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三国演义观后感

三国演义观后感

时间:2024-08-01 12:31:5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三国演义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国演义观后感

三国演义观后感1

  《三国演义》这本书讲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黄巾军起义失败,吴、蜀、魏、三国争取天下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火烧赤壁》。话说周瑜和曹操军队来到赤壁。两军在长江南北遥遥相对,不分上下。因为曹操的士兵大多是来自北方,乍到南方,不服水土,坐起船来,十个中有八·九个都晕船,吃什么吐什么。更别说在船上打仗了。于是曹操派人把船一只一只地连在一起。这个办法还真灵,晕船呕吐的人马上减少了一大半了。根据这个情况,周瑜和黄盖下定了苦肉计:“先让黄盖诈降曹操,然后在驶入曹操大营的`船上放大火,让他折了一半的人马,逃回了江陵老家。这场战让周瑜和刘备的实力越来越强,还让曹操第一次尝到苦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光靠实力、还要靠智慧和知识,正如俗话:“知识就是力量!”

三国演义观后感2

  《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书中一个个传奇故事令我深有感触,苦肉计、空城计、王允巧施连环计等都让人拍案叫绝。

  我最喜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从船上借箭是他的壮举之一,我不能忘记。

  有一次,阴险狡诈的曹操出兵攻打东吴,迎战一艘大船,船上恰巧雾气弥漫。刘备的军队缺箭,诸葛亮的.机智对刘备帮助很大。他让士兵们在船上种上大量稻草人,把船放到水里,在每艘船上点燃几把火把,站在船舱里。

  刚好大雾朦胧,曹军看不清,把箭全射到稻草人的身上。再把箭集中起来就可以用了。几天后,这些箭都被用来攻击曹军了。

  真是大快人心。

三国演义观后感3

  罗贯中的著作《三国演义》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它讲述了从群雄割据到三国归晋的一段历史,文章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人物语言精妙绝伦,读完它,我才体会到三国的.魅力。

  东汉末年,汉灵帝昏庸无能,各地纷纷起义,声势最强的要数由张角、张良、张宝带领的黄巾军。这时,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刘备在桃园与关羽和张飞结义,他们立下了许多战功,但是刘备只被封为一个小官,因为不服气,所以辞了官,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与吴国联盟,,随后刘备关羽张飞相继死去。魏国将蜀国和吴国吞并,把国号改为晋。

  《三国演义》真是有魅力。

三国演义观后感4

  《三国演义》没有《红楼梦》是是凄婉哀怨的,也没有《西游记》是神奇缥缈的`,这是一曲用凡人血肉之躯谱写的历史悲歌。当我看见千军万马驰聘疆场,残垣断壁血流成河的场面,看到气壮山河,开天辟地的气势,总不由得称赞:“壮哉,《三国演义》!”

  不是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的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位盖世英豪义结同心,从而引出了痛失徐州,张飞悔悟千里走单骑,关羽寻兄弟一系列千古流传的故事,向人昭示了何为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之情,让人赞叹“情义”之可贵。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了国家兴旺,西施被献吴王夫差,王昭君远嫁塞外,貂禅身在乱世也在劫难逃强颜欢笑周旋于董卓.吕布之间,察言观色.乃言盅惑,黯然,将青春年华埋葬,终于不辱使命,除夫董卓,这一段充满政治色彩的爱情戏,看来令人心酸慨叹。

  16岁任水陆两军都督,文韬武略风流倜傥的周公瑾英年早逝,遗恨千古。

三国演义观后感5

  说起《三国演义》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书主要讲述的是东汉末年,有三个很强盛的国家分别是魏国,吴国,蜀国,呈现出这三足鼎立的局面,最后由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

  书里不仅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曹刘煮酒论英雄”等有趣经典故事,就连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五虎上将中关羽的气宇轩昂,张飞的心直口快,赵云的从容不迫,马超的'勇猛无比和黄忠的老当益壮。还有曹操为人多疑,刘备以德服人,孙权重用人才。使人置身于三国感受当时的风光与凄惨。

  近日,我还去了南山博物馆,看了《三国志》文化展,近距离感受三国。里面有很许多历史的文物,这都是研究三国的第一手资料。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读一读这本书,体会三国战乱纷争,群雄并起的风情。

