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东京审判》观后感

《东京审判》观后感

时间:2024-10-18 16:48:5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东京审判》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东京审判》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东京审判》观后感

《东京审判》观后感1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暑假期间,我在家中观看了《东京审判》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了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由各个国家组成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高级将领审判的过程。中国的代表梅汝璈成为了远东军事法庭的一员。

  为了拥有更强大的话语权,梅汝璈用自己的实力让自己获得了排名第二的位置,他说道:“卫勃爵士,这是对我的侮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必须郑重的说,我来东京不是为了愉快,我的祖国遭受了侵略长达五十年,对中国人来说,审判日本战犯是个严肃、沉重的任务,绝不是愉快的事。”这就让我十分敬佩他过人的口才。在占到第二的过程中,他曾三次提出位置顺序的变换,终于用自己的实力换到了第二的位置。

  在开庭后,人们在法庭上历数了日本的罪行,以各种证据证明了日本的罪行,日本的侓师用自己的口才一一击溃了各种证据,但最后还是被击倒了,日本的战犯最终确立了罪名,而其他犯人也最终逃不过法律的.追捕。

  到了第817次开庭时,都是两年之后,这次也是最后一次审判。在这次审判之后,人们开始量刑,我们这部电影的主角梅汝璈从始至终坚持使用绞刑,但当时的形势对他十分不利,于是他又用他过人的口才征服其他法官,他说:“日本除了掠夺别国的资源,扩张自己的土地,日本还杀害无数无辜的平民……这还不足以判死刑吗?”在最后的投票中,他以6:7的微弱优势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我十分佩服这部电影的主角梅汝璈,他过人的口才,强大的实力,丰富的知识,无一不让我佩服。

  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更能体会到今天的来之不易,这直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特别是没经历过的青少年们,在这次审判中,我们不仅要记住梅汝璈,我们更要为此敲响警钟,要远离战争,珍视和平。

《东京审判》观后感2

  昨天,看了《东京审判》的影片后,许多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是浮现在我眼前。梅博士是这次东京审判的法官,他在模拟法庭前,跟英国法官闹了矛盾,梅博士坚持让我们国家排在第二位,可其他法官不同意,最后终于同意了,就是因为他坚持他自己的看法,所以法官们才同意了。

  第二天正式开庭了,28名战犯从牢里走到了法庭,当法官问他们认为自己是否有罪,令人气愤的是他们竟然说自己无罪,当然我们的法官克服了种种困难。他们的日本律师还 帮他们狡辩。

  同时又有一幕镜头很让人气愤,一名日本人民在家里对我们的一名中国记者说是我们中国人的'不对,说东京的人民死了八万多人,这一切都是中国人的错,看到这里,我心里在想:我们中国人死去30多万人,你怎么不说,还 怪我们中国人。这时,我想同学们也是在心里这么想的吧。

  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由法官们投票决定他们的生死,开始投票了,法官们投好票以后,一个法官拿起信箱摇了摇,打开信箱对大家说:“开始拆信封。”法官一个一个打开信封,结果是5票赞成,5票反对,但还 有最后一票,这时,我的手心捏的紧紧的,我多么害怕这一票竟是赞成,全场的人欢呼起来。

  这些丧心病狂的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们最后以胜利而告终。

《东京审判》观后感3

  今天中午12点半左右,朱老师和曹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去看中国人必看的电影—《东京审判》。

  到了剧场,首先拉维幕的是东京被美国人和中国人打败的情形,房屋倒塌了,许多人都无家可归,甚至有一些人从垃圾堆里爬了出来,整个人弄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可怕级了。开庭时,出庭的人有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等等。他们都紧张得在回答中国律师的问题。让我深感愤怒的是那个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人,让我咬牙窃齿,他就是—武腾章。

  华中方面的副参谋长,陆军中将。他杀了多少人,手上沾满的都是中国人血腥,他们日本人的种种行为让我恨不得将他们碎尸万断,八年抗战,我们付出太多了,然而战后,国际社会没有给我们一个真正的公平,我恨那些没有骨气的'人。

