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长津湖观后感

长津湖观后感

时间:2024-07-23 17:00:2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长津湖观后感[优选]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津湖观后感[优选]

长津湖观后感1

  这个周末,我跟同学一起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以71年前中国与美国交锋的战场——长津湖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

  其中,伍千里、伍万里两兄弟是故事主角,伍万里因为向往军旅生活,在二哥伍千里不同意、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参军。起初,伍千里因为自己要去参加朝鲜战争,生死未卜,不希望伍万里参战,但又希望他能在战火的洗礼中成长。在此后的战斗中,他们两个特别勇猛,就好像是拥有金刚不坏之身似的,一个劲地往前冲,奋勇杀敌。

  战争总是会有牺牲的。电影中,每当我看到英雄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都会难过悲伤。尤其是“雷公”,他在弥留之际说:“不要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这位对死亡毫不畏惧的铁骨汉子留下了眼泪,伍千里则默默地拿出本子在雷公的名字上画了红框。电影里有句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再打仗了。”我看到这里,不禁想起了一句经常听大人们说起的话:“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长津湖》中有这么一句话:“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我看了也十分感动,那些英雄为了后辈,为了祖国的安危,受命阻击撤退的.美军,他们俯卧在零下40度的雪地上,一动不动……谁知美军行进太慢,我军被活活冻死在阵地上,但是他们的枪口依然对着美军撤退的方向。美军发现他们后也大吃一惊,美军长官还向“冰雕”敬了个军礼。有人不明白为什么美军对我军的烈士敬礼,你看看他说的下一句就知道了,紧接着,他说:“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就已经输了!”“冰雕连”由此而来。

  整个朝鲜战争,志愿军战士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帝国的飞机、大炮、坦克,谱写了战争史上的一段神话。

  沧海桑田,山河无恙,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铸就保卫中华的“钢铁长城”,经过后辈代代努力,才有如今中国的盛世华章!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好好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长津湖观后感2

  在国庆节的假期,电影《长津湖》上映了,妈妈和姐姐带我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爱国主义主旋律的电影。

  电影的故事围绕着伍千里,伍万里两兄弟展开,深度还原了长津湖战役的真实历史。

  电影里,我最喜欢的就是伍千里,伍万里,因为他们两个在打仗时不怕死,敢向前冲,又十分有计谋。伍万里虽然是新兵,但是他有一个独特的过人之处,他是一个神投手!他能把雷扔的又准又远。伍千里是伍万里的哥哥,他是一位连长,他非常勇敢,身形敏捷,子弹一般打不到他。

  在电影里,中国人民志愿军时常要面临物资不充足,以少打多的劣势,而对手“北极熊”是美国一支战功赫赫的作战部队,在之前的战役中,一直保持着全胜的记录。电影里有些令人十分心酸的场景,比如美军温暖的军营里,吃不完的罐头到处可见,还有扑克牌供他们娱乐休闲,而志愿军们在冰天雪地里,却连一颗冻土豆都要几个人共同分食;美军有数架飞机,炸弹从飞机上轰炸下来,而山崖下,志愿军们却只能抬着物资,靠步行转移阵地,以冻土为席……但在这种条件落后的情况下,骁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仍然依靠着顽强的'意志和恰当的作战方案打退了美军,扬我国威!

  电影里还有很多令我感动的镜头,比如雷公为了保护战友,抱着美军的标识弹,不怕死的往敌人的大本营冲去,最终和敌人同归于尽,他的脸和身体被美军的炮火烫的伤痕累累,他成功了转移了美军的战火,但自己也因此牺牲。画面一转,伍万里哭着将登记册里雷公的名字画上红圈,每多一个红圈,就象征着又一个战士的壮烈牺牲。

  电影里有位烈士说:“我们这一代把仗打完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打了,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能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是啊,现在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我们出生在和平年代,可以在安定无虞的生活中去追求心目中的美好向往,这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青春的作为代价来换取的。

  176分钟的电影看完,我热泪盈眶,意犹未尽。

  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伟大的革命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要在革命先辈们为我们铺好的和平道路上不忘历史,励志前行,壮大祖国的未来!

