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时间:2025-08-26 07:02:4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

  刚刚看完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我一向不太爱看战争片、枪战片、谍战片之类的电影,今天陪朋友一起,也没有心仪的电影上映,就看了长津湖,颇受震撼。不过我有心理准备,毕竟是票房冠军的续集。

  电影拍的是朝鲜战争中解放军阻断美军撤退路线的片段。生活中有人动不动就叫嚣打仗,甚至我以前的铁路同事们谈论起贫富差距大的话题时,口口声声说道:“应该来一场战争,打一仗就好了。”我听后嗤之以鼻,什么样的榆木脑袋才会期盼用战争解决问题。当即我便反驳道:“打起仗来你也得拉去当壮丁。”

  现在的人们生活太安逸了,很难感受到战争的血与泪,电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人们大多只看到中国取得了胜利,却没有对战争带来的伤害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对战争的伤害认识得不够深刻。因为毕竟不是自己上战场,多少会有点局外人的感觉。经济倒退、破坏文明、环境污染这些宏大的后果已是老生常谈,我更注重对于我们这些小人物来说,妻离子散、身体伤残、心灵创伤才是对我们的危害。如果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恐怕很难感受到,不难想象,生活中一根尖刺扎进肉里都疼得龇牙咧嘴,试想一颗子弹命中身体,或者炸掉一条胳膊,那该是多么巨大的疼痛。

  电影中一辆敌军坦克阻碍了任务的完成,坦克近在咫尺,战友危在旦夕,军人们一个接一个勇猛的抱着炸药包冲向坦克,以命破防。每当我看到这样英勇自我牺牲的场景,我都会不自觉的想:如果换做是我,我敢上吗?想这样的`问题属实有点搞笑,可一旦仔细思考,想必很多人都要犹豫一下。这么些年来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你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大多数人也会遇到,你所产生的想法大多数人也会产生。那么推己及人,我觉得没有人是真正“勇敢”的,一个人,一个正常的人,肯定都怕死,奔赴战场的军人也不例外,而真正的勇敢,是明明心里害怕,却还挺身而出,因为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一个怯懦的人,明知道该行动,却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生活中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且不说大到牺牲生命这么伟大的壮举,哪怕说出实话、承担责任、面对自己此等小事都做不到。确实可悲。以前在铁路上班的时候,我们一群同事天天在私底下抱怨干活辛苦、工作量太大,而且工资也不见提高,都嚷嚷着等领导来了大家一起提意见,可每次现实情况却是当着领导的面没几个敢吱声的,偶尔有一两个“出头鸟”引出话题,见没有其他人附和,随即也就作罢了。相当一部分人的习惯仅限于嘴上来劲,真正需要付出行动的时候秒变怂包。

  战争是一台屠戮机器,一旦打响难以及时刹车,如今的战争更是不可轻易发动,核武器的威力足以毁灭整个人类文明。

  纪录片真实的反应了战争让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生活安逸的人们仅仅因晚回复一会信息都要心生不满,这让我想起来网友们评论的那句玩笑话:人不能吃的太饱。电影让我们更有冲击性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人类真是健忘,其实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好在我们是很幸福的,出生在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说这话可能会有种盲目吹捧的嫌疑,如果在十年前说不定还会被讽刺一通儿,但事实是我们的国家实力在一点一点展现出来,很多网友也都意识到这一点,爱国风潮以及文化自信正在逐步升高。

  不管怎样,哪个国家的百姓都不应该为政治争端付出生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以大爱对待世界,尊重生命,这是作为一个人应有的道德。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2

  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电影的名字叫《长津湖之水门桥》。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伍千里的连长,带着自己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坐船刚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家人们团聚,就被紧急召回,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国人是不好惹的,我们从不侵略别的国家,但是如果别的国家侵略我们的一份领土,我们绝不能忍。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只要发现自己的邻国被欺负,我们就得帮助他。

  他们上了火车便要紧急出发,可是没有棉衣,就在这时,当地战士还有老乡都急忙跑过来送棉衣,每个人都跑得特别快,为的是把棉衣扔上火车,我觉得中国人是非常团结的,是不可战胜的。即使是大的队伍在我们眼前,只要拥有不屈不服的精神,我们一样可以战胜他们。