  我们中国人是不好欺负的,是世界上任何一国,一个族,一个国家都是不能欺负的,正义始终是会赢的,无论是一千年,而千年,三千年。今天的日本,大摇大摆的参拜精国的神社,公然修改教科书,右翼势力猖狂,可是国际上没有一个人可为大国做牺牲的。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日本人是懦弱的。

《东京审判》观后感4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不可忽略的篇章。1945年5月3日,远东军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审判东条英机等28名战犯。历时近两年零七个月,开庭818次,法庭记录4.8万余页,出庭作证的证人达419人,出示文件证据4000多件,判决书长达1213页。这这些数据让我无比震撼,作为一个中国人怎么可以错过!观看之后,我了解了什么是国家的尊严,什么是卑鄙无耻。

  看了《东京审判》,燃起了我的'爱国之心。日本的战犯坚决不认罪,还有一些日本人憎恨我们中国人。但是,他们可曾知道日本是多么的残暴无耻?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有多少老百姓成为他们刀下的亡魂?日本人民只知道中国人的罪行,可曾想过日本兵的罪行是我们中国的千倍万倍?而且是日本先侵略我们中国,难道我们要坐在那被他们杀吗?通过影片,我对于日本国际主义罪恶行径有了更直观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体会今天的来之不易。

  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对战犯量刑问题上产生分歧,中国法官以法律的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抢掠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大罪。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时,我十分鄙视其他十国的法官,他们说什么杀人不文明,佛会包容这些战犯。这些理由真是荒。唐‘文明是由人定的,既然可以定也可以改呀!真让人气愤!

  最后,让我们为那些死难者,为那些为中国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人,向那段历史肃穆,向那伟大的中国人致敬,向那在战争中牺牲的中国战士们献上我们最深的敬意!

《东京审判》观后感5

  这部电影主要表现的是在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情况,虽然28名日本战犯不承认自己的罪行,但是他们是逃不过证据的,在召开了长达两年的.818次审判会之后,用战犯的绞刑告慰了在战争中死难的中国冤魂。这是我国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用法律来维护尊严。

  伟大的中国大法官梅汝璈也多次与与其他法官争夺尊严,我真为中国有这样一个好法官而感到骄傲。东京审判是一次伟大的正义审判,所有的坏人都会被正义屠杀,而好人就会得到回报,因为正义是公平的,争议不会伤害每一个好人,也不会让坏人尝到一点甜头。

  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有一幕非常精彩:我国律师在法庭上用英文盘驳日本战犯的戏,这使我慷慨激昂,我多次以激动的心情鼓掌,上面每一个英雄举动都被我记在心怀。

《东京审判》观后感6

  因为事先宣传,影片《东京审判》被誉为“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应该了解的历史”和“每一个中国人必看的电影”。所以,怀着尊重历史,重温历史的厚重愿望来看《东京审判》,尽管早有充分准备,并未指望影片能够达到《辛德勒名单》那样的水准,但还是期待其具有相当的震撼力。然而,看完影片,却让我大失所望!

  影片采用了纪实体、叙事体并行共存的表现手法,将东京审判的史实与背景一分为二。法庭内为纪实体,主要再现当年审判的场景;法庭外为叙事体,描述了发生在东京一家小酒馆周围的一连串事件。问题就出在这个法庭外的编造故事上面,其情节构成为:一对恋人,两个记者。男记者是中国人,女记者是日本人,他俩久别重逢,于采访东京审判之余,几乎天天在小酒馆见面。而这个小酒馆,被编导用来代表那个特殊时期的日本社会。于是,我们不断看到“受尽苦难的日本人民”如何在东京审判期间“更加遭受煎熬”。这个戏剧性的“苦难”加“煎熬”,在不断制造日本百姓的死亡事件,穿插于纪实体的`庭内审判镜头之间。影片在两组镜头叠加交替中完成,直至最后,庭内审判宣告结束之时,那个美丽的女记者也中弹而亡,一对恋人阴阳相绝……编导如此安排,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向观众暗示什么呢?