长津湖观后感3

  日月不淹,百年风华。盛世繁景之下,《长津湖》却带领人们重回1950,重温抗美援朝精神。远瞻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筑起高墙,为时代烙上红色印记。而今,吾辈也应砥砺前行,勇于搏浪。

  回首过往,上个世纪的五零后们,渡过劫波,交出完美时代答卷。

  家国有难,中国万千好男儿们一道命令,披上军装,以身涉险。他们穿越于灾难,崛起于危机,为国家谋安全,为民族谋幸福。有如杨根思,孤军奋战至孑然一身,与阵地共存亡;毛岸英于战机炮弹之下,冲入房屋抢救大比例地图;关向应与帝国主义抵死拼斗,竭能力于万一。他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惧于死亡,不泥于小我,先辈们在零下40摄氏度的情况下,一天以一个土豆充饥,却打败了享用最高端的军事 装备,吃炸鸡喝啤酒的美国军队。如此荆棘载途,先辈胸怀保家卫国之志,叩开时代的阴霾,探索出救亡图存之路。高山深海走过一遭,他们将赤色染遍了神州。

  揆诸当下,面对全新的代际特点,瞬息万变的世界舞台,新一代青年更是拿过接力棒,藐昆仑,笑吕梁。

  时代风云际会,中国从未落后。天宫一号飞天,背后是研究团队在枯燥数据中寻求出口的坚持;疫情肆虐的魔爪之下,处处可见年轻的.最美逆行背影;无论是万众瞩目的奥运夺冠,或是默默无闻的戍边守土,一个个九零后、零零后冲上去,扛起来,用行动向世界宣示,中国没有哪一代垮掉,每一代都是民族脊梁。他们目光所及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以最温和的方式拨出最响亮的时代之音。

  吾辈正当风华正茂的少年之时,当与平庸相斥。

  毛泽东有言如是:“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世界正向吾辈敞开胸怀,机遇与危机同生共存,如此可为的时代,怎可用躺平打发青春?怎可因内卷而畏缩不前?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唯有奋斗可书华章,唯有肩起使命责任,方能延续红色薪火。人生最本质的东西不是凯旋,而是奋力拼搏。时尚待标记,你我皆为弄潮儿。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愿当下青年争相升一己之境界,强一族之气魄,共筑一国之未来,标记时代,梦往星海。

长津湖观后感4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将于9月30日全国公映,截至9月25日,该片预售票房已经突破5000万元,是国庆档预售成绩最好的电影。9月25日,《长津湖》在北京举办首映礼,同时在成都、武汉等33个城市举办超前首映活动,所有主创也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与33个城市的影迷进行云上互动。

  当天下午及晚上,影片《长津湖》相关话题在多个平台迅速登上热搜,观众写下诸多饱含深情的长评:“长津湖这一战,不仅赢得了战役,赢得了敌人对中国巨人的敬佩,更是赢得了世界对新中国的尊重!生于华夏,何其有幸!”影片壮观的场面震撼到观众:“我们都知道自己不在战场,但《长津湖》能让我们‘身临其境’。”“战争戏绝对拿出来压箱底的弹药和镜头!每一帧都可以做成海报的程度!多少票价都值得回来。”还有观众表示:“三个小时,没有一个镜头是废的!”

  《长津湖》中,七连战士们鲜活的形象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观众在观影后表示被吴京的“哭戏”深深触动,对此吴京笑着表示:“谢谢导演们让我‘转型’了,原来我不是打得最好的,是哭得最好的。”随后他透露,其实自己只是用真实的.情感演绎这个角色:“拍伍千里回家探亲的戏时,我父亲脑血栓住院,家里人都瞒着我,事后才告诉我。其实天下千千万万父母儿女的心都是一样的。不需要去刻意演什么,真情自然就流露了。”

  对于戏中饰演弟弟伍万里的易烊千玺,吴京赞不绝口:“他对电影很真诚,看到他就像看到我当年的样子,所以拍戏的时候就直接把他当成亲弟弟了。”易烊千玺回忆道:“一开始见京哥的时候很忐忑,后来发现京哥不仅很男人,也很温柔。”他还表示:“希望大家可以铭记这段历史,能够更加了解今天的和平幸福有多么来之不易。”

长津湖观后感5

  慈宇汇

  今天我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在此之前我还观看了《长津湖》水门桥是这部电影的后续,都是描述的在1950年抗美援朝在长津湖战役中发生的真实抗战之事。