  看到他们被美国飞机扔下来的导弹炸的血肉模糊时,我的心里难过极了,对美国人充满了愤恨,我们必须把美国人的梦想毁灭,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人是不好惹的。看到他们走过那片石路的时候,有两架侦察机过来,看见了一地的人躺在地上都觉得是尸体。因为当时他们已经发现了有两架飞机就赶紧躺下装死,没想到那两个开飞机的人竟然有拿尸体赌钱,他们比谁炸的尸体更多,当时我的心里的怒火更旺了,很多人都被他们的`导弹炸的四肢分裂、粉身碎骨。

  这次战争中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美国军团叫“北极熊团”,再加上美国人的武器比我们先进,他们开着坦克向我们冲来,他们的大炮和我们枪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但是光明一定能战胜黑暗。当美国军团看到我们的战士拿着枪一动不动被活活冻死,变成了雄伟的冰雕的时候,他们向这群战士敬礼。

  我国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圆满完成了抗美援朝的任务。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并不是岁月静好,而是有人替我们肩负着这重大的使命。

  是的,中国军人的荣耀永恒,中国军人的亮剑精神不死,中国军魂,永远不可撼动。所以,就像影片中主席所说:“这仗真不想打,但为了未来百年的发展,这仗不得不打。”

  在没有完整御寒装备的情况下,志愿军毅然奔赴战场,面对美军最强悍的部队,用血肉之躯应对美国的飞机大炮,最终取得胜利,靠的是不怕强敌的民族风骨,是前赴后继的英雄主义精神,也正是无数英雄的血性拼杀、流血牺牲,才让侵略者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伍百里战死了,伍千里还在,伍万里也应征入伍了,一个普通百姓家的三个儿子都在战争的硝烟中笑过、哭过、成长,那是一种深刻的恨与痛,它会撕扯灵魂,催人长大。

  而今的我们,必须缅怀历史!铭记英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3

  《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讲述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七连战士们又接到了一个更艰巨的任务:炸毁水门桥。

  炸桥,谈何容易!落后的装备,死伤不计其数的志愿军,六天六夜长途空腹奔袭。那种被人抑制住喉咙的集体绝望,但是还是要在绝望中找到希望。

  冰天雪地白雪皑皑的山坡上,志愿军战士奋不顾身无数次向前冲锋,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但他们决绝的背影令人感受到无比的坚定和震撼。他们深深知道这次行动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但为了身后的祖国,为了人民的安康,这些英雄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奔赴水门桥。

  水门桥是美军撤离的必经之路,美军如果能占据这里,就会顺利逃脱,而我军只有不惜一切代价炸掉这座桥,就按住了美军的命脉。美军为了保护好这座桥,不惜派出重兵严密防守。

  美军的火力太强大了,工兵连、步兵、重机枪,坦克,飞机……美军目标只有一个:保护好桥梁,不被我军炸毁。

  惨烈的战斗打到最后,7连终于将大桥炸出了一道口子,墩梁也被炸断!但是美军的修复能力太强大了,并且最后美军动用大型运输飞机空运钢木标准桥梁套件,直接架在了被炸毁的地方,水门桥再次恢复了通行能力。

  此时,我军的炸桥部队几乎是牺牲殆尽了,眼睁睁地看着美军通过水门桥就要逃之夭夭。在最后千钧一发的时刻,为了赢得几秒钟的炸桥时间,7连付出了巨大的集体的'牺牲,这悲壮惨烈的一幕,震撼人心的电影镜头,也是战争的真实。

  在生命最后的绝地,伍千里奄奄一息身负重伤和弟弟伍万里滚落在一起的时候,大火在他们身上熊熊燃烧,不断消融的雪水和身体伤口的血水混合而下!那一刻,我浑身紧张仿佛一块铁。

  哥哥伍千里身上的大火持续燃烧,是这持续燃烧的大火,是这高温使得弟弟伍万里苏醒了过来,伍万里眼睁睁地看着身负重伤的哥哥被大火吞噬,最后在他眼前化成一片灰烬……

  “第七穿插连,应到152人,实到1人。”这种血淋淋的结局大家不愿意看到,但导演不是故意为催泪,而剧情就这样,历史就是如此,甚至更为惨烈!

