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技术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青少年素质,主要内容由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两大部分组成。由于目前学校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上的不足,教材、大纲的无法定论,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发展。那么,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是缓解这些矛盾的最好方法。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获得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进行导入课堂教学的。
1、问题式
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问题式导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2、演示式
演示式的导入也通就是能通过课件的演示或人的表演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二、大胆放手,激发创造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喜欢把每一个内容讲得十分透彻。这种做法是要不得的。其弊有四:
①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被动学习。
②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思想容易被框死。
③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④难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书法中有飞白,那是意境;在绘画中有虚有实,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同理,在教学中也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应大胆放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种手段,巩固知识
1、少讲多练
计算机课是一门讲究操作的课程,特别是高中计算机课。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重少讲多练,通过精心导入,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新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
2、运用多媒体课件,巩固知识
这种手段主要是针对一些知识性课程。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微机的基础理论知识。
3、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技术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教学的工作总结09-29
通用技术教学工作总结12-19
技术教学总结06-15
技术教学反思10-21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10-24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10-19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01-14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11-06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10-01