  《长津湖》结束后就期待着下一步的到来,水门桥一上映我就迫不及待地观看。

  《长津湖》开场,伍千里返乡,万里,吹嘘自己打水漂的能力,一下打了许多水漂,而在《水门桥》结尾,完美的石子再现就是思念的化身。

  包括谈营长上部电影中的那句:“没有打不死的英雄,也没有冻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也对应了他的牺牲。还有雷公那句:“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这句话也对应了上部结尾中史密斯看见我军将士们被冻死在战场上的'感叹。

  在这部电影之中,主角是伍千里和伍万里,他们的这种情感,就是兄弟情。暴风雪中的调皮互动,多次出现了捏脸的动作,残酷战役开启之前的叮嘱,危险任务自己上,为的就是希望万里活下来。

  这两部电影我们看到了千里的担当,也看到了万里的成长。兄弟情也是七连的战士们。余从戎在雪山顶毫不犹豫的掩护队友;平河与千里满含复杂情绪的对视;梅生与千里最后高潮的默契配合。包括上部中的大泪点,雷公之死,这些都明确指向了互为彼此生死的兄弟情,这一点在《水门桥》后半段,备万里的一句话点破:“七连所有战士,都是我哥。”体现了浓浓的兄弟情。最后七连只剩下伍万里一人,从他与司令员的对话中,也看到了万里的成长,司令员给七连授旗帜,这也是在上部之中,司令员早就说过的,要在打仗之后给七连授旗。

  这两部电影每次看完后,都会给我一句他的感触,而在每次结束后,我都要等等看结尾有没有彩蛋,可是等了许久都没有。等我出电影院时,看到了外面高楼临立,灯光绚烂,车水马龙,音乐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处处都是欢乐的声音。我心想:这也许就是电影最后的彩蛋吧!

长津湖观后感6

  下午,看了电影《长津湖》,它是属于抗美援朝中的一段战争,也就是一个灾难片。

  影片刚开始,由吴京饰演的一个主人公伍千里回家探亲,站在船头,看到弟弟在戏弄船夫,船夫还说要告诉他父母,直到伍千里下船,伍万里看清楚此人是哥哥时,激动得向家跑去,嘴里还喊着爹娘。

  伍千里回到家后,将手中罐子放到地下,扑通一声跪下说:“爹,娘,对不起,我没保护好老大。”……他们四人一起吃饭,伍千里说,要盖房子,都同意了,也差不多计划好了。吃完饭没多久,伍千里就收到消息,得归队了。

  接下来就步入了战争。这个时候,毛岸英也加入的战争,这让我想起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是毛主席写的死去的儿子的,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应该是很难懂得的吧。

  电影里,一个个爆炸的场景,令我触目惊心,每当炸弹落下彭的一声爆炸时,我会吓一跳,这或许就是条件反射。当战士们被敌军压制时,总会有些揪心,看的那一个又一个炸死的,射死的尸体,心中有些难受,不由得开始在心里痛恨那些美军。

  又一段战争的场面,晚上,灯光昏暗,于是美军投放了一颗引导弹(只冒红烟引导位置,不爆炸),接着向周围投放炸弹,一位姓雷的老兵,抱起了那磕引导弹,放到车上,开车向着远离战士的方向前进,然后汽油或是什么液体点燃了他身上的衣服,将火扑灭后,他身上难受,于是唱歌来转移注意力的`“人人都说那个……”身后一个炸弹将车炸翻,他则被压在了车下面,很快,几位战士来到了他身边,此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了,嘴里喃喃着:“好…好疼,别…别把…别把我…别把我自己丢在这儿……”他还睁着眼,但他已经离开了。

  伍千里从雷老兵怀中拿走的烟斗,躲到一旁,哭了。不知怎的,我也感同身受了,当温热的眼泪流到我的脸颊,我才知道我哭了。伍千里拿出记名本(上面记着七连所有人的名字),当他拿着笔,我才明白了,那些用红笔圈住的,都是牺牲了的。

  后来,敌军见到了在雪山想被冻死的一群士兵,依旧保持着蓄势待发的动作,感叹道:“有这么一群有毅力的敌人,我们永远战胜不了。”终于,委屈被我们“征服”,退军了。

长津湖观后感7

  大年初一,《长津湖》续作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全国公映。前电影《长津湖》引发全民共情,观影热潮席卷全国。据说超1亿人次观众走进影院,感受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影片感动亿万观众的同时也深深关心着七连战士们的后续故事:伍千里后来回家盖起房子了吗?梅生教会闺女算术了吗?他们把雷公带回沂蒙山老家了吗?……这些鲜活的角色一直牵动着观众的`心,也牵动着我的心。