  “没有打不死的英雄,没有冻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影片延续了《长津湖》气势磅礴的影像奇观,以宏大的场面、极致深入的细节刻画,来展现这支不可战胜队伍的气势,讲述七连战士们的命运,讲述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的集体英雄气概。

  如今再回头重温朝鲜战争的相关战役,观看这些画面,直面英烈们的壮举。历史是惨烈的,但意义非凡。

  外国学者评价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在长津湖战场中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但中国志愿军将士们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可歌可泣的战斗意志,感天动地,永垂青史!

  山河无恙,军魂不朽。愿衣食无忧的我们记住朝鲜战争,记住真实的长津湖战役,同时铭记长眠于长津湖的英烈们,致敬伟大的革命先辈,传承伟大的中国精神。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4

  从情感上来看,《长津湖之水门桥》将爱国情、战友情、亲情、兄弟情、父女情全部展现出来。

  不同角色身上有不同的情感,整体是爱国情,正如所有七连的战士朝着祖国的方向敬礼,那一刻那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梅生和女儿的约定注定没办法完成,但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女儿,却成为所有观众的牵绊。伍千里和伍万里的兄弟情,最能打动人心,特别是伍千里的最后一幕,看得人热泪盈眶。

  如果说《长津湖》只能让你哭一次,那么《长津湖之水门桥》会让你哭三次甚至更多,因为前作收敛的情绪,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隐藏。

  人物结局来看,《长津湖之水门桥》的整体基调是悲壮的。

  如果说导演在《长津湖》还有一点仁慈,不告诉你每个人的.结局如何,那么在《长津湖之水门桥》中,导演就夺走了这点仁慈,让大家面对血淋淋的事实。

  《长津湖》只是介绍七连和五连的战士,但是《长津湖之水门桥》却给每个人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这部电影中,每个人的结局都有相对应的画面和故事,为了不剧透,就不做多说。每下线一个人,影院就会传来啜泣的声音。

  《长津湖》最大的泪点是雷公的离开,而《长津湖之水门桥》最大的泪点是七连再次点名的时候:“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

  不是泪点低,就算是汉子在听到这段台词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我想这一幕会成为许多人心中难以撼动的画面,会深深地记住这句台词。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5

  大年初一晚上,外面寒风刺骨,我心里却激情澎湃,因为马上要和爸爸去观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啦!

  最让我感动的场景是伍千里为了保全战友的性命而壮烈牺牲。事情是这样的:战争十分激烈,美军用火焰炮、弹药攻打我军,我军寡不敌众,不得不分成四队进攻。其中,伍千里和战友们遭到了敌人的反攻,美军投了一枚火力惊人的炸药,战友们猝不及防,而伍千里却临危不惧,镇定地指挥战友们:“大家两边分散,赶紧卧倒!”他一人为了给战友争取时间便挡在敌人的炸药前面,瞬间,千里的身躯化为碎片,霎时,鲜血四溅,把天空染成了一片猩红。他的战友们泪流成河......看到他不畏敌人猛烈的战火,拼死救下了战友,我不禁泪流成河,他真的太勇敢了!

  电影结尾,我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伍万里抱着二哥伍千里的遗留衣物及骨灰盒回到家乡。走着走着,他好像看到了二哥的幻影,伍万里挥手跑上前,和哥哥攀谈起来,“你曾说过,一次打水漂石子可以弹三十下,成功了吗?”“我没能找到这样的好石头。”伍万里说,“不过,其实你就是我最好的石头,你这个石头为我挡了许多风雨,哥,你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事吗?最好的事情就是能再次遇到你。”这时,伍万里神情一恍惚,哥哥的身影消失不见了,面前空空如也,他知道自己的哥哥再也回不来了……万里一路小跑着往家里赶,急着告诉爸爸妈妈跟哥哥“交流”这件事情。失去至亲,失去兄弟的痛无以言表。

  这一幕看的我实在太难受了,哭的更厉害了,捂着脸使劲憋着,我不想让周围的人看到我在哭。我希望这样的事情不要在我们家发生,全家人都平平安安的,不会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因为服役而失去生命。

