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教学反思>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教学反思

时间:2021-02-20 23:19:0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推敲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推敲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教学反思1

  一、推荐背诵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二、超前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吟哦 并辔而归 尹

  2、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 ,字 , (朝代)人。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熟知“推敲”典故的来历。

  2、懂得写作中讲究炼字的道理。

  3、学习鉴赏诗歌。

  四、自主先学

  读读

  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讲讲

  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并讲给同桌听,有不会的问题记录下来。

  五、合作探究

  说说 中学语文在线(ywzx8.com)

  小组间互相交流,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六、展示自我

  演演 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

  七、拓展延伸

  用用

  运用炼字的方法,说说下面的诗句能不能用括号里的诗句代替,为什么?

  1、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到江南岸)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忽入夜,润物竟无声)

  八、布置作业

  在课下搜集几个炼字事例。

推敲教学反思2

  《推敲》一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和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来表现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推敲”,再现了贾岛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显示了贾岛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是诗人赢得了“苦吟诗人”的雅号;是“推敲”。让贾岛结识了韩愈,让“推敲的故事”成为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也是“推敲”,启示人们在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词语更加准确、传神。因为如此,所以我在教学时,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多渠道引导学生感悟“推敲”的好处。

  首先在开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利用已经给出的一组关键词语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了这样一个坡度,让学生有个大体的方向,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地复述课文的内容,达到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其次,在学习课文时,我充分地运用了文中的插图。请学生观察书上“贾岛敲门”的插图,让他们仔细观察,看看画面上有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传达了怎样的信息,通过个别读,品读,齐读等方式把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画面的句子反复吟诵,来体会月夜的宁静,为下面使用“敲”字奠定了环境基础。

  接着,在整个教学中,我紧扣课文的题眼“推敲”,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来突显贾岛对文字严肃认真的态度。设计了让学生自读字悟写出体会,根据 “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当些”等词语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通过比较句子、看图想词语来感受贾岛斟酌文字时如痴如醉的样子,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突显学生的个性。在第七自然段教学中,使用小组团队合作学习方式,给出思考题,让学生小组思考,集体汇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从不同的途径感悟“推敲”,贾岛这一人物形象就逐渐地丰满、鲜活起来,人物的品格就容易充分地显露出来,学生也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欣赏、认同、向往、追求“推敲”了。

  最后,通过讲故事进一步体会贾岛对文字的敬重,我送给了学生一句话“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告诉学生写作文的方法,深刻体会“推敲”对于写作的好处。

  课堂是一门残缺的艺术,在上完课,我也觉得有些遗憾的地方,课堂上一直引导学生如何体会“推敲”却没有通过练习来检验同学们是否学会推敲。应该把课后第4题的练习适时地穿插到课堂中,从推敲文中的词语入手,教给学生推敲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还尝试让学生推敲王安石的“绿”字之妙。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写出了春风吹后江南水乡那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样学生的知识性到能动性就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推敲教学反思3

  由于课前让学生进行了资料的搜集,因此,学生对于“贾岛”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他是一位“苦吟诗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让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从文中寻找“苦吟诗人”的形象。

  很快学生找到了文章的三四两节。这两节的学习要点很多,既要斟酌一些词语的含义,例如:“吟哦”、“簇拥”、“比比划划”等,又要通过这些中的一些词语来领会贾岛作诗时的专心致志、刻苦严谨的品质,这样教学的一个重点得以化解了。接下来,对于教学内容的另一个重点——知道“敲”字好的原因,文章表达的很清楚,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品味韩愈的话,发表自己的感受,说说韩愈的分析有无道理。在一番自我思考之后,孩子既消化了韩愈的言语,也深深地引起共鸣,真切地感悟到推敲文字的魅力。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引入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中推敲文字的故事,体会“绿”字的妙处。

  这样课内外的结合与补充,让学生在感悟到何谓推敲,并且感受推敲文字的重要,相信,这对他们今后的作文会有帮助。

推敲教学反思4

  《推敲》主要讲了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地冲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

  教学中,我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如教学第2自然段时,我紧紧抓住“拜访”一词。让学生通过朗读并抓住“找了好久”、“才摸到”、“沉睡”等词,感悟贾岛对李凝的尊重之情。再如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我让学生抓住“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当些”等词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

  韩愈认为用“敲”好有两个理由,一,表明你是个有礼貌的人,二,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我尝试将《补充》上的练习穿插在教学中,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的妙处。我还引导学生交流了他们曾经写作推敲的经过,从而使他们逐步明白了推敲的重要性,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和道理。

推敲教学反思5

  《推敲》这篇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推敲”,我在教学中运用了表演这一教学方式:贾岛骑在毛驴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动作?请同学来演一演。

  1.通过表演,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小观众”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地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地思考,应该念得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念‘推’和‘敲’。”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意才是真正的理解。

  2.在表演中感受到贾岛严谨的创造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认真啊!

