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教学反思>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19 15:34:2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1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全文主要写了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孟浩然饯行的事,描绘了长江边的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所以,课文第三自然段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需要引领学生重点精读。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通过对李白动作的描写,学生初步体会到了李白藏在心底的不舍之情。教学中,我读课文,让学生做动作,体会了李白的心情。既然写了李白的依依不舍,那么光有动作是没有说服力的。自然过渡到下一段的学习中。

  李白高举酒杯,端给孟浩然,意味深长地说了一番话:“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这段话主要包含了李白的两种感情,一是对孟浩然的尊敬和仰慕,而是对孟浩然的依依不舍。教学中,先让学生读这段话,找出文章中所包含的感情,再说说自己从哪些词语读到的。经过讨论交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感悟,可能是由于学生知识面的狭窄,“夫子”的意思没有解读出来,不知道这是李白对孟浩然的尊称,对此,我及时进行了点拨。品析孟浩然的话,要引导学生理解王勃诗句的意思,说出孟浩然用这个诗句宽慰李白的原因,体会孟浩然的良苦用心。

  在预设教学过程时,我主要选择了两个小练笔的内容。一是课文第四自然段的省略号处,“李白送走了孟浩然,站在江边,他的心里想……”二是课后的第五题,“说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我必须在这两个小练笔之间做出合理的取舍。经过再三读课文,我忽然明白,学生生活的年代和李白生活的唐代差别很大,以学生的心里其实无法准确地揣摩李白的想法。所以第一个小练笔的内容是不适合学生学情的。于是,课文精读完毕,我让学生合上课本,出示了练笔内容——“联系课文内容,写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果不其然,当我布置了人物,学生立刻埋头沙沙地写起来了。

  教学的最后,我出示了两首送别诗,给学生背诵,作为本课的拓展延伸。第一首是高适的《别董大》,第二首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样做的目的,既让学生积淀了古诗词,也延伸了送别的含义。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2

  《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属“文包诗”,它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教学这篇课文,我从阅读方面入手: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把文本所蕴涵的内容、情感与自身的认识、情感紧紧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读懂意思、读出韵味,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精心创设体验的`情境,让孩子走进文本,感受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感受诗人与友人之间离别时的伤感和不舍这样,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地调动,思维得到激情地迸发,促使更加感兴趣地深入文本去探究、去发现,去感悟更深,更多的内涵。/article/在《黄鹤楼送别》一课的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用自己的心灵触摸文本,感受任务和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对话交流中,孩子们的思维被激发,语言被激活。一些闪烁着孩子们智慧火花的话语告诉我们:课堂上,只要老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与文本和作者的思想进行交流。那么,他们就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相互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3

  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课文记叙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描绘了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美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课上,让学生抓住 “依依惜别”,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比如:抓住“孟夫子”、“兄长和老师”、六个“您”等等,通过细心朗读,结合看插图,领会课文语言。

  李白伫立江边凝视远望,内心必然思绪万千,作者以省略号留下艺术空白,给读者以广阔的感悟空间。课上,通过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想象说话,与其心灵对话,感悟诗人内心深处丰富细腻的情感,产生共鸣,更好地体会两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古诗的学习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相互讨论交流的方式找到文中和各句诗相对应的句子,借助文中的语言理解诗的意思。至于诗中的词语,只要抓住“辞”、“孤帆”、“唯”等稍加点拨即可。还可以指导学生对古诗和文中对应的句子进行反复吟诵,加深体会。

  “文包诗”这类课文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课文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我在教学中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腻。理解了“文”,对诗的理解不一定会水到渠成,所以要做到“文”“诗”结合。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教学本课时,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比如:“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一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伫立”、“凝视”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通过“以读激情”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指导学生不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内部,发现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在学生对诗人的感情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后,我还安排了一个表演读的过程。我让学生自由合作,分别扮演李白与孟浩然。通过言语与动作、神情来充分表达自己对诗情的理解,在学生在表演读中充分体会友人离别时的心情。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4

  起首“文包诗”那类课型的教教,其重面没有是阐发,解说编者所编的“文”,而是要让教生颠末读“文”,更好、更快、更有爱好的教会“文”中所包露的那首诗或词,理解其意境。 “文”没有仅是教生进修古诗的拐杖,并且也是一篇很好的浏览教材。果此,在教教中,要把“文”和“诗”反复对比赏析,从而做到“单赢”而没有是“两败俱伤”!

  一接触到那册书,就被那篇课文字里行间披收的密意所打动。临危不惧的选择了他做为本次盼看杯的决赛课文。比及和教研组其他成员细读文本时,才收明《黄鹤楼送别》并没有是我所假想的那样。我们犹如陷进了一种两难选择:文包诗,是教文,照样教诗?到底孰沉孰重?假如仅仅把课文做为理解古诗的“拐棍”,用一下就等闲丧失落,是很怅惘的。教研组的其他教员课下也都积极查找了许多文包诗的材料,随着各人一同深切的钻研,闭于那类课的思路也越来越了了。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教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名著”。本篇课文是苏教版教材独有的一种文体——文包诗。那是一篇斑斓的叙事散文与李白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完美离散。

