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必备1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神州大地一片安乐祥和,这盛世,得之不易。
看完《志愿军:雄兵出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何要打这场如此残酷的战争?那一幕幕战火纷飞的镜头,沉浸在这段用红色鲜血填充的历史中不能自拔,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战争,永远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那么多无名战士都是“最可爱的人”,每一位都值得雕刻!当他们跨过鸭绿江时,每往前一步,都是在和故土亲人告别,有股悲壮从屏幕中溢出来……当连长站在山峰上大喊“还有能打的没有?”焦黑色土地上颤巍巍举起一只只血迹斑斑的手,以及他们抬起的焦黑的面庞;联合国大会上伍修权举起了手,和他庄严的侧脸,两处景象的交织和照应,让我为之震撼,一个是枪炮战场,一个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下同欲者胜”,这可能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好诠释吧。戴如义连长独臂架机枪,最后遗体成了一座屹立不倒的雕像;指导员杨少成重伤被敌人包围后,毅然拉动了身上的手榴弹;敌军用燃烧弹将不大的松骨岭来来回回炸了几遍,38军三连的战士们从最初的150人,到最后只剩一人,这些烈士有的`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姓名,但是我们永远铭记,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胜利绝不是轻描淡写的一个词,其中有过“争执”、有过慌张、也有过挫折,但都被一个个钢铁般的血肉所抵抗,被所有人顽强的意志所克服。什么是中国面孔? 风雨砥砺,责任如磐,千击万磨,使命在肩。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些生动的面孔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面对侵略者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他们的样貌就是中国面孔!就如同电影中唱的“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一般,志愿军们用他们沸腾着的热血谱写了属于他们、属于新中国的华美乐章。
奋斗正当时,青春正当势。勿忘中国面孔,学习时代楷模!以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2
《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展现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事迹的电影,讲述了志愿军官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故事。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志愿军官兵的英勇和牺牲精神。他们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毫不畏惧,奋勇向前,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电影中的场景、音效、配乐都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让人更加珍惜和平安宁的生活。
这部电影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事迹和精神风貌。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3
《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的电影。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无畏精神和顽强意志。
电影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真实的情节,展现了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他们面对敌人的强大火力和残酷手段,毫不畏惧地冲向战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电影还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团结和友爱精神。他们在战场上互相扶持,守望相助,形成了战无不胜的力量。他们之间没有个人的`利益和私心,只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奉献。
他们是中国人民的英雄,是民族的骄傲。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为我们争取了和平和自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中国人民将永远不会被打败,我们的国家将永远繁荣昌盛。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4
今天下午,爸爸妈妈带我看了一部电影,片名叫《志愿军:雄兵出击》。这是一部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制作的战争史诗大片。
影片中的画面是壮观而感人的。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是:一个满身鲜血的战士,拿着爆炸瓶扔进敌军的坦克里,让我看到了志愿军身上那英勇无畏的精神。
从电影中,我也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军人在战争中的艰辛和付出。我会更加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和平生活。在炮火纷飞、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军人没有退缩。他们勇敢地冲向敌人的枪口,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这部电影让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我相信,这部电影会成为我们永远的经典,也会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指南针。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5
作为一部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主题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无疑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更是对那段历史的再次铭记和致敬。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深受感动,对这段历史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这部电影的制作非常用心,每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从服装、道具到场景,都能够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壮烈。尤其是电影中的战斗场面,拍摄得非常震撼,让人不由得感叹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
其次,电影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非常成功。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饰演女战士的演员,她们的英勇形象让人感到非常震撼和感动。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多么的不畏艰险,多么的勇敢无畏。
最后,这部电影所传达的`主题也非常深刻。电影中所描绘的抗美援朝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种信仰和精神。在那个时代,人们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争中去。这种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这部电影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多么的勇敢和无畏,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今天所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我相信,这部电影会成为我们永远的经典,也会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指南针。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6
