师引用了这个例子,形容人类又再一次回到了是否延续文明的起点上。同时影片为了相互呼应这样的理念,将自愿去月球引爆核武器的三百人——这样为文明延续,悲壮而又义无反顾的群体身影,导演用近景镜头细腻表现出每个人按下按钮的不同手式(因每个国家核弹引爆方式不同)和几千枚核弹同时爆炸的强光远景,将悲壮与潇洒完美结合。

  总之,这部电影虽然科幻,却有触动人心的真实,希望电影里那样悲惨的地球未来永远也不要有,也希望人类在量子领域有更多突破,早点实现电影里面所畅想的量子计算机工业化,让工业发展脱离人力资源本身的制约去到更高更远的地方。佩服创作团队,同时感叹下,书到用时方恨少,文科僧看这电影还是有点点在逻辑上吃力。哈哈,凌晨一点了,用了两小时写了一堆,词不达意处太多了。除了看电影看来得抓紧读书了。ps:黑人小哥出镜地方,是我忍着嘘嘘感觉笑的,大家也可以体会下,这酸爽。另外刘培强made in china的爱情好赞。明天有空二刷

《流浪地球2》观后感15

  昨晚看完流浪地球2,在经历了这3年的压抑以后,真的感到一种舒畅。

  镜头和特效上做出了国产电影极少有的.高级感,演技上也摆脱了上一部小鲜肉演员的稚嫩。

  内容方面对于原作情节的扩展和思想的把控都很到位,联大博弈、引爆月球、连接网络、破译密码几条线并行,对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表达,确实是西方人难以理解、做不出来的。看得很满足,希望它能够走得更远,向全世界传达我们的思想。

  不太理解的一点,为什么要派研究量子计算的专家去恢复互联网。真就“学计算机的你一定会修电脑吧”,只能说是剧情需要了吧。

  对于要出的游戏,按电影目前的设定还挺合适的,建设部分如果能做成冰汽时代+伊克西翁那种、全球运营和战斗做成群星+地球不屈那种就好了,可惜是个手游。估计散爆也没这个实力,不如卖给P社。

【《流浪地球2》观后感】相关文章:

《流浪地球2》观后感12-22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11-27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06-07

流浪地球2观后感06-08

《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荐)01-09

电影《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05-16

看《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06-03

《流浪地球》观后感2篇(经典)08-20

流浪地球观后感09-08

《流浪地球》观后感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