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战湘江观后感 推荐度:
- 血战湘江观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血战湘江观后感【精品11篇】
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血战湘江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血战湘江观后感1
长达两个小时的影片,现场一片肃穆,所有同志正襟危坐,被影片深深感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是对湘江战役最真实的写照。当我们看完电影,在感叹战争残酷之余,更体会到今天的幸福来的多么不易。我们这一代人还有许多硬仗要打,时刻需要我们航空人把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摆在首位,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新时代的航空人要继承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抱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唯如此,才能告慰先烈英灵、不负时代重托!
今天,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汲取奋进的力量,更好地前行。革命的道路无比艰辛,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是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争取而来的。作为航空人我们要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牢记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使命,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不负青春、不负年华。
血战湘江观后感2
观看影片感受最深的是革命先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湘江之战,中央红军8万多人被50多万军队围追堵截,可谓困难重重,险象环生。没有坚定的.信念,红军战士就不可能在面临巨大牺牲的时候,仍然坚守在战斗一线;没有坚定的信念,红军各级指战员就不会对在面对李德和博古同志错误指挥时,仍然坚决执行命令;没有坚定的信念,陈树湘师长就不会明知担任后卫任务九死一生,还率领全师官兵在枫树脚之战中与十几倍的敌人殊死激战,宁死不屈,直至牺牲。
没有坚定的信念,二纵队的官兵就不会在没有得到命令前,不放弃任何一件物资,用生命保障“辎重”安全;没有坚定的信念,林裁缝就不会带领四个儿子前赴后继参加红军,一心一意跟党走。最让人感动的一幕是,当林家老四赶回部队后,得知父亲和哥哥都已经壮烈牺牲,他虽然泪流满面,但仍然坚持要参加红军跟党走。
血战湘江观后感3
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血战湘江。电影院的灯光暗了下来,随着帷幕的缓缓拉开,周围安静了下来。大家渐渐沉浸在电影中。敌军的飞机不断盘旋俯冲,机关枪对着正在过江的红军进行扫射,湘江上遍布着红军的尸体。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湘江水,染红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现场的气氛压抑,大家屏息凝神,没有一个人言语,有几个女同学已经在低声抽泣了。这场战役打的太艰难了,红军战士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没有飞机大炮,有的只是战胜敌人、冲出重围的信念。
看到战争残酷的`同时,也为革命先烈勇于牺牲的精神所感染。如果说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一大壮举,那么,红军突破湘江之战则是这一壮举中最惨烈、悲壮的一幕,让人刻骨铭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也正是湘江战役,让我们年轻的党认识到了毛主席的正确路线,才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从此我党才走向成熟,中国革命才逐渐做向胜利。
我们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它需要我们用实际的行动去践行。
今天,我们缅怀革命先辈的精神,就是需要我们爱党、爱国,要有坚定的信念,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练好本领,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血战湘江观后感4
4月21日至23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血战湘江》在我省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展映,剧组主创人员亲赴现场与观众进行了热烈互动,这部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情怀的电影精品得到了我省观众的一致赞誉。
4月23日上午,《血战湘江》在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展映,官兵们看得格外认真。片中惨烈的战争场面、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让年轻的官兵感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强烈震撼。学员王世伟表示:“这部影片充分揭示了什么是大局意识、什么是牺牲精神,让我很受教育,并且时时叩问自己,要想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军人,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学员唐嘉良则激动地说:“这部国产影片真正拍出了革命先烈的血性和气魄,我希望将来能有更多更好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吸引年轻人走进影院,让他们不再一味迷恋国外影视作品。这部影片不同于所谓的‘抗日神剧’,它的.细节真实感人,也最打动人。”
河北传媒学院是本次河北展映的最后一站,放映现场座无虚席,没有座位的同学甚至直接坐在了过道上。电影是属于年轻人的,我特别希望年轻的学子们去走一段长征路,去感受一下革命先烈当年洒下鲜血和汗水的地方,从而更好地珍惜当下,铭记历史。
血战湘江观后感5
爆炸、硝烟、血水、尸体、昏暗的背景下那段惨烈的历史震撼了我的灵魂。七天,五万生命!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留在了湘江岸边!什么样的信仰,什么样的精神才能让人做到这一点?架桥的战士,明知敌机就在头顶轰炸,还是搭建;阻击的师长,明知不敌还是端起刺刀冲锋;断腿的.战士就是滚下山崖也不拖累战友!这是什么?是热血!是信仰!
83年前的英烈没有我们这么好的生活,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以后的生活会是怎么样,但是他们还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在为民族探索出路——虽九死其尤未悔。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到的是敬畏和感恩,对历史的敬畏,对先辈的感恩……大家想想:没有那些英雄们,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血战湘江》让我们感受到今天幸福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忠诚“立德树人”的教育信仰,在自己平凡的的岗位上育出代代英才,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伟大责任。
血战湘江观后感6
通过观看影片,使我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教育,影片把我带入到战争场面,声光特效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珍惜,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我们要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革命先辈是我们的民族脊梁,正因为有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我们今天的立国之本,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永远值得每个中国人所敬仰。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不忘革命先辈的初衷,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共青团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长征的革命精神不但没有过时,它更是我们现阶段实现中国梦,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祖国的不竭动力。虽然我们处在和平建设时期,但是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们不能忘记革命的初心,依然要学习长征精神,在改革开放新的征程中发扬不惧挑战和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继续前进。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参与者、奋斗者、开拓者。
血战湘江观后感7
“一棵腊梅千朵花,跟着毛主席革命啊!”战士们随着毛主席把这首民歌唱遍了大江南北……
天空阴暗暗的,接二连三的炮弹炸开那阴暗,惨烈的战况。枪林弹雨中每一位红军战士都跨过多少具尸体,蹚过多少血水。
那每一具尸体都是站在他们身边的战友,曾经并肩作战,现在却倒在脚下;那溅起的血水,溅到军装上,持枪的手上和脸上……
战争是残酷的,战场的雨水是冰冷的,可我的泪水是滚烫的,我的心是火热的!