  我们可以善良地理解:影片如此处理,是为了证实日本人民也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但是,你影片的名字叫什么?《东京审判》,而非《东京受难》;你影片的内容是什么?东京审判,而非东京百姓。东京审判的史实不是影片的历史背景,而是正面表现的主体;拍摄这部影片的主旨应当是再现当年东京审判的历史,而非编造审判之外的故事。法庭内,是日本战犯们拒不认罪,那个辩护律师百般挑衅式的狡辩。他们不承认在中国的残酷掠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那么,影片围绕法庭审判最应当表现的是什么?难道不应当用镜头更为详实地去证明中国百姓在那场侵略战争中受到的灾难吗?难道不应当出现几个具体的人物,来实质性地揭露罪犯们的真正罪行吗?

  事实上,60年前的东京大审判,历时两年七个月,为了证实日军的暴行,参与审判的中国检察官员与国际人士,曾经回国取证。比如南京大屠杀,就有中国检察助理裘劭恒与两名美国人赴南京实地取证,收集到大量证据,找到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尚德义、伍长德和目击者美籍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约翰·梅奇牧师等证人。类似这样的事实为什么不在影片中出现?为什么不能用一些逼真的中国人被残杀的镜头,来证实法庭内的审判,来给予观众心灵的震撼,而偏偏将珍贵的镜头一次又一次地对着那个小酒馆,那几个日本人。影片的实际效果是,法庭外的死亡戏剧歪曲了法庭内的历史审判。因此,我们不能不说,影片编导的基本立场有问题!

《东京审判》观后感7

  被称为“每个中国人必看的部电影”的《东京审判》,自从九月日公映以来,口碑持续走高。或许这部110分钟的电影取代不了当年摄取的那些真实的画面,或许不能完全诠释那场长达两年的世界审判,但由于它所叙述的史实和演员们出色的表演,《东京审判》不失为部不错的历史大片。

  我真的觉得不仅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看,去受教育,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去看。就像主人公说的:“我不是个复仇主义者,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这是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影片的结尾,各国法官在量刑问题上产生很大分歧,中国法官梅汝璈从法律角度痛斥了日本战犯大肆掠夺中国资源以及违反人道的滔天罪行,在投票决定是否执行死刑时,终以6比5的票数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

  《东京审判》无论就故事的流畅度和剧本的结构来讲,都十分精妙,而它对日本人的刻画也遵循了客观、人性化的描写,没有顺着偏激的民族主义的观念走向味泄愤的地步。这部电影在历史的厚重感背后让人看到了更多人性。

  看了电影《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我想,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有了更直观和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体会今天的来之不易。这直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特别是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青少年们,看了电影《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我想,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有了更直观和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体会今天的来之不易。这直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特别是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青少年们。

  我相信,很多人看《东京审判》时,眼就认出了明星朱孝天,却不知道那些坐在被告席上的是谁。今天的“栋梁”们对明星的了解远远多于历史。我们真的需要这样部电影。我们很多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距离战争的硝烟已经太过久远,对战争的了解少得可怜。除了我们自身的原因,恐怕还因为我们的社会对战争的宣传不够———我不是说要宣扬战争鼓动战争,而是指应当通过媒体使人们更了解战争。

  记住这些名字吧:东条英机,日本法西斯魁首,内阁首相,陆军大臣,陆军大将;板垣征四郎,陆军大臣,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陆军大将;土肥原贤二,策划和组织“九八”事变的主犯,陆军大将,南京大屠杀罪魁祸首,华中方面军司令,陆军大将;广田弘毅,侵华战争主谋之,内阁首相;木村兵太郎,关东军参谋长,缅甸方面军司令官,陆军大将;武滕章,南京大屠杀主犯,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陆军中将。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的名字,不是因为他们“流芳百世”,而是为了记住战争,那些苦难与耻辱。

  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那些死难者,为了那些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的人,向那段历史肃穆,向那些伟大的中国人致敬,向《东京审判》剧组的所有人献上我最深的敬意!!!