  其次,“文包诗”那类课文一样平居都是意境杂美,激情竭诚,《黄鹤楼送别》一文更是如此。教教时,我们感觉应以“情”为切进面,在教室中积极创设激情空气。果时空相隔太悠远,加上骚人生活的时期、阅历等等与教生真践生活的环境、生活经历等等存在着判然没有同。做为教师,我们应尽量天缩短那份差别。

  第三,它以一篇完整的浏览课文的情势出现,教生必须像浏览其他课文一样,起首卖力读好课文,借助言语文字,读懂课文内容,捕捉有用疑息,进修课文言语,进步浏览能力。凭借漫笔对古诗意境的形象刻画,进一步展开言语假想力,深切挖挖、品味、鉴赏古诗内在的意蕴美、情境美和言语音韵美;固然,也可以或许边读文、边吟诗,两相参照,诗文共赏。

  现代言语也罢,现代言语也罢,他们都是故国的言语。再深切一面思虑,没有管是课文,照样诗歌指向的都是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感触感染言语、体会言语、操纵言语。那是我们语文教教的素质。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5

  什么是“语文味”?如何体现“语文味”?是我们这次研讨课的主题。本次课前,我们通过网上学习和主题探讨的形式,对什么是“语文味”?如何体现“语文味”?开始有了初步的认识。

  梁老师精心的准备,精彩的课堂,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一石击起千层浪”嘛!为我们今后的尝试与探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下面是我自己初浅的看法:

  一、夯实基础,体现“语文味”。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要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梁老师的这一节课,很注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一是在新课前复习词语,读好词串,并运用词语说话。二是在课堂中梁老师抓住“依依昔别、藏、伫立、凝视”等词语,“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等关键句的品读,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这就是语文课区别与其它课程的具体体现。夯实语文基础知识,落实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这就是体现“语文味”。

  二、把准课文感情基调,有效指导朗读,体现“语文味”。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包诗”课文,梁教师运用符合情境的背景音乐和诗意的语言创设情境,通过梁老师的精心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走进文本与老师对话,与文本对话。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听着教师优美的语言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充满个性的朗读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如在引导学生诵读李白举杯敬酒的段落时,老师动情地诉说“这是一杯……”,一组排比句的运用,把李白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融入文章,学生也能在诗意中动情诵读,理解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在这种美的语言熏陶下,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学生的语言才会丰富起来,才会优美起来。课堂中梁教师把准课文感情基调,有效指导朗读,这就是“语文味”的具体体现。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6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包诗,课文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还原了1200多年前李白与孟浩然在黄鹤楼边深情话别的场景,让学生能在具体场景中感受李、孟二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课,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一、理解“一串词”

  《黄鹤楼送别》的“文”虽是白话文,却有几分古典韵致。文中不少词语组成词串读一读、品一品,都颇有味道。“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既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又渲染出烟花三月的盎然春意;“依依惜别、杨柳依依、沙鸥点点”营造出临别时依依不舍的氛围;“永世不绝、誉满天下、脍炙人口”则表达出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敬仰之情以及李、孟之间深厚的友谊。这三组词语,请学生先认一认,说说它们的意思,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既为朗读课文扫清障碍,又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情感奠定基础。

  二、了解“ 一件事”

  五年级的学生读《黄鹤楼送别》一文,已经能够初步理解,所以理解课文内容并不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文包诗类课文,除理解课文内容以外,还需要诗文对照,尝试以文解诗。因此,“诗文对照,以文解诗”可作为本课教学重点。读完课文后,可请学生试着说一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在概括课文的过程中,将文与诗对照起来。“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孟浩然)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对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对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理解古诗,如果把诗句拆开来,逐一注解,固然可以准确理解词义,但同时也就消解了诗歌的韵味。教学文包诗类课文,通过阅读易懂的现代文,将文中相关语句梳理出来,与古诗对照,可不着痕迹地完成理解诗意的教学任务。

  三、品味“一段情”

  从文中读出“一件事”,是阅读《黄鹤楼送别》的第一个层次。由字里行间品出依依惜别的深情,是理解这篇课文的关键。细读一番,课文按照送别的过程,写了“看景藏情”“举杯话情”“吟诗寄情”三个部分。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这句描写颇有画面感,将两位诗人正在观赏江景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然而,不难发现,其间“看景”是表象,“藏情”才是根本,“一会儿……一会儿……”便透露出李白与孟浩然心有所挂、心绪不宁的心理状态。

  如果说,上一段“看景”的动作描写只是铺垫,那么,接下来李白与孟浩然“话别”的语言描写则是送别的高潮部分。在李、孟二人的`对话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这里,李白称孟浩然为“孟夫子”,第2自然段中先后出现了六个“您”字。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深怀敬仰之情。“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 和老师。”这句话又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师生之情、兄弟之情,由这句话,我们甚至可以想到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年长12岁的孟浩然无论是在诗歌创作,还是在生活上,都对年轻的李白格外关照。“今天您就要顺江而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还没分别,李白就已经在期盼着再次见面,这份牵挂,这份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作为兄长,孟浩然借用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诗句劝慰友人,并进一步表达:“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品读“举杯话别”这段文字,从两位诗人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浓浓情谊。而正因为友谊深厚,离别时才如此依依不舍。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李白在长江边一站,站出了一幅动人的画,站成了一尊感人的像。“伫立”意指长时间地站立。由此,我们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画面——孟浩然登上了船,李白站在岸边;解开缆绳,船缓缓离开岸边,李白站在岸边;船渐渐驶向江心,李白站在岸边;船在水天交接处变成一个黑点,李白站在岸边;船消失在天边,李白站在岸边……当我们将这组镜头在脑海中呈现出来时,我们既能理解什么是“伫立”,更能感受什么是依依惜别。再联想起长江上的白帆片片、旅人往来,在李白眼里却是“孤帆”,这一深情“凝视”,正是依依惜别之情的流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蕴含的依依惜别之情比较含蓄,而《黄鹤楼送别》一文将其渲染得淋漓尽致。所以,学习文包诗类课文,把“文”用好了,可以为理解“诗”提供很好的铺垫。

