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典籍里的中国《徐霞客游记》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观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徐霞客游记》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徐霞客高祖徐经曾与唐伯虎同期会试,一个是殷商世家,一个是书香门第之子,最后牵涉科举大案,消除仕籍。这个对徐家后世影响较大。徐霞客父亲徐有勉,曾鼓励他“可以不去功名,但不可以不立志。”少时的徐霞客便立志效仿郦道元,行走于河流之旁,建功于山水之间。“霞客之奇,孺人成之”,母亲的理解和支持才是他迈开大步追求人生理想的真正的力量所在。
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徐霞客的教育经历来看,父母的教育引导和支持,才是孩子能否插上理想的翅膀,翱翔于人生理想之中的关键。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徐家历经数代,成为江阴世家,经济基础的支撑也是关键的原因。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纵有万千想法,恐难以成行。后世很多学生曾“穷游”西藏,且不知有多少难言之隐,有多少曲折故事难描述。
立志当属高远,且能够行而至。徐霞客的志在山川,他溯江而上,通过实地考察提出了金沙江是长江正源,勘验了当初“岷山导江”的错误说法。徐霞客用自己的双脚踏山涉水,用自己的双手攀岩书文记载所观所思。“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徐霞客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没有好高骛远,一切靠实践。他的游记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又不同于那些寄情山水的文学作品,更多是一种事业的追求。
在剧中,多次提及徐霞客的那句名言:“丈夫当朝碧海而慕苍梧”,豪情万丈之言即纵情于山川又穿梭于时空,让后世肃然起敬。不是皓首穷经,达官显贵才是正道,追求自我,也是一种抱负。既要穹庐“读万卷书”,也当天下行“万里路”,不能做檐下家雀,井底之蛙。
《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旅游史及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我国旅游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基石之一,当阅之,读之,赏之。
【典籍里的中国《徐霞客游记》观后感】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11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3-26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22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05-22
(优选)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6-20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6-20
(实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