《东京审判》观后感8

  9月14日,我校全体师生观看了一部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影片《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以发生在1946年东京盟国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战犯的艰难审判过程为背景,各国法官和检察官等法律人士上演了一场场法庭传奇,尤其是中国法官梅汝璈的据理力争才扭转了局面,以六票对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战犯的绞刑告慰了在战争中死难的中国人民。

  我是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对于六十年前的这段历史很陌生,觉得不可思议。通过观看电影,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新的了解。我感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由此带来的沉痛灾难,我们中国人要牢记这段历史。

  影片中的梅博士,在量刑前对各国法官的劝说让人激动。最后以六票对五票的一票之差,赢得了胜利。这时,放映厅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此时此刻也很激动,梅博士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开始遗忘,我想这就是学校组织我们观看这部电影的目的吧。战争是可怕的,无论对于哪个国家,都将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

《东京审判》观后感9

   在看《东京审判》的时候,由于昨晚熬了很长的夜,起初处于困乏状态,加上影片那样沉闷的气氛,我得抱歉我居然睡着了。但当电影播放至检察官对日本战犯义正词严的审问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人,我瞬间睁开了眼睛,或许我想看看这些罪恶滔天策划了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的日本战犯在他们脸上是否会流露一丝的悔意,但是鬼子终究还是鬼子,终究让人失望。    我睁大眼睛仔细看着,竖着耳朵仔细听着,回避掉这部影片的技术性问题,我更关注它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我想这是一次人性的拷问。    影片拍出了纪录片的风格,许多画面色彩与音响的处理引领后来者仿佛重回了现场,让人倍感沉重。加上真挚的旁白,一个极富善良与正义的声音贯穿了整部影片。整部影片暗暗对人类发自肺腑地提出一个个沉重的问号:战争是什么?什么是爱国?文明又是什么?    正如抗日战争一样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正义之战,反法西斯之战是正义之战。所以这次审判也就意味着是扞卫人类正义与和平的一次审判。它必须取得胜利!否则正如梅教授在片尾所说的那样:我们很难想象世界人民将会怎样?这个世界的未来将会是怎样?    上帝说当人类产生了“善”,罪恶的源泉也便开始蔓延。因为小部分人对权利和财富疯狂的追逐或自身的非法利益,就引起血肉之躯的争斗与杀戮。这样的战争是令人发指的。它因私欲而起,扰乱世界,践踏生命,也践踏着人的尊严。所以我想每一个从军者首先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人,其次再是一个军人。古时候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铁论,那是封建社会的标杆,不应残存在现代社会。每一个军人不应该只是当权者的傀儡,不应只是他人的杀人工具。应如影片中芳子的哥哥正夫那样有自己的判断,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的良知,其次再是一个军人,并只为正义而战。    一切非正义的战争都是值得声讨的,因为人类生于爱,这是对爱的践踏。有战争,就会有疼痛,就会有生命的陨落。    日本侵华战争残害了中国两百多万人民。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后的关头,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固的长城,这个时候人人皆兵。这已不再是一场战争,这是一次民族的'救亡运动,一次对奴役的反抗,一次对自由的争取,一次对战争的驱逐。这也是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呐喊!    爱国这个情结每个国家都有,而什么是真正的爱国呢?没有民,就没有国,民不爱国,就没有国家。所以我理解影片中那几个激烈分子在日本战败后的失落而极端的情绪。因为他们爱国,他们把日本当作自己的国家,他们崇尚它。只是他们在爱国的同时忘记了人性,他们是盲目的信仰,更不知道他们究竟在信仰什么。    国与国的界限不过是地理位置上的,而人类本身的渊源却深不可探,谁敢保证战场上面对的敌人没有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可能呢?所以爱国首先要爱世界。我认为影片也是暗中阐释着这一观点的,既然中国人和日本人可以相恋,既然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可以用多种语言沟通,既然人类情感是没有界限的,既然人类文化是可以交流的,那么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就应将心比心,首先懂得博爱,才有资格爱国,爱真正的国。    不知道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是一个怎样的思想,为什么那么多日本人崇尚它,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劣质的反人性的文化怎会遗留到人类的文明时代?我猜测它本应只是一种值得赞扬的精神,却不知是哪一些人偷梁换柱更改了它真正的含义,以谋取私利,最终也给了日本以及人民沉重的一击。    或许人类文明的前进总是要付出艰辛沉重的代价的,中国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付出了太惨痛的代价,那是中华民族忘却不了的伤痛。于是我们深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而日本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令天地震怒。世界人民的反击是惩罚,审判是惩罚的延续,我想更是在此中寄寓唤醒日本人作为人的良知的希望,可惜鬼子拉长的脸上没有任何悔悟。但愿深受其害的日本人民他们在付出这么惨痛的代价以后,他们所崇尚的文明会有所进步。    而偏感性的我同时也懂得这个世界永远不会永远安宁,就像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有人类的地方有善,就会有是非,所以法律是必须的。就如梅教授最后在影片精彩的反问一样;法律是什么?法律的作用是什么?是的,犯了错,就应受到惩罚,人首先学会的,就是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担当,否则不配做人。而让行为跟着良知行走吧,总会离上帝更近,离法律的制裁越来越远的。   