  四、欣赏“一组诗”

  通过诗文对照、以文解诗,对于解读这篇文本,应该可以画上句号了。但语文教学,贵在“用教材教”,贵在“以课文为例子”,能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而带动多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是我国古代众多送别诗中的优秀代表。以此诗为引子,我们自然会想起《别董大》,想起《送元二使安西》,等等。请学生再读一读这些诗,结合相关资料介绍,我们也可以尝试再现高适与董大、王维与元二分别的场景,甚至还能细细体会同是送别诗,但因为前往的地点不同、离别的环境不同、分别的境况不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哀而不伤,《别董大》强作勉励,《送元二使安西》充满感伤。这些差异,可以在阅读中通过对比,逐一品味。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7

  师:道不完的离别情,叙不完的朋友谊,让我们也举起酒杯,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让他深深地印在心底吧!同学们请你们在班级中找你的好朋友,一个演李白,一个演孟浩然,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发挥想象用上自己的语言,可以站起来。

  (学生自己练习)

  一组学生上台

  生1:孟兄,你看这天多蓝啊!

  生2:是啊,贤弟!这长江边烟雾迷蒙,景色真美!

  生1:要是我们能长居此地,该有多好啊,可是你今天就要顺江东下了,我真是舍不得啊!

  生2:我也舍不得你啊,不过我相信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生1:孟兄,说句实在话,自从我结识了你,就一直把你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我从你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为了感谢你,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生2:贤弟,来,干!

  (两人举杯共饮)

  生2: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生1:孟兄,小弟我再敬你一杯,愿你一路顺风!

  生2:贤弟,再见!

  另一组学生上台

  生3:孟兄,你看这儿的`景色多美啊!繁华似锦,云雾缭绕。

  生4:是啊,要是我们能长久在此饮酒作诗,那该多好啊!可是我今天就要远行了,内心真有点舍不得。

  生3:孟兄,自从结识您以来,您给了我很多帮助,您就是我的兄长、我的恩师,为了给你送行,我特地准备了一坛尚好的“女儿红”,来,孟兄,我们干一杯!

  生4:贤弟啊,你太谦虚了。方圆几百里,你——李白,谁人不知啊,能认识你也是我三生有幸啊!来,为我们的友谊干一杯!

  生3:来,干!孟兄,送君千里,终需一别。但我深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到那时,小弟我一定准备最好的酒菜为您接风。

  生4:贤弟啊,愚兄我就此告别,保重啊!

  生3:孟兄,保重!后会有期!

  生4:后会有期!

  评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进步。”想象是创新之母,但想象又必须依托于形象,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创设了离别情境后,让学生找自己的朋友,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分角色扮演李白和孟浩然进行说话练习。这一设计,学生训练面广,先让学生找好友练说,在此基础上,在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也能充分体会友人离别时的心情了,个个受益匪浅。有效的合作学习,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养成了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想象不仅仅是形象思维,更是艺术思维,从而产生了1+1>2的效果。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8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诗兼美的“文包诗”形式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一、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先从整体入手,抓住人物理清故事,然后系统感知课文,每一段采用了读读、说说、读读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1、读中感悟,发展语言。“读”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主要体现在:让学生与书中的人物、景物交流,把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读来体现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如:让学生自读自悟每一段,说说写了什么?学生在说的基础上,理解感悟课文,与文本对话,分角色朗读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引发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和送别的场景。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表达能力。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内心情感变化,推动了学生的情感发展,有效地落实了语文教学中“读”的目标。

  2、抓住“空白”,引导想象: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很难体会到的。我就让学生从自己谈起,自己是如何送别亲人的?再利用课文中的几个空白点:话别时他们还会说些什么?目送友人的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此时李白心情激动,他会想些什么呢?还有什么也随着这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边?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说话,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可以更好地体会诗歌意境。

  3、拓展资料,升华情感: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太大,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也对孟浩然充满敬仰之情是个不太容易处理的问题。于是我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通过补充部分送别诗,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的积累,感受古诗的悠远流长,努力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有效。

  二、当然,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

  1、对“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把握还不够,它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不同于普通的课文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可我在教学中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腻。尽管我认为,只要理解了“文”,对诗的理解会水到渠成,但必要的“文”“诗”结合环节还是需进一步落实的。

  2、教师的语言过多,总是把学生往预设中牵引,对生成的问题处理策略不得当,致使学生的情感思维不能流畅的步步深入

  3、时间分布不均匀,前松后紧,后面的积累和练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9

  《黄鹤楼送别》是一首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巧妙地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包含在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篇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而且文包诗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的一个创设,一个特色,文因诗而生,诗为文之魂,文为诗设境。“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融景抒情,借景抒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任务是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解词语,理清层次,能用文中的语句理解诗句的意思。第二课时的任务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感受送别的情景,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诗的意境,初步领会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及言有尽有意无穷的含蓄表达的特色。

