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锦集(15篇)
当观看作品时,我们会沉浸在情节之中,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观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
《志愿军》是一部充满战火气息的电影,它主要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很多英雄烈士在战争中牺牲了。在准备跨过鸭绿江的时候,中国志愿军却不知道江对面的.战况,这时候总司令彭德怀说:“我先上车!”别的战士们都拦着他,不让他去,因为毛主席吩咐让所有的战士们保护他。他却说:“我不去,怎么了解对面的战况?我不去,将会有多少名战士,因为不了解情况而牺牲呢?”这让我大为感动!多少个战士都是这样,先身士卒,不顾自己的安危,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你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你们的形象万古长存!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2
志愿军,因为有我们的父母,所以离我们很近,总与我们的情感与激情相依相伴;志愿军,又有着七十多年的久远,需要人们用呕血的心迹去感悟。
志愿军,是抗美援朝的英雄儿女,是我军军史中爱国主义的典范,又是我军战史中革命英雄主义的丰碑……
志愿军,属于我们的父辈,更是属于它的祖国;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无论是精神上的维度,还是心灵中的距离,你走进他们,就能感受到:用忠诚燃起信念,用血性融化钢铁,用泪水清洗伤口,用鲜血抹去卑怯,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他们把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以及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为了和平、为了祖国、他们必须向前、向前、向前,克服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正义与将士同在,祖国与将士同在,胜利与将士同在……
对于志愿军,我们选择用心灵融入英雄的悲喜,以独特的使命自觉,精心呵护着前辈曾经的激情和信念,以激活熔铸于血脉中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基因。
志愿军的血火与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虽已消散,但灼热的'历史仍在燃烧,不仅仅是因为战争的阴霾从未彻底散去,而是因为一代代志愿军后人,始终坚持不懈地为铁血军魂张扬……今天,我们重新感受并传承革命英雄主义,就是希望这些精神通过与国民的生命感、价值感相连接,形成中华民族的整体气质。
在国庆节咀嚼卓绝,重温辉煌,既是对祖国最庄严的庆生,也是对志愿军最好的纪念,更是对我军在新征程中发奋强军并打赢强敌最由衷的期待……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3
这部电影让我意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也让我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电影通过展现战争的残酷与无奈,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也让我思考如何为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没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今天的世界并不太平,只是因为我们身在中国。中国,感恩有你在我们的身后!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4
今天我们全班观看了《志愿军》,看完后才知道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
跟着荧幕,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1950年,毛主席回到北京,正好遇到了朝鲜内部南北作战,美国支援北部攻打南部,中国则因美国牵扯被迫迎战,不得已进行抗美援朝。在抗美中,中国志愿军先后与美国攻打和防守了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其中松骨峰上伤亡人数最多,118师3连除连长无一幸免,我们痛心疾首,看着美国坦克狂轰乱炸我国战士,用战斗机肆无忌惮轰炸志愿军,炸毁阵地,我们沉哀!看着用志愿军鲜血换来的美军坦克损坏,换来的美9军未赢即撤退的画面,我们苦笑!看着美国人轻敌,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的态度,我们也只能愤怒!但一切都是这样,骄兵必败,美国最终吃了败仗!
在以前,别的国家根本不把中国当为国,只觉得中国就是摆设品,甚至联合国也对中国有所排斥,但是从1949年开始,中国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了!我们终于能够昂首挺胸,终于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一切的一切靠的是我们的革命先辈。他们的.坚毅,从连跑70公里没休息一会儿还得继续奔跑中可以体现出来,从面对美国坦克也勇往直前中可以体现出来,从即使武器落后也要打一次胜仗决心中可以体现出来,这种精神值得我铭记永远。
在此,我想对志愿军们说:“谢谢你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现在安宁的生活,我也要向你们学习不怕困难,无所畏惧的精神!”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5
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我的内心涌起一股热烈的情感,久久不能平静。饱含着满满的期待,结局不负众望,收获满腔的感动。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这场仗,我们不打,我们的后代就要打。无数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电影中,我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英雄本色。他们不仅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更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不懈努力。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如今的祖国正在崛起,以强大的军事实力让世界瞩目,各种坦克、导弹等现代军事技术让世界铭记亚洲东方,一条沉睡的巨龙正在苏醒,它将以大国的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梁启超曾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小学生,但我们的学习与成长构建了祖国国防事业的'坚实基础。为了能够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献出一份微薄但坚定的力量,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专心致志地学习。