  3.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得开心,学得灵活,记得牢固,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推敲教学反思6

  本文叙写了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又在韩愈的帮助下确定了这个字的经过,表现了贾岛反复吟咏、认真琢磨的可贵精神,也为文坛留下一段佳话,使学生从中获得深刻启迪。

  上课通过课文中推字和敲字的斟酌过程从文中寻找“苦吟诗人”的形象。很快学生找到了文章的三四两节。这两节的学习要点很多,既要斟酌一些词语的含义,例如:“吟哦”、“簇拥”、“比比划划”等,又要通过这些中的一些词语来领会贾岛作诗时的专心致志、刻苦严谨的品质,这样教学的一个重点得以化解了。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表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小观众”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的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的思考,应该念的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推和敲。”我认为在具体的语境里理解词义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重点词语,我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的认真啊!

  接下来,对于教学内容的另一个重点——知道“敲”字好的原因,文章表达的很清楚,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品味韩愈的话,发表自己的感受,说说韩愈的分析有无道理。在一番自我思考之后,孩子既消化了韩愈的言语,也深深地引起共鸣,真切地感悟到推敲文字的魅力。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引入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中推敲文字的故事,体会“绿”字的妙处。这样课内外的结合与补充,让学生在感悟到何谓推敲,并且感受推敲文字的重要,相信,这对他们今后的作文会有帮助。

推敲教学反思7

  《推敲》一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和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来表现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首先,在揭示课题后,我尝试着做了做“推门”和“敲门”的动作,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感知“推”和“敲”的不同含义。虽然是很简单的两个动作,却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也学着我的样子,伸出手比划着,思索着……纷纷举手发言,说得也许不是很正确,但是我尊重他们的理解。在没有学习课文之前,这样的理解是凭借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而的来的,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接着,在学习课文时,我充分地运用了文中的插图。请学生观察书上“贾岛敲门”的插图,让他们仔细观察,看看画面上有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传达了怎样的信息,以此来体会月夜的宁静;看看图上贾岛的动作、表情,猜测他此时的心情怎样,心里会想些什么,以此来体会他的斯文、礼貌,从而感悟出和环境、人物、事实相符的是“敲”字。然后,在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的时候,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韩愈说的话,在熟读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韩愈的话讲了几层意思,还说明了用“敲”字的几点理由。这样,从不同的途径感悟“推敲”,贾岛这一人物形象就逐渐地丰满、鲜活起来,人物的品格就容易充分地显露出来。 教学时我不仅仅停留于这一点,而是进行适当的课外拓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推敲文字的重要以及实用技巧。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红杏枝头春意(**)”这一诗句,请学生填一填,用个什么字比较好。由于刚学完课文,大家对贾岛的“苦吟”精神所动,决心斟酌出最妙的一个词来,课堂气氛相当好,大家你说一个我说一个,分别说出了“来”、“到”、“入”、“满”、“美”、“多”、“艳”、“浓”、“深”等,应该说最后两个说得比较到位,但相比较而言,与真正的答案“闹”比起来意境相差太远,同学们听了都不由啧啧赞叹起来,不得不佩服诗人用字的巧妙与讲究,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欣赏、认同、向往、追求“推敲”了。总之,课文就应该教得实在!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一点的重要!

推敲教学反思8

  课文是关于“推敲”一词来历的典故。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地冲撞进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问促读,自主诵读。

  在简单的复习导入课题之后,我便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以下填空题:

  (1)贾岛去( ),不巧( ),贾岛( )写下了( )这首诗。

  (2)返回长安途中,他对诗中( )这个字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

  (3结果他冲撞了( ),和( )商量了起来。

  (4)韩愈认为还是用( )好,理由是:一、( ); 二、( )。

  这样让学生自主诵读故事,在整体感知故事的基础上,仔细研读故事内容。

  二、抓住关键语句,品读感悟

  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紧紧抓住“拜访”一词。让学生通过朗读下面的两句话,抓住“找了好久”、“才摸到”、“沉睡”等词,感悟贾岛对李凝的尊重之情以及诚意,同时感悟出两人的友谊非同一般。再请学生联系《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学生能感受到它们是相通的。

  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贾岛为了诗中的一个字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是本文的'重点段落。我让学生根据“想起、觉得、不够妥帖、或许、更恰当些”等词语来体会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通过比较句子、看图想词语来感受贾岛斟酌文字时如痴如醉的样子。