  3、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的情感。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完成:

  一、注重朗读

  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文。获得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靠语文实践,而朗读是一项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本节课的朗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读的目的性很明确。比如话别的场景,让学生一边分角色朗读,一边思考从他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在第四小节目送场景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一边轻声读一边思考:在李白的眼中为何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条船?读出你的体会。在教学1、2自然段时,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这对好朋友他们有良辰美景下做什么?如此良辰美景为何无心欣赏?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每部分的教学中,做到让学生读有针对性,有目的性。

  2、读的层次由浅入深。在让学生感受“烟花三月”的美景时,对“烟花三月”一词进行了三次不同层次的读。第一次读就是让学生读好这个词,第二次读通过理解文中具体描写“烟花三月”的句子,并让学生想象了画面的读,这次读比第一次感情有所提高,第三次是通过观察,积累有关描写“烟花三月”的词语的基础上,再读,这次读学生的情景全部融进了这“烟花三月”。这样每一次读学生的感受都不一样,学生对“烟花三月”一词的理解也就由浅入深。

  再如对目送孟浩然的关键句的.朗读——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我也创设了由浅入深的情境来指导朗读,师: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李白……(后接读)师:小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生接读)师:友人早已不见了踪影,好久好久,李白……(生接读)。

  再如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的朗读,也是创设了三个由浅入深的情境来指导朗读。师:这样的深情厚意,李白只用了两句诗将它描写得淋漓尽致,生:(读诗句)师:友人早已远去,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这一江春水流不尽李白对孟浩然的无限牵挂。生:(读诗句)师:这依依惜别之情,这牵挂之情,就在这凝视的目光中,生:(读诗句)

  包括最后对整首诗的朗读也是由浅入深,这样也让课堂有起有伏,真正体现了语文味。

  3、读的形式多样化 在本节课上,我采用了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自由读、配乐朗读、师范读、师生配合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学生就这样在不断的朗读中形成语感,积累语言。

  二、注重感悟

  在教学中对一些关键词的点拨、推敲是为了更深入地感受诗的意境。如读李白的话,引导学生抓住“令人敬仰”、“誉满天下”和一系列的尊称,体会他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抓住“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再见面”“就请你满饮此杯吧”感悟他对孟浩然的难舍之情。读孟浩然的话,通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永世不绝”等词语的理解,体味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在目送的场景中,通过“伫立”、“凝视”、“孤帆”等关键词语的体会,虽然只是短短的几个字,却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离别时的浓浓情深深意。我在课上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中,不断地对文本的催化中,学生的情感融合到了诗人的情感中,让学生不仅看到了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内部,发现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到了文学背后丰富的情意缘,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三、注重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应该是语文积累。在理解“誉满天下”一词时,我到学生对孟浩然诗的积累,补充了《赠孟浩然》一诗,让大家更好地体会孟浩然人格的高尚。教学了“烟花三月”一词,除了积累了书中有关描写“烟花三月”的词外,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再说一些,这样在课堂上就扩大了学生知识的信息量。另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通过此课的学习,告诉学生多情自古伤离别,古往今来送别的诗有很多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一些,又让学生课后再收集本些,吟一吟,背一背,从而又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差别古诗,感受到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对调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10

  今天我执教的《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今天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简明

  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在本节课中我制定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我觉得一堂课只要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二、教学内容简约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学生的学习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环节简化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

  (一)由诗入境、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披文入境、由境生情;

  (四)指导写字,加深记忆;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我认为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那么多的学习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学生会因这种追根究底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了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勤师培养了懒学生”!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四、教学方法简便

  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的方法。如本节课在教学学生理解词意时我教给他们把词语放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根据字的间架结构理解字义等方法

  五、教学媒介简单

  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使用过度,也会扼杀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本节课在使用多媒体时我尽量做到可用可不用的坚决不用的,更多的时候让通过学生观察插图、和文本对话来实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用语简要

  本节课我非常注重自己教学语言的精炼和简洁明了。课堂中除却了一切不必要的繁文缛节,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简单的课堂,其独特的神韵就在于此!

  总之,本节课我力争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人们常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堂节奏掌握得不够好,给学生留的读书时间和集体交流时间较多,整节课我都在忙着纠正学生的读音以及错误的读写姿势,因而耽误了好多的时间,致使最后的写字教学匆匆结束,没有落到实处。

  2.学情掌握不够,和预设的有很大的差距,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拖堂时间太长。

  3.评价学生的语言激励性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虚心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11

  如果要说中国文学的广袤天穹中有一颗最璀璨的星,那无疑是诗歌。而它又与一个朝代相连,那就是“唐朝”。有人说唐朝诗歌为什么繁盛,因为诗人们所擅于表现的旷远意境和情感,形成了特有的“情境诗歌”。有些诗歌甚至不言一“情”,却能够从表现的意境中处处体现诗人强烈的离情别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算作这一类的典型。