  大年初一,在手机上买好票后迫不及待走进影院。《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讲述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七连战士们又接到了一个更艰巨的任务:炸毁水门桥。

  水门桥不是一座桥,是古土里以南6公里左右的一座电站水坝,是战斗中美军机械化部队撤退的必经之路。水门桥之战是长津湖战役中抵挡美军撤退的连级战斗,如果能阻止美军从水门桥上撤退,美军陆军一师将会被全歼在此。

  长津湖战役打响的第三天,我志愿军就意识到了美军陆军一师有逃跑的迹象。1950年12月1日,我志愿军58师172团2营爆破组赶赴水门桥作战,将水门桥桥面炸毁,但当时美军的武装实力与工业实力早已能甩我国一大截,在我军伤亡众多将桥面炸毁后,陆军一师仅用不到40小时就已经将整个桥面完全修复。

  12月4日,爆破组再次将桥面以及梁箱一同炸毁,这次,有钢材的美军第73工兵营很快就又架起了桥梁。12月6日夜,志愿军80师240团3营七连连长姜庆云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再次赴战水门桥,激战过后,志愿军战士以伤亡十人的代价,将水门桥的桥面以及桥墩炸毁,这是志愿军对水门桥实施的第三次轰炸,这次,水门桥上炸开的豁口宽达8.8米。

  第三次炸毁水门桥后,美军在日本定制了8套M2桥梁组件。12月8日,美军C-119运输机将这8套组件投放至黄草岭,计划开始动用重兵部队修复桥梁。这八套组件中,其中一套组件落在了志愿军阵地上,一套在投放过程中被摔坏。美军用6套组件重新驾起了水门桥。

  电影中美军渡过水门桥看到的冰雕,就是我志愿军180团2连、240团5连。这两个连的战士,在战斗中因气温骤降永远留在了自己的战斗阵地上。

长津湖观后感8

  国庆假期期间,妈妈带我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这是一部战争史诗般的影片,影片中规模宏大的长津湖战役,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战斗史实。看完影片,让我感触颇深。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一首激情洋溢的出征诗,展现了中国军人的气质和爱国情怀。

  影片中第一个震撼我的场面是运送志愿军的火车路过长城的场景。伍万里站在火车上,看着绵延的万里长城,宏伟壮丽而庄严,而这些志愿军战士过了长城,过了国界,他们便要化身血肉长城,阻击敌人于国境之外,用宝贵的生命为我们后辈筑起长久的和平。

  战争是异常残酷和悲壮的。志愿军战士面对的环境也非常恶劣,长津湖地区夜晚的气温骤降到零下40度。我们可爱的志愿军战士不仅要与武器装备精良的美国最精锐的.美陆战一师斗,还要与老天爷斗。铁道列车被炸的惨烈、乱石阵上的隐忍、通信塔之战的紧张激烈、指导员梅生退伍了亦重返战场、老兵雷公壮烈牺牲、杨根思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片尾“冰雕连”令敌人亦为之动容……一个个场面让我热泪盈眶。

  其实,真实的长津湖战役远比电影中描述的要惨烈的多,但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凭借着钢铁一般的意志和一腔爱国情怀,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打败了联合国军的嚣张气焰。

  正如影片中指导员梅生所说“我们这一代打仗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再打仗,如果这一仗我们不打,那以后就得我们的下一代来打。”是的,如今的盛世中国,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吾辈当自强,勿忘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长津湖观后感9

  电影的内容太精彩,太真实了。这部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其寒冷的严酷环境下,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事态,打出了军威国威。

  这个国庆节,我和王医师带着仙宝去电影院观看了这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电影——《长津湖》。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抗美援朝的真实故事。我已记不清被影片中的人物和事迹,感动得流了多少次眼泪,擦眼泪用了多少纸巾……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北部最苦寒之地,夜间最低温度近零下40摄氏度的长津湖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精锐正面交锋,歼灭美军一整团,收复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为朝鲜战争赢得了转机。