让我们传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坚定步伐,在党的英明领导下,积极投身中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将祖国打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军事强国。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军屡在中朝边境挑衅,平民惨遭轰炸。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世代长久的安稳,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帷幕。
《志愿军——雄兵出击》讲述了从如何决策出兵,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第一、二次战役这一阶段的故事。影片浓墨重彩地还原了松骨峰阻击战,彼时,志愿军以百人之力,与美军激战五个多小时,连续击退五次进攻,完成了阻敌向军隅里逃窜的任务。战事之惨烈世所罕见,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凭此一仗打出威名。影片情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英雄先烈们坚不可摧的信仰情怀,对党无限忠诚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观影的干部职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影片重述抗美援朝历史,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启示意义,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精神财富。
观影结束,大家纷纷表示,从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与悲壮中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铭记历史,赓续先辈的精神血脉,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转化为司法行政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笃行实干、砥砺奋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司法力量。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7
在国庆档期,看了一场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内容围绕出兵决策、初入朝鲜展开故事,其中还包括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描写的最惨烈的“松骨山战斗”。这篇战地通讯最早刊载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
抗美援朝战争过去70年了,但是它带给人们的记忆是深刻的、难忘的。那时我年龄还小,但也知道中国人民捐钱捐物捐飞机大炮的往事。
后来学习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课文,更加对“最可爱的人”心生崇敬。在小学一年级时,我们“南康小学”是刚竣工的新校舍。可是刚读半个学期,正赶上志愿军回国。我们的新学校就让给志愿军做军营了,但我们心里是高兴的,因为我们小学生也为“最可爱的人”做了点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志愿军:雄兵出击》全景式多维度立体地展现了这场新中国立国之战,又有许多明星大腕的加盟,加之烟火、道具的助力,《志愿军:雄兵出击》不愧是一部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电影历史画卷!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8
我们踏上了前往电影院的路,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殊不知此次的电影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视觉盛宴。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敌机的偷袭令毛主席长子毛岸英年仅28岁殉国。不仅仅只有毛岸英这一位烈士,千千万万的烈士们在这场开国之战中以身殉国。他们是英雄儿,正是有这些英雄才有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英雄并非没有恐惧,不过为了祖国,他们选择向死而生。“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抗美援朝一起上前线……”战士们在他们高昂洪亮的歌声下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战斗。年轻战士李尹默,以他的热血与勇敢展现了新一代青年的应用与活力,他眼中充满了对正义与自由的渴望,他的行动充满了对战友与人民的深情厚意。在这场开国之战胜利后,我们真正懂得了彭德怀总司令那句有深刻含义的那句话:“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观影的时候有人问我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我摸了摸微红的眼眶,对他说,抗美援朝精神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未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主义;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这些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那无比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影中有这样一幕,初代外交官伍修权在美国外交官的举动下,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说出了那句令人激动不已的话,你如果以为这是中国人民软弱的表现,那就大错特错了。”是啊!我们无数的革命先辈不正用行动证明了这句话吗?资深演员张颂文所饰演的伍修仁在联合国的戏份时一度情绪崩溃,他红着眼眶说,你看这里挂满的国旗,但是我没有看见…中国国旗。”张颂文心中五味杂陈七三年的联合国连五星红旗都没有在拍戏时,他十分坚毅地说出了那四个字:“不能容忍!”接着满含自信与坚定继续道:“时代不同,情况变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说罢眼角缓缓华夏一滴泪,这一滴泪里,是国家不可侵犯的尊严!
镜头切换明明战士们刚经历惨烈战争,但当有人喊到:“还有能打的吗?举手!”时一个个举起来的手聚成坚毅的力量,使伍修权在联合国有底气地举手说:“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正因为这场外交的胜利才没有辜负那些最可爱的'人们,不同时空的举手,却成了彼此的勇气。
毛岸英在去抗美援朝前找毛主席道别,发现毛主席在开会便没有去打扰,但他托人对毛主席说了这么一番话:“告诉爸爸,他28岁去上海干了大事,我今年也28岁了。”带着坚定的眼神微微一笑,而后不带丝毫犹豫,坚定地转身而去。在梁兴初所领导的三十八军在过大同江的时候立下军令状:“24小时之内,过不了大同江杀我的头。”
观影结束,同学们出奇地安静,不少同学捂着脸,眼眶微红,眼神中透出动容与坚定,柔和与刚烈,还有一丝我看不懂的情,理不透的意。
70年前,志愿军们抛头颅洒热血,赢下了抗美援朝这场残酷战争;70年后,就让我们一同回顾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一同感受在血与火中淬炼而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吧!
抗美援朝的战士们是最可爱的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这群生僻战役的孩子们替我们负重前行。而今当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呢?