  秦少游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然而有谁愿意忍受沉甸甸的思念,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最后落个人比黄花瘦?多情自古伤离别,这两个字一直是个伤感的话题。李白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情,在这里被演绎成一个文人间的动人“情”事。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我觉得语言文字的文学性以及内涵可能更甚于工具性。如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的独白、心灵的对话,成为自身认识、情感的展示?其基点就在于“情感”。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所以,语文教学要注入“情”,突出“情”,使之贯穿于语文学科教学的始终。

  我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不同性在哪?得出的结论是,语文教师应该比别的学科教师更加有感情,甚至不仅仅是感情,而要有激情,要能够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只有如此,才能彰显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和浓浓的“情味”。

  基于这些思考以及实践,我将结合《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从情美、心美以及人美三个方面对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深入文本,捕捉情美。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从而使读者在读文中获得对诗句内涵、意境的深刻感悟。文章紧扣“送别”展开,将“情”贯穿于遣词用句之中。

  1、词句之情。

  文章景色优美怡人,感情充沛。而这些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词句和场景展现的“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我出示词语“暮春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俯临长江、飞檐临空”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并结合文中的插图,想象一下场景,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每个词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和画面,只有你轻轻地去读一读它,用心地去想一想,才能看到一幅幅别样的风景。所以在这里我由描绘景色的词语入手,渐入文本。让学生美美读词,初入情感,为学生理解文本,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做好了铺垫。另外,每个词的背后都有他的意思,引导学生读词,说出理解,无疑引导学生读中有思,读中有想,有助于后续教学环节的展开,体现了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

  “多情自古伤离别”就在这美丽而又伤感的烟花三月,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此时此刻,面对这醉人美景,两个即将分别的朋友有心欣赏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课件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在此,通过学生找出的两个“一会儿”,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面对如此美景李白和孟浩然却无心欣赏,即他们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学生快速从文中找出表现他们此刻心情的词。(依依惜别)并将感情送进这个词,读读它。

  在文中李孟二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的非常含蓄。正是他们这种悄无声息,将离情别绪深藏于心底的举动,更可见感情之深厚。

  在这里我通过指读、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力求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流露出的两位诗人深深地情谊。

  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抓关键词句,让学生读词句,谈理解,谈感受,引导学生由内而外的表达,扩散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的身心,促进了的学生表达,再通过引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自然引发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读中说,说中品。由此渐入“依依惜别”的氛围之中。整个设计我遵循从整体入手的理念,紧扣文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线——“送别”和中心情感“依依惜别”而展开。

  2、对白之情。

  语言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人物对话往往直接反映人物的真情实感,表现人物的特点。《黄鹤楼送别》中李孟二人的对白堪为“言为心声”之极佳表现。

  (1)李白的话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再也难以抑制,千言万语涌上了的心头,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请学生自己轻声读读李白的话,边读边想,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读完后抓住关键词谈谈这段话给你的感受。

  当学生谈到“兄长和老师”时我相机进行了补充:当时孟浩然早已诗名远扬。李白比孟浩然小,结束江南之游后特来拜访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孟浩然在诗词创作上给了李白悉心的指导,所以李白称他是兄长和老师。在此表现出李白对孟浩然的尊敬、崇敬之情。

  当谈到“人品令人敬仰”时,我请学生回忆了李白的《赠孟浩然》。通过李白对孟浩然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爵车马,有了成就后又归隐山林与青松白云相伴的高洁品质的高度赞誉,使学生了解到孟浩然究竟有什么值得李白敬仰的地方,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还有学生谈到了“诗篇誉满天下”。对于誉满天下一词,我通过让学生说一首他们知道的孟浩然的诗来进行理解。学生基本上说的都是《春晓》,并且进行了熟练的背诵。我相机肯定了《春晓》的确是妇孺让皆知的一首诗,用“妇孺皆知”替换“誉满天下”,不仅使学生明确了“誉满天下”的意思,更由此凸显孟浩然在诗篇上的成就。由此推及李白对他的敬仰、崇敬的感情。

  李白的话中除了表现出对孟浩然的敬仰,更有着浓浓的依依惜别之情。“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还没分别李白就惦念重逢。足见对于这次分别,是多么的不舍呀!志同道合友人即将远行,今后再也不能月下吟诗、花间畅谈,怎不令人伤心难过!哪位同学来读读李白的话,读出李白的敬仰与依依惜别!

  此时此刻,学生已经由前面环节的积淀,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加之文章语句本身不着痕迹的感情渲染,能够读出和感受出李白通过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了解到李白举起的酒杯中不仅仅是酒,更是他对孟浩然的祝福、友谊和敬仰。这种升华了的情感体验来源于文章本身语言描写的魅力。

  (2)孟浩然的话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我们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相见时难别亦难,孟浩然此时将自己的眷恋之情深深地藏在心底,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反而好言宽慰李白。他是怎样宽慰李白的的?请学生自由读孟浩然的话,多读几遍,看看从中能读出什么?

