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

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

时间:2025-03-13 06:59:3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

  当观看作品时,我们会沉浸在情节之中,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

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1

  中国美术馆,“伏尔加河之声—俄罗斯油画精品展”。20世纪以来,俄罗斯美术家在其民族艺术传统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表现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美术家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的艺术风格。“沉醉的格拉克拉”、“老人和玻璃瓶”、“母亲”、“织毛衣的女人像”、“瓦罗纳城的姑娘”、“圣诞夜”、“洗桑拿的父子”、“悼念”、“女孩”、“静”、“梦”、“夏天”、“梳头”、“歌声”、“锅炉工”、“送葬者”、“安娜”,以真挚的感情描绘了俄罗斯的土地与人民,表现了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中国美术馆,“走向文明的自觉—袁运生艺术展”。袁运生,是我上世纪80年代就仰慕的一代名家,他为首都机场创作的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后来他去了美国,但在他的创作构思中,中国古老的神话故事一直是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这也令他的`绘画充满了变幻莫测的构成关系和叙事线索,使他在画面中塑造着接近远古洪荒时代中的元神形象。他孜孜以求的是在精神维度和语言表现力上的碰撞。

  但他的画风还是有具象风格,如“女儿”、“始祖像”、“臧老艺术家像”、“愤怒的塞尚”、“老义士图”、“卖马”、“母亲和不安分的儿子”、“千年土地翻了身”、“三个枪手”、“四两拨千斤”、“咤”、“孔子、墨子、老子”,但同时,又熟稔抽象风格,如“道源”、“对话”、“乐”、“母子的世界”、“无际的天空”、“殉道者”、“早春”,其中的“殉道者”,早已熟悉,今天终见实物。艺术有无数高峰,惟他独享千峰。

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2

  在春雨的抚摸后,空气更加清新,万物更加富有生机。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随着父母来到了美术馆门口,准备参观美术馆。我们随着人群排起了长队,而我的心情也十分激动,每当想到我马上就能看到世界著名画家的作品时,就恨不得希望时间能过得快一点儿,再快一点儿。我又看了看别人,他们也与我一样,把心情“挂”在了脸上。

  很快,我们便进入了展厅。虽然展厅里人山人海,但是秩序却井然有序。所有人都在与画中的人物交换眼神。我也来到了一幅油画前,来欣赏它。这是一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油画。可当我走近了它,仿佛身临其境:在烈日的照射下,有一片土地,已经干得不能再干了。“人”字形的'裂痕到处都是。这时,太阳并不像人们赞颂的那样温柔、可爱,而是像一头凶猛的野兽,在不断地搜索着食物。

  就是在这没有一点儿水的情况下,奇迹发生了!一丝绿色竟然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这是一颗嫩绿的小苗,它的枝叶翠绿欲流,好像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吐露出来……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我的心就像在一万只鼓同时响起,完完全全地被震撼了!这一幅平凡的画在我心中确是伟大的。它让我突然明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它没有放弃对生命的希望,而是顽强、不屈服,为了生命的重生,它在不断地努力着。我看到的只是一个蓬勃向上生命。但是,我还看到它在地下的痛苦和挣扎,它在顽强地拼搏着。

  “阳光总在风雨后”,没错,当它舒展枝叶时,心情是多么激动。就是这样的一棵小苗,它的精神让我们永远顽强、永远努力、永远向上。在回家的路上,我“带走”的不仅是著名画家们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的特点,还是一颗幼小的种子,他正在泥土里不断地挣扎,不断地拼搏,不断地生长着……

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3

  年以来,中国美术馆推出了“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藏品陈列展”。看罢此展,感言如下:

  画儿画到境界,画气与人气相似。展厅门口的四大家头像,煞是吸引入。我观瞻着四位巨匠的风采,想:任伯年有一种单纯而显得薄气的脸,双眸清莹而有灵气,才华过于福泽……

  吴昌硕人瘦小而气魄大,面庞上的沉雄冷峻之气令人生畏,好像与他画幅上的'热烈奔放有点反差,容颜有些阴沉……

  齐白石老人神采奕奕,那双眸深沉而智慧,大大的头颅不愧寿者相,九十余年的人生阅历竟未让他变得世故。萍翁的气质,除了大气还有纯粹和天然。 黄宾虹则一副优雅从容气象,或许是白内障眼疾使他的眼神有点散,总之,宾虹散人(其号)一片潇散的风采,好像什么都无所谓了……

  进入展厅,先拜访任伯年,他太有能力,太有本事!人物、山水、花鸟、走兽无一不精。而且,多是能品。人工之巧,不能臻大美之境。其画太像画了!《羲之爱鹅图》则让我神往。

  缶翁(吴昌硕号)的雄强,体现在梅花与紫藤上。枇杷也画得美。苔点最见功力,大笔淋漓,石头则独步天下,柔里含刚。画桃让人垂涎,笔力扛鼎而又古艳。可惜,他的画总不免于有点讨厌的黑气,有时不干净。

  白石老人像个胡同市井里的神仙,我喜欢他那方“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的印文。其画让我复归于田野,复归于童年,复归于自然。他不动心机,平民自贵,那团清气、和气、正气、大气必传不朽!他的画太干净,干净得一尘不染,蛙声十里。过桥的猪群,陶然忘札烟柳画柳,平波如心绪。我一直偏爱白石山水,古今不二。那刘海蟾,美又丑。那柳丝中的牛,可以羞煞老毕(加索)!那《八哥玉兰》憨态可掬。那青蛙…… 宾虹叟是个江湖高手“太极拳法”大师,他每招每势都有内蕴之气,他是练内功的。他的画儿太不像画儿,黑乎乎的,一片狼籍却有自然美感,老子说:大巧若拙。黄画就是学问!黄先生根本不在乎眼前,牛。

  任画能,吴画妙,齐画神,黄画逸,这是近现代四品。

【中国美术馆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参观美术馆记叙文12-03

大学生美术馆实习报告01-24

《中国》观后感01-11

《感动中国》观后感12-23

《中国机长》观后感09-16

舌尖在中国观后感01-07

《地理中国》观后感12-21

走遍中国的观后感11-29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