三国演义观后感6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的一部分,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公孙酐亲战吕布。战争不数合,公孙赞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追赶,那马日行千里,飞如风。看到即将赶上,吕布举方天画戟看公孙酐后心便刺。旁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直八蛇矛。吕布见了放公孙酐,便与张飞作战。张飞精神抖擞,与吕布搏斗。两人连斗50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了,马一拍,舞82斤青龙偃月刀,夹击吕布。战争到30回合,战不败吕布。刘备持双股剑,也来帮忙,三个人围住吕布,转灯一样打架。八路人马,都看呆了。吕布觉得不敌,便荡开阵脚,倒拖画戟,飞马便回。刘、关、张三个哪里肯舍,拍马赶来。三人直接赶上吕布关下,张飞说:“追吕布有什么用?最好先拿董贼,就是斩草除根。“拍马上关,来擒董贼。

  从这一部分我知道了吕布武艺高强,明白了先抓贼的道理。

三国演义观后感7

  有句古话说的是:老不看水浒,少不看三国,我虽不知其意,但也一直没读。到现在我就要上五年级了,屈指数了一下四大名著中,我还剩下《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没有看了。这个假期我便细细品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共有50个章节。起初最吸引我的是第一章节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它主要说了刘备在酒楼与关羽、张飞一场欢谈后,刘备说:咱们三人一起团结兄弟,同心协力,然后可图大事。他们宣誓:刘备、张飞、关羽,虽然异性,结为了兄弟,就要同心协力,救困扶危。

  这一幕后来变成了人们广为传诵的佳话,我的脑海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了我的好朋友的.身影。小樊和我是同龄人,但是我两个学习成绩差距很大,今后我要向他学习,拉近我们的距离。今后团结一致,和平共处!

  《三国演义》给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使我们受到了教育。让我们懂得了:同心齐,泰山移。

三国演义观后感8

  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

  这本书主要写了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花园里结拜为兄弟。而且他们每人都打制了一把兵器,并招了五百多名乡兵,一起踏上了投军之路。公元189年4月,董卓手握重兵,眼看曹操的刺杀行动没有成功,董卓更是嚣张,这时,大司徒王允想出了一个办法,利用自己府上的歌妓貂蝉,接近董卓,寻找机会下手,几天之后,王允的'美人计成功了,刺杀董卓的行动圆满结束。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刘备、关羽和张飞都是十分善良、正直之人。虽然没能把董卓杀掉,但也让他们的敌军大败,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最大的感悟是,做人一定要知足,一定要像足智多谋的王允,和一身正胆的刘备、关羽和张飞,不能像吕布那样有勇无谋,也不能像曹操那样有谋无勇,更不能像董卓那样贪得无厌。

  真喜欢《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观后感9

  《三国演义》没有《红楼梦》是是凄婉哀怨的,也没有《西游记》是神奇缥缈的,这是一曲用凡人血肉之躯谱写的`历史悲歌。当我看见千军万马驰聘疆场,残垣断壁血流成河的场面,看到气壮山河,开天辟地的气势,总不由得称赞:“壮哉,《三国演义》!”

  不是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的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位盖世英豪义结同心,从而引出了痛失徐州,张飞悔悟千里走单骑,关羽寻兄弟一系列千古流传的故事,向人昭示了何为同生死共患难的兄弟之情,让人赞叹“情义”之可贵。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了国家兴旺,西施被献吴王夫差,王昭君远嫁塞外,貂禅身在乱世也在劫难逃强颜欢笑周旋于董卓。吕布之间,察言观色。乃言盅惑,黯然,将青春年华埋葬,终于不辱使命,除夫董卓,这一段充满政治色彩的爱情戏,看来令人心酸慨叹。

  16岁任水陆两军都督,文韬武略风流倜傥的周公瑾英年早逝,遗恨千古。

三国演义观后感10

  三国演义这本书大家都知道,它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该书的主要内容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武帝无知。后来,董卓掌权,曹操等地方诸侯结成同盟,推选袁绍为同盟首领,与董卓作战。董卓后被吕布杀死。再经群雄割据,刘备、孙权和曹操三国鼎立。

  刘备占领了益州,曹操占领了大半个北方,孙权占领了江南。就这样,又过了100年,曹操治下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取政权,建立了晋朝。

  其有三个有趣的故事。这是诸葛亮的'三火,烧博望坡,烧赤壁,烧新野。

  火烧赤壁是赫赫有名的。故事大概内容是;曹操在有利的情况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至战败。刘备、孙权结盟抗衡,扬水一战,巧用火攻最终以弱胜强。

  我从三国故事中学到的是,人要足智多谋,不要鲁莽,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三国演义观后感】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观后感11-08

三国演义观后感10-23

三国演义观后感14篇11-30

《三国演义》观后感11篇11-13

三国演义观后感15篇12-13

三国演义观后感9篇11-04

三国演义观后感6篇11-24

看《三国演义》有感12-26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