  回到家,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连着追问爸爸,在那个战争年代我不懂的`问题:“爸爸,带兵打仗的连长是怎么当上的?他明知道会牺牲,为什么还会愿意当连长?”爸爸语重心长的说:“那时候的连长都是打仗存活下来,并且是最有勇有谋的士兵,后来就带领部队打仗。那时候保家卫国是每一个战士的使命,所以他们不怕牺牲。” 我又问:“当时没明白的一个点,五万里既然被敌人打中了,为什么没死?”爸爸说:“当时敌人并没有打到他的心脏,只打到了他的左手手臂,这就是为什么第二次战役时他只能用手大臂托枪作战。”第三次战役结束后,第七和第九穿插连军中只有伍万里幸存。我对保家卫国的战士有了更多崇高的敬意。

  经过千千万万战士的浴血奋战,使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更多的军事人才不断涌现,这更造就了我们现代人幸福美好的生活。战士们为国流血、牺牲,我们在心里更应该敬重他们,将爱国、护国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将红色主义精神传承下去!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6

  我今天去看《长津湖》,看老一辈革命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换得如今我们没有硝烟的幸福生活,又比平日里更多了一份感慨。我在电影院遇到了两拨人让我印象深刻,一拨是年轻的父母带着两个小男孩来看这部电影,结束后两个小孩站在海报前举着少先队员敬礼手势一起合照,没有嬉皮笑脸而是满脸认真;一拨是我原来初中的数学老师和他儿子,他年轻时候当过兵,现在他儿子也是一名优秀的海军战士。我想这就是传承!这就是永垂不朽的精神!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也没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只是军人的荣耀,是世世代代中国人血脉里流淌的勇敢与奉献。他们不为了当英雄而当英雄,不为了胜利而胜利。他们的鲜血洒在战场上,无畏的'精神永远凝聚在国人心中。这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来打……就算只剩一个人也要坚持到最后。真的泪目了,愿国家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7

  大年初二晚上,我迫不及待地观看了期待已久的《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讲述了抗美援朝朝时期敌军后退,水门桥是美军后退的唯一出路,七连战士奋力炸桥的故事,看完之后我热血沸腾,泪流不止。

  影片中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场面一直萦绕着我。七连的士兵个个都是钢铁般的战士,为了突围钢丝网防线,前面的士兵手握带刺的钢丝,让后面的人踩着自己的身体过去,一位炮手,手臂炸没了,就用胳膊开炮,炮架炸坏了就用肩膀当支架,继续向敌人开炮。神勇的七连一路打下了机场,摧毁了几十架飞机,可他们正准备休息时,却突然接到命令,让他们和九连战士一起把水门桥炸掉,由于供给不足,七连的志愿累冒着极度严寒,缺衣少食在风雪中艰难地跋涉,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水门桥1801高地,和敌人展开了惨烈的战斗。

  最让我感动的是炸桥过程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平和为了完成炸桥任务,除掉坦克这个最大的障碍,拿着炸药包冲到坦克下面,身子被压在坦克下,他却让队友引爆炸药包;徐从戎为了掩护战友,把敌人引到另一个山头,自己却被敌机投下的燃烧弹活活的烧死,在烈火中永生;伍千里像钢雕一样为了炸桥被美军的无数颗子弹打中……他们为完成炸桥任务一个个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克服一个个困难,一次次地炸桥,美军凭借着高科技的装备,最终还是过了桥,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创造了战争史上的神话,让美军也不由得对中国志愿军肃然起敬!

  走出影院,耳边还回响着伍万里的一句话:“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一人!”看到此处,全场的观众泪流不止,我的眼泪更像断线的珠子,志愿军们钢铁般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保家卫国的决心,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撼!让我们敬佩!我真正体会到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今天我们幸福平安的生活是先烈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和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哪有今天的谐和美好?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勇往直前,保家卫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8

  今天是20xx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昨天看了新春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的续集,《长津湖之水门桥》主要讲述的是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三炸水门桥的故事。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异国的土地上开启了抗美援朝的伟大篇章。

  每次观看抗战影片,眼眶总是一直湿润着,中国军人钢铁般的意志,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伟大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人。

  伍千里带领第七穿插连刚刚结束机场大战,还没好好休息一下,马上接到上级通知,立刻赶往水门桥执行炸桥任务。所有战士立刻出发前往目的地。

  战士们一边要抵挡风雪交加,严寒刺骨的恶略天气,一边要随时警惕敌机的轰炸。还要誓死完成任务。所有战士丝毫没有懈怠。

  始终保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次次攻克难题,所有英雄们都牺牲了,换来了战争的最终胜利!也换来了我们今天安稳而幸福的生活。