  三、创设情境,以演促悟,注重口语训练。

  学习贾岛专心推敲诗句一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圈出表现贾岛认真推敲的句子,认真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接着指名一大胆的男生进行即兴表演,让其他学生担任长安街百姓的角色。

  同时组织学生评议表演,指出优缺点,力求让表演入情入境。表演中,学生大笑,心情充分放松。时机成熟,我做起了采访者:“各位父老乡亲,你们在笑什么呀?”学生马上心领神会,说出了笑的原因。当学完下一个自然段时,再问:“各位,现在,你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还觉得贾岛可笑么?为什么?”课堂上,通过营造宽松的交际氛围,就能使学生进入逼真的教学情境,他们的心灵就能得到解放,表达也就灵动起来。

  四、深入浅出,渗透知识点

  文章有一个知识点是关于“反衬”手法的运用。韩愈认为用“敲”好的第二个理由是“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我问学生为什么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生心中有数,但说不出来。我便问学生:“文中还有这样的用法吗?”学生立即饶有兴趣地思索起来,然后集体讨论出:

  1.“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而“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2.韩愈出场,“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而“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3.韩愈见贾岛冲撞自己的仪仗队质问他,后来知道原因后,也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

  我见学生已经理解“反衬”的用法,时机也成熟,便相机点拨:“古人很讲究字韵,“推”(tuī)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ɑo”,当然后者读起来要响亮些。月夜的“宁静”是无声的,而“敲”字读得响亮,用有声衬托无声,这叫反衬,更显环境的安静。

  五、拓展延伸,学会推敲

  我把课后第4题的练习适时地穿插到课堂中,从推敲文中的词语入手,教给学生推敲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学完课文,我还尝试让学生推敲王安石的“绿”字之妙。让学生比较“绿”与“到”、“过”、“入”等词,从而感觉到“绿”字写出了春风吹后江南水乡那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节课中,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的开心,学的灵活,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推敲教学反思9

  《推敲》一课讲述了贾岛为了斟酌用“推”还是“敲”好,不知不觉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并与韩愈一同思考,最终确定了“敲”字。后来,后人就把斟酌文字称为“推敲”。这篇课文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针对本篇课文以及我班学生特点,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以下评价任务:

  1.运用朗读、分角色读、默读等读书方法,学生充分地读文章,并透过文本理解“推敲”的深层含义。

  2.多媒体出示文章重点段落,学生感悟人物形象,感受其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因为在学习《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已经介绍了贾岛的相关情况,如贾岛“苦吟诗人”这一称号的由来,所以在第一课时学习时,学生对《推敲》的故事兴致盎然,不仅能够概括课文大意,而且对人物形象产生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基于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第二课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描述贾岛推敲诗句的句子,通过人物动作、语言以及行人的反应,感悟人物形象。学生大多数能够从“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这个句子,从“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中体会到贾岛斟酌字词的入迷,感受贾岛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斟酌“宁静”、“安静”之间的差别,在实践中感受斟酌、推敲字词的感受,学习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

推敲教学反思10

  《推敲》一课中一课第4小节讲了贾岛在路上斟酌诗句,不经意闯进了韩愈的仪仗队。第5到8小节讲了韩愈与贾岛一起思考,确定该用什么词。这部分情景性较强,所以我认为可能让学生表演,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我在上课的时候就让学生来表演他们斟酌的情景。

  让一个学生扮演贾岛,另一个学生扮演韩愈,让他们通过想象,把当时的情景表演出来。学生听到后非常兴奋,他们马上分组练习。但表演的情况没有预料的好,有两组表演的非常精彩,但也有学生的口语表达不流畅,有个别学生甚至接不上话。看来,平时还需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多加关注。

推敲教学反思11

  【案例】

  《推敲》课后作业:

  下列句子中的带点的词语能换括号里的吗?为什么?

  1、一天,贾岛到郊外去拜访(访问)一位叫李凝的朋友。

  2、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即时)写成的那首小诗。

  3、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安静),读起来也更响亮些。

  师:“拜访”能否换成“访问”?我们也来推敲一番。

  生:我觉得不行,因为“访问”好像带着问题带着事情去的,而拜访则是礼节性地看望。

  师:哦,你是这样理解的。这么说,如果没有事情就不能“访问”了吗?(学生为难的样子)看来这个答案不够准确。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理解?