《东京审判》观后感10

  看了电影《东京审判》,好像给我们喝了一杯烈酒,燃烧起我们的爱国之心,又像给我们打了一针清醒剂,促使我们对法西斯阴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我想,凡是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行径有了更直观和更清楚的了解,也更能体会今天的来之不易。这震撼人心的教育作用是深厚的,特别是对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青少年们。

  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从未亲生体验过被别国人侮辱、残害的悲痛,上一代的.是是非非似乎已离我们很遥远。但整部影片却让我刻骨铭心。上代的恩怨需要有一个了结,但决不是新生代的我们,我们不应生活在渗透仇恨的时代,我们应以健康向上的面貌来迎接每一天,这是国家所期望的。

  爱国主义绝对不是无尽的仇恨,对他国的鄙视,而是要我们学习影片中梅法官在和外国势力交接中不卑不亢,坚决维护国家尊严,在关键时刻站起来,大喝一声:“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我们学生不也是如此吗?

《东京审判》观后感11

  记得《庄子》中的一句话:“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这句话形容抗战再恰当不过。抗日战争这历史性坎坷,妇孺皆知,一首首经久不衰的红歌,一部部怀旧经典的影片,一盘灰迹斑斑的磁带和早已泛黄的革命书页,老革命家留给新一代中国人不仅仅是这些意义作品,还有能传承、能与时俱进的实为铮铮铁骨的抗战精神。它是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人本精神;它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它更是生息繁衍的民族精神。

  历史的身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远去,此时此刻,你是否会重新思考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我想,这才是安财青年法学社带领大家重温历史、回顾东京审判的目的所在。在影片中,你会看到梅汝璈坚持按照日本签定投降书的`顺序排列法官座次,因为这关乎一个国家的尊严,你也会看到方言与英文的结合,讲话铿锵有力,措词严谨。你同样会看到他斗志昂扬,据理力争充斥荧幕。最后,你更会看到,那一票定胜负的惊心动魄的场景。此时的我,屏住了呼吸,但却执念最后的一个“是”。

  回味历史,我们被震撼到的是革命家们怀着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实现理想可能的信念,是为国家现身、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我们也会感受到那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的那份凄凉。抗战路漫漫,革命先烈呕心沥血,雄赳气昂。有的人化身背包客,踏上抗战故土,重温历史感悟。有的人孜孜不倦为中国崛起做着贡献。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们更应立鸿鹄之志,展报国雄心。这是新时代的抗战精神,更应与时俱进。

  展望未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栋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青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拥有坚刚耐苦、勤劳自励、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状态,牢记使命、不断超越、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这便是一种责任的代言,同样也是对于老一辈革命家精神的传承。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体味韶光珍贵,需感悟革命先烈的为新中国革命献身。