  为所有烈士们致敬,为所有为抗战英雄们致敬,人民永远会记住这样的恩情!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9

  水门桥不是一座桥,是古土里以南6公里左右的一座电站水坝,是战斗中美军机械化部队撤退的必经之路。水门桥之战是长津湖战役中抵挡美军撤退的连级战斗,如果能阻止美军从水门桥上撤退,美军陆军一师将会被全歼在此。

  长津湖战役打响的第三天,我志愿军就意识到了美军陆军一师有逃跑的迹象。1950年12月1日,我志愿军58师172团2营爆破组赶赴水门桥作战,将水门桥桥面炸毁,但当时美军的武装实力与工业实力早已能甩我国一大截,在我军伤亡众多将桥面炸毁后,陆军一师仅用不到40小时就已经将整个桥面完全修复。12月4日,爆破组再次将桥面以及梁箱一同炸毁,这次,有钢材的美军第73工兵营很快就又架起了桥梁。12月6日夜,志愿军80师240团3营七连连长姜庆云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再次赴战水门桥,激战过后,志愿军战士以伤亡十人的代价,将水门桥的桥面以及桥墩炸毁,这是志愿军对水门桥实施的第三次轰炸,这次,水门桥上炸开的豁口宽达8.8米。

  第三次炸毁水门桥后,美军在日本定制了8套M2桥梁组件。12月8日,美军C-119运输机将这8套组件投放至黄草岭,计划开始动用重兵部队修复桥梁。这八套组件中,其中一套组件落在了志愿军阵地上,一套在投放过程中被摔坏。美军用6套组件重新驾起了水门桥。

  电影中美军渡过水门桥看到的冰雕,就是我志愿军180团2连、240团5连。这两个连的战士,在战斗中因气温骤降永远留在了自己的战斗阵地上。

  今天,我们把这场英勇之战制成影片,在万家团圆时全国放映,正是对牺牲战士的深刻缅怀,也在不断提醒着世人,今日的万家灯火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因此,这部包含着血与泪的影片,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去看看。

  长津湖战役中,我志愿军共三次炸毁水门桥。在没有任何重火力的掩护下,低于零下20摄氏度的恶劣风雪中,数千名志愿军踩着厚厚的积雪,挪动着已然冻僵的身躯。反穿棉袄、身负炸药,用血肉之躯把大桥连同基座全部炸毁。在我们用小米加步枪,用战士的血肉之躯抗战的时候,美军则用飞机、坦克、大炮轮番轰炸,成百上千吨的炮弹在我军狙击阵地上炸响,1950年12月1日4日,我军两次炸毁水门桥,付出了巨大牺牲。这短暂的胜利,一幕幕、一帧帧都让人揪心不已……

  1950年12月6日,我军再次下达了炸桥任务。在零下35度的极寒天气下,七连的.战士拼尽全力,用血肉之躯绑上炸药,硬生生的顶了上去,炸毁了水门桥。之后,美军生产了每个组件重达1.1吨的钢桥组件,动用大型运输机空投到美军阵地,仅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又重新架起可以承载重机械部队通过的桥梁。最终,这场战役以我军牺牲巨大、美军艰难撤退告终。我们落后、贫穷,这场战役中,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试图弥补着我们与美军相差了一个世纪的武器装备力量。也正是这赤裸裸的差距,不断告诫着每一个国人,落后就要挨打。

  美军通过桥梁之后,看到的是早已经被活活冻成冰雕的中国志愿军。他们也不禁感慨:“只有中国的战士,才有这样顽强不屈的精神。”,而这个连队,最终只剩下了三个人,这个连队就是《长津湖》中的七连,他的名字叫“钢七连”。

  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我们是中国人!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0

  20xx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二,我观看了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同时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了台湾。10月,美军越过三八线,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10月8日,中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该电影是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第七穿插连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战斗后,接到上级命令,前往水门桥,阻击敌军撤退。经过三次炸桥行动,最终仅剩一人。