  生:我觉得“拜访”是带着对对方的敬意,很尊敬地看望。而访问好像是一般的看望。贾岛对李凝应该是怀着敬意的,所以我认为用“拜访”更好。

  师:嗯,你感觉很“准”。是的,“拜访”和“访问”其实是一组近义词,但是,他们还是有区别的。也就是他们之间不能画等号。如果我们一定要在他们之间画一个等号的话,你认为应该怎么处理?

  (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拜访=访问 )

  生:我认为应该在访问的后面加上“带着敬意”。

  师:好!(老师板书“+带着敬意”, 拜访=访问+带着敬意)

  师:呵呵,今天我们用数学的方式表示了这一对词语,是不是很有意思?

  生:(会意地笑)。(呵呵,我最陶醉于学生这样的笑。)

  师:下面还有两对这样的词语,你有没有本领也能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试一试。

  学生思考。片刻,交流。

  生1:即时+兴致=即兴。(第二句)

  生2:即时+诗兴=即兴。

  生3:宁静>安静。(第三句)

  师:解释一下。

  生:宁静比安静更静。

  师:好,有道理。

  生4:宁静=安静+美。

  师:不错,很有意思,安静加上美能否等于宁静呢?

  生:是“约等于”。

  师:好,改成“约等于”。“宁静︾安静+美”呵呵,看来,这个“宁静”还有美的意思在里面啊!(因为我的网名是“宁静”,多数孩子都知道,所以又有很多会意的眼神投向我,暧昧的眼神投向发言的学生,呵呵,得意。)

  (下课了,黑板上就剩下了这么多“公式”,还有点舍不得擦掉。)

  【感触】

  这个点子也是突如其来。用一种比较新鲜的形式包装传统的训练内容,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推敲教学反思12

  《推敲》这个故事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中的一个字眼,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当韩愈弄清真相后,与之一起思考,并由韩愈敲定,从此“推敲”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课文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表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比如“吟哦”这个词语,在表演中有的学生快速地念了一遍诗,“小观众”就提出了意见,“他口中念念有词做得不对。课文中说贾岛在吟哦,吟哦的意思是有节奏的朗读诗文。而且贾岛在认真的思考,应该念的慢一些,也可以反复念推和敲。”我认为在具体的语境里理解词义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重点词语,我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钻研精神。通过“他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不知不觉……”体会贾岛为了斟酌一个字眼是多么的认真啊!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推敲”,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如果贾岛当时碰上的不是韩愈,而是你,你会帮他出什么主意呢?推?巧敲?还是其他的词?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但一定要有根有据。”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改为“拍”字,因为贾岛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沿着山路找了好久,好不容易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他肯定又累又饿,迫不及待的想见到他的朋友,也想快点进去弄点吃的,再好好休息一下,所以是“拍门” ;有的说改“推”字,因为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两人关系密切,用不着这么多礼节;还有的说“扣门” 对于他们的答案我给予了肯定,孩子们俨然一个个小贾岛,以个个小韩愈,推敲的不亦乐乎。

  再就是让学生练说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内容,以便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语感,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这节课中,学生在边学边演中兴趣浓厚,演的开心,学的灵活,相信这样的教学情景也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推敲教学反思13

  《贾岛推敲》是一篇文言文,故事的内容比较浅显,并且学生已经接触过文言文,不会感到陌生,但是逐字逐句理解却会有困难。那么如何理解语言结构与现代文不同的文言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品味文章语言,从中受到教育呢?为此对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实进行了一番“推敲”。 一节课结束了,却不能停止我对教学的“推敲”。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 反复朗读课文之后,问: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我们现代文不一样,那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学习文言文,让那些丰富的内容再现出来?学生说出几种学习方法,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开始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能够专心的读书,有的边读边做批注,有的选择和同学一起交流。可见,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的需要,不同的学生能在相同的课文中获得不同的体会,真的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2、入情入境,品味语言,体会人物 学习文言文,专门理解字面含义是不够的。于是在理解“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这句话时,抓住句子中的“吟哦、引”等词语,先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然后问:“当时的贾岛是怎样的状态呢?谁愿意表演?”在学生到前面表演之前,再问大家:她是贾岛了,那么你们是谁?此时,学生已经都进入情境了。表演后,都能说出作为街上的行人自己的感受。这时,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贾岛对学问认真,专心的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照个性发展。”在这节课中,我觉得我聆听到了一个个有个性的声音,珍视了学生独特的感受。更难得可贵的是学生在对人物形象认识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比如,在品味韩愈的时候,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韩愈也对学问的认真态度,还体会到他为人随和,作为“京兆尹”不但没有重打贾岛,反而,“立马久之”,与其“共论诗道”。