我们需要这种电影,它会告诉现在的孩子我们的先辈英雄们如此的伟大舍生忘死;它会告诉现在的孩子,我们如今的和平时代是先辈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打下来的;它会励志孩子为我们将来的子子孙孙共创幸福未来一;它会告诉孩子勿忘历史,牢记使命!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9
周五,学校组织大家去观看红色电影《志愿军》。这部电影讲叙的是志愿军们为了祖国,为了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而与武装先进的美军拼搏,怎么拼?拿自己的生命去拼!
还记得电影中彭德怀说过一句话:“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
听到这句话时,我便热泪盈眶,泪水止不住地滴下来。如今,我们生活在了这么幸福美好的时代,这都是用志愿军的生命换来的啊,我们真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电影中,好多细节让我们感动不已:志愿军们过鸭绿江时为了保持体温,下令全体战士们脱下棉裤系在身上过江。然后一个战士从水里悄悄起身,嘴里叼着一个匕首,一刀解决了一个敌军的哨兵,何其勇猛!
他们为了胜利,不对,哪怕只有那么一丝希望,就算拼上性命也在所不惜——时间只有14个小时,他们却要夜间奔袭70多公里路。路上坑坑洼洼,他们一刻不停地奔跑。一路上,跑死了好多战士。有人提议让战士们歇一下,但队长却说,要是我们无法再美军前抵达,打不了胜仗,那怎么对得起这些跑死的战士们呢?
最终,他们提前美军5分钟到达了。面对着美军的坦克,他们并没有退缩,并没有放弃对胜利的渴望,而是越打越猛,越挫越勇!他们是这样战斗的:一个战士为了将燃烧瓶丢入敌人坦克中,不顾生命危险拉住坦克,被塔克拖行了很久才爬上去,勇敢地将燃烧瓶扔了进去。他冒着自己可能会和坦克与敌人一起炸飞的危险,但他义无反顾,他临危不惧,他视死如归!
电影让我折服于志愿军的勇敢之余,还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战友情——三个战士围坐在了一起,点了人生中最后一根烟,他们交代好:最后活下来的人要带三连剩下的人回去。不出所料,三人中只有一人活了下来。他大声问:“三连还有活下来的吗?请举手!”那些身负重伤、满身鲜血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举起了他们满是尘土、满是疮痍的胳膊。
最终,我们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靠着自己那顽强的意志与敢于拼搏的勇气打败了强大的美军!当我看到写着我们中国的牌子第一次摆在联合国大会的会场上时,我就知道了,我们中国已经站起来了!
红色电影《志愿军》让我感到十分震撼,那些志愿军们拿自己的生命与美军抗争,结果用几百人打败了美军5000多人,真是太伟大了!正如电影中三兄弟里活下来的那个战士说的——“我们松骨峰上的三连会被新中国和中国人民记住的!”是的,我们记住了三连,我们记住了113师,我们记住了抗美援朝的志愿军!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0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记录了党和政府抗美援朝的伟大决策过程,真实还原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惨烈的战斗场景,颇为震撼,观影后让人的心绪久久无法平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一周年之际,朝鲜内战爆发,并遭到美帝的野蛮干预。刚结束百年战火的中国刚刚迎来难得的和平,百业待兴,却不得不再次直面战争,做出艰难的抉择。虽然与美帝的装备军事力量有着巨大差距,但为了人民的生存,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中国人民志愿军必须取胜。在三所里阻击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靠双腿跑赢了美军的'装甲车辆,创造步兵史上奇迹,极度疲惫中展现出志愿军顽强的意志。
和平从来都不是靠祈求能得来的,民族自立和今日的生活是先辈们用坚定的信念和滚烫的鲜血拼出来的,那些战死异国他乡的英烈无愧为最可爱的人,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尊敬的民族英雄。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1
《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的影视作品。这部作品通过丰富的情节与人物刻画,展现了志愿军的英勇与坚韧,以及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观看这部作品,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精神。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毫不畏惧地面对强敌,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城。同时,这部作品也向观众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价值观:只有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才能取得胜利;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这种价值观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观看这部作品,让我深感自己的幸运和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珍惜那些为国家、为人民付出生命的英雄们所创造的和平环境。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英勇与牺牲精神,将这种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作品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精神。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更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珍贵文献。我相信这部作品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珍惜和平、缅怀先烈、勇往直前!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2
“寒来又暑往,秋收又冬藏,炊烟袅袅是家乡。脚下路漫漫,归家路长长……“影片结束,周深演唱的主题曲响起,再一次不自觉湿了眼眶。
在10月这个特殊的时期,通过这样一部立足于新中国崛起史的电影,足以让我们牢记历史,缅怀先烈。
整个电影过程,泪点很多。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国庆典礼时毛主席问林巧稚大夫为何白天没来,林大夫回道:因为白天接生了8个新生儿,旧中国新生儿死亡率千分之二百再也不会发生了。主席又问,如果炸弹被扔到协和医院该怎么办?这一刻,“牺牲“与“新生”产生了呼应,志愿军用牺牲换新生,为的就是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能够生活在和平中。影片中在梁兴初讲“看见新中国了,看见好日子了,不想再看到更多人牺牲”时,彭德怀说“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他们两腿泥,一条命,挡住了美国的.坦克大炮,守住了中国的边境线,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松骨峰上誓死不退的三连是又一处震撼我的剧情。“三连还有活着的吗?”一片沉寂。“三连还有能打的吗?”一堆倒下的志愿军中,突然陆续举起的一只只血肉模糊的手,在山坡上被美军空袭下仅存的一颗树的衬托下,显得尤为悲壮。而这一段与联合国会议现场的交叉剪辑更是把全片感情推向了高潮:联合国会议现场举起的手臂,两个时空的互相交融,更加体现了当时中国政府不畏强权勇敢发声和中国志愿军的每一位将士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用他们在前线的胜利和努力,为中国赢得了地位,赢得了尊重。戴如义牺牲前,手被炸了,但至死那刻仍是作战状态,用牙咬着弹药向敌人开炮,被烧焦仍挺拔不屈……