最为动容的是,毛主席带领着队伍穿过百巷,长长队伍行进在长长的民巷中,红军战士们一手抬着辎重,一手捂着自己的口袋,站在巷子两旁的百姓们双手拿着仅有的米粮不停歇地上前塞给战士们。
我听到的`最多的话是:“吃点吧!拿着走吧……”红军战士们依然坚决前进,“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而毛主席一句话令我潸然泪下,“我们打了败仗,对不住乡亲们把孩子送到我这里……”
一部电影再现当时的艰难困苦,一次观影重拾革命先辈的美好精神。
我是新中国的少年,愿继承并发扬革命精神!
血战湘江观后感8
我观看了《血战湘江》这部电影,心潮像起伏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讲的是1934年红军34师官兵付出巨大牺牲奋力掩护党中央渡过湘江、成功突破 封锁的悲壮故事。国民党可恶之极,连村里的一个人都不放过,把一位快临产的孕妇,用刀刺死,还把房子烧了。我看得血脉贲张,国民党简直是魔鬼。
电影中的`战士们很英勇。红一军团长李天佑,为了等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大军来支援,全力把国民党部队引至枫树脚。当敌人距离我军不到1000米时,队长李天佑下令:“必须给我把敌人堵截在枫树脚之外”。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血流成河,但毫不退缩。这让我想起《战狼》里的冷锋和红巾军打仗的情景。他身受重伤,但坚持战斗。在他休息时刻,红巾军突然进攻。冷锋机智地把钩子钩在坦克底下,当坦克往前开时,就起来被倒钩。最后展开决战,冷锋用胸前的子弹刺中敌人的太阳穴,一命呜呼。
我想:以前不知道爱国,现在,看了这部电影,我懂得了必须得努力学习,学到真本领,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造得更加强大。
血战湘江观后感9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烙印,湘江战役注定被历史铭记,它反映了老一辈的革命先烈为追求真理,不畏艰险,敢于斗争,勇往直前的拼搏奉献精神。
血战湘江是长征的第一步,也是损失最惨重的一次。革命是需要随时做好流血牺牲的准备的,这是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的勇气和担当。但是不应该是盲目的、无谓的的流血牺牲,需要有智慧,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单凭一腔热血,可能会处于无比凶险的境地,最终丧失前途和希望。作为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勇气和智慧。事实证明,经过了28年艰苦卓越的战争和流血牺牲,新中国诞生了,我们的党经历了伟大的历史考验,突破三座大山,赢得了人民得到解放。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也正是湘江战役,让我们年轻的`党认识到了毛主席的正确路线,才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从此我党才走向成熟。
时至今日,作为共产党员的我们要不忘先辈们的初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担当,以引领时代潮流的改革智慧,争创新时代中国繁荣富强。
血战湘江观后感10
漫漫长征路,滴滴红军血,日落寒霜起,湘江血染红。
一群红军战士穿梭在树林里,唱着不知名的家乡民谣,满怀希望的向前走,当歌声想起的那一刻,我感慨:也许这些红军战士在想家,在想念远在家乡的亲人,但什么时候才能回家看看?为了信仰,他们中的多数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啊,但他们却走得义无反顾。
红五师师长李天佑为了确保中央纵队渡江,高声怒吼着“死守第一道防线”!我被这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震撼了;毛主席不顾伤病,将自己的药给了其他红军战士,我被他爱兵如子的无私精神感动了;裁缝老林和他的大儿子,毅然用双手举起机枪的支座而壮烈牺牲时,我被他们奋不顾身的精神感动了;红军战士子弹打光,用血肉之躯与敌军展开殊死决战时,我被他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感动了。红军战士满怀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党的坚定坚定信念,在“誓死保护党中央”的坚强意志下,紧密团结,顽强战斗,指挥员前一个倒下,后一个立即补上,继续指挥战斗。
血战湘江,让我收获的不仅有震撼与感动,更有启迪,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忠贞信仰,在任何时代都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血战湘江观后感11
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创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血战湘江》近日在京首映。
该片讲述了82年前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不畏艰险以必胜信念保卫党中央的悲壮故事,表现了红军将士满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党的.坚定信念。过去以血战湘江为主题的影视作品较少,这部影片使红军长征史上最壮烈的一幕得以全景式的艺术再现。
曾执导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和电视剧《海棠依旧》的女导演陈力,以表现感情细腻、长于刻画细节著称,而《血战湘江》是她首次执导战争片。陈力表示,以往影视作品对湘江战役表现较少,电影《血战湘江》则是对我国战争题材影片的一次题材突破。在战争场面拍摄上,《血战湘江》无一3D镜头,演员们全部真实拍摄。为全景式再现红军长征史上的壮烈一幕,剧组动用兵力7600余人次、群众3.5万余人次,使用炸药2吨多、油料83吨,力求真实还原当年的湘江血战。
该片由八一厂副厂长柳建伟执笔编剧,王霙、保剑锋、徐箭、董勇、孙维民、耿乐、张一山、陈创、王大治等主演。
【血战湘江观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血战湘江观后感06-06
血战湘江观后感11-07
血战台儿庄观后感01-30
血战台儿庄观后感范文10-30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1500字06-07
(精品)《血战钢锯岭》观后感1500字06-08
弱点观后感《弱点》观后感11-20
《小马王》观后感-观后感02-19
《流浪地球》观后感观后感作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