  通过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体会出孟浩然忍住离愁宽慰李白,不愧为兄长、老师。请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用如兄长,似老师一般安慰安慰李白。

  这段对白中李孟二人一个满怀仰慕,敬上临别之酒;一个宽慰友人,道声情意深长。人物对话对人物的情感往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正是对话描写的魅力所在。我通过让学生朗读,将自己的语言和文中人物的语言结合起来,并融合自己的情感,和人物,和文章产生共鸣。

  3、画面之情。

  课文里的插图是一个丰富的文本资源。《黄鹤楼送别》的插图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那长江烟波浩淼,红艳艳的桃花,情意绵绵的杨柳,在天空盘旋的点点海鸥,李白站在江边极目远眺滚滚的江水消失在蓝天的尽头……画面上有景,有人。看着画面,想着此时此刻李白的心里,定是离愁在翻滚,满心的失落从那伫立的身影清晰可见。我引导学生细观画面后思考:在这伤感的烟花三月这些景物会充斥着怎样的感情呢?李白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

  图画中的景物本没有情,但学生是有情人。想象更是能让他们赋予图画以灵性,以情感。让学生围绕画面想象,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特定氛围,完成由视觉到情感体验的转化。

  二、积淀情感,心灵碰撞

  情感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认知活动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情感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语文教师只有加强课堂情感教学,让情感教学充满课堂,才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使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1、借助配乐,创设情境。

  “音乐的魅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也变为了可能。”每一首音乐都是一种语言,通过音乐创设场景和氛围,有助于使学生贴近文本。

  《黄鹤楼送别》发生的时间离学生太过遥远,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很难体会那种由敬仰生发出的深厚感情。即使孩子的心灵蕴藏有丰富的矿藏,但他们也不可能凭空发现和挖掘,这时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

  在让学生借助插图想象画面时,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李白伫立江边,久久凝视浩浩荡荡的江水,从那孤独的身影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通过对画面的描述和前面的情感积淀,我引导学生想李白所想,思李白所思,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学生和文本主人公的距离,使得学生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产生对话,和人物的灵魂产生对话,学生伤感的情怀自然迸发,主人公的形象也会在学生心中变得更加鲜活。

  当《长亭送别》的配乐响起的时候,学生仿佛从乐曲中听出了浓浓的不舍。他们看着美妙的画面,想象着浓浓的惜别的话语,诉说着自己的感受。此时画面不再只是单纯的美丽,它被染上了满满的伤感,学生的感情难掩激荡。他们伴随着音乐,感受着这场千古诵读。

  2、彰显语言的情感性。

  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调动学生感情,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为作品中的形象、意境乃至情节、结构、词句所打动所感染,诱发其情感上的共鸣。那么,作为“导演”的教师的情感便至关重要。

  教师的情感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学语言生动形象,情感充沛。因为它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如“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却流露出两位诗人深深地情谊。”“志同道合友人即将远行,今后再也不能月下吟诗、花间畅谈,怎不令人伤心难过!”“送君千里,终需一别,孟浩然他得走了。人有情,景也通情,你看杨柳依依,沙鸥点点。”“滚滚长江东逝水,千年已是人去楼空。但黄鹤楼见证了一场千古诵读。如果你登上黄鹤楼,面对滔滔江水,你一定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两个人——会想起一首诗——你一定会再次深情吟诵——”

  在范读李白的话时,我特别注意前两句是表达敬仰之情,语气要高昂些。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语气要低沉些。通过声调的高低起伏来拨动学生的心弦。

  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与碰撞。只有教师的言语表达充满情感色彩,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不断探求。

  3、发挥想象的情感功能。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进步。”

  《黄鹤楼送别》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成了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给读着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学活动中,我紧紧抓住文本的“空白”,通过联想,进行填补和接连,充分地领悟和理解作品的丰富内容,深刻地体验其内在情感。

  例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想象:李白望着滔滔的江水,望着一叶孤帆消失在茫茫的蓝天的尽头,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轻轻地诵读,用心体会,李白那孤寂而伤感的背影清晰可见,那满心的离愁和伤感涌上了学生的心头。“他会想,孟兄啊,只希望您一路平安,在异乡照顾好自己,千万别生病,否则我在这里怎么能心安呢?”“孟夫子,您走了,只愿我们的友谊能像桃花潭的水那样深,只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我在这里等待着我们再次相逢的日子,到那时,我们再举杯畅饮,开怀作诗。”学生通过想象衍生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本,和诗人产生了共鸣。

  在教学中我还通过角色体验,引导学生走进李白和孟浩然的内心。“演”不是装饰,是为了再现话别情境,拉近古近距离,以“演”促读,以评促读,读中感悟,读中体验,感受友人间深厚的情谊。

  三、情感激励,提升自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不足及其形成原因。”可见,新课标非常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

  学生天性爱表扬,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动作,一个欣赏的眼神,都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能使孩子感受到一种被器重的心理暗示。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会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产生一种愉悦感,从而激起兴趣,增强自信,诱发倾吐的欲望。

  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我会经常性的向学生投去赞赏的目光,如一位同学在描述画面景色的时候语言非常优美,并用了一系列描绘春天的成语。我对他大加赞叹,夸他是“春的使者”;当提到《赠孟浩然》这首课外拓展诗时,一位学生熟练地背了出来,我赞赏他积累的丰富。对于学生的回答,我还经常频频点头,表示我也有同感,不时为学生的回答以及丰富的想象叫好,称他们是李白的知音。

  教师鼓励和开发学生创造力的赏识性的评价语言,是不可低估的“动力资源”,是一种“强化剂”,可以把学生引向成功,增强自信心。

  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塑造学生的人格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赏识,学会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通过充满活力,充满情感的语文课堂提升自我。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12