  喇叭仍咽,战鼓犹响,马蹄还鸣,时间不会磨平抗战记忆的棱角,我们切勿朝花夕拾,更应且行且珍惜。

《东京审判》观后感12

  今天引领孩子们了解中国在解放前那段屈辱的历史时,发现他们对这一切知之甚少,无法与历史产生共鸣,于是产生了给他们恶补一下历史的念头。下午,我在黑板上刷刷写下几个大字: 《东京审判》——电影赏析。

  毋庸置疑,就成年人而言,这部影片很沉闷,也很拖沓。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忍受得了这漫长的111分钟吗?我提前给他们打了预防针:“这不是好玩的《喜洋洋和灰太狼》,有些同学边做作业边看老师也不会批评你。但是,今天不同,这部影片是历史片,我们一起回顾那充满斑斑血泪的历史。它的分量很沉重。里面有大段的英文和日文对白,你不认真看,不仔细盯着字幕,会看不明白。注意,要体味主人公梅汝璈的语言,捕捉每一个人物的神情。”

  然后简单在黑板上写下了影片中的主要人物的名字,介绍了之间的关系。

  回头一看,孩子们脸上的表情已变得十分肃穆,个个正襟危坐在着。

  用鼠标点击“PLAY",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伴随着轰轰的声响,孩子们睁大了眼睛,那是两颗原子弹投在广岛长崎的画面,教室里安静异常。

  这是我第二次观看《东京审判》。

  那段足以让每个人中国人铭记在心的充满苦难、血泪、暴虐的耻辱往昔,我其实了解地也很片面。因为教室里有36个学生,他们不一定都能看得懂,我不能有一点分神,必须及时给他们做讲解。

  当一段真实的影像资料再现,日本侵略者荼毒着中国人民时,我紧咬着嘴唇,眼泪忍住了,但我明显感受到胸口那股汹涌澎湃的气流在撞击!深吸了口气说道:同学们,日本侵略者在1937到1941年,4年内,杀害了我们的同胞200多万!这就是事实的真相!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画面一切换:出现了一张罪恶的脸——东条英机,发动侵略战争的甲级战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当检方律师质问他有否发动侵华战争时,他一概加以否认。当律师问道:假如你和在座的20多位战犯得以释放,你还会重复以往的行径吗?东条英机:是的。周围一片哗然。我瞥了眼孩子的反应,他们大多眉头紧锁,个别激动的`发出了抗议。

  影片接近尾声,学生的耐性超出了我的想象。

  当十一国法官代表针对如何给这些罪大恶极的战犯量刑产生分歧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那颗幼小的心灵也为止揪紧了。

  我是从这部影片知道了梅汝璈其人。泱泱华夏,遭受磨难,涌现了众多爱国人士。但是,仅有一颗爱国之心,在嘴上痛骂日本鬼子来泄愤,那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凭借着资深法学家的身份,具备超凡智慧和顽强毅力的梅汝璈先生能站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进行滔滔雄辩、慷慨陈词真让每个中国人拍手叫好!看到最后一票表明赞成给战犯处于死刑时,我又一次激动得热泪盈眶。学生们则发出了一片欢呼。

  一部节奏拖沓沉重压抑的历史片《东京审判》,好动的孩子们如此认真有头有尾地观摩下来,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心情。我感到身心凝集了太多太多的情绪:悲伤,难以言说的悲伤;愤怒,像火山爆发似的愤怒;还有无尽的凄凉……因为落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因为落后,所以挨打。

《东京审判》观后感13

  是一个口头上很爱国的人(还没有足够严峻的实际行动来考验我),老婆深知这点。

  临近9.18,老婆一直吵吵着要陪我去影院观看《东京审判》。几次机缘不巧合也失了去影院的兴致。于是买了张正版的DVD回来,在家观看。

  看到约摸一半的时候,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愤怒的指甲陷入肉内,想打架的冲动在体内沸腾,恼恨的情绪冲击的泪花涌动……

  我实在无法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对我们的国家犯下了那么多罪行的日本人如今在中国的大地上横冲直撞;

  部分在上两辈还和日本人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之恨的国人,如今竟然以在日企,深受日本文化的教诲而沾沾自喜……很多日企的中国员工习惯了小日本那套低三下四的礼节还以此自居为“高等”……

  很多人用着小日本销售到中国来的二三线产品,还以为“日货”代表了他的.消费水平和身份……

  很多人开着同时生产武器的日本公司生产的日本车趾高气昂的行驶在中国的大地上……

  ……

  很多很多的例子,我一直不可理解。

  反观日本。

  日本人从战败的那一刻起,就愤恨中国,鄙视中国。所有的日本士兵、军官都认为日本是被美国打败的!和“你们支那”没有任何关系!

