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

《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4-10-25 07:02:5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合集(4篇)

  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观看欣赏许多优秀的作品,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合集(4篇)

《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1

  自古以来,就有无数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前仆后继。救国,富国,强国。他们敢于背负理想,一步一个脚印。血与泪成就的理想,照亮了他们,感动了我们,照耀着整个中国。

  2023年9月19日,军地各界人士到北京送别一位特别的老人——空军上将抗美援朝一等功臣王海。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美军便进军朝鲜。唇亡齿寒,毛主席派志愿军前往朝鲜抗美援朝。王海率领着年轻的空军飞行员赴身前线。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只要在空中与敌人相遇,每个志愿军空军飞行员都表现出不畏强敌的勇敢。湛蓝的天幕下,是他们与敌人周旋的身影。他们眼中有保家卫国的决心,胸中有烈火般燃烧的豪情。王海率领的空三师九团一大队共击落敌机二十九架,荣获集体一等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他们用激烈的烟火谱写历史,用血肉之躯撑起新中国的未来。

  他是解放军空军发见证人,是一盏明灯引领英勇的军人前进。他和千千万万志愿军一样,是划破苦难黑夜的剑。他们的理想汇成一束光,迎来了硝烟后的黎明。

  山河已无恙,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他们的理想他们的意志如映山红一般,开满了整个山头开满了整个中国。中国已经慢慢步入了和平年代,人们不再受战火困扰,不再流离失所。但为家为国的理想仍未泯灭,科技的力量从先辈手中接过了祖国的未来,用新的笔触谱写华夏辉煌的诗篇。

  2023年六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桶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部完成谢军的团队创造性的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

  谢军大学毕业后投身航天事业,参与了许多国家重大航天工程。2006年,他参与北斗二号工程,在核心部件无法按时到货的紧急关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带领团队实现技术突破,成功实现自主生产。他常几天几夜不眠不休,曾几次晕倒在卫星发射现场。随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顺利升空,在浩瀚宇宙发出属于中国的光和热,那无数个日夜的艰难困苦,失败的刻骨铭心和内心无尽的苦楚,被一一咽下,剩下的只有炽热滚烫泪水。

  “嘀嗒,嘀嗒,中国在等待你的回答。”

  他用青春描摹满厚厚的机械图纸,他用生命点燃东方漆黑夜空中的北斗七星。

  “你的夜晚更长,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时间无限细分,你让速度不断压缩。”笔尖划过的`每一处,似乎都绽开了一朵朵向阳而生的理想之花。几十年的努力,他的鬓角生出银丝,他的步伐不再年轻,但是那颗怀着祖国的心脏依然砰砰直响,让理想一点点向现实靠近。

  “北斗,照亮中国人的梦。”

  70年前,为了刚成立的新中国,为了后辈能过上好日子,志愿军们怀着坚定的理想远赴朝鲜战场。70年后,为了国家富强,科研人员与家人分别日夜攻坚,他们的理想如北斗星一般,指引着我们。少年强则国强,今天,吾辈之少年忠于理想,发自己的光,照耀中国。

《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2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许多伟人,他们为中国乃至全人类做出不可泯灭的贡献,他们都是为自己的梦想,信仰而奋斗,努力。而正是因为有这一群人,中国才能如此富有,强大。

  定宇自发光

  2023年的疫情突如其来如,如猛兽般迅猛,瞬间席卷了整个湖北,在疫情防控战打响时,一个步履蹒跚的背影显得是那么特殊。

  张定宇是湖北金潭医院院长,可是不幸患上了渐冻症,双腿行动不便,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冲在最前线,果断决策,处理,带领着整个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为抗疫做出卓越的贡献。张坚守在岗位上,无论是自己不幸罹患渐冻症,还是妻子患上肺炎,都没有将他击垮,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日子里,他靠着自己那钢铁般的意志,和实现自己理想的决心,他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抢救患者。他是个医生,但他却跑的比时间还快,从这方面来说,他已成为了一位英雄,一位战士。

  张定语与自己的命运叫板,在抗疫的最前线,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的白衣卫士一起守护无数人的生命与健康,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男儿赴生死

  2023年是多灾的一年,我国南方地区受到雨水的大肆侵扰,在安徽庐江县,一个坐在冲锋舟前的身影被定格在那里。

  他便是陈陆,庐江县消防大队的指导员。在雨水泛滥,山洪爆发之时,陈便带队第一时间冲上前去,在这期间,陈进行了411起救援,辗转了五个乡镇,连续奋战,一共救出群众2665人,在陈生前的最后一次救援中,他身心疲惫,却一脸坚毅,义无反顾的`踏上冲锋舟。在营救的过程中,陈等人的橡皮艇侧翻被卷入了波涛汹涌的洪水中,队员相继被救,可陈却再也无力浮出水面,他壮烈牺牲了。在这种时期,陈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每次救援都抱有为了理想,人民,为国家而牺牲的准备。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陈每次最先出发,最快到达,舍小家保大家,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他就像浪尖上的逆行者。