  影片中一个个血肉之躯,铁骨铮铮的汉子,英勇果敢,冲锋陷阵,他们来不及道别,更没有时间感伤,负着伤,流着血,啃两口馒头,说两句笑,一个电报来,目光坚定,斗志昂扬,又匆匆奔赴下一场战地……

  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画面是:志愿军在接受命令阻击美军撤退时,一排排志愿军战士手握钢枪、手榴弹俯卧在零下40度的阵地上,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成为了一个个永不倾倒的'“冰雕”,他们誓死也要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人民。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身躯,却封不住他们不朽的军魂。

  这部国产良心剧——《长津湖》,给我心灵重重的一击,也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政课:好的教育,不只在课堂里,它可以在生活里,在影视剧作品中,在任何,我们所能用心发现和感受的事物里。

  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用血肉为我们拼下来的,我们觉得新时代离战争很遥远,是因为在边境,有一群可爱的人在守护我们,守卫国家,所以要更加珍惜当下。那时的他们为了下一代不再经受战争生活,不顾安危,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现在的新一辈,同样用生命保护人珉安全,保护国土不容侵犯,向最可爱,最英勇的人致敬,谢谢你们。

长津湖观后感10

  英雄从不单单只是被封存的文字、黑白的照片,而是鲜活的,充满激情的,他们值得被所有人所铭记。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也没有打不死的战士,有的,只是军人的荣耀。”他们跨过鸭绿江,义无反顾地上阵冲锋,他们不畏牺牲,用身躯筑起和平年代——他们就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他们是祖国的荣耀。

  电影的帷幕虽已落下,但心中的热血却未曾退去。那是一场超越人类极限的战役,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处境危机,我国安全受到威胁,志愿军战士们选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再一次走进充满硝烟的战火之中。“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怀着坚定的信念三炸水门桥:余从戎在山顶上为保护战友,引开敌机被战斗机射杀;神枪手平河身负重伤,为了投掷炸药包被坦克碾压;梅生点燃车辆,攥着女儿的照片,与敌人同归于尽;伍千里最后一次炸毁水门桥,遗体的滑落也保护了万里;伍万里那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在战争中蜕变,眼中涌动着坚毅的光……是啊,“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他们不是无懈可击的神,他们只是志愿军战士,有自己的'小家与亲人,但在战场上他们英勇无畏、前赴后继,就像伍百里,伍千里,伍万里三兄弟。在战场上一个志愿军战士倒下了,身后就会有千千万万个志愿军站出来。在白雪皑皑的战场上他们用简陋的步枪,吃冻硬的土豆,喝冰冷的雪水,与最先进的军队对抗,用鲜血和性命筑起一道红色的屏障。“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他们无私奉献,用鲜血换来了战争的胜利。

  严寒已过,春天到来。上一辈的人替我们熬过寒冬,如今的我们又该如何创造春光?电影的意义不仅仅是铭记历史,更是珍惜当下创造未来。中国前程似锦,青年奋斗当时,我们要向着这红旗的引领,以奋斗开启未来……

  时代在变,旧时战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如今青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长津湖观后感11

  是谁让现在的我们幸福快乐?是谁让现在的城市美丽繁华?是谁让现在的中国繁荣昌盛?看完电影《长津湖》之后,我就找到了答案,是他们——那视死如归、英勇无畏的先烈们。10月1日是一个与国同庆的好日子,怀着对先烈们的崇高敬意,我去看了它——电影《长津湖》。

  《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

  如果没有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生在了和平年代的我们,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可以住在高大的楼房里生活,可以吃美味的食物,可以穿温暖的衣服。本来我以为这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情,电影《长津湖》却让我明白一切来之不易,不是岁月静好,而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电影里,这段话让我感触很深:“如果这一仗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去打。”正是他们打了这一不屈之战,才让我们有了发展的尊严与底气,才使得洋人不敢看不起我们,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最可爱的人,永远铭记他们的名字!

