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1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
《酸的和甜的》是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的一篇阅读课。它既生动有趣又寓意深刻。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想体现的教学思想,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所以,本课我力争创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乐学,积极投入其中。上课伊始,我们玩“你演我们猜”的游戏。识字中,学生认识葡萄园里的生字朋友,并于游戏中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在指导朗读时,学生进行表演,融入角色,在读读演演中积累语言,自悟道理。布置开放型作业时,我激趣引入:“在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里,你最喜欢哪一只小动物,从它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话要对它说呢?”这样,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情趣,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其中。
二、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识字和阅读教学中。
1.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识字环节,我先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再引导他们合作识字,交流方法。我说:“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记啊?”“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通过循序渐进的识字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游戏中,识字能力有所提高。
2.在阅读教学中,我把时间放给学生,让其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一演故事内容,然后指名上台表演,学生加的动作恰到好处,表演很成功。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转变角色,为学生的更好学习铺路架桥。
三、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小学阶段是语文素质的.初步形成时期,是奠定基础的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必须注重语文基本素质的训练与养成。二年级属于低年段,应该培养学生初步理解词句的能力。这节课,对关键的词句,启发学生反复揣摩,深刻理解,重点引导学生比较了两组句子,通过感情朗读、换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了词语,积累感悟语言,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妙,理解了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妙处。
再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不足之处也有很多:
1.要学会等待,抓住生成。往往记着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得很多精彩的生成一晃而过,或许这样的一晃而过正是扼杀了一个孩子的灵动语言。
2激励评价的语言应更丰富。好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知识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上,语言有些贫乏,在以后教学中仍需加强。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教学媒体】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2、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
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要求:
⑴ 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意思。
⑵ 同时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⑴ (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当火车头?(及时正音):
酸的 葡萄 狐狸 一串串 迫不及待 硬说
⑵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遍)。
⑶ (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请试一试。
狐狸指着架子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⑷ 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请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读)
由词至句,为学生提供语境,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4、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喜欢小猴子的什么呢?请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并从故事中找到有关的依据。
学生朗读后,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板书:聪明)
2、你从哪里看出小猴子是聪明的?在课文里找一找,读给大家听。(小猴子不轻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话)
⑴ 小组里交流读,班里指名读。
⑵ (出示句子: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猴子为什么两次提出这样的疑问?书上是怎样写的?请找找小兔子的话。(同桌互读)
⑶ 我们来读一读。你能给“连忙”找一个好朋友吗?小兔子为什么要连忙说?请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出示句子):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
3、刚才,小朋友说小兔子没吃过,可小松鼠说葡萄酸得很,小松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你能来表演一下吗?
4、哦,原来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吃过,就说葡萄是酸的,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不敢去尝试了。现在,你们知道小猴子聪明在哪里了吗?(出示:平时,我们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要光听别人的话。)
5、出示句子:
⑴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⑵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聪明的小猴子吃到了葡萄,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读一读。
出示练习:
⑴ 小柳树笑了。
⑵ 小柳树( )笑了。
⑶ 丁丁关上窗户。
⑷ 丁丁( )关上窗户。
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
四、感情朗读,合作表演
现在,让我们把4~7自然段的内容来读一读,演一演。(分角色读,表演读,为三位小朋友戴上头饰。)
五、课堂小结
这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甜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酸的呢?
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是酸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指导书写
1、篇课文共有8个我会写的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三个(出示:猴、狐、狸),谁来读?
2、你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指导范写“反犬旁”。
4、想想办法,你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5、教师范写,注意提示“猴”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候”。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02-08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12-25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11-15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优秀15篇08-25
酸的和甜的说课稿08-11
《狼和鹿》教学反思11-09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12-10
电和磁教学反思01-26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11-26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