  日本人从发动战争到现在,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认同、承认他们发动了侵略战争,目前日本99%的青年人不清楚他们的爷爷在中国犯下了什么样的滔天罪行……

  99%的日本人回忆起二战,只知道东京轰炸、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而不知道南京大屠杀、轰炸上海、轰炸武汉;只知道日本被美国打死了十万平民,而不知道仅仅南京,就有30万无辜的人丧生于鬼子之手!

  日本人到现在认为中国人是低等的、肮脏的民族,日本人到现在认为中国的男人只配做他们的雇佣工人(包括白领),中国的女人只配在日本男人的身下挣扎,呻吟……

  在二战中死在中国土地上的日本鬼子的家属到现在不承认他们的亲人是在侵略中国的时候被中国人民的英勇战斗淹没的,他们只知道他们来“帮助”落后的中国,而中国人野蛮的杀害了他们派去的使者……

  ……

  很多很多的例子,我一直不能原谅!

  看到这个帖子的人很多用着日本生产的相机、电视、手机、DV、化妆品、汽车或其他产品,或许还有一些人每天在日本公司对自己的日本上级行日本礼节。我不理解你们这样生活是否会心安理得?你们看到《东京审判》的时候心里是否会有一丝不安?或者,你们根本不会去看《东京审判》?

  我在这里不想提韩国人是如何用行动来对待那段历史,和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因为韩国是个小国家,大韩民族也仅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我在这里也不想和某些人争辩我说这些话有没有现实意义,或者我们有没有可能和日本断绝经济往来;

  我只想发泄我心中的不满,就像今天看完这个片子我在南开大学的球场上的行为一样--到处寻找那些日本的留学生,问问他对中日战争的看法。如果他的回答不能让我满意,我会用暴力来发泄我胸中的怒气!

《东京审判》观后感14

  早听说了《东京审判》这部爱国主义影片。12月的一个夜晚,我们一家人一起看了《东京审判》,真的很令人振奋。

  《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国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的那段历史。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开庭,持续到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历时两年零七个月,最终把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送上绞刑架。

  《东京审判》基本真实的再现了从1946年5月3日开始的,历时近两年零七个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那段历史。该片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浓墨重彩的法庭辩论场面,当看到日本战犯对滔天罪行的无耻抵赖,非常气愤;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当进入法官问讯时,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战犯却异口同声地说道“我无罪”,这是无视国际法律、无视人道主义的军国主义表现。在审判过程中,东条英机、板垣真四郎等说,“我们出于同情和友谊”,“我们是热爱和平的日本人”,“我们是自卫战争,不违反国际法的战争”,“日本没有侵略满洲的任何行为”。更加令人痛恨的是,在抗日战争中,日本竟杀死了二百零一万五千多个中国人!而看到中国法官对日本战犯的愤怒痛斥,又觉得很过瘾,大大出了一口恶气。

  来自中国的法官梅汝璈,在开庭前就在法官的座次问题上,通过据理力争,为中国赢得必要的尊严。我印象最深刻。应该按什么顺序来排法官出场的顺序呢?梅法官主张按照日本投降仪式上的签字顺序来排座位,通过他的`坚持和据理力争,而获得胜利。

  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坚持,铮铮铁骨,义正词严,最终,法庭长只能对梅汝敖说:你成功了……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