  先烈们在零下40摄氏度的环境下啃着僵硬的冻土豆,挨饿受冻,在这样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中国军人却依然屹立不倒,坚持抗战到底。这就是我们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这群最可爱的人为了新中国而牺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现在如此强盛的大中国。

  望着一位又一位冻成冰雕的战士,看着一支又一支举着再也动不了的枪,瞧着一个又一个战斗的姿势,美国军队的长官都不禁给这一群英雄敬了个军礼。回想着《长津湖》一个接一个的感人画面,我不禁热泪盈眶,谢谢先烈们用生命打下的太平盛世,祖国未来的我们定要守着盛世之中华,我们一定要缅怀先烈,珍惜当下。

长津湖观后感12

  1950年10月27日,在长津湖,中国军队向北极熊团的美国机场发起总攻。

  在七连中,连长叫做伍千里,其中的第六百三十六名军人叫做伍万里,他们牺牲的长兄叫做伍百里。那年,伍万里仅十九岁;那年,七连一共才一百余人;那年,美军曾夸下海口说在圣诞节之前就能获得胜利;那年,我军十九余万烈士壮烈牺牲;那年,我们把敌人从鸭绿江击退到三八线;那年,是无比庄重的一年,是无比艰苦的一年,是无比绚烂的一年。

  美军撤退时,曾发现了埋伏的敌人。他们上前查看,才发现那些人已经被冻死了,但他们手里的枪依然没有放下,他们的身体依然挺立,他们的信仰依然如故。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美国人曾给予评价:像这样一个有着这般强大毅力的军队,我们永远都打败不了。

  从那时美军战斗机肆无忌惮地闯入中国的边境,到现在海上的一声:你已经进入中国边境,请立即驶离!请立即驶离!肉眼可见,质的飞跃。我国从100年前的建党,到今天的全面小康,东方的雄狮不仅醒了,而且一醒就是震动整个世界!

  电影《长津湖》中有几句话让我影响深刻:“我女儿问我,爸爸你为什么要去打仗啊?我们如果不打仗,那打仗的就是下一代,我们如今打仗,就是为了让他们不在生活在销烟之中。”“一个蛋如果从外面被人敲开了,那它注定要被吃掉,但如果它自己从里面啄开了,说不定,它能是个鹰。”“让敌人看得起你那才算本事。”“就算只剩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如果我有一天也和大哥一样了,那也请你帮帮我。”

  有些人笑着笑着就哭了。为什么我的眼眶中总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请让我们致敬革命先烈!山河已无恙,请烈士回家。今天,20xx年9月30日,是英雄纪念日。那年红旗下的.炮火,变成了今年红旗下的花朵。谢谢你们的付出,吾辈定自强。

  我所追寻的——是那五角星发出的光芒。

长津湖观后感13

  冰天雪地苦銮战,烈士铁躯铸长城。2月14日铸造车间党支部、阳极组装车间党支部联合举办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观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红色电影,使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从影片中汲取到在实际工作中奋进的精神力量,也感受到了抗美援朝志愿军钢铁的意志和铁一般的纪律。

  在长津湖之水门桥战役中,水门桥是唯一通往长津湖地区以外的唯一退路,只有炸断这座桥,位于长津湖地区的美国敌军才有可能被我抗美援朝志愿军形成合围,才能夺取战场的主动权,进而达到围歼美国敌军的目的,因此水门桥战役至关重要。但那时敌我军事力量悬殊,作战环境尤为恶劣,为我抗美援朝志愿军炸毁水门桥增加了巨大阻力。面对美军凶猛的火力和严酷作战条件,抗美援朝志愿军第七穿插连毫不退宿,英勇向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美军的猛烈打击。

  电影中一幕幕画面让我感触深刻,在敌我两军交战过程中,美军一辆坦克向我抗美援朝志愿军第七穿插连逼近,危难关头,为完成任务,保护战友,第七穿插连将士不顾性命之危,一个接一个地抱着炸药包冲向敌军坦克,用血肉之躯进行抗争。那种视死如归的军人气概、那种为民族的大无畏精神如一族熊熊烈火点燃了我的'血液,彭湃着我的情绪,让我感受到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舍生取义、保家卫国、直面迎敌的隽永精神。

  朱熹有言:“万事须是有精神方做得”。《长津湖之水门桥》战役中第七穿插连战士的精神滚烫心间,更加化为力量鞭策激励我们前行。回望过去,有无数英烈为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替我们负重前行,牺牲自己、血洒疆场。现如今,我们青年一代要更加肩负起历史使命,继承烈士精神,接过属于我们青年一代的接力棒,坚守我抗美援朝志愿军以及为国家和平牺牲将士们铸就的荣誉,啅厉奋发,笃行不怠,让英雄的精神代代相传。