  《黄鹤楼送别》是一首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巧妙地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包含在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篇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文因诗而生,诗为文之魂,文为诗设境。“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融景抒情,借景抒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课为一篇抒情性极强的课文,当我得知由我来上这一篇小教研的课文时,心里不禁心生退意,因为自己一直以来都特别害怕上这样抒情性极强的文章,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在反复地读课文的'基础上我知道本篇文章必须要通过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两位诗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比如两人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时的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的景色,比如两人话别时的场景,我让学生一边分角色朗读,一边思考从他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再如李白送孟浩然的关键句的朗读——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同时在教学中抓其中的一些关键词,如读李白的话,引导学生抓住“令人敬仰”、“誉满天下”和一系列的尊称,体会他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抓住“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再见面”“就请你满饮此杯吧”感悟他对孟浩然的难舍之情。读孟浩然的话,通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永世不绝”等词语的理解,体味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在目送的场景中,通过“伫立”、“凝视”、“孤帆”等关键词语的体会。

  在上完课文以后,我的师傅和听课的几个老师都给了很中肯的意见,这篇课文的关键点都抓到了,但是却依然上得很理性,少了语文味,那种依依惜别的情感还是没能在课堂中浓浓地流露出来。我也静下来对自己这一堂课进行了思考,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身语言的不够精炼,少了精炼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的意境,师傅们给我提出了建议,希望我以后能精炼自己的语言,尤其是要重视精炼课文的过渡语,一步一步慢慢来,我很感谢师傅们一针见血的建议,我自己也很清楚这确实是我课堂之中缺陷比较明显的地方,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是自己应该努力修炼的地方,同时在上完这一课时我也深深地觉得自己不该害怕上这样抒情性极强的文章,只有不害怕,自己首先做到能够融入课文中,被课文之中的情所打动你才能够用你自己的情去打动你的学生,而不是为了讲课文而去讲课文。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13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也曾说,文本的教学价值需要教师自己在反复地研读教材中去挖掘、发现、定位;需要教师变换角度思考,用儿童的眼光阅读、体会。《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它不同于一般课文在于它是属于“文包诗”,“文包诗”是苏教版特有的课文类型。所以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都遵循“文包诗”的教学原则——“诗文结合,理解诗意”。

  《黄鹤楼送别》课文描述了李白与孟浩然的相遇相知、惺惺相惜、高山流水般的深厚友谊,当读者真切体会后都会被这样的深厚友谊所打动。这样真诚厚重的友谊,无疑是一缕清澈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让他们懂得怎样才是真正的友谊,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这篇课文不但在语文的工具性上给学生学习“文包诗”以及创作“文包诗”一个很好的范例,同时也是一份思想性、教育性很强的教材。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考虑,学习“文包诗”这样的课文,诗与文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如果把古诗学习作为一个课时,那就如同学习两篇不同体裁的文章,也就把诗文分割开来了。这样明显是不符合“文包诗”创作的初衷。所以,我尝试设计用一节课学完整篇课文,在第二课时,安排表演、课外拓展和一篇“文包诗”的小练笔。但是这样的设计明显是使第一课时容量过大,所以我最后修正为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充分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感情,第二课时安排学生深入体会感情,琢磨精彩词句,拓展部分安排展示所收集的课外诗句,而小练笔就作为课外训练的一项内容。这样的设计就使重难点的解决得到更加充分的时间。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虽然是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对于一篇新的.课文,特别是“文包诗”这种类型的文章,也未必能马上把诗文进行对照理解,还是必须有一定的初步朗读时间。在充分朗读之后,学生对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就有了初步的体会。但也不能忽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课前,学生收集了有关的资料,但是该如何处理这些资料呢?课堂上是没有那么充分的时间,所以我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了交流,所以就节约了课堂的时间。事实证明,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对于课外有关“离别”、“友情”的古诗就放在第二课时的课堂环节上,这既是课堂的延伸,又是内容的充实,所以对于课堂的作用是明显的。尽管这样处理了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比较重文,对文诗结合处理得还不够细,导致了个别古诗中的字词理解还处于单纯古诗教学的形式。

  在朗读的设计上,包括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齐读等形式都在课堂上有所体现,但是由于重点词语的引导理解还不够,导致了个性朗读有所欠缺。在表演读环节最为精彩,学生对于人物感情把握得比较到位,并且对于表演性的学习形式也很感兴趣,基本可以说已经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设计中,我还抓住空白的地方让学生尽情地想象。如在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孟浩然不去扬州,他们会在一起说什么?做什么?”在充分诵读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情景后,又让学生去想象“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李白仰望蓝天白云,他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并且适当地填补了空白,让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更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内心。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14

  《黄鹤楼送别》是一首“文诗兼美”的文包诗课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更不同于李白晚年所写的《江夏别宋之悌》的那种异常凄婉的离别。可以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现了一种“富有诗意的离别“。李白、孟浩然的离别,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由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正风华正茂,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还由于这次离别跟一个特定的时代———开元盛世、特定的季节———暮春三月、特定的送别地———黄鹤楼及其美丽的传说、特定的目的地——繁华扬州……相联系,一个“下”字蕴涵更多的应是李白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备课之初,我研读了许多教师执教这一课的案例,发现通常老师们往往只要求让学生理解到两位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即可,所以无论是读诗也好,理解课文也罢,都是围绕着“依依惜别”来理解,来感悟,来美读,甚至所选择的背景音乐也多是如《长亭送别》之类以烘托“离别之愁”。毕竟,让学生体会正处于人生黄金阶段的李白的那种踌躇满志,是比较困难的。李白对繁华扬州的向往,更是很难从诗句和课文中体会到。我希望通过这堂课,能尽量让学生贴近诗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尽量贴近历史的本来面貌。下面,是我设计的几个大的教学环节:

