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彷徨之刃》观后感

《彷徨之刃》观后感

时间:2024-08-01 07:16:0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彷徨之刃》观后感

  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观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彷徨之刃》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彷徨之刃》观后感

《彷徨之刃》观后感1

  《彷徨之刃》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它用一段悲剧性的故事探讨了情与法的边界,以及一个父亲在失去女儿后所承受的痛苦与挣扎。影片中的单身父亲李长峰,他的女儿被几名未成年人凌辱杀害,这一打击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愤怒之中,也促使他走上了一条充满危险与争议的.复仇之路。

  在观影过程中,我被李长峰的痛苦与绝望深深打动。他不仅仅是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更是一个在情感与法律间挣扎的普通人。他选择复仇,是因为无法承受失去女儿的巨大痛苦,也是因为他觉得法律无法给予那些凶手应有的惩罚。他的行为虽然极端,但背后却是无尽的父爱和对正义的渴望。

  影片中的警方角色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既要追捕凶手,维护法律的尊严,又要理解李长峰的痛苦,试图在情与法之间找到平衡。这种矛盾与冲突,让我不禁思考:在面对如此深重的悲痛时,我们该如何选择?是坚守法律,还是让情感左右自己的行为?

  影片的高潮部分,李长峰与警方之间的杀戮与反杀戮的追踪,更是将情与法的较量推向了极致。在这场较量中,没有绝对的胜利者,只有无尽的痛苦和挣扎。李长峰虽然成功复仇,但他失去的远远比得到的更多;而警方虽然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但也无法弥补李长峰失去女儿的痛苦。

  《彷徨之刃》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情与法之间的冲突与挣扎。它让我明白,在面对如此深重的悲痛时,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思考,寻找一个既能维护法律尊严又能满足情感需求的平衡点。同时,影片也提醒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避免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彷徨之刃》观后感2

  《彷徨之刃》是一部深刻揭示了人性复杂面、情感与法律冲突的电影。影片中的主人公李长峰,一位深爱着女儿的单身父亲,在得知女儿被几名未成年人凌辱杀害后,内心的痛苦与愤怒几乎让他失去了理智。他毅然踏上了复仇之路,却也因此与警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杀戮与反杀戮的追踪。

  观看这部电影时,我被李长峰的情感深深震撼。他的悲痛、愤怒和绝望,都是那么真实而强烈,仿佛可以穿透屏幕,直接触及我的心灵。他的复仇行动虽然充满争议,但在我看来,那完全是一个父亲对女儿无尽的爱和对正义的渴望所驱使。

  然而,正如电影所展示的,情感与法律的冲突往往让人陷入彷徨。李长峰在复仇的过程中,不仅面对的是那些残忍的凶手,更是与整个法律体系的较量。警方在追捕他的同时,也在试图理解他的痛苦和愤怒,但法律的底线不容触碰,他们必须阻止李长峰的复仇行为。

  影片中的这场情与法的.较量,让我深思了很多。在面对如此深重的悲痛和愤怒时,我们该如何选择?是选择让情感支配自己的行为,还是坚守法律的底线?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和感受都是不同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明白,情感与法律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应该相互平衡、相互尊重。

  此外,《彷徨之刃》还让我思考了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影片中的凶手都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行为给李长峰的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更好地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避免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罚力度,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部电影不仅是对李长峰个人命运的关注,更是对整个社会正义和道德的一次深刻反思。

【《彷徨之刃》观后感】相关文章:

明年春天我很彷徨作文02-17

今年春天我很彷徨作文06-29

(优秀)今年春天我很彷徨作文04-16

今年春天我很彷徨作文范文06-29

彷徨读后感12-28

《彷徨》读后感05-27

彷徨读后感07-21

呐喊彷徨读后感10-16

鲁迅先生《彷徨》的读后感1000字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