  “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而他在对战犯量刑方面更是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申张正义,就在很多国家的法官不赞成使用死刑的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极力主张对首恶必须处以死刑。他说:如果不把他们判处死刑,又怎能告慰在侵略战争中无辜牺牲的几千万中国人,又怎能保证军国主义分子不会死灰复燃。他甚至做好了在不能完成使命的情况下蹈海以谢国人的准备。当时举手表决的场面看的我大气不敢出呢。经过了无数次激烈争论后,他终于使得一部分法官同意了自己的观点。虽然最后的表决场面很是令人窒息,但终于还是以微弱优势把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7名首犯送上了绞刑架。这已经是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人在国际法庭所能争取到的最大胜利了,梅汝璈功不可没!梅法官用对战争犯的正确判处,告慰了百万被屠杀的中国国民的亡魂。

  记起学生时代看过的《黑太阳731》,更加觉得仇恨深大,日本的特种部队在中国,肆无忌弹的拿中国人做细菌试验,我们一帮学生看得哭泣不已,太残忍了。有一回在旧书滩还买了一本关于《黑太阳731》的书,看了一些,实在不敢看下去,那些日本人太没人性了,细菌试验死了多少人啊!我悄悄把书扔了,我看到觉得内心十分恐惧,对日本人充满仇恨。

  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了那些死难者,为了那些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的人,向那段历史肃穆,向那些伟大的中国人致敬,向《东京审判》剧组的所有人献上我最深的敬意!

  历史不能忘记。要强国雪耻。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共识。

《东京审判》观后感15

  今天下午,我们单位组织大家到大众影剧院观看《东京审判》。因为单位离家很近,我平时都是步行,单位一位不错的同事骑电动车带我去的。

  《东京审判》首次将发生在1945年5月3日到1948年11月12日长达两年多的国际审判搬上银幕,真实记录了当年在日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对以东条英机为首的28名甲级战犯的审判。向全世界人民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当年侵略中国的罪行,以真实的资料披露了“918”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的真相,艺术地再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法庭对日本战争罪犯审判的历史过程。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与教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教训,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一活,维护世界和平。

  据影片的导演高群书说,影片的'拍摄也几经波折,几乎夭折,幸好党中央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关心,还有上影集一团一公司及时接手成为影片的出品方,影片才得以拍摄成功。为此,我们真是要感谢他们为中国的老百姓和世界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东京审判》通过了纪实美学和生活线索一交一错的方法来再现历史。很多资料选的都是很精美的。动员了许多明星,如刘松仁(香港)(扮演中国大法官梅汝傲)、曾志伟(香港)(扮演真正有悔罪感的侵华日本老兵)、英达(扮演中国检察官)等等,他们都充满激情和正义感,都尽心竭力、还有一些日本不出名的演员(有的年纪很大)来演日本战争罪犯也演得很好,很多镜头拍得很有感染力,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强烈的民族正义感、人类的尊严大大超出了去欣赏一部电影艺术的角度。据说中影、上影集一团一公司还要千方百计将这一部影片到日本去放映,也让大多数有良知的、有正义感的日本人民看到这部影片,教育日本的年轻一代,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由此可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更应该好好观看一遍《东京审判》这部影片(甚至于一遍不够,可以看多遍)。

  观看了《东京审判》影片后,我感到:好的电影一定要表现正气,表现正义,表现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表现我们这个人类的进步和文明,不能把一些黑暗的、沮丧的、灰色的乃至很落后的东西作为好的一面来加以表现,而应该加以谴责和鞭执!《东京审判》就是典型代表。

  《东京审判》这部电影原本准备分上下集,整个片长达四个多小时,现在剪辑为两小时不到的影片。但因影片语言约三分之一为英语、三分之一为日语,只有三分之一为华语,场景变化不大(大多数场景在法庭上),情节较单一(审判情节占绝大部分),法律条文和用语较多,但绝不乏味。

  这是一部很给中国人长志气,优秀的、不可多得的好影片!

【《东京审判》观后感】相关文章:

东京审判观后感范文09-26

《东京审判》观后感优秀06-24

观东京审判有感优秀01-04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11-07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03-23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精选]07-05

民事审判庭工作总结04-06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实用】07-05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合集)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