在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后,我深深被电影所展现的志愿军的英勇壮举和不屈精神所感动。电影中,志愿军官兵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不畏强敌,勇往直前,展现出了中国军人的顽强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是在大海里的`搏斗,还是在雪山中的追击,他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不屈的斗志,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液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
电影中的每一场战斗都让我热血沸腾,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敬意。它教育了我们,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险阻和中国人民的苦难,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7
观《志愿军:雄兵出击》后,我深受影片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无私奉献、无畏牺牲的英雄气概所感染。影片中许多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譬如113师克服人体极限,14小时70公里急行军穿插作战;譬如3连面对先进武器,毅然用钢铁之躯完成了阻击任务;譬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首度亮相联合国,中国新声赢得国际敬畏。
我们这一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儿子打、孙子打,还是我们打吧!”电影中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先辈们用自己的牺牲为子孙后代换取了如今的国泰民安,这种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铭记。正因为这些前辈英雄树立的榜样,才有了后面人们的.前赴后继。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面向未来,告诫子孙后代,落后就要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一定要发扬革命传统,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入公司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去。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8
10月28日下午,我们去电影院观看了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雄兵出击》,全程沉浸式观影热泪盈眶。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参加了抗美援朝,可是很多人并不清楚我们为什么而战?而《志愿军:雄兵出击》给出了完整的答案。
这是一段值得反复书写,永远铭记的历史。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因为只有打赢,中国人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一批又一批中国志愿军战士入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将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永远留在了朝鲜大地。但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这一仗打出了军威,也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和平的'基础。
敌强我弱,这仗到底怎么打?我们只有步枪、刺刀和手榴弹,面对敌人先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我们怎么去赢?首战两水洞、奔袭三所里、血战松骨峰,这几场关键的战斗都是影片中呈现的重点。这些志愿军大多是20岁的年轻人,面对战争我想他们是害怕的,但让人感动的是,明知前方有危险,当拿起枪走上战场的那一刻,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早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松骨峰阻击战中,全体士兵浴血奋战,连续击退美军五次进攻,最后三连仅剩七人,却牢牢地守住了阵地。这场战役也被作家魏巍写成了著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电影中的一幕又一幕让我震惊,让我热泪盈眶。正如彭德怀将军说的:“这个代价,如果我们不付,就得儿子付,孙子付,我们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据统计,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有2,400,000人,其中阵亡183,108人,负伤383,218人,失踪25,621人,被俘21,400人,无数的先烈将生命留在了朝鲜。我们站在历史后人的视角看先辈,能清晰地知道哪场战争会取得胜利,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但他们并不能预知未来,也不知道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在战斗之时,他们所依赖的只有保家卫国的信念。
信念是一种可贵的东西,正是这个可贵的东西,让我们打败了美军的飞机和大炮。忘记历史,就等同于在犯罪,今天我们享受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不忘昨日之苦难,才能看清明日之方向。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要有过硬本领,珍惜韶华,不负青春,掌握知识,提高素质,做好每一件小事,在行动中体现抗美援朝精神,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贡献国家。
最后,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9
《志愿军·雄兵出击》讲述了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在食物短缺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把实力雄厚的美军打得都投降了,我不得不佩服志愿军的厉害。
令我最难忘的是在松骨峰上,三连在大火过后有些同志英勇牺牲了,有些同志却动不了。而连长的右手被炸没了,但是还能用左手和嘴拿起重型武器,对准备攻打上来的'美军进行射击,但不幸的是,最后还是英勇牺牲了!看到这一幕,我潸然泪下,不禁感叹,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在这部影片中我感受到志愿军的爱国之心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是他们,带给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为祖国做出贡献!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0
在学院领导的组织下,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团学干部共同观看了红色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该影片以抗美援朝为历史素材,讲述了38军等为了国家安定以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英勇奋斗,不惧牺牲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描绘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看这部影片时,多次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在联合国会议上,伍修权先生让同声传译翻译官检查中国的牌子是否有误时,感受到了新中国刚站起来时的如履薄冰,中国走上这条路的艰难岁月,影片中的人物坚定的眼神让人为之动容。38军113师十几个小时行军72.5公里,中途牺牲了许多同志,终于先于美军5分钟到达目的地。行军之后又立马进入作战状态,这真的无法想象。放在今天,跑3000米都难以坚持,先辈们却能在十几个小时行进72.5公里!看到这个片段时,内心对革命先辈肃然起敬,敬佩他们的毅力和精神,向志愿军们致敬!彭德怀将军也在电报中说到“38军万岁!”抗美援朝时,美军有先进的坦克,有空中作战,而中国有志愿军坚强的毅力和高尚的爱国情怀,这是美军所没有的。坦克无法用子弹打穿,先辈们便用赴死的心态,穿过枪林弹雨将炸药装进敌人的坦克。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先辈们的'身体推起来的。影片中说“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看到这一幕,内心很沉重,让我想到了现在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战争,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先辈们用血肉换来的。这个时代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和平,只不过我们很幸运,生在中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强大的祖国把我们保护得很好,我们要好好珍惜当下,爱好和平,珍惜和平,发愤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1