  素心托高洁

  教育使国民文化素质提高。在云南的大山中,有一位伟大的女教师,用自己的汗水与勤劳书写着自己的理想的华芳。

  张桂梅,她在2000年的时候目睹了太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于是,她立志建立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张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届时,丽江华坪女子高终于建成了,可张桂梅却发现很多人不愿去上学,于是用家访的形式走遍大山各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来上学,张十分欣慰,可是其身体的健康愈况而下,日复一日的超负荷工作,张撑不住了,于是在一天晚上便昏迷了。次日早上,张不顾医生劝阻回到学校,监督学生学习。

  张是自己理想的谱写人,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还圆了大山中孩子的梦:到外面的世界闯荡。

  每个家喻户晓的伟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他们为自己的理想拼搏不息。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一个个理想照耀着中国。

《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3

  最近一段时间在基层党建网上看了不少的优秀党建纪录片,在这些纪录片中间《理想照耀中国》系列纪录片是我比较欣赏的几部作品中的一部,该系列片共有5集,刻画了李大钊、王尽美、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共产党人的形象,尤其是第五集《执政之要在为民》,片中的四个人物,是新中国各个时期共产党人的代表,横跨了建国后的近四十余年的时间。尽管时代变了,但他们的理想和信念始终如一。他们朴素、善良、正直,见不得人民贫穷受苦,以自己对人民群众广博的爱心和同情心,身体力行地改造新中国,发展地方经济,推动教育和改革。为新中国的`建设,他们付出毕生的精血;为百姓生活的富足;为社会的和谐安定,他们燃尽自己生命最后的光亮。他们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回答了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作为执政党的一名党员,如何保持共产党人本色,坚持党性原则,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做人民的公仆。他告诉了我们一个人应当有个理想,并不断为之努力,这样人才不会获得很飘,得过且过。

  在现在这个日益发展进步,充满着各种各样诱惑的社会中,如何向前辈们一样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对我们这些新时代党员的考验。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人入党的动机是不是正确,往往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有直接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科学地阐述了上述问题,只有认真学习这些理论,才能对这些问题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

  第二、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人们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获得。要通过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

  第三、要通过学习优秀党员的模范事迹,来增强自己对党的感情,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实际行动,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认识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串于党的一切活动中,任何时候都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第四、贵在坚持。要谨记组织上入党是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是一生一世。毛泽东同志说过:“有许多党员没有完全入党,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我们应引以为戒,不论组织上是否入党,都应做到先在思想上入党,要注意长期进行自我检查。我将对照党员的标准找出自己的差距,以高度的自觉性,正确的认识自己,严于剖析自己,坚定信心,执着追求,使自己更快的进步,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4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诗书万卷,字里行间无不见“家国”。无论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誓言,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无论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奉献之情,还是“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的大胸怀,大境界……一切的源头都是深埋藏在华夏儿女的心中生根发芽的家国情怀,其早已渗入每个人的血液,流淌着,代代相传。

  家国情怀,是个人对国家,及其文化带着深深的认同感,自豪感,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其中带着对家,国,的深情大爱。常言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好,家亦好。

  而家国情,永存国人之心的原因,正是“自信”。直至2019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GDP超10万亿美元,是日本的两倍多;完成史无前例的南水北调工程;建成世界第一三峡大坝;杂交水稻的成功培养,获得巨大增产,养活更多的人;嫦娥四号着陆月背,祖国航天奇迹惊讶世界;中国天眼,北斗卫星,神舟飞船,两弹一星,北京奥运,中国女排……等等的国家荣誉,赋予了每位国人强大的自信,我们自信于世界,于祖国,于家。祖国的强大,是我们坚实的后盾,是我们引以为豪的。

  家国情,存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厚流光”,其灿烂悠久的历史,对每一个华夏儿女影响甚大,《三字经》中“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的故事印在人们心中,使我们懂得,孝敬,就是最大的道德。屈子的《离骚》感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教会后人要为坚持高尚品节,不惧生死的忠贞之情。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我们,指导着我们,我们又怎会不从心底自然而然地生出家国情?

  家国情,还藏于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于百姓幸福康健的生活中。人常说“没有和平的时代,只有和平的国家。”我们的国家,中国,正是一个支持和平的负责任大国。在中国境内,没有战乱纷争,没有民族危难,没有社会的动荡。若是问有什么,那自然是安定祥和的社会,安居乐业的人们过着舒适祥和的生活。2018年九月,日本台风“飞燕”破坏了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连接外界的唯一桥梁,瞬间机场成为海上孤岛。中国的救援人员以及大使馆人员迅速到达该地,护送我国子民安全撤离。中国的担当,不仅表现在国际大事上,还体现在心系群众,关爱子民上。历经接近七十年,每个国人心中,对祖国的爱,不言而喻。

  人们的家国情,是骨子里抹不去的,对祖国家园的热爱深情。爱大家,并不是要求我们抛弃小家,而是要我们自“小”到“大”,由心而发,流出名为爱的涓涓细流。

【《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01-15

《红星照耀中国》观后感07-03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07-13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05-22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6-16

[荐]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07-08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9-14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3-21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