  一、反馈预习,依学定教,扣诗学文。

  语文的内涵非常丰富,而课堂上仅有的四十分钟又非常短暂,如何最大效率地利用课堂?我想,有些环节可以延伸至课前,课前充分地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效率非常重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学生的《古诗文诵读》上就有,他们较熟悉,内容也不算太深奥。如果不向学生介绍些什么,直接让学生去读这首诗,恐怕他们也能读懂个七八分。基于这一点,我在课前安排了两项预习内容:1、按我们以前学习“文包诗”的方法,在文章中找一找能帮助理解诗意的词句,尝试着自己理解。2、从文章和古诗的题目、遣词造句,矛盾之处、标点符号、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质疑,通过读文和查阅资料尝试解疑。上课时直接让学生汇报,诸如:学生对“西辞”、“下”等说得不到位的地方,我引导学生再到文中去理解、体会。由学生的“学”,来定教师的“教”,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一举两得。

  二、创设情境,演诵诗文,体验角色。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感受诗情才能真正走进诗人内心,才能真正读懂诗句。要让学生从短短四句诗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无疑是有很大的困难。而“文包诗”中优美的故事则往往蕴含着诗情。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为此,我注意抓住这类文章中体现诗人情感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去品味、赏析、诵读……真正走进文本。我用一个思考题切入课文:“一对好友就要分别了,此时此刻,他俩儿的心情怎样呢?让我们再现当时的情景,登上黄鹤楼去目睹那感人的场面。”学生细细读文,从字里行间寻觅诗人的情感流露。他们从“……一会儿……一会儿……”体会到诗人与好友谁都不愿触动心底那份离愁,谁都不愿先开口说分离,或许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故作洒脱的依恋之意。再通过感情朗读李白的话“孟夫子,……不知我们何日……再见面,就……满饮此杯吧!”体会李白对孟夫子的无限眷恋之情。学生通过品读孟浩然的话“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体会到孟浩然在宽慰好友,只要友谊长存,又岂在朝朝暮暮?此外,我还适时地通过自己讲解和学生汇报来补充一些课外资料,辅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诗人的情感。通过品味课文语言,学生已真切地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感情。这时候,表演已是水到渠成了:和你的.同座位,分角色扮演,可以用上文中语言或想象的语言,加上动作、神情,再现这感人的话别场面。学生通过表演,对两位诗人丰富情感的理解,又更进了一层。后两行诗中,李白目送好友远去的依恋、惆怅、孤独、向往……的一系列情感,学生也能抓住“依然伫立、凝视远方”通过表演深切地体会到。

  三、巧用资源,感受形象,共鸣情感。

  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大,加之学生对人物以及古诗的背景了解又浅,学生就很难与文中人物“感同身受”,尤其是文中提到“您的人品令人敬仰……诗篇誉满天下”以及对王勃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引用,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让孟浩然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丰满起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也对孟浩然充满敬仰之情?我适时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尽力拉近文中人物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既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又使孟浩然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变得“鲜活”起来,对调动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四、诗文对读,品味语言,体会表达。

  感受语言、体会语言、使用语言,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本质。古诗词,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字惊人。在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的同时,我用“这两句诗中没有写一个‘情’字,诗人是如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四段进行思考,尝试着初步领会李白的诗词所具有的含吐不露,余味芬芳的特点,课堂上效果较好。

  五、 适当拓展,迁移运用,丰富积累。

  第二课时,我安排学生搜集李白写的其他的送别诗以及相关的资料,用这节课学习的方法,来品味这些诗词,以期达到丰富学生的积累和培养和巩固学生借助资料,体会古诗诗意、情感和意境的能力。总之,特殊的内容,决定了教学的特殊性,我们教者要认真钻研教材,上出“文包诗”课文的特色。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15

  为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以及两人深厚的友情,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之前,我补充了李白的《赠孟浩然》,通过反复吟诵、体会,学生对两人的'感情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为课文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请学生联系课文词句谈诗意的理解。学生抓住文章第一段的“暮春三月,长江……,年轻的李白正在……饯行”一句谈感受,从句中的“暮春、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学生感受到李白就是在这样一个“烟花三月”的迷人景象中在黄鹤楼与孟浩然分别。至于诗中的“西辞、下扬州”的理解虽有难度,但通过仔细读文,联系“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以及观察插图,学生很容易明白“长江水是由西向东流的,扬州在黄鹤楼东面很远的地方”,自然是“西辞、下扬州”了。第三、四句诗,学生大都能联系第四、五节课文的理解谈诗意。这样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有关词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意。

  教学结束,我又借助《黄鹤楼送别》文章内容“送别”的特点,拓展补充其他送别诗,如《赠汪伦》、《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等,进行朗读、背诵。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送别初中作文09-04

送别高三作文11-03

教学的反思10-12

教学反思12-31

教学技能教学反思01-08

《检阅》教学反思12-26

《松鼠》教学反思12-23

《藏戏》教学反思12-22

方位教学反思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