只有在战场上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才能使列强承认中国的国际地位,人民的生命安全才有保障。“吾辈之志,保家之愿”,志愿军是最有理想的一群人。电影中许多台词,都是在表达一个共同的理想:让下一辈活在太平盛世里。志愿军不能预知未来,却为了这个理想无惧赴死。这是个充满了理想主义光辉的故事。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生逢盛世,我们享受着新时代的和平阳光,我们将砥砺前行,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3
当电影屏幕将这样一部讲述抗美援朝的全景史诗大片呈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新中国,寸土不让扬国威”、什么叫“新青年,意气风发保家国”,也更加明白了“不是因为能赢才打,而是因为打赢了才有新中国”的真正含义。电影以战斗线与外交线双线进行,情节内容紧凑且生动,全景式、多维度立体展现了这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让我们震撼的同时更要深思,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如何珍惜、如何坚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是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好的致敬。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4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神州大地一片安乐祥和,这盛世,得之不易。
看完《志愿军:雄兵出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何要打这场如此残酷的战争?那一幕幕战火纷飞的镜头,沉浸在这段用红色鲜血填充的历史中不能自拔,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战争,永远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那么多无名战士都是“最可爱的人”,每一位都值得雕刻!当他们跨过鸭绿江时,每往前一步,都是在和故土亲人告别,有股悲壮从屏幕中溢出来……当连长站在山峰上大喊“还有能打的没有?”焦黑色土地上颤巍巍举起一只只血迹斑斑的手,以及他们抬起的焦黑的面庞;联合国大会上伍修权举起了手,和他庄严的侧脸,两处景象的交织和照应,让我为之震撼,一个是枪炮战场,一个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下同欲者胜”,这可能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好诠释吧。戴如义连长独臂架机枪,最后遗体成了一座屹立不倒的.雕像;指导员杨少成重伤被敌人包围后,毅然拉动了身上的手榴弹;敌军用燃烧弹将不大的松骨岭来来回回炸了几遍,38军三连的战士们从最初的150人,到最后只剩一人,这些烈士有的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姓名,但是我们永远铭记,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胜利绝不是轻描淡写的一个词,其中有过“争执”、有过慌张、也有过挫折,但都被一个个钢铁般的血肉所抵抗,被所有人顽强的意志所克服。什么是中国面孔? 风雨砥砺,责任如磐,千击万磨,使命在肩。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些生动的面孔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面对侵略者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他们的样貌就是中国面孔!就如同电影中唱的“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一般,志愿军们用他们沸腾着的热血谱写了属于他们、属于新中国的华美乐章。
奋斗正当时,青春正当势。勿忘中国面孔,学习时代楷模!以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5
看完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后,同学们感受良多,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战士们用一滴一滴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格外珍惜。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一幕,那就是在松峰山上,战争的号角吹响了。连长和一位新战士伏击在墙边。突然,一发子弹击中了连长的`胸膛。连长倒下了,面对围攻过来的敌人们,小战士手足无措,连长艰难的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敌人发射了炮弹。与此同时他也永远倒下了……为了纪念连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战士们在松峰山上竖了一座墓碑。八路军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画面深深的刻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令我们感动,令我们流泪。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要铭记历史,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相关文章: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7-03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9-01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8-29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4-17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9-02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7-17
(精)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5-24
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5-16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大全[15篇]05-24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通用15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