  这部影片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面对世界上武器最先进的美军,我们没有退缩。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影片开始,炮营遇到轰炸,所有炮都被摧毁,但他们没有气馁,拿起自己手中的枪,进攻敌人的炮兵阵地,抢占炮台。“敌人的炮火越猛,我们就越强大,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不好惹的”,在进攻机场过程中,我军炮营阵地遭到敌军炮弹轰炸,营长为救战士,右手四指被炸掉,但他立马起身,操作炮台,炸掉对方炮台,为七连进攻机场争取更多的时间。炸桥行动中,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战士们丝毫不惧,战至最后一人。

  走出影院,听到一道稚嫩的声音“奶奶,看完这个电影,我特别想好好学习了”。的.确,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成千上万的“伍千里”为我们争取来的。但我们也要谨记历史教训。作为青年一代,应当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国的发展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1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影片不长,却令我收获颇多。

  电影画面真可谓惊心动魄。高空中,美军战机凶狠地呼啸而来,投下一枚枚炸弹,又狂傲地呼啸而去。下方漫天的雪地上,志愿军战士鲜红的血液染透了黄军装,浸透了那澄净的冰雪。志愿军三炸水门桥,美军三次将炸裂的桥面修补好,志愿军最终还是功亏一篑,任务失败,令人痛心。虽未完成预定目标,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身姿,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战士平河怀抱炸药包钻进敌人的坦克下,朝伍千里发出一声呼叫:“快开枪!”在炸药的爆炸声中,他微笑的脸定格在我们的心里;余从戎向前奔跑着,同战友们道别:“七连的战士们永别了!”为了战友,他拿起枪向敌人的战机疯狂开火,把敌人的炮火都吸引到自己身上,炮火吞没了他,燃烧着的他仍一直一直在奔跑;梅生开着坦克,嘴里含着已被炮火烧剩一半的女儿照片,受伤的双眼满含对敌人的怒火和对战友的'深情,对着敌军阵营一冲而下……这就是英雄啊!每个志愿军战士心中想到的只有祖国,只有亲人,只有战友,而从来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和生死!

  梅生在前往长津湖的路上说:“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那就是我们的后辈要打!”当年,志愿军将士奔赴前线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用血肉之躯在中国边境立起了一道钢铁长城,用铮铮铁骨照亮了祖国的万里山河。如今,吾辈不必枕戈待旦、草木皆兵,没有白骨露野、马革裹尸,我们每一秒的安稳,都是英雄们拼命换来的。我一想到这,便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吾辈当铭记历史、致敬英雄,弘扬这种慷慨奉献的革命忠诚精神。看电影前的我,不管学什么,学到一半感觉累了就不坚持学下去了。看完电影后的我,下定决心,无论学什么都要坚持下去,遇到困难也要勇于挑战,碰到瓶颈也必定坚持不懈去练习。我想,这就是对理想信念的笃定,对崇高责任的担当。

  谁不是血肉之躯,谁的一生不只有一次,谁没有父母妻儿,可这些最可爱的人,为了祖国的利益,却没有一丝的犹豫,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牺牲,选择了放弃自己的一切!他们的功绩彪炳史册,光耀后世,永垂不朽!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2

  今天全家人一起去看了电影《长津湖》。这个电影用一句话来概括:“太感人啦!”幸亏我随身带了一包纸巾。

  这场电影主要是讲抗美援朝时候,我军如何在长津湖一带阻击美军。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电影场面宏伟壮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回来的路上,爸爸说,现在我们国家的电影拍得越来越像美国大片啦,我回应到“那是因为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了,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影视方面!”是的,确实是这样,这样一个和平的国家,繁荣昌盛的时代,都是革命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

  我辈当自强。正如片中指导员所说“我们这一代打仗是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再打仗,如果这一仗我们不打,那以后就得我们的下一代来打!”