战火纷飞、残垣断壁,不少战争片都以宏大的场面震撼人心,但并非所有战争片都是真正的“战争史诗电影”。
傅若清强调,要成为史诗级别的电影必须全方位地展现战争场景,而不只是描述某场战役或战斗。而在拍摄现场的陈凯歌则提炼出两大特点,一是该影片所描述的战争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二是在这场战争中产生了伟大的英雄。
为了呈现新中国建国之战的历史,《志愿军:雄兵出击》从多个角度和视野展现了整个抗美援朝的历史,包括国际斗争、战况对抗以及英雄人物等。陈凯歌表示,这部电影丰富的故事情节能够让观众从中得到不同的'启示,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我们如今享有的这七十年和平是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当然,电影也不能过于严肃,也需要精彩的战争场景来满足观众的视听需求。徐春妮总结道:“一部战争史诗电影需要有大事记、大场面和大英雄。”
在《志愿军:雄兵出击》的美术设计方面,陆苇特别重视差异化设计和象征性表达。为了防止观众审美疲劳和认知混乱,他们在每一个战场上寻找主题差异,并利用雪、雾、火等元素创造出各种景象。到了创造奇迹的松骨峰时,剧组巧妙地运用松树的形象展现出中国独特的东方美学魅力。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2
今天我们全班观看了《志愿军》,看完后才知道我们的幸福来之不易。
跟着荧幕,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1950年,毛主席回到北京,正好遇到了朝鲜内部南北作战,美国支援北部攻打南部,中国则因美国牵扯被迫迎战,不得已进行抗美援朝。在抗美中,中国志愿军先后与美国攻打和防守了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其中松骨峰上伤亡人数最多,118师3连除连长无一幸免,我们痛心疾首,看着美国坦克狂轰乱炸我国战士,用战斗机肆无忌惮轰炸志愿军,炸毁阵地,我们沉哀!看着用志愿军鲜血换来的美军坦克损坏,换来的美9军未赢即撤退的画面,我们苦笑!看着美国人轻敌,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的态度,我们也只能愤怒!但一切都是这样,骄兵必败,美国最终吃了败仗!
在以前,别的国家根本不把中国当为国,只觉得中国就是摆设品,甚至联合国也对中国有所排斥,但是从1949年开始,中国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了!我们终于能够昂首挺胸,终于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一切的一切靠的是我们的革命先辈。他们的'坚毅,从连跑70公里没休息一会儿还得继续奔跑中可以体现出来,从面对美国坦克也勇往直前中可以体现出来,从即使武器落后也要打一次胜仗决心中可以体现出来,这种精神值得我铭记永远。
在此,我想对志愿军们说:“谢谢你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现在安宁的生活,我也要向你们学习不怕困难,无所畏惧的精神!”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3
今天的观映感觉很震撼,特别是炮声、爆炸声效果很真实,让我有如前阵子参加军训时的坦克炮声一样。影片表现了战斗的突然性与很多不确定因素,强调很多电光火石、稍纵即逝的战机,还有指挥的当机立断和魄力,以及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为祖国而战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这不得不又让我想到鲁迅的一句话:“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是的,我们紧记着:无论战火纷飞的往昔,还是盛世繁荣的当下,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那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所以,请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一切。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4
《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有震撼人心的战场画面,有感人肺腑的兄弟情谊,有催人泪下的生死离别,也有激动人心的伟大胜利。其中,最触动我的是松骨峰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以百人之力,与美军激战五个多小时,连续击退五次进攻,完成了阻止美军向军隅里逃窜的任务。这一战,既威震了美军,也为中国的外交加上了一颗重重的'筹码。战争的残酷让我意识到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会永远铭记英雄先烈的伟大付出,努力锤炼本领,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奋斗终身!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5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中国首部史诗及的战争大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讲述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英勇事迹,展现了志原军士兵们顽强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表现出了中国军人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情怀。
电影当中,志愿军战土所面对的不仅是敌人猛烈的进攻,更是艰苦的环境和物资的匮乏。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锻造出了志愿军战士的坚强不屈的精神。电影中一段情景,志愿军战士脱掉裤子,防止失冻在极寒的天气下,悄悄渡江去偷袭敌人,在这时候,影厅中居然有人还发出嘲笑的声音,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笑出来的,如果不是他们舍身忘死、奋勇杀敌,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冲锋陷阵、披荆斩棘,最终为中国军人赢得荣誉与尊严。
影片中场景画面都十分震撼,特别是战斗场景的展现,让人感受到也置身于战场当中,通过观者这部电影,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军人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要更加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也将时刻铭记先辈们的牺牲,长大后为国家的强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份力量。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相关文章: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7-03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9-01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8-29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4-17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9-02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7-17
(精)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5-24
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5-16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大全[15篇]05-24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通用15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