  3、知识拓展,让学生对诗人有了深刻的认识 理解课文之后,我出示了贾岛的一首五言绝句《题诗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古诗,从而体会到贾岛专研诗句的苦心。进一步对贾岛有了深刻的认识。

  4、积累运用,激发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此环节设计了三个训练,逐层深入。首先让学生品味诗中重点字的好处,然后补充句子,这样让学生也经历了“推敲”的过程。而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平时课堂上从来不专心听讲的一个小男生,居然也悄悄地举起了手,我庆幸当时没有忽略了他。虽然他表达的那个不够完整,语意不是很明确,但我知道,在这节课中,他真的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了,并且思考了。 所以,在反思这节课的同时,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要关注所有的学生,真正的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有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收获。让自己成为一名“推敲”型的教师!

推敲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 板书“推”学生做做推的动作;板书“敲”做做敲的动作。这两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字,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词以后表示什么意思呢?

  2、 今天我们学习(板书11)11推敲。指名朗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一遍。

  2、 各小组各请一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有的话等他读完后让他纠正。

  3、 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讲读课文第一段。

  1、 指读第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 齐读第一段。

  四、讲读第二段。

  1、 讲读第二自然段。

  a、 指读第二自然段。

  b、 说说知道了什么。体会“摸”的意思。

  c、 看P57图理解“皎洁”。

  d、 指导朗读。

  e、 小结板书:深夜访友,留诗相赠。

  2、 讲读第三自然段。

  a、 理解“吟哦”、“妥帖”。

  b、 自读第三自然段,结合看P55图,自己做做贾岛的样子。

  c、 指导朗读。

  d、 小结板书:反复吟哦,推敲进城。

  3、 讲读第四~六自然段。

  a、 指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课文中为什么用了竟然?

  b、 思考贾岛为什么不像其他的人一样避让?练习用“因为……所以……”说说。

  c、 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d、 小结板书:冲撞仪仗,请求宽恕。

  4、 讲读第七自然段。

  a、 你认为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为什么?

  b、 指读第七自然段。听听韩愈的意见。

  c、 小结板书:韩愈决定,敲字更妙。

  五、齐读第三段。

  六、小结板书。板书:发生、发展、结局、高潮。

  七、作业:复述课文,任选一题。

  1、第七自然段中“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现在请你代贾岛说一说。

  2、过了一段时间贾岛遇到了他的朋友李凝,现在请你代贾岛把这次的奇遇告诉李凝。

  附板书:11 推敲

  访友未遇,留诗相赠(发生)

  反复吟哦,推敲进城(发展)

  冲撞仪仗,请求宽恕(高潮)

  韩愈决定,敲字更妙(结局)

  胡仔《推敲》原文和译文(翻译)

推敲教学反思15

  《推敲》这篇课文,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和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是“推敲”,再现了贾岛字字斟酌、句句推敲的形象,显示了贾岛极为严肃的创作态度,是诗人赢得了“苦吟诗人”的雅号;也是“推敲”,启示人们在写诗和作文时,要反复比较,多加斟酌,使所用词语更加准确、传神。

  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所以我在教学时,结合文本内容及学生实际,多渠道引导学生感悟“推敲”的好处。

  首先,在揭示课题后,我尝试着做了做“推门”和“敲门”的动作,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感知“推”和“敲”的不同含义。虽然是很简单的两个动作,却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也学着我的样子,伸出手比划着,思索着……然后我问:你们觉得“推”和“敲”这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家纷纷举手发言。在学习课文时,我充分地运用了文中 “贾岛敲门”的插图,让他们仔细观察,看看画面上有些什么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传达了怎样的信息,同时出示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边读边想像,进入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来体会月夜的宁静,使学生对贾岛能即兴写诗的背景有了深入的理解。再看看图上贾岛的动作、表情,想像他此时的心情怎样,心里会想写什么,以此来体会他的斯文、礼貌,从而感悟出和环境、人物、事实相符的是“敲”字。然后,在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的时候,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韩愈说的话,在熟读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韩愈的话讲了几层意思,说明了用“敲”字的几点理由。引领学生走进现场,置身其中,想人物所想,说人物所说。并与前文联系,呼应开头,让学生深切感悟“敲”字的妙用。

  这样,从不同的途径感悟“推敲”,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贾岛这一人物形象就逐渐地丰满、鲜活起来,人物的品格就容易充分地显露出来,学生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了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也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欣赏、认同、向往、追求“推敲”了。

【推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推敲》读后感

2.磁场教学反思

3.雷雨教学反思

4.掌声教学反思

5.《鲸》教学反思

6.化学教学反思

7.地理教学反思

8.《白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