长津湖观后感14

  观看了《长津湖》这部抗美援朝战争片,我也是热泪盈眶,感动万分。听着即将退役的政委与自己女儿的承诺,自己内心的独白;看着伍万里看自己的连长哥哥的眼神以及对出现意外的考虑;望着雷公不顾自身安危开着带有标识弹的车冲向敌方的坦克;这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画面深深触动着我的内心。待我回家(政委);代我回家(伍万里);带我回家(雷公)三句话蕴含着不同的情感,也深刻着志愿军那至高无上的精神品质,忠贞不渝的家国情怀。句句令我激情澎湃,使我对那些革命战士充满无限的敬仰。

  最后美军将领看到雪山上被冻成冰雕的战士们,也由衷地说道:“如果一个国家的军人有着如此坚定的决心,那么这个国家是不可战胜的。”是啊,中国军人可以被打死,但绝对打不倒。望着革命先辈的一个个坚定的背影,我一定不能落后,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为我的祖国作出贡献。请祖国放心,强国有我!

  《长津湖》观后感国庆节,电影《长津湖》上映,我和我的家人朋友一起去观看了电影后,有了许多感触。

  这部电影使我对抗美援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了革命先辈的不易。影片中很多情景让人潸然泪下。他们不仅要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在零下三四十多度的恶劣环境中行军;更要在行军的途中防御敌军空中袭击,时刻都处在危险中!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电影中的战争场面相当的恢宏阔大,残酷逼真,枪林弹雨中仿佛一架架飞机就正从我头顶掠过,一颗颗手榴弹向我穿透而来,身临其境般不由得跟着揪心紧张起来。我同时由衷地感受到现在生活得来不易,“这场仗我们不打,就会由我们的下一辈来打”让人泪目。这是一部电影,还是一段历史,更是一场致敬。只要我们记得,他们便会永生。

  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用血肉为我们拼下来的,我们觉得新时代离战争很遥远。是因为有一群可爱的人在守护我们,守卫国家,所以我们要带着感恩,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长津湖观后感15

  昨晚我和妈妈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一一《长津湖之水门桥》。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影片讲的是1950年6月25日,那时的中国刚刚成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可就在这时,强大的美国向我们的周边国家朝鲜伸出了魔爪,妄想借朝鲜为跳板,越过三八线,将魔爪继续伸到中国。

  毛泽东同志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派志愿军第9兵团前去抗美援朝。由于美国在制空权上的优势,使得我军运送电台、物资极为困难。到了雪山地带,美军在感恩节吃的是大鱼大肉,盛菜都是毫不吝啬的满满一勺,有人想插队加菜,被其他人挤兑出去,美军士兵委屈地说“我不过是想要一块腌肉”,而志愿军在火车的睡梦间听到开饭吃包子都能激动地秒醒撞头,在冰雪山谷里一个崩掉牙的小土豆都能被视为珍宝,在临近饿死的时候,大家还在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除了美军的大鱼大肉、我军那能硌掉牙的土豆的对比,更多的是敌人对我军的轻视,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夸下海口:“在圣诞节前回去陪家人”,但他很快发现,这根本不可能。在英勇的中华人民志愿军面前,这根本不可能,“他们是从天而降的吗?”这是美国北极熊团团长,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出的感叹,“面对有如此坚定信念的敌人,这场战斗根本不可能打赢。”这是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撤退时,发现一个连趴在雪地上一动不动,等走近一看,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连152名官兵全冻死在了雪地上,而发出的感叹,片刻后,他收拾好心情,庄重的对这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敬礼。

  影片中还有很多让我记忆犹新的人物外冷内热的神枪手平河,笑口常开的`战士余从戎,爱护战友的老将炮排排长“雷公”他勇敢的转移标识弹,牺牲的时候说:“别把我留在这,把我带回家”,让我瞬间泪崩!

  电影结束,除了感动流泪,我们也要铭记电影中展现的伟大精神,例如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刻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下一代就不用再过这个充满硝烟的生活了”这是革命先辈的愿望,让我们致敬这些英雄!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的观后感12-13

《长津湖》观后感04-17

[精选]《长津湖》观后感07-24

《长津湖》的观后感11-26

长津湖观后感04-26

《长津湖》的观后感06-20

长津湖观后感05-15

《长津湖》观后感05-15

观看《长津湖》观后感05-06

(精)《长津湖》观后感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