  现如今,我们依然在打仗,从未停止,不是用枪弹,而是用科技,经济等。当然,我们的国家现在的.地位,更加不会对老美做出让步和妥协,必要时候,即使使用武力,我们也有这个资本。希望能够影响我们的孩子们,让孩子们明白只有自己强大,才能让国家更强大,少年强则国强。

  回想自己过去的三十几年,仿佛没有那么强烈的要为了国家如何如何的感觉,即使有,可能也是之类的,心里的触动并没有那么的强烈。可是最近几年,心里的触动和感动特别的频繁。也特别希望孩子能够比我提前懂得这些道理,这也是为什么最近总想着带孩子看这一类型的内容的原因。

  去年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今年我和我的父辈,长津湖,峰爆,一系列的爱国主题的电影,是应该要带孩子好好了解。让娃娃们从小就知道一些以前的事情。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3

  《长津湖之水门桥》讲述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完成了对美王牌部队陆战一师的分割包围,遭到重创的美陆战一师向南撤退,水门桥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

  如果这座桥被炸了,美陆战一师一万余人,就被堵在北岸插翅难飞。

  而美军一旦通过这座大桥,再穿过黄土岭,以我军的速度和兵力,便再无追上的可能。

  电影重点讲述的就是七连和九连三炸水门桥的故事。

  因为是续集,又是原班人马,电影一开场就进入激烈的战斗场面。整部电影高 潮迭起,扣人心弦,但我看得非常心痛。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4

  今天下午,爸爸带我们去看了一场电影,电影名字叫《水门桥》,让我最感动的片段就是中国士兵去炸美国士兵逃跑的必经之路——水门桥。让我感动的原因是那些士兵不怕牺牲,非常勇敢,一个也没有逃跑,直至最后一人。

  战斗开始后,几个志愿军战士钻进了水管道里面,用巴祖卡火箭炮袭击了水泵房,并突击进入了水泵房,在那里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我们英勇的战士消灭了不少敌人,有好几个战士都牺牲了。

  后来敌人派出了坦克来攻击我们,我们的战士尝试用火炮去攻击敌人的坦克,但由于我们看不懂大炮上的英文,错误地使用了烟雾弹。最后,为了消灭坦克,平河和另外一个战士勇敢地冲了上去,前赴后继,钻到坦克底下,引爆了炸弹,成功地炸毁了敌人的坦克,自己也英勇地牺牲了。

  在战斗中,伍千里安排弟弟伍万里到几个地方吹哨子吸引敌人注意力,以方便我们的战士发动攻击。我们所有的士兵都勇敢地冲了上去,并最终成功炸毁了敌人的大桥,但我们勇敢的`七连也只剩下伍万里最后一个战士。

  我被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表现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5

  春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感人的细节里,无处不浸透着浓浓的战友情谊,这情谊堪比天高,更比海深。

  细节第一处,狙击手平河在执行最后一次任务前,不顾连长伍千里阻拦,走到伍万里面前,告诉万里,百里大哥是为了救自己而牺牲的,经历过战火洗礼、见到过战友牺牲的伍万里听闻后,强忍着泪水说,你们都是我哥。一瞬间燃爆我的'泪点,耳边又响起小时候在爸爸曾经服役的军营里经常听到的那首熟悉的旋律“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

  细节第二处,执行炸桥任务过程中,战士们携带的补给所剩无几,指导员梅生拿出一盒缴获的美军罐头,将冻豆子分给战士们吃,可是谁也不愿意吃,于是就下达“必须吃!”的命令,这是命令吗?难道战士们真的不饿吗?可是面对饥饿,面对食物,战士们的相互谦让,这样互动的语气里蕴含着一种亲如兄弟的战友情谊,再联想到啃冻土豆时的情景,我忍不住流下眼泪。

  细节第三处,还在风雪严寒中沉睡的战士们,根本不知道美军飞机即将来袭,好在这时早醒的排长余从戎,发现电台有了供电,于是带着电台到山顶调试信号,试图联系上级,可就在这时美军飞机来了,叫醒战友已来不及,该怎么办?根本来不及思考,也不容有半点犹豫,余从戎选择第一时间开枪,把敌机引向了自己,最终壮烈牺牲,救了战友们,我再次流着泪看完这段。

  与当过兵的爸爸交流,我也深刻地思考,什么是战友?这些电影细节中,告诉我们,战友就是那个在战场上为你挡子弹的人,战友就是那个把生的希望留给你的人,战友就是那个有一口吃的也要让你吃的人。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向老一辈最可爱的人敬礼!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之水门桥的观后感03-11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09-03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04-22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2-09

《长津湖之水门桥》的电影观后感05-21

《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观后感08-25

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观后感12-05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10-15

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观后感【经典】02-22

《长津湖之水门桥》小学生心得体会(通用7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